元朝十戶一把菜刀,大家平時是怎麼做飯的呢?

嶽祥聘


看過金庸的《笑傲江湖》嗎?那就是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故事,每個武林人士都有刀劍,有的還不止一把!


氣吞萬里如猴


這些事情從咱們漢人口中聽過,從蒙古人口中也聽過。我家在是蒙藏自治州,這裡是和碩特蒙古,高中蒙古同學給我說元的時候按顏色分人,漢族紅色,最低。藏族黑色第二,蒙古藍色第一。還有保長問題,牧區蒙古老人給我說是真的,一個村由一個蒙古夫婦主持。菜刀在蒙古人家中,誰用去他那裡拿,糧食收成要按時交稅。初夜問題他沒說但應該也差不多真的。還有八月十五本來是蒙古人的什麼節,蒙古人擺好吃的喝的吃好喝好後睡著了,漢人在月餅裡塞紙條商量好後晚上殺了保長,然後分散在各個村的親人團聚,吃蒙古人留下的東西。還有手帕,蒙古老人很反對年輕人用一次性紙巾用完扔了,因為古代的時候蒙古王母手帕掉了,漢人撿起來後意思是讓漢人種地。他是這個說法。還有其他的相愛相殺,比如以前是盟友一起打金國等等。過年偶然的機會去了牧區老人家,他還是很感謝現在的政策的,對我們也很熱情,喝了點後給我們說的。不知真假。


灰色軌跡11466


關於元朝有四大謠言。

分別是:“女子結婚初夜權歸蒙古人”、“摔頭胎(將第一胎出生的小孩摔死)”、“殺絕王張李劉趙五姓漢人”,還有就是“十戶共用一把菜刀”。

元朝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黑暗,朱元璋都說過“元以寬失天下”,要是做飯連菜刀都沒有,算什麼寬?


(元朝統治者)

如果元朝統治者認為菜刀算武器,那我想問一下,鋤頭算不算?釘耙算不算?收稻子的鐮刀算不算?

這幾樣傢伙打起架來,比菜刀威力大多了吧?

要是這些農具都收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誰來養統治者?

自古統治者怕老百姓造反,這不單單隻有元朝。

秦始皇收天下之鐵在咸陽鑄了十幾個金人,目的也是一樣的。

歷代都不允許老百姓家裡有甲冑,但沒聽說菜刀都不許用的。


(元朝的百姓生活場景)

《元史·刑法志》記載:“諸郡縣達魯花赤及諸投下,擅造軍器者,禁之。諸打捕及捕盜巡馬弓手、巡鹽弓手,許執弓箭,餘悉禁之。

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諸民間有藏鐵尺、鐵骨朵,及含刀鐵拄杖者,禁之。

諸私藏甲全副者,處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下堪穿系禦敵者,笞三十七。槍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處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弓箭私有十副者,處死;五副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

大家看看上面的規定就知道,十戶共用一把菜刀有多荒唐了。

元朝法律規定,不許老百姓私造兵器,除了獵戶不許家裡有弓箭,不許擁有鐵尺、鐵骨朵等長兵器,不許家裡有甲冑、槍駑,但是根本沒有說不許有菜刀、鋤頭。


(元朝菜刀)

《元史》也記載了民間一個叫王初應的人,他在山上遇到老虎,之後“抽鐮刀刺虎鼻殺之,得生。”

你看,王初應上山,是隨身攜帶鐮刀的,如果朝廷禁止,他哪裡來的鐮刀?

還被記載到史書裡,成為人人景仰的英雄?

(元代社會)

《元史·刑法志》上說:“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緩弛而不知檢也”。

忽必烈也說過:“朕治天下,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命對再三,果實而後罪之”。

元朝根本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魔鬼王朝。

所以不可能制定不符合常理的政策,成吉思汗的子孫又不是傻瓜。

不管任何朝代,菜刀都不是兵器,而是生活用品。再愚蠢的統治者都明白這個道理。

要是逼著老百姓退回茹毛飲血的社會,統治者的統治地位肯定保不住,傻子都知道這個道理。

我不知道這種不靠譜的傳聞始於何時,但歷代史書都沒有這種記載。

也許有人在網上會發布這種“偽歷史”來博君一笑,大家笑笑就好。 謠言止於智者,到我們這裡為止吧。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元朝有一個“十戶一菜刀”的說法:在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後,由於漢人太多,為了防止他們發生動亂,元朝統治者給各地的官府下令,要求收繳漢人家中的菜刀,每十戶人家只能留下一把來做飯使用,並且嚴禁私人鑄造鐵器,朝廷會定期抽查。這個說法其實在情理之中,而且在很多歷史書籍中,都有作者把這個說法寫成歷史冷知識,還有一些作者在自己的書中認可了這個說法,甚至還替元朝官員們發明了一個“收菜刀”的機器。

“十戶一菜刀”這個說法最開始盛行是在民國初期,一些歷史學者提出了蒙古禁菜刀的說法,但最開始是五戶一把菜刀,後來變成八戶,最終變成了“十戶”一把。在《元史》中其實是找不到官方的收菜刀的記載,但《刑法志》中有這樣一句話: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漢人不允許擁有任何兵器,但對於參軍的漢人,這個禁令無效。

從這裡可以看出元朝統治者對於漢人的戒備很嚴謹,但這也是可以得理解的,畢竟一個普通百姓即使是一輩子不摸兵器,也完全不妨礙過日子,如果每到飯點都得去官府領取菜刀來做飯,那就太荒謬了。在古代,農民起來造反,大多使用鋤頭等長兵器,用來應對官兵的長槍、長刀,在造反過程中,如果農民軍使用菜刀當武器,很可能還沒靠近前來鎮壓的官兵,先被官兵用長槍挑死了。因此只要農民不傻,就不會將菜刀作為造反兵器,因此元朝朝廷沒必要禁菜刀。不管任何朝代,菜刀都不是兵器,而是生活用品。再愚蠢的統治者都明白這個道理。要是逼著老百姓退回茹毛飲血的社會,統治者的統治地位肯定保不住,傻子都知道這個道理。


元朝對漢人老百姓持有武器的防範心理還是比較嚴重的,畢竟是外族佔領中原,但是,這裡面沒有提菜刀的事兒。除了禁止私藏兵器,元朝還禁止老百姓私自開採和販賣鐵器但是對於農具,就不再禁止了。凡私鐵農器鍋釜刀鐮斧杖及破壞生熟鐵器,不在禁限。這類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是不可能禁止的,朝廷畢竟還要要百姓養活。《元史》裡就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菜刀、鐮刀、斧頭等朝廷是不禁止的。
漳州長泰人王初應,為了就自己的父親王義士,在劉嶺山遇到老虎,他抽出鐮刀與虎搏鬥,救下了自己的父親;還有一個叫惠士玄的人和孩子一起死了,他老婆也不想活了,“屢引刀自殺。家人驚救,得免。”;有個叫施合德的人,為救耕作的父親,用斧頭和老虎搏鬥,最終把老虎殺死,官府嘉獎他“並旌其門”。從《元史》中的三個故事可以看出,不但菜刀不禁止,就是殺傷力更大的鐮刀、斧頭都不禁止。元朝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算是短命王朝,他的滅亡和菜刀沒多大關係。元朝的滅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守舊的蒙古貴胄掌握者軍權,皇室不穩,權臣輩出,內部分裂;然後是元朝政府仇視防範漢人,執政簡單粗暴到胡來,每佔領一個地方,不是強化管理,而是大肆掠奪,高壓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三是政治腐敗,統治黑暗。說到這兒,大家也就明白了,所謂的“十戶一刀”,你就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好了。


大老二爺


一提到元朝,除了忽必列的名字很響之外,恐怕再就是那些禁菜刀、初夜權、摔頭胎等說法了。沒辦法,忽必列當年作為一個蒙古人得了漢人的天下,自然好的、壞的名聲都格外顯著一些。但那些各種有漢人受歧視的傳說又是真的嗎?想來還真的需要一點科譜才行。

十戶人家用一把菜刀,做飯怎麼辦?想來相信此言論的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此了。不過有關這個傳說,最多的只是臆想,實際可信度不高

對於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的現實,在當時乃至封建社會滅亡之後,都是極受非議的。畢竟蒙古一個目不識丁的草原民族,卻堂而皇之地領導起受幾千年文化濡染的漢人,這可實在不怎麼理想。

大概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一些有關元朝的傳說便被有鼻子有眼地傳播開來了。其中,十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這件事,是被傳得非常逼真的,差不多矇蔽了很多不看歷史的人。

其中,朱元璋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據而當年朱元璋帶著人馬起義,就是一度因為沒有兵器而遲遲得不到實施。就在老朱愁得找不到“傢伙什”,更沒辦法給起義者送消息來開創江山的時候,他的軍師劉伯溫想出了一個主意。

這個辦法就是利用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於餅中放入紙條,約定一起起義的時間,從而到時一起出動。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古人才有了“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如此,人們便一傳十,十傳百的相信了若干年。

可如果真的相信這一事實,那問題就來了,朱元璋起義時間與元朝初的時間那是相差太多了,這到底是哪一個時代的記錄出了問題呢?

最重要的一點,在元朝的明文法律條文中,有這樣的記載:諸鐵法,無引私販者,比私鹽減一等,杖六十,錢沒官,內一半折價付告人充賞。偽造鐵引者,同偽造省部印信論罪……

這裡面確實有著對關於鐵器的規定,但是,它還有後一句:凡私鐵農器鍋釜刀鐮斧杖及破壞生熟鐵器,不在禁限。

明白了嗎?什麼鍋子、菜刀、鐮刀、斧子的,都不在禁限之內。當然,如果你高興還可以去搜一下元朝用刀的事例,相信會有很多的。

傳說多有其願景,之所以有禁菜刀的說法,與當時漢人的地位有關。那麼在元朝,漢人的真實地位是怎麼樣的呢?

這是一個事實,元朝時候的漢人是真的等級不高。而且,當時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江山,國內百姓確實是被分成四等來統治的。

第一等:蒙古人。這個很好理解,人家是主導者嘛,自然要高於其他人了。這不只是等級高,地位高,其生存待遇肯定也更有“有面子”。

第二等:色目人。色目人是什麼人?其實就是那些與蒙古有著相近的地區,他們都是少數民族,比如當時的回回、畏兀兒人、西夏人等。

第三等:漢人。對,就是金朝曾經的百姓。這就清楚了另外一個事實,三等公民中肯定不包括南宋政權統治過的漢人。另外,契丹、女真都是劃為三等公民身份的。

第四等:南人。南人這個名字在當時是有所特指的,即南宋時期統治的百姓,以及其他民族。南宋的百姓屬末等公民,這就是國亡之苦了。

但就忽必列而言,其對漢人以及宋文化是並不排斥。修復宋史的提議就來自於他的主意,而且漢人入軍也是很受重視的。

另外,對於漢人的文化,元朝是極為尊重的。以君主常用的“文字獄”統治手段來說,與元朝便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包括那些對元朝並不怎麼友好的文藝作品,從來不用擔心被官方“和協”掉。

雖然說一部分漢人的等級為末等,但這更多的似乎只是一種說法。至於區別方面,似乎與其他等級(高級的蒙古人不計其中)也沒有太多不同。

綜其種種,元朝之於漢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或者說元朝統治者也並沒有傻到一直貼標籤,將國家始終放在分裂狀態。

禁菜刀其實就是一種排滿思維,而排滿思潮一度流行,特別是辛亥革命時期,曾經將排滿視為“民族覺醒”之要綱

當我們尋著元朝禁菜刀的說法一路推進,慢慢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排滿思潮的暴露。所謂排滿,自然是與大清的“滿族”統治劃清界線,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挑起國民自我種族意識的行為。

其實,我們對大清歷史還算了解一些,在那個時候的滿族人、漢人之間,似乎並沒有不可調和的敵對現實。滿人也好,漢人也好,實際都是生活在一個朝代下的不同種族。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漢之分也越來越不明顯。特別是普通人之間,是什麼民族其實並沒什麼特別意思,這就如同姓氏不同是一個道理。

但到了清朝末年,滿人一詞突然非常熱絡地出現在報端,從而開始刺激公眾眼球。如此無意之間,漢人內心的“炎黃子孫”情緒悄然被喚醒。

特別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排滿、反滿成了愛國的象徵,這就是嚴重對於滿族的仇視,以及公開區別對待的開端。

如此我們便可以明白,那些將元朝菜刀禁用、初夜權、摔頭胎,殺昔日王姓的說法,事實上就是另外一種排滿思潮的推廣。因為只有讓漢人們意識到自己身受劣勢的現實,他們才有反抗的動力。

當年梁啟超就針對排滿現實發表過看法,其中有一句為:革命之說一起,而思滿人平日待我之寡恩。

說直接點,所謂排滿其實就是一種革命者的策略,那些生活於上流社會的人,需要民族主義去打動,去影響,而下流社會的人呢,則要用復仇主義來喚醒,來激勵。

這恐怕才是排滿,或者說黑元朝者的真正意圖吧?時至今日,如果我們還要聽信這樣的流言,那就顯得我們太好騙了。

如此,我們可能就瞭解了,元朝還沒有傻到禁菜刀之類的自我加速滅亡法令。那些傳說,我們只當個笑話看一下就好了,實在沒必要認真去研究什麼。


汗青正浩


”元朝十戶一把菜刀“,豈有此理,蒙古人入侵中原後長期對漢族進行壓迫,對其進行限鐵製和贍養制,要求每十戶漢族家庭要養活一名蒙古族人,稱作大家主,並將其菜刀進行沒收,每十戶分發一把菜刀歸所贍養的大家主管,具野史記載,大家主通常長得都普遍高大,他將菜刀用鐵鏈系起掛在脖子上,閒來沒事就到酒館溜達,平常百姓家庭需要做飯的時候便會前往酒館將大家主接入家中,一番儀式後才將菜刀求來,才能開始做飯。



一開始因為做飯時間的衝突,導致其它九戶人家只能在屋外排隊等候,而大家主也要不停的吃三十頓飯,吃到最後往往會吃的上吐下瀉,為了解決這一麻煩,大家主提出了”時辰制“,大家分不同的時辰做飯,這樣就不用辛苦的排隊了,大家主也有時間消化前面所吃的食物了,由於一天吃了三十頓飯,大家主體型慢慢變的巨大,最後變成了一個巨人,抬手便捅破了天,有一次大家主睡著了,他的身體變成了高山、血液變成了河流...這便是所謂的'先有小編後又天'故事。



其實這種事情是完全禁不住推敲的,說十戶一把菜刀,那麼鋤頭呢?鐮刀呢?耙子呢?這幾樣那個沒有菜刀的殺傷力大,隨便改一下就變成了”戈“,菜刀充其量只能算個小匕首,所以這個是徹徹底底的謠言。


那麼元朝真的對漢族沒有一點限制嗎?其實不是的,在元朝的《刑法志》中明確禁止民間私自持有武器、甲冑的,同時也禁止民間私自開採和販賣鐵,而菜刀以及其它農具則不在其中之列,關於民間使用菜刀在《元史》中也有很多記載,所以說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歷史伶俜者


這個說法是在元朝時為了防止漢人造反,每十戶為一甲,每甲設一甲長,由蒙古人擔任,一甲只保留一個菜刀,由甲長保管。誰需要的時候誰去借。現實情況是,元朝根本沒有甲長這一制度,何談借刀一說呢?


這個說法來自於清末的筆記小說《燼餘錄》,署名是南宋人所作,被發現此書是在清末。同樣上面還記錄了一些荒誕不經的事情,比如初夜權,摔頭胎,這些都是歷史抹黑,都是謠言。


南宋在元朝之前,出《燼餘錄》這本書的人,這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在清末此書才被發現,那得保存得多好啊!



小說本是高於生活的東西,不可信,何況再加上這些“懸疑”呢?


甚至相傳“刀削麵”的發明還與元朝的菜刀有關呢:


元朝一老人想吃麵條,於是去甲長那借菜刀,結果去晚了,菜刀被借走了。老頭越想越生氣,這叫什麼日子,一把菜刀還借來借去的。老人一邊往回走,一邊唉聲嘆氣。走著走著,腳下有一聲脆響聲,原來一個生鏽的薄鐵片。老人靈機一動,勝於無吧,用它來當刀吧!


家裡老婆子等得急,看老頭子拿了一個鐵片子回來。只好將就著一邊用它切面一邊罵老頭子,這是個什麼玩意,根本不好用。老頭子也惱了,借不到又有什麼辦法?你傻呀,切不動不會刷刷的削嗎?切不細,你還不會削的粗一點嗎?


好吧,老婆子賭氣般拿起面刷刷的往鍋裡削啊削啊!還別說,面做好了,又澆上了點滷子,老頭和老婆兩人吃得大汗淋漓,喜上眉梢,刀削麵就誕生了。


當然,這“刀削麵”的故事也是一個傳說,說出來只是博君一笑,千萬別當真。



《元史·刑法志》裡記載了民間不許私自持有兵器,如弓箭,鐵尺,甲冑等,菜刀則隻字未提。


諸郡縣達魯花赤及諸投下,擅造軍器者,禁之。諸打捕及捕盜巡馬弓手、巡鹽弓手,許執弓箭,餘悉禁之。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諸賣軍器者,賣與應執把之人者不禁。諸民間有藏鐵尺、鐵骨朵,及含刀鐵拄杖者,禁之。諸私藏甲全副者,處死;槍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處死;弓箭私有十副者,處死。

從上面可以看出,元朝限制的是兵器,目的是防止有人養兵,蓄意謀反。對生活用品的菜刀、鐮刀、鋤、耕地的犁等等都沒有限制的記錄。


因為這都是生活必需品,想禁也禁不住,除非不讓老百姓生活,做農活。



《元史》列傳裡也有幾個故事可以作證民間是可以持有刀具的:


1、故事一:


王初應,漳州長泰人。至大四年二月,從父義士樵劉嶺山,有虎出叢棘中,搏義士,傷右肩,初應赴救,抽鐮刀刺虎鼻殺之,義士得生。


上述故事的意思是,王初應,是漳州長泰人,至大四年二月,和叔叔王義士去劉嶺山砍柴。從荊棘中突出竄出了一隻老虎,王義士在和老虎的搏鬥中,右肩傷了。


王初應去救人,用鐮刀去刺老虎的鼻子,把老虎殺了,他的叔叔王義士得救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元朝老百姓是有鐮刀的。



2、故事二:


胡烈婦,渤海劉平妻也。至元七年,平當戍棗陽,車載其家以行。夜宿沙河傍,有虎至,銜平去。胡覺起追及之,持虎足,顧呼車中兒,取刀殺虎,虎死,扶平還至季陽城求醫,以傷卒。縣官言狀,命恤其母子,仍旌異之。


上述故事的意思是,姓胡的一名女人,性子挺烈,是渤海劉平的妻子。一家人坐著車去棗陽上任,晚上睡在沙河旁,突然有老虎竄出來,叼著劉平就跑了。


劉平的老婆胡女士就追了出去,用手拽這老虎的腳,呼喊車裡的兒子,讓他取刀出來殺老虎。


兒子拿刀殺了老虎,他們帶著劉平取城裡就醫,結果劉平傷勢過重就死了。縣官知道後,撫卹了她們母子,表揚了她們的行為。


從上面可以看出,元朝老百姓是有類似與防身的刀的。


綜上,元朝十戶一把菜刀的說法不足信!史書上沒有記錄,是以訛傳訛罷了。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歷史漫談君


看到這個題目,守仁君想起了刀削麵的來源。

相傳元蒙入主中原後為防止漢人作亂,規定十家人用一把菜刀,一天一家人和好面後去取刀,結果刀已經被別人拿走了,無奈只能返回,半路上看見一塊薄鐵皮,他就把這鐵皮揣回去了,回到家裡沒有刀,但是一家人等著吃飯,那人遂將鐵皮掏出來開始削麵,這就是刀削麵的來源。


實際上純粹是以訛傳訛,元朝確實有很嚴格的禁令,但是隻限於兵器鎧甲。“諸郡縣達魯花赤及諸投下,擅造軍器者,禁之。諸神廟儀仗,止以土木彩紙代之,用真兵器者禁。諸都城小民,造彈弓及執者,杖七十七,沒其家財之半,在外郡縣不在禁限。諸打捕及捕盜巡馬弓手、巡鹽弓手,許執弓箭,餘悉禁之。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諸賣軍器者,賣與應執把之人者不禁。諸民間有藏鐵尺、鐵骨朵,及含刀鐵拄杖者,禁之。”

規定不讓造彈弓,但是隻限於在城裡,你出了城哪怕天天拿彈弓射人家玻璃也沒人管你。弓箭私藏十套以上處死,刀槍劍戟私藏十把以上者處死,私藏一副全套鎧甲處死,在這些限定之下,只是有所懲戒。

而且像正常從軍的漢人或者是公安機關的,是不禁武器的。

上述才是元朝禁武器的真相,其中並沒有規定說不能用菜刀。這些規定比以前漢人王朝嚴是嚴了點,但是也差不到哪去。周亞夫曾經因為私藏鎧甲被漢景帝下獄。《宋史》裡也有記載:“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藏兵器”。


在元朝,曾經有人上奏說禁止民間使用兩股的鐵禾叉,但是立刻就有人反駁說鐵禾叉是農具,是必備品,禁了農民還怎麼生產,遂作罷,鐵禾叉都是必備品,就別說菜刀了。


守仁讀仁


飯肯定是不會做的,因為喝空氣就飽了啊。說這話時,大部分人就會質疑了,那麼為什麼多數人對元朝十戶一把菜刀深信不疑呢?這就涉及到了野史與正史亦或是別有用心之人編造的歷史有關了。

人都有好奇心裡,就比如現在的許多人對娛樂圈的八卦比較熱衷一樣,歷史上的八卦也會讓許多人津津樂道。娛樂圈的八卦我們都知道真真假假或者是半真半假,尤其是真中參雜著假更讓人難以分辨,題主所提的問題就是這種情況的翻版。


縱覽元朝歷史,你會發現題主所說的元朝十戶一把菜刀根本未出現,而是隻在《刑法治》中出現了這麼一句: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意思就是漢人不能擁有兵器當兵的除外。

既然元史中沒有提及題主所說的那句話,那這句話是怎麼在民間流傳開來的呢?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發現最開始廣泛流傳的是在民國時期,不過那個時候傳言是五戶一把菜刀,然後然後演義到現在成了十戶一把菜刀。

找到了傳言的出處,我們再深想一下為何會出現這句話,說這句話無非是想強調或者證明漢人處境的悲慘以及元朝對漢人的奴役和壓迫,不過話說回來元朝對漢人有壓迫是不假,但無緣由的編造就有點誤人子弟,以訛傳訛了。

也許這就是這句話的高明之處,打著漢人受到壓迫的名義傳播著一些謠言。與此相關的謠言還有什麼蒙古人享有漢人女子的除夜權之類的,同樣都是沒有史實支撐的。

還以題主所說的共用菜刀為例,既然元朝蒙古人那麼怕漢人以菜刀造反,為何會對鐮刀斧頭這些殺傷性更大的武器不禁止呢?在《元史·孝友傳》中記載過這麼一些事,一個叫王初應的和父親在砍柴途中遇到了一隻老虎,為了救父,這位孝子用鐮刀將老虎殺死,然後廣而傳之被當地政府認為是壯舉,孝行。拋開孝行不看,我們可以發現鐮刀百姓是可以使用的,至於使用斧頭的在元史中也有記載,這些例子無不說明共用一把菜刀完全是無稽之談。具體到元史也可以找到出處即“凡私鐵農器鍋釜刀鐮斧杖及破壞生熟鐵器,不在禁限。”

所以元朝雖然殘暴,但對於百姓用於生活生產的器具還是不禁止的。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一個不顧實際看不起別人、貶低別人的民族,往往會被欺負。

元朝作為少數民族入駐中原的朝代,對中國統治近百年,之後我們反思了什麼?

一個幾千萬人口的民族被幾十萬人口的少數民族征服,難道僅僅是輸在缺乏戰馬?




明朝推翻元朝的統治後,並沒有對這個問題好好總結。明太祖朱元璋還算頭腦清醒,為元朝說了不少公道話,肯定元朝的正統地位,承認元朝初年的治理成效。其他人呢?多是對元朝不削一顧,還是把他們成為虜寇、韃賊,而不分析他們當年是怎麼樣以少勝多的。

民間更是盛傳蒙古人把中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第一等,南方的漢人第四等;漢人結婚要讓蒙古人除夜;十戶一把菜刀;等等。他要是這麼low,還能建立這麼大帝國並維持百年統治?反正說什麼都有人信。




朱元璋在總結元朝失敗的經驗時說:元朝失之於寬。意思是說元朝管理太寬鬆了,畢竟是放牛羊出身的,管理方式當然也是放牧式的寬鬆粗放。有鑑於此,朱元璋建立明朝才實行嚴刑峻法。

元朝曾經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輝煌,一度實現了經濟發達,對外交流頻繁,文化繁榮,宗教興盛,社會面寬鬆,讓來華參觀學習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驚歎不已。




蒙古人是信仰長生天的,一個對宗教虔誠的民族,大體不會幹出違反人性的事情。不是為蒙古人喊冤,實在是漢人自己需要不斷檢討。元朝滅亡的時候,不少漢人追隨元順帝退到草原,不肯效忠明朝。

明朝建立後,一些浮躁的文人開始惡意貶低蒙古人,把少數民族的包容開放、不拘一格、任人唯賢、效率至上沒有好好學習,明朝末年更是黨爭不止,使得大漢民族的政權再次亡於少數民族,以清代明不僅僅是偶然,滿族人的團結和協商精神,明末的君臣學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