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個將軍可以和多少個士兵對打?

歷史大帝

古代的將軍一般分為兩種:衝鋒陷陣類型和運籌帷幄類型。

古藏先生可以從差不多時期選兩個歷史人物作為兩種截然不同類型將軍作為代表:項羽和韓信。

項羽是衝鋒陷陣將軍傑出的代表,其武力值之高令同一時代的將軍難以望其項背。俗語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在項羽最後人生時刻,僅僅帶幾十隨從衝出漢軍的十面埋伏,單人斬殺將軍和士兵數以百計,最後在萬戶侯的誘惑下,士兵才敢一擁而上,但項羽卻還是全部屠殺殆盡,最後看見自己同鄉用自己人頭賣個人情,自刎而亡。

在古代戰爭中,如果沒有暗箭等兵器,僅僅靠刀劍等兵器的話,項羽單人單騎估計無人可擋,斬殺100士兵很輕鬆,當然項羽的武力值已經遠遠超過來了一流武將,在他的時代能和他過三招的都是絕頂高手。

說完項羽我們說一下同一時代的韓信,韓信號稱兵仙,在他眼裡哪怕是人屠白起,他都瞧不上。我們拋開韓信的帥才不說,單單說他可以和幾個普通士兵來打?史書上是沒有相關記載他親手殺敵人的相關記錄。不過有其他的記錄,韓信曾經的胯下之辱的故事。大致如下:《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現在這個故事給我們現代人代表的意義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古藏先生卻不這麼認為,遇到這麼個事,一個血氣方剛男人如果打得贏對方,一定會奮起反抗,但韓信沒有。說明韓信的武力值可能和一般人沒區別,甚至還差一點,所以2個士兵基本可以搞定韓信。

最後古藏先生告訴大家,古代武將可能既不會像項羽那麼神勇,也不會如韓信般脆弱,他們都是極端,只是作為例子來分析下。古代武將一般打三四個士兵還是沒得問題的!


古藏先生

不要被電視劇裡誤導,將軍也是普通人,有時候甚至還比不上普通士兵。

古代將軍分儒將和武將,儒將就是依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而不是衝鋒陷陣的武力,像周瑜韓信就是典型的智將和儒將,如果叫他們和一個五大三粗的普通士兵對打,說不定還被打的倒地不起。




另一類是武將,這類在歷史上很多,像項羽斛律光這樣的能以一敵眾的將領,他們往往有一定軍事才能,搏擊方面也有很熟練的技巧,讓他們有了衝鋒陷陣的本領。


但是基本上,古代將軍都不會輕易出陣的,作為軍隊的領導核心,將軍往往起著指揮和協調軍隊的作用。

並且古代還沒高音喇叭,如果陣前挑釁,不但要距離近,還要聲音大,還要承受被放冷箭的危險,電視劇裡看到的那些動不動就上陣挑釁的將軍,通常也是一些低級武官,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將軍。


唔亦的夏天

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厲害將軍,其實沒什麼武力值,古代將軍打仗,沒有幾個是靠自身的武力來決定勝負的,而是靠軍事思想和臨陣決策和指揮。真的衝到第一線衝殺的雖然比不會武藝的人多很多,但也都是在剛起步,沒什麼地位的時候才會衝鋒陷陣。大多有指揮權的將軍石在後邊指揮,兵士和小將領帶隊衝殺。

像《三國演義》裡那樣,將領在前面和對方將領公平決鬥,史書上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文學作品為了突出人物的一種筆法而已,大部分人還是像諸葛亮那樣坐鎮中心大帳,甚至是離戰場很遠的指揮所指揮戰鬥。

如果你信心的話會發現,大將軍陣亡一般都是部隊被徹底擊潰,一般性的普通戰爭,大將很少有陣亡的,因為將領都是在後邊指揮,不被擊潰,一般威脅不到他們的安全。除了史書和小說塑造的極為戰神級別的人物,一般將領再被包圍時單槍匹馬根本對付不了幾個人,長槍鉤鐮槍專門是對付戰馬的,戰馬倒地,有七八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就可以對付一員大將。當年鰲拜被視作戰神,竟然被幾個和康熙玩布褲戲的少年生擒活捉,回顧歷史,那些被俘的名將,也都是被無名小卒拿下,好漢難敵四手,惡虎害怕群狼。抓一個落單的將領,其時遠沒有影視劇裡那麼困難。

我們可以聯想一下,即便是泰森級別的人物,有三個一般水平的職業運動員一起上,從不同角度攻擊,泰森也支持不了幾分鐘。古代將軍打仗也和這個差不多,這還的說是那些從基層靠戰爭拼出來的將軍,像衛青、諸葛亮、陸遜、王猛、謝玄、袁崇煥,這些人都不是靠跨馬徵殺出來的將領,他們的武力值恐怕三五個兵士就能拿下。


山野論史

其實吧這個事受到了古代小說和電影的影響,總認為實際交戰中兩軍都擺好了架勢然後兩支部隊的大將軍單打獨鬥一番,實際上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的。

舉個簡單的的例子,評書裡隋唐第一猛將李元霸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算上盔甲和全身盔甲,至少1000斤的重量。至於李元霸體重就算200斤好了,畢竟舞動這麼大的鐵錘沒有200斤可能舉都舉不動。可是他起的馬能受得了600KG的重量嗎?現在的摩托車頂個500KG都費勁(印度的核動力摩托車另算)更別提馬匹能不能受得了了。

在古代實際交戰中將軍兩個人單挑的情況的是存在的,但是打仗贏不贏和武將單挑贏不贏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這個恐怕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從古代兵書上來看將軍多是帶兵打仗指揮、調度的指責,很少衝到一線殺敵。特別是幾個古代的戰神,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在宋代才第一次出現,而其本身是用來練習臂力的而非兵器。但是在小說和電影電視劇中為了突出主人公,必須有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武器吧。於是出現在宋代的武器就成了東漢末年的英雄武器。

之前提到了古代作戰的相關形式,其實古代作戰一直到現在都是都是利用騎兵和步兵組成陣型,然後正面吸引的同時派兵從側後方攻擊敵薄弱處。這時候就需要移動速度快的騎兵擔任突襲和突破任務,之後步兵再沿著騎兵突破的防線缺口衝進敵方方陣之中。因此士兵和帶隊的小隊士官能不能很好的執行命令就尤為關鍵了。

不過話說回來古代將軍比士兵吃的飲食要好,所以單從體力上一對一的時候將軍勝率大一些但是一旦士兵人數一多,恐怕武功再搶也擋不住人多。畢竟這不是三國無雙,你可放不出必殺來。


烽火觀察

將軍打架沒有多強,武力和士兵沒多大區別,重要的是指揮。電視上那種一個拿棍兒搞上百個拿刀的,現實裡不存在,就算耗也耗累了。

電視小說上李元霸武器八百斤,這是誇張了,人受得了,騎的馬也受不了啊,有沒有想過這逗比問題?

可以研究一下古代陣法,將領的位置是最安全的,士兵在左右擋著呢,一出啥事,就“護駕護駕”的,可見,不是將軍武功高,而是將軍套路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