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自“家天下”的時代開啟之後,我國古代的權力繼承方式無非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兩種。相較於父死子繼而言,兄終弟及帶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比如宋朝的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但即便如此,皇位的交接也相對比較穩固。然而朱元璋卻破天荒的直接傳位給了孫子,這也釀成了後來的“靖難之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德高望重的皇太子朱標暴斃,大明帝國的儲位突然出現了空缺。痛失愛子的老皇帝朱元璋的當務之急,是確立新的儲君,而人選有兩個:兒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炆。

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受封燕王,常年駐守北方的軍事重鎮。在大明的一批開國元勳凋零之後,身為皇子的朱棣是一位難得的猛將,其軍事才能也多次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相較於燕王朱棣,皇孫朱允炆在個人能力上完全比不上他,他所具備的僅僅是朱標嫡長子、朱元璋嫡長孫的這一身份。朱棣雖然能力很強,但是他的前面還有兩位哥哥,朱元璋也確實找不到一個比較好的辦法約過老二和老三直接傳位給朱棣。經過反覆思考,朱元璋還是選擇了朱允炆。

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為了確保自己駕崩之後,那些開國勳貴不會危機新帝,朱元璋利用“藍玉案”再次血洗了所存不多的功臣,其中包括一大批武將。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朱元璋也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員猛將。很明顯,朱元璋也在擔心手握重兵的兒子們對朱允炆的皇位蠢蠢欲動,他的這一招也有震懾的意味在裡面。朱元璋留下的這員猛將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兒時玩伴,後隨朱元璋起兵東征西討。在征討張士誠時,耿君用戰死,隨後耿炳文頂替父親並被朱元璋一手栽培。

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耿炳文鎮守長興時,張士誠的10萬大軍猛撲過來,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耿炳文憑藉8000人硬是將城池守住了。這一以少勝多的戰績也讓朱元璋對他更加青睞,此後便索性將長興交給了他經營。在明朝建立後,耿炳文也被封為了長興侯。有這麼一位老將守著朱允炆,朱元璋也可以放心了。朱允炆也明白爺爺的良苦用心,因此朱棣前腳剛起兵,朱允炆後腳就將耿炳文掛帥平叛了。但耿炳文雖是老將,但卻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打過仗了,而朱棣卻常年與北方的北元殘餘勢力交戰。

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朱棣的後勤有限,再加上他本就是反抗朝廷,所以他必須取得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年輕的朱棣更具進攻性,在他的謀劃下,燕軍取得了第一場交鋒的勝利。但是耿炳文終歸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立刻調整戰術準備先消耗朱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耿炳文在後勤保障和兵員補給上,都超出了朱棣幾個量級。所以朱棣非常清楚,如果朝廷支持耿炳文的戰術,要不了多久,自己怕是連黃河都過不去就要被耗死了。所謂兵不厭詐,明著打不贏,朱棣準備玩陰的。

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特地留下一員猛將,可朱允炆卻不會用

朱棣派人潛入帝都,散佈耿炳文畏敵怯戰的謠言,朱允炆也開始不信任耿炳文。經過一番考慮,朱允炆決定臨陣換將,畢竟耿炳文當時已經65歲了,而新任統帥是曹國公李景隆。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李景隆不僅屢戰屢敗,最後還給朱棣當了帶路黨。試想,如果朱允炆信任並支持耿君用平叛,佔盡了優勢的他又豈會輸給四叔朱棣呢?朱允炆有忠臣良將卻不會用,皇位丟得真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