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君項梁是真小人還是有大義?

項梁出生在秦泗水郡下相縣(現江蘇宿遷市宿城區),是楚國貴族項燕之子,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

武信君項梁是真小人還是有大義?


項梁生活在楚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楚國名將項燕,只因在秦滅楚國戰爭中被殺,他的祖先項氏族人也多是楚國將領,他是武將世家出身所以對兵法有頗多瞭解,這也是他可以成為反秦大軍頭領的理由之一。

早年項梁因意外殺人而被通緝,他和侄兒項羽就開始了四處逃命的生涯,最後他們避禍到了吳中(現浙江錢塘),項梁到吳中以後就廣交好友,教書育人,在吳中的威信頗高,當時吳中的士大夫大部分都出自他的門下,當地的各種大事也都由他出面主辦,項梁就利用各種資源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

公元前209年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同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去找項梁商議起兵造反,項梁暗示項羽把殷通給殺死了,殷通能去找項梁商議起兵造反,可見與項梁關係是相當親密,不然這種殺頭滅族的事情也不會找項梁來商議,那為什麼項梁還要讓項羽殺了殷通?

武信君項梁是真小人還是有大義?


這需要多方面分析,從角色來說,項梁是楚國名將後人,是楚國的擁護者,而殷通是秦朝官吏,是目前利益所得者,項梁殺了殷通可以豎起自己的反秦大業,這樣更能讓人信服,同時因為殺了秦吏可以得到楚地人民的擁護,那為什麼可以得到楚地人民的支持呢?這裡就要提起楚南公了,當年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國剩下三戶百姓,那滅亡秦國的必定是楚國人,原因在秦國滅亡六國中,楚國當時和秦國並沒有衝突,楚國國君熊槐當時在位時也是相當的有作為,當時他盡收吳越之地更是拓地千里,民間有傳聞:“縱成則秦帝,橫成則楚王”。他的成就和為人深受楚國人民的愛戴,但當時秦軍功楚後,楚懷王熊槐就去了秦國,後被殺,所以楚地人民都很懷念楚國國君熊槐。

從地位來說,項梁是殺人後逃亡在外的小人物,雖然頗有威望,但還是底層人民,而殷通當時官居郡守,是一方大員,那在反秦大戰中如果遇到挫折,殷通還會不會一直支持他們,這個問題誰也不能保證,誰也不敢冒這個險,所以還是殺了安全。

項梁讓項羽殺了殷通後,項羽就清理不服的人,盡收殷通人手,項梁有了人手就發起了吳中起義,項梁召集自己的親信好友接收了吳中郡名下的各縣,還得到了八千多人的精兵,在陳勝攻奪廣陵兵敗後,項梁就率領八千多人渡過長江,往西進發,當時剛攻克東陽(現安徽天長)的陳嬰聽到項梁來了,就對手下將官說:“項姓世世代代就是將門,在楚國一直都有很大的名氣,現在要想成就大事,領導人就必須是這種人不可”。陳嬰的部下聽從了他的話,就都投靠了項梁。

公元前208年楚王陳勝攻奪廣陵失敗逃亡後,陳勝手下秦嘉就擁立景駒為新楚王,駐軍在彭城,項梁到達彭城後就對手下們說:“陳勝先起事,但是作戰不利,現在也不知道生死,秦嘉就背叛了楚王陳勝,擁立了景駒做楚王,這實在是大逆不道!”然後就召集人手攻打秦嘉,秦嘉戰死後,項梁就收編了秦嘉的部下。

武信君項梁是真小人還是有大義?


項梁確定陳勝確實死後,心有隱憂,就召開部下議事,當時年過七十的居家老人范增就去勸說項梁,他說:“楚地人民思念楚王(熊槐)很久了,如今陳勝首先起兵反秦,但是他自稱楚王,而不是擁立楚王(熊槐)的後裔為王,那他的勢力肯定是不能長久的,現在您起兵在江東,楚地的人民和將領都爭先恐後的來歸附您,這正是因為您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領,所以還是擁立楚王(熊槐)的後代作為新一代楚王吧。”項梁當時認為他說得很對,就去民間找到了楚王(熊槐)的後代熊心,並擁立熊心為新的楚王,而他自己則自稱武信君。

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項梁在東阿擊敗了章邯的部隊,就領軍繼續西進,到定陶時,又打垮了秦軍還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項梁的連番大勝,讓他驕傲自滿,極度的自信讓他更加輕視秦軍,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秦軍派遣了舉國之力支援章邯,在又一次定陶大戰中,他自己也戰死當場。

項梁擅殺好友殷通,他背上了自私自利的小人評價,他在反秦大業的貢獻也被歷史大加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