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二毛父子,水浒有金圣叹,红楼有脂砚斋,谁适合评价西游?

天地间的二十八点三米


且不谈《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评说人物,只议《西游记》相关论说者。

因为在吳承恩之前,唐僧取经的故事已流传900多年,包括猕猴王的故事,唐、宋、元、明的书载里都有不同角度的记载。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西游记平话》、明《永乐大典》和杨讷的《西游记杂剧》、朝鲜《朴通事谚解》等。

吳承恩是根据过去的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西游记》100回。所以能夠评说《西游记》的人很多。

我认为对《西游记》理解诠释较深刻的人,当属明未生于万历年间的″乌程人士董说″,字若雨,出家后法名″南潜″。明亡后隐居灵岩,三十多年不入城,成为一代高僧。

南潜所作《西游补》,自称″青青世界″。书中以悟空化斋,被鲭鱼精迷惑,渐入梦境,打算找秦始皇借"驱山铎″,徘徊间进入″万镜楼″,时而见过去,时而又未来,忽而化美人,忽而作阎罗……后被虚空主人呼喚,才离开梦境,得知鲭鱼与悟空同时出世,住在″幻部″……

书中所有境界,都是南潜创造,其意表明一一″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破情根必先入情内,入情内才可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全峰山


三国有二毛父子,水浒有金圣叹,红楼有脂砚斋,李卓吾最适合评价西游。

一,点评三国的二毛父子、点评水浒的金圣叹和点评红楼的脂砚斋。

毛伦、毛宗岗父子都是清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三国演义》的点评者主要是毛宗岗。毛宗岗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点评,除了对原著进行点评之外,还对《三国演义》的增删很大,甚至对小说的情节和回目都有改变。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对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林冲、鲁智深、武松,不惜笔墨做了大量点评。把施耐庵《水浒传》一百回本的后三十回全部删除,变成七十回,就是所谓“腰斩水浒”。使之成为“第一才子书”。

脂砚斋,既是小说《红楼梦》的点评者,也几乎成为了小说《红楼梦》的创作者之一,因为后来的“红学家”把“脂批”、“脂评”基本当作了小说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二,点评西游的李卓吾。

李卓吾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李卓吾对小说《水浒传》也做了十分精当的点评,而他对小说《西游记》的点评另辟蹊径,把自己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纳入对《西游记》的点评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意义。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观音禅寺里的广谋和广智撺掇老方丈防火烧死唐僧和孙悟空,老方丈依计行事,结果大火除了唐僧和孙悟空居住的房子外,反而把一座禅院烧成白地。

李卓吾点评说:“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都是醒世名言,不要寻常看过!” ——这种点评,就把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晚明时期某种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的社会现象,做了朦胧的揭示。


初晓兒


《西游记》和《封神榜》一般古代文人不会去评价,因为这与古代人文的价值观不符。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遵崇孔孟之道,而西游记这类属于另类,仅供消谴,不作研究。





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不是单作为评价,而是对其作了一些修改和增删,使内容更深动,人物个性更鲜明。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忠君爱国的仁义思想,这是符合儒家思想的。现在所读的《三国演义》基本上都是毛版的,从各阶层人物到普通民众,都广为喜爱,也影响到日韩及东南亚。

金圣叹对水浒传人物点评为多,也很到位,多有神来之笔。他最大的更改就是将水浒进行腰斩,认为《水浒传》最后四十回不应存在,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大结局。从故事的完美来说这样的确更好,因为梁山从反朝廷到招安又去打别的义军,这种写法失去了原有主题,故事有些散乱,也不符合江湖道义。但他的这种大删改并未被人接受,因违反了梁山只反贪官不反朝廷的本意。



至于脂砚斋批红楼则不同,脂砚斋与红楼梦作者都为当事之人,不会有别的思想内容加入,只会对读者进行引导,尤其是隐晦很深的内容更是提示较多,在后四十回缺失的情况下,为人们阅读和研究红楼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想象。


《西游记》确实没有可供古代文人点评之处,反而适合现代人点评。如猪八戒情商高会生活,适合当老公啊;又如妖怪也要分几等,有背景的被救上天分配了工作,沒背景的被孙悟空一棒打死啊,等等。这都是符合现实意义的内容,仅作玩笑,于原著并没有积极意义。

或许还真没有适合评《西游记》的人。


湘水微波


首先,《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都是世俗小说,而《西游记》属于神怪类 小说。世俗小说反映的是世俗社会,文学批评家因熟悉当时世俗社会的风貌,寄作品以评论。所谓的批、评小说,不过就是借小说之体点评社会。而神怪世界人们认知较少,《西游记》又属于神佛之界故事,较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鬼怪故事又有不同,人们可以任意评说鬼怪,但很少有人任意评说神佛,这是人们从潜意识里对神佛的一种敬畏。

其次,从二毛父子评点《三国演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情况来看,具有什么样资质的人才可以评点名著小说呢,下面不妨做个简要分析,或许才能让人更明白。

二毛父子是指明清时期的毛纶、毛宗岗父子。江苏常州人,毛纶在当时“颇有文名”,并与金圣叹有交往。毛宗岗在当时亦有文才,并有著述,毛氏父子是明清之际重要的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脂砚斋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同时期人,是曹雪芹编纂《红楼梦》时的知情人、见证人和重要参与者,对曹雪芹编写《红楼梦》来说,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有非常大的左右作用。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点评名著小说者本身要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具有学识渊博的文学素养。要有被当时社会人所认可的文才和名气,要有文学批评家的资质。

二,点评名著小说要熟悉小说创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熟悉小说创作者的创作环境、动机和创作意图,能为小说创作者提供有影响的参考意见。

三,以上两种情形或兼具,或二种情形兼具其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评点名著小说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评点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过硬的社会资质许可,又能对小说依据当时的世俗社会背景熟悉和有深刻的认知,评点增删名著小说才会被人们认可接受和广为流传。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部名著小说点评者满足了上述的所有条件,所以评注者和原著作才被广为流传。

《西游记》名著小说不符合上述评注的条件,虽然古有清人李卓吾等人的评点,今有一些专家教授的评点,但这些评点者因不具备上述评点者所需具备的条件,评点就很难被世人认可并得以流传。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什么人适合评点《西游记》。


熠熠古客


二毛,一金,月砚斋。

。我觉得金批三国很硬气,有独立性。他对曹操有赏识,没有偏见,他说,议末没有曹操,可能早十年消亡,金任认操是三国的奇,无论是治国,治军,文学,识人待人都有一套办法。缺点是性格粗暴,轻易要杀人。

。金评刘备是伪君子,治国没有方略,一度偶然得势,也是撞天昏,并非在系统战略中获取,胜利是偶然巧遇,胜利后没有连续性对策,得而復失,而还加倍赏还,结论不是帝才,是乱世庸才。

。金评诸葛亮。亮是南阳耕读修道者,在乱世所起的作用同东吴张昭,顾庸。北魏的郭嘉,旬彧等在学术上错不了多少(其实在演议中罗先生硬挺诸葛,成为奇人)。

。金评关羽。是不忠,不考,不仁,不义,(金批多有具体例子)。

。金评孙权。没有远大理想,他自兄长处接掌东吳政权后凭借长江天暂,从未想过,灭魏汉,统一全国,自收回荆州后,他只涂我不打别人,别人也不要打我,做个太平诸侯国。

。该说明:上术非金圣呔先生原话,要知原话请读《金批三国》志。非《三国演义》。


老龚166916589


1000个人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带给每一个人思考,不是带给一个人思考。更不是只有一个人可以评价。


字如其面


西游记可能是四大名著里最深的,也是最浅的。


dongjiaao


没有哪个凡人适合。只有神仙适合。但神仙不管闲事。


凌霄Hua


《新说西游记图像》,很好的一部书。解的也很到位。


雸夜青藜


杨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