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致敬“戰地玫瑰”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王潔 劉亞 蔣儷 石榮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南省為支援湖北打好抗“疫”保衛戰,累計向湖北省派出醫療隊19批次,共1498人。

在這群逆行“戰士”中,有一群靚麗的身影,她們是“戰地玫瑰”。她們也是遠隔千里卻心有牽掛的“母親”,是被丈夫呵護卻勇敢前行的“妻子”,是父母眼中長不大放心不下的“女兒”。

3月8日,國際婦女節,三湘都市報記者對話湖南醫療隊“戰地玫瑰”,聆聽她們的抗“疫”故事。

【醫生】與“死神”較量的“特種兵”

人物檔案:

張麗娜,武漢協和醫院西區湘雅病房醫療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武漢協和醫院西區的湘雅病房,不少重症患者離生死之門幾乎只有一步之遙。在這裡,張麗娜就像一名“特種兵”,緊緊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與“死神”開展生死較量,一次次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脫下防護服後,張麗娜教授全身溼透。通訊員供圖)

成立臨時“ICU”,收治極危重症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麗娜作為省級專家組成員,在株洲一線指導救治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經驗。

接到出發武漢的通知後,她提前做了“戰術”上的準備,把積累的救治經驗總結起來。

然而,武漢的現實情況,比她預想的還要複雜得多。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病房,是由普通病房臨時改造的,無論是場地還是設備,都很難符合ICU的要求;很多重症患者急需專業救治,但醫療隊中具有重症經驗的醫生和護士相對較少。

如何在這一戰時狀態下盡力做好重症患者救治?這成了醫療隊首先面臨的最大困難。緊急時刻,張麗娜提前準備的“戰術”派上用場了。在團隊合作下,她主導制定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預警體系、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完善鎮痛鎮靜、營養支持等重要診療規範和質控臨床工作。

在錢招昕隊長帶領下,指導團隊一起成立了臨時“ICU”集中收治極危重症患者。接管不到24小時,武漢協和醫院西區的湘雅病房的50張病床就全部收滿,並有序開展了救治工作。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張麗娜教授在查房中。通訊員供圖)

生死較量,盡全力跑贏“死神”

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來說,呼吸和其他器官功能的支持,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張麗娜這支重症醫學的“特種部隊”,想方設法給患者以生命支持,盡全力幫助患者跑贏“死神”。

及時進行合適的氧療、糾正低氧血癥、保護器官功能是重症新冠肺炎治療的關鍵。在治療過程中,如何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合適氧療方式選擇是難點。例如氣管插管時機過晚可能導致患者肺損傷加重,演變為重症ARDS,治療效果不佳。在臨床中,張麗娜指導團隊通過肺部超聲實現連續評估,動態監測肺部病情演變,評估治療效果。

目前,湘雅病房的重症患者已全部實現了重症超聲指導下的診療計劃下的氧療管理。張麗娜還牽頭執筆撰寫了中國重症超聲研究組、中華醫學會重症分會的《基於重症超聲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建議》。

這就是與“死神”的較量。當“死神”在生死邊緣瘋狂試探時,張麗娜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及時把患者拉回來。

【護士】快速建起方艙護理管理體系

人物檔案:

張慧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湘雅二醫院援武昌方艙醫院醫療隊的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護理隊長。

面對兇猛的新冠病毒、陌生的方艙模式,簡陋的醫療條件,張慧琳勇往直前,快速建立方艙護理管理體系,探索方艙患者管理模式。

2月4日上午8時,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派出42名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緊急出發馳援武漢,入駐武昌方艙醫院。當天13時55分,隊員們到達目的地,並迅速展開營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當晚,張慧琳召集所有11名護士召開第一次會議,佈置工作。2月5日,武昌方艙醫院一夜之間收治患者300餘名。

2月6日,她作為醫療隊第一位入艙護士開展護理查房,瞭解方艙內護理管理狀況及患者需求。之後,她迅速組織各護理隊伍領隊商討制定《武昌方艙醫院護理工作手冊》,劃分責任區域,落實方艙責任制護理,讓護理工作有章可依。與此同時,她組織蔣儷護士長、吉琴護師和劉進護師迅速成立培訓小組,在3天內分14批次,對方艙醫院共計460餘名護士培訓咽拭子的採集方法及自身防護方面的知識。

在她的帶領下,短短几天時間內完成了方艙護理工作的建章立制與培訓工作,將湘雅二醫院的護理管理模式與方艙實際情況相結合,初步建立“1M2C3S護理管理體系”,提高護理質量,確保患者安全。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陌生的方艙模式,簡陋的醫療條件,張慧琳勇往直前,快速建立方艙護理管理體系,探索方艙患者管理模式。 )

張慧琳副主任選賢任能,結合大家的優勢和特長將每個人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了每位護士在團隊中的作用。

蔣儷是眼科的一名護士長,由她主要負責排班、每日護理工作總結、開展培訓等工作。劉進是精神科的一名護士,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以他為主成立心理護理小組,開展了以“溫暖方艙,心靈氧吧”為主題的心理團體治療活動,內容包括“我想對你說”、“心語心願”、“有‘畫’對你說”、“我是歌手”等……在張慧琳副主任的帶領下,每個人都發揮出巨大潛能,方艙護理工作的開展卓有成效。

為了提升護士的專業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張慧琳主動請纓擔任方艙護理的培訓工作;為了完善和落實護理流程和制度,她屢次和各護理團隊的領隊溝通協調,得到了各醫院護理同仁的高度讚揚;為了緩解隊員前期進艙的緊張情緒,她給隊友們穿防護服,併為他們加油打氣;為了給進艙查房同事提供第一手臨床資料,她每天都會提前半個小時上班核查數據;為了落實方艙內的護理工作,她經常入艙查房解決問題,一待就是四、五個小時;為了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她加了很多患者的微信,耐心、及時解答他們的疑問並鼓勵他們……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就像一位指揮官,一名勇士,帶領著醫療隊的隊員在方艙醫院一路披荊斬棘。

【心理諮詢師】用溫暖驅散患者心中的“陰霾”

人物檔案:

廖建芬,湖南省支援武漢第六批醫療隊隊員、湖南省腦科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諮詢師。

在春節的“美好時光”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患者可能會出現心理上的不適。該如何來緩解這些負面情緒,有效調適心理呢?心理諮詢師廖建芬,就在武漢開展這樣的工作。她與患者聊天談心,聽他們傾訴個人遭遇,再分析開導,用溫暖驅散新冠病毒帶來的“陰霾”。

初次接觸,遭到患者的牴觸

2月22日,廖建芬和隊友們抵達武漢,隨後在武漢市九院開展工作。她的主要工作,是採取電話面詢方式,對患者及醫護人員進行心理干預。

在病房裡住院40多天,江女士心理壓力很大,焦慮情緒嚴重。第一次打電話給江女士時,廖建芬被牴觸了。“我自己沒有心理問題,我能正確看待新冠肺炎。”廖建芬說,江女士的反應,在主動進行心理干預過程中,是一種心理防禦反應。

她繼續跟進,江女士慢慢敞開心扉:“我現在吃飯可以,晚上有點睡不安,平時也是這樣的,醫生護士挺負責的……”當問及她還有什麼需求時,她提出想吃橘子,並需要一條毛巾。“患者提出要求,就是治療的希望。”廖建芬心裡有點雀躍,承諾了江女士並進一步取得了信任。

妇女节,致敬“战地玫瑰”

(心理諮詢師廖建芬,與患者聊天談心,聽他們講述難以啟口的遭遇,再分析開導,用溫暖驅散新冠病毒帶來的“陰霾”。)

貼近心靈,幫助患者走出陰霾

在接下來的訪談評估過程中,廖建芬通過認真傾聽與積極共情,瞭解到江女士晚上的睡眠易醒,便教她腹式呼吸和正念減壓方法,緩解焦慮情緒。

此外,她還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中的蘇格拉底式提問,讓江女士思維更有彈性,多看事情積極的一面。“她慢慢向我敞開心扉,談到自己的遭遇,還有很多對未來的嚮往。”聽到江女士經歷生死一線的感悟及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廖建芬深受感觸。

幸運的是,通過積極配合治療,江女士病情不斷好轉,目前已經出院。

“她只是個例,我看到很多人的脆弱。”廖建芬剛進入武漢市九醫院,得知這裡有近40位患者需要心理治療,她心裡默默下決心,一定要幫這些患者建起信心,抗爭病毒。

如今,廖建芬抵達武漢已經15天。“我相信,會有更多患者和江女士一樣重獲信念,恢復健康,走進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