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君项梁是真小人还是有大义?

项梁出生在秦泗水郡下相县(现江苏宿迁市宿城区),是楚国贵族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

武信君项梁是真小人还是有大义?


项梁生活在楚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只因在秦灭楚国战争中被杀,他的祖先项氏族人也多是楚国将领,他是武将世家出身所以对兵法有颇多了解,这也是他可以成为反秦大军头领的理由之一。

早年项梁因意外杀人而被通缉,他和侄儿项羽就开始了四处逃命的生涯,最后他们避祸到了吴中(现浙江钱塘),项梁到吴中以后就广交好友,教书育人,在吴中的威信颇高,当时吴中的士大夫大部分都出自他的门下,当地的各种大事也都由他出面主办,项梁就利用各种资源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子弟。

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同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去找项梁商议起兵造反,项梁暗示项羽把殷通给杀死了,殷通能去找项梁商议起兵造反,可见与项梁关系是相当亲密,不然这种杀头灭族的事情也不会找项梁来商议,那为什么项梁还要让项羽杀了殷通?

武信君项梁是真小人还是有大义?


这需要多方面分析,从角色来说,项梁是楚国名将后人,是楚国的拥护者,而殷通是秦朝官吏,是目前利益所得者,项梁杀了殷通可以竖起自己的反秦大业,这样更能让人信服,同时因为杀了秦吏可以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那为什么可以得到楚地人民的支持呢?这里就要提起楚南公了,当年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国剩下三户百姓,那灭亡秦国的必定是楚国人,原因在秦国灭亡六国中,楚国当时和秦国并没有冲突,楚国国君熊槐当时在位时也是相当的有作为,当时他尽收吴越之地更是拓地千里,民间有传闻:“纵成则秦帝,横成则楚王”。他的成就和为人深受楚国人民的爱戴,但当时秦军功楚后,楚怀王熊槐就去了秦国,后被杀,所以楚地人民都很怀念楚国国君熊槐。

从地位来说,项梁是杀人后逃亡在外的小人物,虽然颇有威望,但还是底层人民,而殷通当时官居郡守,是一方大员,那在反秦大战中如果遇到挫折,殷通还会不会一直支持他们,这个问题谁也不能保证,谁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还是杀了安全。

项梁让项羽杀了殷通后,项羽就清理不服的人,尽收殷通人手,项梁有了人手就发起了吴中起义,项梁召集自己的亲信好友接收了吴中郡名下的各县,还得到了八千多人的精兵,在陈胜攻夺广陵兵败后,项梁就率领八千多人渡过长江,往西进发,当时刚攻克东阳(现安徽天长)的陈婴听到项梁来了,就对手下将官说:“项姓世世代代就是将门,在楚国一直都有很大的名气,现在要想成就大事,领导人就必须是这种人不可”。陈婴的部下听从了他的话,就都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208年楚王陈胜攻夺广陵失败逃亡后,陈胜手下秦嘉就拥立景驹为新楚王,驻军在彭城,项梁到达彭城后就对手下们说:“陈胜先起事,但是作战不利,现在也不知道生死,秦嘉就背叛了楚王陈胜,拥立了景驹做楚王,这实在是大逆不道!”然后就召集人手攻打秦嘉,秦嘉战死后,项梁就收编了秦嘉的部下。

武信君项梁是真小人还是有大义?


项梁确定陈胜确实死后,心有隐忧,就召开部下议事,当时年过七十的居家老人范增就去劝说项梁,他说:“楚地人民思念楚王(熊槐)很久了,如今陈胜首先起兵反秦,但是他自称楚王,而不是拥立楚王(熊槐)的后裔为王,那他的势力肯定是不能长久的,现在您起兵在江东,楚地的人民和将领都争先恐后的来归附您,这正是因为您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所以还是拥立楚王(熊槐)的后代作为新一代楚王吧。”项梁当时认为他说得很对,就去民间找到了楚王(熊槐)的后代熊心,并拥立熊心为新的楚王,而他自己则自称武信君。

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在东阿击败了章邯的部队,就领军继续西进,到定陶时,又打垮了秦军还斩杀了三川郡守李由,项梁的连番大胜,让他骄傲自满,极度的自信让他更加轻视秦军,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秦军派遣了举国之力支援章邯,在又一次定陶大战中,他自己也战死当场。

项梁擅杀好友殷通,他背上了自私自利的小人评价,他在反秦大业的贡献也被历史大加赞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