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使用降壓藥容易犯哪些錯誤?

用戶329484485527591


隨著健康檢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健康知識的逐漸普及,很多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都知道應該服藥控制血壓了,但在高血壓服藥的過程中,卻往往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誤區,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高血壓患者使用降壓藥的幾個常見誤區。

高血壓用藥常見誤區1——高血壓一定要吃藥控制

實際上,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用藥的前提是先在生活上做好調理和控制。對於一些新發現的輕度血壓升高的朋友,並不一定要一上來就先服用降壓藥,對於血壓輕度偏高,高壓不超過160,低壓不超過100的單純高血壓患者,不妨先捫心自問一下,我在發現高血壓之前,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了我的血壓水平?

高鹽高脂高糖飲食、長期的大魚大肉導致肥胖、吸菸、長期大量飲酒、久坐不運動、熬夜、長期的緊張焦慮情緒影響,這些不健康的生活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血壓水平,有了輕度的高血壓問題,不妨先試著從這些生活方面的因素進行調整控制,如果通過生活上不良因素的改善,能夠把血壓有效的降下來,當然就沒有必要服用降壓藥。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不管服藥還是不服藥,生活上的嚴格自律,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改善都應該持續堅持,這些不良習慣影響的不光是血壓,還會導致身體血脂血糖代謝的異常以及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一定要堅持到底。

高血壓用藥的常見誤區2——高血壓有感覺的時候再吃藥

很多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醫生都會強調長期堅持服藥控制血壓,但有的朋友覺得雖然血壓高,但沒有任何感覺,也往往就忽略了吃藥,等有感覺的時候再吃藥,於是就有很大的一部分朋友,這樣耽誤了高血壓的控制。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這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過程中,身體也在逐漸的耐受血壓逐漸升高的這樣一種狀態,因此,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雖然高,卻是沒有感覺的,但沒感覺不代表沒傷害,高血壓如果長期不控制,其對於心血管、腦血管、腎臟等靶向器官引起的損害是靜默式的,也是漸進式的,等到有一天出現了腎臟功能的損傷,心臟功能的損傷,腦梗腦出血等問題時,再去控制血壓,就真的太晚了。因此,不管有沒有感覺,控制高血壓不應該以感覺為準,而是要以血壓值為準,血壓高了就要積極的進行控制,長期血壓高,就要長期服藥進行控制。

高血壓用藥的常見誤區3——頻繁換藥

有些朋友很喜歡學習用藥知識,健康知識,今天看了這篇文章,說沙坦類藥物好,就趕緊把原來降壓效果很好的地平藥換成了沙坦,明天又看一篇文章說普利類能保護心臟,後天又把沙坦換成了普利,對於這樣頻繁換藥的做法,是非常不推薦的。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降壓藥,多數都是長效的具有一定靶向器官保護作用的藥物,不同的藥物類別不同,降壓機理不同,但服用降壓藥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平穩的控制好高血壓問題,讓血壓達標而平穩,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健康危害。長效藥物往往起效較慢,如果一開始吃藥降壓效果不好,彆著急,吃上2~4周時間再看看,如果到那時還是降壓效果不理想,再考慮換藥也不遲,如果是服用單種藥物無法有效控制血壓的情況,與其直接換藥,不如考慮聯合其他類型降壓藥,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來協同降壓,往往會有更好的血壓控制效果。

總而言之,如果服用一種降壓藥,血壓控制的很好,身體也沒有出現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聽到哪種藥物好,就趕緊換哪一種,適合自己的,能夠長期保證用藥安全,能夠長期控制血壓平穩的,就是好藥,如果血壓控制不好,需要調整用藥方案,不妨諮詢醫生確定。

高血壓用藥的常見誤區4——吃了藥從不監測血壓

對於高血壓用藥問題,一定要弄清我們的根本目標,根本目標就是控制血壓平穩達標,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健康危害。如何知道血壓是否控制達標了,平穩了,當然是要對血壓進行定期的監測才能夠確認。現在家用電子血壓計很便宜了,吃降壓藥過程中,也要注意定期的監測血壓水平,如果平常血壓控制很好,可以適當減少監測頻率,而在季節冷暖變化時、更換調整用藥方案時,都不放多測測血壓,一天內的不同時間段內都測測,瞭解血壓是否有明顯的波動,對於因氣候變化而導致血壓控制不住或血壓控制過度,監測調整後的用藥方案的降壓效果,都是很重要的。

當然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監測血壓情況很重要,但千萬不要讓這種監測變成了一種心理負擔,人的血壓每時每刻都有一定的波動性,如果說血壓稍微超一點,或者降的稍微多一點,偶爾有點波動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為了一些細小的波動,而頻繁調整用藥,往往也是得不償失的。


當然高血壓患者在使用降壓藥的過程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誤解和誤區,在這裡就無法一一列舉了,總體上來說,降壓藥的應用,最終就是為了控制好血壓,用藥方便、降壓效果好,能平穩控制血壓,長期服藥安全性良好,身體耐受的降壓藥,就是好的降壓藥。在做好血壓監測和保證用藥安全的基礎上,堅持長期合理用藥,控制好血壓,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健康危害,才是我們服藥控制高血壓的最終目標。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誤區主要有如下幾點。

1.不能用好藥。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之後不應該首先用好藥,要在他們心目中,進口藥是好藥,國產藥是普通的藥物。

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因為不管是進口藥物還是國產藥物,現在主流的降壓藥物都是同一種藥物類型。比如說,硝苯地平控釋片有國產製劑也有進口製劑,其實藥物的劑量和理論的效果是一樣的,但實際上,由於藥物製造技術的不同,進口藥可能往往較國產藥物的藥效會略好一些。

2.服藥以後,永遠不能停藥。有些人認為只要服用了降壓藥物就永遠不能停藥,這也是一個最常見的誤區。當然,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管理,最基礎的治療是改善生活方式,一些中輕度高血壓的患者在管理生活方式之後,血壓得到明顯的控制,是完全可能停止藥物治療的。

3.自行購買藥物。降壓藥物需要採取個體化的原則,不同的降壓藥物適合不同的人群,每個患者都需要經過醫生的臨床評估,制定最合適的降壓治療方案。

當然,還有很多高血壓治療的誤區,如上只為大家列舉上述常見的三點,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惠大夫在江湖


老王5年前就有高血壓了,但他並沒有對高血壓的危害有所瞭解,由於沒有任何異常症狀,平時也沒太在意,降壓藥更是斷斷續續的服用,飲食上更是無所顧忌。

但在今年初腦出血,出現腦疝,手術情況並不樂觀,生還希望不大,家屬在考慮過後放棄了治療,老王停藥後幾個小時就走了!

老王已患有高血壓5年之久,從他的經歷來看,可以發現很多錯誤的做法,我們完全可以說其是咎由自取,那麼高血壓患者服藥時,可能會犯哪些錯誤?

1,服藥不規律

吃藥斷斷續續,吃了一段時間,症狀有所好轉,認為沒事就不吃藥了;不測血壓,平時感覺舒服的時候就減量或者不服減壓藥,一旦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是,就加大劑量;無症狀不服藥,一些患者血壓很高,卻無任何自覺症狀,由於對疾病缺乏認識,很少服藥或者不服藥。

2,根據其他患者的服藥方案,自行換藥

病友之間免不了交流一下治療心得,看到別人服用一種降壓藥物效果顯著,就覺得自己也要換藥了。目前的降壓藥有五大類,各有特點,是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來選擇的,具有差異性。患者應遵從醫囑,換藥前詢問醫生,不可輕易換藥,否則不僅無法降壓,還可能導致其他不良後果的發生。

3,迷信謠言,擅用保健品降壓

由於我國高血壓人群將近4億,這個巨大的市場被賣“保健品”的人盯上了。想方設法忽悠,說自己的方法能降壓還沒有副作用,比如降壓神藥、降壓枕、降壓手錶、降壓帽、降壓鞋墊等,這些保健品都聲稱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實際上保健品的降壓功效都是營銷手段,即使保健品沒有危害,也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讓高血壓患者花錢不說,還一步一步走近併發症。

4,療效不佳時,不採取聯合用藥,單一藥物加倍劑量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聯合用藥增加副作用,其實單一藥物加倍劑量反而不安全,毒副作用增加。建議聯合用藥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小。

你有踏入過這些誤區嗎?高血壓雖然麻煩,但只要科學地認識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找病因、科學治療、合理用藥,像常人一樣健康生活並不困難。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高血壓病很常見,有時人們並不重視,出現一些小錯誤。

1.血壓高點無所謂,血壓不很高,就不吃藥了。對於大多數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1~3個月),血壓≥140/90mmHg,應啟動藥物治療。如果合併糖尿病、腎病等最好降至120/80以下。

2.血壓降至正常後就不吃藥了。高血壓是個終身病,藥物起效時間、持續時間是一定的,不服藥後血壓還會升上來。

3.頻繁換降壓藥,著急降壓。囗服藥物後藥物在體內達到有效穩定濃度是有時間的。比如纈沙坦剛吃兩天,降壓效果不好停了,這時藥物還沒達到穩定有效濃度。

4.降壓越快越好。血壓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灌注不足而導致缺血事件。一般患者應經過4~12周的治療後達標。最好選擇長效穩定降壓作用的藥物。

5.高血壓輸液治療。除非高血壓急症需急降壓輸液治療。絕大部分僅需囗服藥物。想當然地輸液可以疏通血管降壓是錯誤的。

6.不能正確選擇降壓藥物。有些降壓藥需根據患者基礎病比如糖尿病、腎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選擇的。不要自作主張,憑感覺用藥。

7.自我感覺不適時才用藥。高血壓一般沒什麼症狀,所以平時注意測血壓,按時服藥。

8.不重視血壓水平,血壓不達標。認為身體一直挺好,反正吃藥了,就不管了。

9.想信一些保健藥,並且能根治,想信西藥副作用。最後多花錢,還治不好,擔誤病情。

10.認為用藥有依賴性,不敢用好藥。血壓較高的患者很多都在囗服速效短效的鈣離子拮抗劑,這樣血壓不穩,對心腦腎均不利。

11.不注意自己生活方式。該抽的抽,該喝的喝,不低鹽低脂飲食。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關注!




健康一點之家


吃降壓藥只能緩解血壓不高。最終還會導致高血壓併發症就是腦梗和心梗。通過適量的運動,排汗。我們用獨特的侗族銀針走針點穴可以馬上停掉降壓藥,血壓正常。我們這有三個人的視頻。有一個吃了23年的降壓藥停掉以後血壓一直正常。高血壓調理,不吃降壓藥,我們做了幾百幾千個案例


牛包禕


高血壓病人使用降壓藥容易犯哪些錯誤?有以下幾種:

1.吃吃停停

有些高血壓患者吃了降壓藥後,測量血壓下降,加上也沒有什麼症狀,就把藥停了。等有症狀了或者測量血壓升高了,再吃降壓藥。吃吃停停,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堅持服藥。藥物都有代謝週期,等藥物代謝完了,血壓還會升高,因此需要持續服藥,以保證有效的血藥濃度,使血壓保持平穩。

如果吃吃停停,血壓忽高忽低會對血管造成很大的傷害,容易誘發出血、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壓一定要堅持服藥。

2.擅自增減劑量

高血壓藥物都是從最小劑量開始的,醫師需要根據血壓數值慢慢調整劑量,以保證用最小的有效劑量獲得最佳的降壓效果。

有些病人覺得藥物降壓效果不好,擅自增加劑量,或者由於經濟原因減少劑量。這樣會使血壓降得過快,或者血壓控制不佳,使心血管病風險增加。如果覺得藥效不佳,應該在醫師指導下調整劑量,而不要擅自增減劑量。

3.忘記服藥

高血壓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容易記性不好。尤其是一些短效和中效降壓藥,每天要服用2-3次,老年患者容易漏服。因此,儘量使用一天一次服用,而具有24小時平穩降壓作用的長效製劑。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壓和晨峰血壓。同時,家屬也要監督患者吃藥,也可以使用分時藥盒。

4.沒有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服藥期間要每天測量血壓,以觀察療效。若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者出現難以耐受的副作用如水腫等,要在醫師指導下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

為了方便,可以在家中備一個電子血壓計,早晚測一次血壓。還可以去附近衛生站測量。如果長時間不測量血壓,不知道藥效,不利於治療方案的調整和病情控制。

5.不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患者以為吃藥把血壓降下來了就沒事了,其實是錯誤的。高血壓是“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壓患者的基礎治療措施。無論是否需要藥物治療,都必須改善生活方式。如減少鹽的攝入,低脂高蛋白飲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酒等。

打個比方,血壓升高好比一鍋開水,降壓藥就是揚湯止沸,水暫時不沸騰了,過後還是會沸騰,因此就要不停地添涼水,即持續服藥。而改善生活方式好比釜底抽薪,把火停了,水自然就不會沸騰了。臨床上,有些患者通過飲食控制、適量運動和減輕體重將血壓降下來,然後把藥停了。具體是否停藥要諮詢醫師。

綜上,高血壓病人服用降壓藥容易犯的錯誤有:吃吃停停,擅自增減劑量,忘記服藥,沒有監測血壓和不改善生活方式。只有不犯這些錯誤,才能有效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我是盈盈一水間12345,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醫藥知識。

盈盈一水間12345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


具體的降壓藥物使用方案,或者降壓藥物使用問題就不敘述了,說一說大方面的問題吧。

降壓藥物需不需要長期服用呢。

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規律服用藥物治療。降壓藥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於本身血壓控制不佳的情況下,進行進一步治療,進一步調節人體的交感神經或者RASS-血管活性系統,讓血壓得到降低。

因此,降壓藥物需要長期服用

什麼時候服用降壓藥物最合適呢。

很多患者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服用降壓藥物是最合適的,如果沒有明確哪個時間段血壓偏高的情況存在下,小眼睛醫生認為睜開眼睛第一件事服用降壓藥物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是為了抑制高血壓晨峰的出現。

降壓藥物是不是有耐藥性。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降壓藥物不存在耐藥性,僅僅有些患者對於部分降壓藥物不敏感。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行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高血壓的患者在不斷的增加,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服用降壓藥也變成了高血壓患者最關注的熱門話題,也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1:不舒服的時候才吃藥,沒事的時候不用吃藥。

高血壓沒有感覺的時候不代表對身體就沒有危害,等到了嚴重的時候就會突發心梗,腦溢血,腦梗了,那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高血壓前期的症狀是很不明顯的,一般會有比較輕微的頭暈。失眠。耳鳴等等,這個時候就要服用藥物,彌補以後可能會帶來的傷害。

誤區2:吃一些所謂的降壓保健品也同樣降壓

近年來有很多無良商家打著可以降血壓,治療高血壓的幌子來銷售一些保健品,甚至還有一些服飾,首飾等等,都用來當做可以降血壓的神奇產品,吸引高血壓患者來購買,從而獲得暴利。對此,大家一定要看清楚,認真的分辨對錯好壞,因為他們出售的一般是沒有權威認證的,不僅不能降血壓,還可能會耽誤治療而損失了自己的財產。

誤區3:剛開始的時候不能吃一些比較好的降壓藥。

一些細菌類的疾病開始可以不用高級別的抗菌素,因為細菌一旦產生耐藥性,後期就很可能無藥可用了。但是降壓藥不一樣,降壓藥不是用於治療細菌類疾病的,治療高血壓是不會產生抗藥性的,所以大家在選擇降壓藥的時候,哪個好的就要用哪個,而且是一開始就要用“好藥”。

誤區4:降壓藥有成癮性。

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都認為吃降壓藥會成癮,因為一旦停藥,血壓就會重新升高。因為高血壓是個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所以說並不是降壓藥有依賴性,而是高血壓這個病本身就有“依賴性”。如果早期無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的方式,恢復正常,可以不用藥。除此之外,高血壓都應用藥治療。


健康一搜


最新心血管報告指出,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2.45億,高血壓絕對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的健康。

高血壓病人使用降壓藥存在哪些用藥誤區?

高血壓複雜的病因決定了高血壓的難以治癒性,至今為止多數高血壓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因為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所以無法治癒。患者一旦確診高血壓,就需要堅持終身用藥治療,目的是控制血壓穩定,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較低,這也使得本身不致命的高血壓卻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其實主要還是在於血壓控制不佳導致的嚴重併發症。而想要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關鍵就是控制血壓的穩定,其中最為根本的措施就是長期規律的用藥。但是,高血壓患者常存在一些用藥誤區。

1、沒有症狀就不吃藥:這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比較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存在的誤區。在他們看來,自己還那麼年輕,沒有任何的不適症狀,就是血壓高一點,不吃藥也沒事。殊不知,高血壓的危害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的,即便沒有任何症狀,也會逐漸損傷靶器官,誘發併發症。記住,一旦確診高血壓,無論年輕與否,都應及時用藥。

2、降壓藥是萬能的:有些患者雖然會一直吃藥,但也常有血壓失控。這是因為該類患者 把降壓藥視為萬能的,總覺得自己堅持吃藥,血壓就能控制好。而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不顧,該怎麼吃就怎麼吃,仍舊菸酒不離,熬夜通宵,殊不知這些不當的生活方式都是升高血壓的高危 因素,即便在吃藥,也難保血壓穩定。得了高血壓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藥物身上,吃藥不代表血壓穩定,還得健康生活,同時注意定期監測血壓。

3、隨意更換降壓藥:降壓藥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總覺得貴的就是好的,或者是聽別人說用的好就是好的,隨意更換降壓藥,而且是經常性的。如此頻繁地更換降壓藥,會導致降壓藥療效不穩定,不利於控制血壓穩定。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只要是能夠穩定血壓的降壓藥,就是合適的,沒必要選擇進口的、貴的。

4、錯誤的用藥方式:很多患者雖然在用藥,但是血壓也常有失控,可能是由於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等未能遵循自身血壓的波動情況來選擇。建議高血壓患者要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自己的血壓波動情況選擇合適的用藥時間,如一般晨起時血壓最高,此時服藥可穩定血壓;用藥劑量方面,如果發現既往用藥劑量已經無法穩定血壓,就需遵醫囑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加大劑量,如果發現夏天血壓降低明顯,也可遵醫囑減藥。、

5、過度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降壓藥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但 一般是可控的,而且多數人都能耐受,患者不應該以此為藉口拒絕吃藥。降壓藥的副作用相對於不吃藥的危害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一般來說,降壓藥常見副作用有頭暈頭痛、面部潮紅、升高尿酸、血脂、血糖等;乾咳、升高血鉀等,注意提防,發現異常就醫即可。


鹽酸索他洛爾


不去除血壓升高的原因就只吃藥,會死更慘,很容易腦梗,容易腎出問題。一堆無能的狗屁專家沒本事治好,沒本事就閉上臭嘴,只會忽悠病人吃藥,缺德到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