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我國古代,女孩子剛剛年滿十三四歲就得嫁人。而且即便她們自己不樂意也沒辦法,因為古代人的婚姻講求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只要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女子就必須得嫁人。當然了,即便她們有機會不嫁人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錯過了嫁人的最佳年齡後,她們就很難再嫁出去了。

按道理來講,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女孩都還不適合結婚。因為她們的身心狀況都還未趨於成熟。那麼,既如此,她們為何還得這麼早嫁人呢?原因其實有很多!

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一、為了減輕孃家的家庭負擔

古代人之所以那麼早就將女兒嫁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以此來達到減輕家庭負擔的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古代的女子既不能拋頭露面,也不能幹各種粗重的工作。每天除了在家洗洗刷刷,就是學習各種女紅技術。

這樣一來,她們無疑是沒有辦法為家庭創造出比較大的財富來的。再加上在這種情況下,她們的孃家人還得一直養著她們,這就很容易給她們的孃家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只有儘快將她們嫁出去,才能達到減輕家庭負擔的目的。

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另一個原因,則是女子過晚結婚會令整個家庭蒙羞。也就是說,古代的女子如果到了可以結婚的年紀後一直都未結婚,那她的名聲往往就會變得比較不好。到時候說什麼難聽話的人都有,這樣無疑就會令她的孃家人蒙羞。

尤其是當女子所在的家庭有男孩存在的時候,她們不結婚可能還會影響到男孩日後的婚事。畢竟家裡出了個名聲不好的女孩,其他人家哪裡還肯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她們這樣的家庭中呢?所以,古代的女子就算是單純出於為家人著想,也得在該嫁人的時候想辦法把自己嫁掉。

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二、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現代人結婚是必須達到法定結婚年齡才行的。如果不符合這一要求,即便是舉行了結婚儀式,也是無效的。萬一日後小兩口之間鬧出了什麼矛盾糾紛,那可就沒有辦法希冀於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他們自己了。

但是在古代,早點成婚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國家政策。百姓們若想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那就得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才行。否則的話,他們是很可能會因此而坐罪的。

至於為何古代的國家會對百姓們制定這樣的政策,其實是因為古代的人口本來就不算多。再加上古代每天因天災人禍而死去的人數又非常多,如果國家不制定這樣的政策出來,那國家內的人口就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達到激增的目的。

一旦一個國家的人數少到了一定程度,那這個國家勢必會曝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來。尤其是當有外敵入侵之時,起碼人數少的國家是沒有辦法派出足夠龐大的軍隊去抵禦外敵的。鑑於此,國家只能制定出相關政策,號召女子們趁早結婚生子。

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三、受壽命比較短因素的影響

我們現代人因為生活條件已經變得足夠好了,所以多數人的壽命都變得比較長了。但是在我國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卻普遍比較短。大部分的人能活到四十歲就算很不錯的了,若在這種情況下,女子們不趁早結婚生子的話,那她們能夠享受到的人生就有可能會變得不那麼完整。

當時的社會形態和普遍價值觀,沒有女人願意在有生之年,錯過某些本該由她們去經歷的事情,自然她們就只能隨波逐流,像別的女人那樣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結婚。

為什麼古代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唏噓


有些人曾猜測,古代的女子之所以會結婚比較早,是因為她們都比較早熟。但是實際上,有研究表明,古代的女子並不比現代的同齡女子早熟。也就是說,她們不是因為早熟才那麼早就結婚的。而只能說,她們是出於無奈才只能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被迫結婚的。

這樣一對比,我們現代的大部分女子就算是比較幸運了。不僅不用那麼小就被迫結婚,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意願挑選自己的另一半。甚至過了法定結婚年紀後不想嫁人的女孩子,還能正大光明地當著剩女。而且只要她們自己一天不樂意嫁人,就沒有人有資格強迫她們必須跟某個男人結婚,社會的進步就是這麼體現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