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的好處有哪些?有機構做了這個科學實驗

據2019年11月22日《中國醫療器械信息》刊載,為了研究智能按摩椅對人體體表紅外輻射溫度的影響,從而探討其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有機構做了一系列的科學探究。

主要實驗方法:招募 志願者20名。對符合納入標準受試對象給予30min,模式為“休憩促眠”的按摩按摩程序。受試者每週接受 2次按摩椅干預,持續4周。分別觀察記錄受試者干預前後腰骶、腹部、頸部等部位(穴位)的體表紅外輻 射溫度的變化,並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

具體步驟:

1、實驗設備與儀器: 榮泰8600S按摩椅、TMT-P型紅外熱像儀

按摩椅的好處有哪些?有機構做了這個科學實驗

2、實驗對象:某大學研究生。受試對象無燒傷燙傷疤 痕,無皮膚病,無發熱性疾病,無手術史,無主要臟器合併 症,無內分泌疾病及發育缺陷。受試對象均系自願,計劃招 募受試者20名,所有受試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3、檢測過程:環境控制。所有受試對象均在同一檢測房間接受紅外體 表溫度檢測,房間室溫恆定在25C,溼度50%~60%。

4、測量體位:根據紅外熱像儀語音提示採用標準體位。女性長髮受試者須將頭髮束扎並挽起;飯後30min、到達實驗 室休息20min後接受機械按摩及紅外檢測;所有受試者在接受紅外檢測前雙手不可接觸任何對溫度有影響的物品。

5、測量方法:受試對象著緊身薄上衣,下肢暴露小腿及膕窩部。固定受試者與紅外熱像儀鏡頭間的測量距離為2m。測量干預前後四肢、軀幹等局部體表紅外輻射溫度。

6、干預方法:智能按摩椅“休憩促眠”模式干預。設定時 間為30min,受試者每週接受2次按摩椅干預,持續4周。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得出的研究結果如下:

1、局部紅外熱輻射溫度比較 試驗設計受試者干預前和干預後對上肢部勞宮穴,頸部 人迎穴,腹部中脘、神闕和關元穴,腰背部八髎穴,下肢部委中穴各進行紅外輻射溫度檢測一次,並加以分析比較。

2、上肢部勞宮穴紅外輻射溫度比較 干預前受試者左右勞宮穴紅外溫度服從正態分佈 (P>0.05),具有可比性。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左右勞宮穴紅 外平均溫度均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其組內前後比較,見表1。

3、頸部人迎穴紅外輻射溫度比較 干預前受試者人迎穴紅外溫度服從正態分佈(P>0.05), 具有可比性。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雙側人迎穴紅外平均溫 度均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組內前後比較,見表2。

4、腹部穴位紅外輻射溫度比較 干預前受試者中脘、神闕、關元穴紅外溫度服從正態分 布(P>0.05),具有可比性。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關元穴紅 外平均溫度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 脘與神闕穴紅外平均溫度均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無顯著性 差異(P>0.05),其組內前後比較,見表3。

5、腰背部八髎穴區域紅外輻射溫度比較 干預前受試者八髎穴區域紅外溫度服從正態分佈 (P>0.05),具有可比性。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八髎穴區域 紅外平均溫度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 其組內前後比較,見表4。

6、下肢部委中穴紅外輻射溫度比較 干預前受試者委中穴紅外溫度服從正態分佈(P>0.05), 具有可比性。選用配對樣本t檢驗,左委中穴紅外平均溫度 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右委中穴紅外 平均溫度較干預前的紅外溫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組 內前後比較,見表5。

得出的結論如下:

按摩椅的好處有哪些?有機構做了這個科學實驗

智能按摩椅的特定按摩程序能促進腰骶部、少腹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腰骶痛、改善腹痛和便秘等。可有效促進頸動脈血供,改善頸動脈和腦供血不足對於肩臂疼痛麻木對頭部五官器官不適症有積極作用。本實驗提示按摩程序對下肢的作用優於對上肢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