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的“仁”与“德”应该如何理解?与《道德经》的“道”跟“德”相通吗?

李彬30046


道是自然,德是道的体现。道是清静虚无,法于自然,没有思想感情,没有后天意识,一切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默默无闻,时时刻刻造福人类,滋润万物,却从来不声扬自己功劳和伟大,也不去索取任何的赞美和报答。

所以上德之人,已经把思想感情和自然融为一体,做到无心于万物,一切善举都是出于自然本性。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提出了把道、德、仁、义、礼分五个层次,还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道”为上德,“仁、义、礼”为下德,“仁”是和顺的,接近于“上德”,而义则有决断之义,因为义重则生刚,刚胜则必有果断,果断必有是非,换言之,义重则刚心生,心动则意驰,意驰必有为,而以有为之意为心之使,体现出来的完全是一派气质杀伐之心。至于“礼”,有回敬的意思。知恩报恩,相互帮助,来而不往非礼也。属于下德最后一层。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虽为“下德”,如果能够按照“仁、义、礼”的要求去做,都是难能可贵的。


红尘指月


我是爱读书的【十二十页】我的理解: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学的集大成者,孔子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中国所有的学问,都是同源异出,一道各用。我认为,二者虽然殊途同归但有所不同,主要是思想观念的不同。

《道德经》的“道”与“德”

1、老子的“道”

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又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与万法归宗彻底展现了道教追求无上大道的心境。

从东汉末年起,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 “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道”字出现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灵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论。天地之道,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

2、老子的“德”

《道德经》中有“德”字41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观念,但是对于德的含义却没有具体的解释。 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也”。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

【小结】

道家宣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道家思想的这种主张,在西方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天性结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避世修道,所谓“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俗人出世修道成为神人。

《论语》中的“仁”与"德”

1、儒家的“仁”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2、儒家的“德”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以及“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等等。

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教化万民。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只有通过礼制教化,人才能规矩做人。而统治者应该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这就是所谓的仁君爱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儒家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认为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品德修养。后世儒家发展出的三纲五常等学说,更是教化人要做一个有德之人。所谓: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儒家思想最终目的,希望教化人入世成为君子。

【结语】

儒家和道家两派的思想学术,是中国延续下来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传统国学。其中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道家思想却成为本土道教的教义。

儒家文明在中华文化圈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在西方却得到了最大的认同。

道家学说庞杂而渊博,被称为百家之源头。后世的法家、阴阳家、方技家、数术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学说的启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学术界备受推崇,很多学者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真正源头。《道德经》被西方传教士传入西方后,成为西方最为畅销的外来书种。

儒家占据社会统治地位后,给中国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传统道德体系和创造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在东亚建立了以儒家文明为主的中华文化圈。儒家和道家本应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双引擎发动机,同为中华传统的基石。


十二十页


孔子,是个得道者绝对不会有问题。

但是,他所说的都是普通的道理。

天机他不是不会说,是遵道奉行故意少说。

只有普通人,需要教之以仁义道德……

跟他一样懂道的人,他说的别人也懂……

老子所言,如果记载正确,是集中所述。

到老了,将自己一生的积累,一次写成篇。

所以,随心所欲性质比较强,是老而无忌。

自古明道者,看道德经都能看出说道之处。

道之言深言浅皆为道,以猎奇心悟道必邪。

仁,德,平常人立心处事之基础。

道,德,悟道者无德道不通,其德非常德。

常人悟常道,常人遵常德,非常时道自得。

为为而为其行伪,欺得自心欺不得道心。


鹤羽


相通。

孔子以仁为本体,以德为显化。老子以道为本源,以德为相用。

仁而德至义至礼,是经世致用,以事显道,道亦于事中,此二者无分。

道无为而为曰德,以厚德载物,以德明理, 理不离日行,异名而同一。




感恩生命里的遇见


《道德经》一共是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我们一般都是将《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后来在马王堆发现《老子》一书,却是《德经》在前,所以也有说《道德经》本该是《德道经》。关于《道德经》中道与德的说法也都大抵相同。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则是指的人道。如此看来,无论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经》,还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经》,都没有妨碍我们去探究这本书的意义。我倒是有个想法,如果不是马王堆发现了《老子》,人们就会一直按照先道后德的顺序研读,好像也没什么错,这是不是很有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道经》开篇第一章就讲了“道”,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定名的。天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虚虚实实,都是出自于“道”。可以说是道生万物。其实,通俗的来说,道就是“道路”,人有人的道路,动物有动物的道路,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道路,生是道路,死也是道路……这一切,无论是否被人类已知,或者未知,都在按照自己的“道”运转、兴衰,而这大部分是不被人所知的——因为人只是无尽“道”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有句话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实放在天地大道来讲是很有道理的。顺道而为,那一切都是按其道,行其事,有因有果,循环往复;否则,就是失道,至于失道,那就不多说了,我想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关于“德”,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阐述的。“德”指的是人为,人道。其实《道德经》本身对于人间道是有批判的,这些批判也是著书《道德经》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经》开篇中用到的一个句式“失……而后……”,《道德经》再如何将自己置于“上帝角度”都无法摆脱“人为”,毕竟经书本身也是出自人的手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德经》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我们之前说人道也是道之一,德指的就是人道。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规律行为处事的人;下德也是有违人道,强逆大道自然的人,这种人也就“无德”了。

人间本有其道,人们遵循自然,遵循规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现实却是,因为下德、失德、无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设置法律、规定,要设置专门的礼教、规矩。这种设定本身就是“失德”的产物,这是道与德之外,人自己设定的、自然天道之外的存在。

《德经》的这段阐述本身就是一种很哲学的说法,其实换作我们通俗的理解可能会更简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说现在市面上最畅销的书籍,很多都是与“钱”相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心所向啊。同理,人们为什么要设置法律法规,要普及仁义礼教,因为有人在违法,有人在违信违德。

生在人世间,无论是自然道,还是人间道,还是这个已经本人为刻意更改的世间,我们都要遵循其道,因为既来之,则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即修行。


偶然回眸


孔子的思想主张与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同,孔子的全部理论建立在恢复周礼之上,即孔子的主张在社会人伦,而老子的的理论建立在“道”之上,这个道是天道运行之道,社会人伦作为天地万物之范畴,应该效法天之道的自然无为。

因此两者之道不同,孔子之道是人伦之道,老子之道是天之道;孔子的人伦之道是人类社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老子的天之道是超越于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没有人为因素;孔子的仁是为“复礼”服务的,因此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老子的道是无仁无义的自然存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两者所言之“德”不同。孔子的德是伦理道德之“德,是人为制定的行为规范;老子的“德”是”是“道”的体现方式,道生万物并内化于万物,这种德具有“道”的自然无为属性

“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最理想人格,通过途径则是各种各样的“德”的规范。这些都是需要教化引领来实现的。

而老子对“德”与“仁”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从高到下排比的,“德”又有“上德”“下德”之分,接着才是“仁”“义”“礼”,它们的关系是:

上德 →下德 →上仁 →上义 →上礼

老子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是:至善之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正因为如此才叫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他还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自然而然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但并非有意而为之;上义的人有选择的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得不到回应,就要求人勉强顺从。

由此看出,丧失道就会失去德,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

社会到了标榜礼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个社会的忠信已经不足为信了,而这正是产生祸乱的开端。

老子认为,人们预设的条条框框的规范约束,都是道的虚华,都是背道而驰的愚昧妄为。因此在老子看来,仁是人们可以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预设的教条和规范,违反大道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其结果只能是越规范,越生乱子,陷入恶性循环。


问道黄老


老子的道家哲学和孔子的儒家哲学,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老子哲学以客观存在自然运动规律运作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个性化经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孔子哲学以客观存在人类社会文明运动规律运作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公共共性政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

老子道家哲学中,“道”就是客观存在的不断变化自然运动规律,它体现出事物的支配权或所有权。“德”就是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运动规律属性状态,它体现出事物的功能用途特长特征使用权。

……

孔子儒家哲学中,“仁”就是人类初始共有的基础本源属性状态,属于老子道家哲学中“上德”的范畴。它包括人类初始本源的活性物质和活性意识。“德”则是由“仁”不断成长发育和培养锻炼演绎变化出来的人类个性化功能属性特征产品,比如“礼义廉耻、恭良温俭让”等等等等。孔子把人类初始共性称之为“仁”,把这些后天培养发育出来的个性称之为“鲜”。

……

由此可见,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如出一辙,只是孔子哲学适合指导人类社会文明的社会科学研究,老子哲学适合指导人类社会文明的自然科学研究。

或者说,孔子哲学就是公共政治,老子哲学就是自由经济。


竹筒夫子的钢笔


道家崇尚无为而治,

儒家崇尚仁政爱民,

首先,百经之首是易经。儒家道家都与其有渊源。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说,四季变换,万物生长就是天道!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

说的是一个道理!万物生长是自然法则,说不明白,也不用说明白。大家都要顺应自然法则!

而在具体行为指导上,儒家与道家却有很大的不同。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上古的贤人不去追求德,而拥有了德誉。当官的别与民争利!

而儒家崇尚仁政爱民,为民造福才是仁的表现。例如上古之德如大禹治水,浇灌了万亩良田,教导了万民耕种。推动了社会发展。


赵雷955


孔子的“仁”与“德”立足于社会学,着眼于人的品行。而老子的“德”则立足于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所以与“道”孪生。老子的原始“道”即提倡对自然的深入认识。故有了认真的态度(即德)方能“顺”。于是乎生成了“厚德载物”的结论。



守绌田园


仁,就是爱心,把世界上的人与物视为一个整体,就是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没有必要就不应该去破坏和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把他人看作自己的亲人,把自然界看作是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仁。德,就是思想与操行准则,是道德量化标准。德是得到社会认可的成就。

老子讲的道德也是一样的意思。道,是哲学,白话解释就是“讲道理”,道高德重,道高就是懂得非常多非常多的人生大道理,在生活中思想碰到的困惑都有办法去解释清楚。有那么多的知识当然也就是一个思想行为操行很的人,也就是有大德。孔子讲的是以仁爱之心看自然界,老子讲的是道,道也就是以人类健康发展为本,不合理的就不是道。道是理论层面,仁是实际操作层面,其根本目标都是有利人类健康发展的。意义是一样的,只是“道”,是还在研究中,“仁”是代表实际行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