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一段時間,一篇“當31歲遇見癌症”的文章備受關注。

這是杭州一位31歲的媽媽,在去年底例行查體時,發現自己得了甲狀腺癌。

她在文章中說自己是一個工作狂+吃貨,平時工作壓力很大,白天接觸很多人,要處理很多關係,工作很煩躁。

唯一的放鬆,就是回到家吃一頓夜宵:燒烤、炒年糕、炒米線。

她家沒有癌症的家族病史,她覺得就是吃夜宵和工作累,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這幾天,很多姐妹參與了中秋節活動,看著大家發來的照片,互助君心裡既開心又難過。

我們的姐妹都這麼漂亮、優雅、人又好,互助君想不懂,為什麼病魔會找到她們。

無意間互助君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腫瘤專家何裕民,對互助君的疑問給出了答案。

由何裕民教授主持的一項亞健康課題調查顯示,在我國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有70%屬於人們眼中的“好女人”。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這些“好女人”,她們做人、做事都特別認真,有時候甚至過於追求完美,不善於釋放壓力,活得很累。

在我們的圈子裡也不乏有很多這樣的姐妹。

追求完美、卻透支了一切

這類女人我們身邊似乎越來越多,何教授曾講述過這樣一個病例:

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女士,患上了乳腺癌,本來手術後乳腺病已經控制得很好,可她總說腰痠背痛。

看她病例和治療過程,並沒有什麼異樣。

直到她說自己一回到家,看到家裡地板上有一點灰塵,就想罵人,然後自己就忍不住拖地。

“我一看見有灰塵,就心裡難受。我這種習慣改不了,我必須把它擦乾淨,心裡才舒服。”

聽她這樣一說,何教授就明白,這就是過於追求完美、太過認真的惡果。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在何教授看來,這位女士生乳腺癌和腰疼都和此習慣有關係。

腰疼是因為過於勞累;癌症則是因為在生活中,把小問題看得很重,所以,神經系統的弦始終都繃得緊緊的,內分泌就紊亂了。

接著,靶器官也受不了了,癌症找上門來也就可以說得過去了。

大家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好女人”。

這3類好女人容易生癌

何教授的實驗發現,以下這三類女人更容易患上嚴重疾病。

凡事過於較真:易患消化道癌

何裕民教授在臨床中發現,那些生性認真,甚至較真的人,容易患消化道癌症,尤其是胃癌。

太過較真的個性註定了生活中萬事不得放鬆,一切都要問個明明白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得不到鬆弛。

這類人心率通常比別人快,容易睡不好或失眠,消化系統功能也較弱,比常人更容易患消化道癌。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喜歡做老好人:易患乳腺癌、胃癌

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時時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有淚往肚子裡咽。

很多家庭主婦,為了扮演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處處委曲求全、壓抑自我,正是這些癌症盯上的對象。

而性格非常溫和、對別人的要求都說好、遇事喜歡默默承受的女性“老好人”,最容易得的疾病是乳腺癌。

其次是肺癌、胃癌,還有卵巢癌等。

女強人性格:易患多種癌症

在工作中非常爭強好勝,為事業過分拼命,常常熬夜加班的女性,容易患多種癌症。

生存壓力,競爭挫折,為發展而拼命掙扎,這種極度亢奮的心身狀態,及其相伴隨的機體內環境紊亂,是癌細胞發生的“催化劑”和癌症發展的“溫床”。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如何擺脫“好女人”性格

難得糊塗是良藥

“糊塗”不失為一劑保健良藥。不管是真心還是“裝”出來的“糊塗”態度,都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節免疫功能。

對那些無原則的不中聽的話、看不慣的事,

裝作沒聽見、沒看見,甚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種“小事糊塗”的處世態度,其實也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

別太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個好事情,但是過度追求,對於健康來說,有的時候又絕對不是好事情。

特別是那些有點潔癖的、對細節都重視到極致的人。

癌症為什麼偏愛這三類女性?

要知道,生活當中並不是所有的事都必須認真,都必須做到完美無缺。

只需要把重要的事當做重要的事來做,剩下的事情,要能拿得起放得下。

如此就能活得更好,癌症也會離得遠遠的。

學會慢生活

學會適當放慢節奏,掌控一點節奏,比如:學會給自己的身體減壓,聊天、喝咖啡、看書、聽音樂.

培養一門興趣愛好,定期鍛鍊身體,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放慢節奏,減輕負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