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当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的时候,不同的家长会给孩子不同的处理方式。相信有一部分人会让孩子“告老师”。这方式看起来很理智,没有要求孩子打回去,也没有告诉孩子没关系,而是让第三方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但让孩子告老师就真正能解决孩子被欺负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为什么说,孩子被欺负后不要“告老师”?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中就有一期的辩题是讨论孩子被欺负后,是鼓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当时我看到这个辩题感到很有趣,在辩手你来我往抛出自己观念的同时,我总结出来了,这2个为什么不能告老师的理由?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一、孩子被孤立

相信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经常给老师打小报告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但是在学校却得不到好的友谊。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如果一个孩子被贴上告老师的标签,那么就很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这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二、孩子自己学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友谊之外还会有冲突。在幼儿园期间,小孩子打架就是另一种人际关系的表现。当孩子遇到打架被欺负的情况,证明孩子又对人际关系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如果此时找老师来解决问题,无法锻炼孩子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长此以往,遇到冲突就找人解决,这样的孩子情商普遍不高!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那面对还是被欺负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经在一次受访中就说过当孩子被欺负后应该怎样处理?这里我总结出三点!

一、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面对孩子受欺负这件事上很坚定的回答,孩子在学校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李玫瑾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孩子不打回去会陷入一种惯性思维,孩子会认为自己弱小好欺负,以后就更容易受到伤害。小的时候一定不要形成这种惯性思维,不然在青春期以后孩子暴力行为的高发期会更受罪。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二、不能欺负别人

虽然李玫瑾让孩子打回去,但是强调家长依然要教育孩子,不可以欺负别人打回去只是学会自我防御伤害。成长过程中冲突在所难免,只有学会如何处理冲突才能保护自己,不去伤害别人。所以父母不能只是一句打回去就教育完事儿了,还是要父母平时多给孩子灌输朋友、相处、人际关系这些概念。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三、4岁开始就要体育锻炼

李玫瑾教授还强调,孩子在四岁左右,家长就应该让孩子锻炼起来,因为这个时间段孩子开始接触小团体,进入幼儿园,只有孩子保持体力锻炼,才能拥有爆发力,这样就不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怕孩子吃苦,该练就要练起来。孩子身体强壮也会更自信女孩子还可以学一些防身术、散打之类的用于保护自己。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莹姨个人认为,孩子身体强壮很重要,提高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让孩子从小做一个情商高手,在成长的道路中也会走的更顺畅。个人分享给大家2套孩子情商培养、如何处理幼儿园问题的书籍。第一套《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其中就含有教孩子学会分享、学会交朋友的故事。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另一套书是《宝宝入园绘本:我爱幼儿园》,这是法国优秀少儿读物,通过主人公米勒的故事,跟着他去一起面对幼儿园内的各种问题,比如竞争、与同龄人相处、适应幼儿园等等。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好帮手!建议想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和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看!

孩子被欺负,你还教孩子“告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