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博士說肺癌(一〇六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胸外科手術何去何從

最近幾天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各地醫院也都在國家衛健委統一部署下開展各類患者的收治,到我們科室住院的患者在入住前,都要經過主管醫生仔細的詢問病史,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如果考慮有新冠肺炎可能性,都會建議大家先到門診找專家組進行鑑診,確定不考慮新冠肺炎才可以住進來治療。大家可能會問,現在各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好幾天只有個位數了,為什麼還要這麼嚴格呢?其實這也是為各位患者的健康著想。

我所在的肺腫瘤外科,是一個以肺癌肺結節外科治療為基礎的科室,住進來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吸菸的比較多,合併一些基礎肺病和其他慢性病的比例比較多。這部分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預後會比較差。在之前的患教短文中,我給大家講過癌症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要重於普通人群,其中也談到了進行肺癌手術的患者,只不過和大家一起閱讀的那篇文獻中,胸外科手術的患者比較少,近日有一篇發表在《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上的文章專門提到了胸外科手術感染新冠肺炎的話題,對我們這個專業的指導意義比較大,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這篇最新的研究到底給了我們怎麼樣的啟示。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武漢胸外科醫護人員及手術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臨床實踐》,研究者來自武漢八所三甲醫院的胸外科,他們回顧性的分析了在胸外科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這其中最讓我關注的就是在這些患者中,有二十例做了手術,有朋友會問,這些患者手術前診斷了新冠肺炎,還能做手術麼?看過文章我們會知道,這二十位患者均是在手術後出現了臨床症狀或者同病房有確診的患者,給他們再做核酸檢測進行確診的,也就是說,在手術前,這些患者是沒有確診新冠肺炎的。這二十例患者做的肺部手術有十三例,食管手術有五例,縱隔腫瘤有兩例。

確診後,按照國家衛健委頒佈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進行臨床分類和相應的治療。我們看看這二十例患者的預後,截止文章發表時,已經死亡七例,也就是說死亡率達到了35%,這七例死亡病例中,有五例患者是做的肺部手術,兩例做的是食管的手術。這個死亡率是相當高的,據中國疾控中心對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來看,總體死亡率大概在2%左右,從這部分手術患者來看,明顯較普通患者預後要差。分析起來的原因可能是胸外科手術可以直接造成患者肺功能受損,並且患者大多數年齡比較大,合併症比較多。再有就是胸外科手術後需要患者主動咳嗽來促進肺部恢復,即使佩戴口罩,在手術後的咳嗽訓練中也有可能在病房裡形成氣溶膠,導致其他患者感染,據文章中報道,有一家醫院一個病房出現四例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最終有三例死亡。

通過這篇最新的文獻,提示我們各位肺外科以及胸外科的同仁,在住院入口關就要把好,因為一旦做了手術,出現了新冠肺炎感染,死亡率很高。如果不是必須,應該在疫情流行期,推遲擇期和部分限期手術,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這樣才是對患者負責任。


劉懿博士說肺癌(一〇六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胸外科手術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