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战术轰炸机“堪培拉”共生产1,352架,其中901架是在英国生产的,澳大利亚山寨了48架,美国山寨了403架,并且重新赋予B-57的型号命名。

并非所有的皇家空军“堪培拉”都执行轰炸任务,服役的“堪培拉”中有35架“B.MK6/T.MK7型用于电子对抗任务,50架作空中加油机用,70架PR.MK7/9型用于侦察,另外有18架T.MK17/19执行各种杂务。


“堪培拉”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时,弹舱内可载6枚454千克炸弹,另外在两侧翼下挂架上还可挂907千克炸弹载荷。执行遮断任务时,可在弹舱后部装四门20毫米机炮,前部空余部分可装16个11.4厘米的照明弹或三枚454千克炸弹。1963年对飞机进行了改进,使其能携带“北方”AS.30空对地导弹,也可携带核武器。

根据2001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披露英军曾在六十年代末制定有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并且进行了相应训练。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堪培拉轰炸机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堪培拉轰炸机


“勇士”轰炸机是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在1950年代研制的战略轰炸机,是英国著名的“3V“轰炸机之一,于1951年首飞,1955年服役,1957年停产。共生产107架。“勇士””轰炸机航程:7242km。 最大起飞重量:63503kg。载弹量:9525kg。可以在弹舱内挂载 1 枚 4,500 千克的核弹或者 21 枚 450 千克常规炸弹。此外,它还可以在两侧翼下各携带一个 7,500 升的副油箱,用于增大飞机航程。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勇士轰炸机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勇士轰炸机

由于更先进·的“胜利者”和“火神”的诞生,“勇士”轰炸机仅仅服役了十年就于1965年全部退役。


1965年以前,英国拥有至少600架“堪培拉”战术轰炸机,以及至少100架“勇士”战略轰炸机承担着维护大英帝国全球霸权威慑与打击的使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被英国统治期间,“堪培拉”战术轰炸机是英国常驻香港启德机场的重要力量,“堪培拉”战术轰炸机退役后“火神”战略轰炸机的魔影也不时现身启德机场,陆基航空兵的轰炸机成为大英帝国面对面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具。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为大英帝国陆基航空兵在亚洲远东地区失去存在,丧失影响力的转折点。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胜利者轰炸机

胜利者轰炸机是英国汉德利·佩季公司研制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1957年11月生产型交付使用,1993年退役。皇家空军的胜利者战略轰炸机携带“黄日”(Yellow sun)氢弹,成为大英帝国的核威慑力量。胜利者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 85 吨,可以一枚3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或者半埋式挂一枚“蓝剑”核导弹于机腹弹舱执行核威慑与核打击使命。也可以挂 35 枚454 公斤(1,000 磅)高爆炸弹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最大航程达到8000公里。1958 年停产的B.1/B.1A型 共生产了 50 架,改进型“胜利者”B.MK.2则生产了34架。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胜利者轰炸机

火神轰炸机是英国原霍克·西德利公司研制的中程战略轰炸机,1952年8月原型机试飞,到1956年夏生产型才投入使用。

火神轰炸机是世界上最早大量装备部署的采用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的轰炸机。4台“奥林巴斯”301型涡轮喷气风扇发动机发动机安装在翼根之内,进气口开在翼根前缘。最大起飞重量 90800千克,载弹量 9500千克,最大航程7650公里

机身腹部有一长8.5米的炸弹舱,可挂一枚“蓝剑”空对地导弹,或者挂核炸弹,也可以挂21颗454千克的高爆炸弹。1982年从阿松森岛远程奔袭马岛斯坦利港飞机场的任务时火神轰炸机就是挂载了21颗454千克的高爆炸弹实施中高空凌空轰炸,即使是轰炸机场这样的大面积目标,其战果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火神”B.1 1956年7月装备部队,共生产了45架;“火神”B.2,1960年装备部队,共生产了64架。1983年底全部退役。


在1983年以前,英国拥有至少80架“胜利者”战略轰炸机,以及至少100架“火神”战略轰炸机承担着维护大英帝国全球霸权威慑与打击的使命。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火神”轰炸机

战后英国轰炸机的辉煌

“火神”轰炸机

在1983年以前,英国拥有至少80架“胜利者”战略轰炸机,以及至少100架“火神”战略轰炸机承担着维护大英帝国全球霸权威慑与打击的使命。


无论是大量装备“堪培拉”、“勇士”轰炸机的时期,还是完全依赖于“胜利者”、“火神”的时期,大英帝国都拥有规模与实力仅次于美国、苏联,位居世界第三位的轰炸机部队。

伴随着英国国家实力的日渐衰落,尤其是“导弹替代飞机”的“导弹制胜论”政策的实施,大英帝国对自己的航空工业进行了“自残”,“火神”之后再无新型轰炸机(当然也包括“闪电”以后再无新型超音速战斗机)的研发计划。

当时针转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轰炸机部队取代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成为规模与实力仅次于美国、苏联,位居世界第三位的轰炸机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