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否重天猫B店而轻淘宝C店?

聊聊老板那点事


作为中小卖家,应该乐见拼多多和京东的崛起,利用好风口流量大趋势,贴近消费者,利用好流量红利,发挥小卖家的灵活优势,扬长避短,才是中小卖家的生存之道。

别在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一家独大的垄断市场带来的是广告成本高涨强者愈强,最忌讳自己喝了很多鸡汤(特别是马云鸡汤)就自我感动,都是商人,在商言商,谁让我们赚钱就去开店,而不是被公共枪稿造神软文牵着鼻子走,骂拼多多和刘强东就能让你店铺生意好吗?

这一两年c店完全被冷落了,大量闲置的店铺,不乏大量皇冠店,其实更多是大多c店小卖家没有跟上淘宝天猫的变化,马云鸡汤再好喝,对于阿里这样一个垄断巨头上市公司,通过天猫赚钱回馈股东才正常。

以前天天特价和淘金币是c店主要入口,现在天猫店居多,c店没有很好的动销和层级,很难入池,报活动也卖不了几件。流量来源入口多样化,弱化搜索,手淘首页等千人千面推荐智能化。完全失去淘宝的活力,消费者对天猫眼花缭乱的大促活动也严重活动疲劳。

前几年,淘宝鼓吹消费升级,屏蔽低价产品,被拼多多抢下一大块份额,现在重新重视低价优选,但其重启聚划算业务,所有的低价优选入口也是以天猫店为主,并全面模仿拼多多,直接对接产业带源头厂家,适当让利消费者,引导提高复购和分享。

这几年c店闲置倒了那么多,除了自带流量或搭上小视频风口站外引流的c店店铺,无一幸免。

靠直通车、淘宝客饮鸩止渴?也干不过权重更高的天猫店,现在cpc点击单价已经非常高了,点击一下几块钱起很正常,淘宝客低于20%没人愿意推广,竭泽而渔。

我所在地区c店小卖家能存活下来的,都要灵活调整,要么转战其他平台,要么借助抖音快手获取站外流量。

建议重视其他平台开店,特别是拼多多和京东拼购,利用微信端巨大优势,相对低廉的成本和广告,在完成一定的GMV后,都能对接小二,积极上活动,出单量可观,虽然毛利低一些,但费用更低。就投入产出比来看,别在淘宝c店瞎捣鼓浪费时间,换成在微信端这么努力,回报更丰厚。

阿里重视天猫,那就拥抱变化,尽快天猫旗舰店化,大多旗舰店是5万保证金+3万服务费。天猫店下店难,就多参加每年的天猫招商会;也可在拼多多打造一个爆款,再去争取淘宝特价区资源,再用淘宝特价区成绩,曲线申请天猫店;买卖店铺也已经很成熟了。

最后,再次建议,别再c店上折腾了,要么开天猫,要么转战其他平台,做电商最怕思想僵化,多交流,多试试看。


81创业


天猫有扣点和固定年费但淘宝没有,普遍认为赚钱多的业务会更受重视!

关于重天猫而轻淘宝这一点,并未得到阿里的正面回应,一直以来都是商家的猜测而已。目前,淘宝和天猫有这几点差异会让卖家不解:1.淘宝APP有天猫入口,而天猫APP里无淘宝入口。2.天猫取消了中差评机制,淘宝却仍保留了。3.双11主场在天猫而不是淘宝,资源投入方面前者远多于后者。4.为何有时在淘宝搜索某一商品后,前三甚至前五都是天猫商品,前十以内淘宝商品很少。

第一点,会影响不同类型商家获得流量的多少吗?对于手机内存不太够用的用户来说,淘宝和天猫通常只会下载其中一个APP。对于闲暇时间较多的剁手族来说,淘宝APP比天猫APP内容更为丰富,更能让他们“逛”起来。对于在乎品质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多会在天猫店购物。对于在乎性价比或者个性化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多会主动进淘宝店“扫货”。曾有淘宝卖家说,“淘宝沦为天猫的流量供给站”。这种说法的缘由就在此。

第二点,遇见恶意差评的买家,淘宝卖家比天猫卖家会受到影响似乎更大。甚至有人说中差评”成为了部分淘宝卖家的主要困扰,仿佛取消了中差评一些淘宝店就能脱离被敲诈的苦海。中差评天猫店也有,但是不会区分显示,这就使得如果一个天猫店订单量,差评很快就会湮没找不到了。而在淘宝店,中差评是跟店铺的信誉等级挂钩的,一旦删除了,那可能意味着无论好坏,只要销量高就能很快做到皇冠,这样来说是不利于促进商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的。不要只看到管束,而忽略淘宝店独具的优势。淘宝店铺转让服务商易佰店发现,相比于天猫B店,淘宝C店卖家的开店自由度高了很多——可以开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停业,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再开;可以卖一些极具特色的商品,可以量少,一年只卖几十单,没有年销售额目标的压力。

第三点,这种资源倾斜是有缘由的。最近这几年,天猫双11亿元俱乐部的商家数量连年上涨,同时前几年活跃的淘品牌已多数跌出双11销量前10的名单。这足以说明天猫和淘宝商家的规模差距正在拉大。投入了超多资源和超高资金的双11大促,阿里肯定是希望可以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的。

第四点,之前解释为千人千面,得到了部分网友的否定。这里就不再多说。

淘宝C店的竞争对手往往不是水平高太多的天猫店,而是实力差不太多的集市店!

是把商品排名做到竞争对手前面比较容易,还是做到同类天猫店前面比较容易。不要总找距离比较远的对手,这不利于商家能力的提升。

另外,消费者查找商品并不是只有“搜索”这一个途径,一些人是通过淘宝直播频道进店的,一些人是通过点击淘宝首页的焦点图进店,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点击爱逛街等内容渠道的商品推荐进店的……或者说淘宝商家应当分析店铺流量来源,重点做份额靠前的那几部分。


电商小马哥


2012年淘宝商城改为天猫后,就开始弱化淘宝流量,大力推天猫,毕竟保证金高啊!开个天猫得5—20万保证金不包括其他。

而在阿里巴巴的现在情况下,电商用户增多,店铺也是琳琅满目多的数不胜数,怎么确保淘宝c店出位成功呢?


主动搜索已经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想要的流量东西了,只能靠被动推荐来提升。这一方面阿里巴巴和百度都是在做这种升级转换。


因为今日头条的壮大,越来越注重被动推荐的算法,毕竟两者相加才能是流量的最大化。


淘宝c店要想出位只能从内容上、推广上、和其他新奇的点子上了,去年的淘宝直播不就帮助淘宝的一些店铺成功出位了。


还有的就是通知其他的一些自媒体来达到推广的作用,毕竟我在淘宝上搜索精确的店铺都不一定能在前几个推荐给我,还要找一会。所以店铺的推广是必须的。


本来淘宝的定位就是小而美的空白市场,让创业的人创业,应该更注重粉丝的圈子进行盈利。而天猫是属于品牌性、供应链的大方面,两者也不相交。


二五八Group


对于阿里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天猫是从淘宝商城演化而来,从这个角度说,其实它们只是一个产品的两个表现形式罢了。淘宝是阿里继阿里巴巴B2B业务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电商神话,可以说没有淘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支付宝和天猫。也就没有阿里巴巴的今天“快乐家族”。

图片源自网络

淘宝是阿里巴巴2003年5月10号投资创立的,目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当年EBAY是中国C2C网络零售领域的行业老大。名不见经传的淘宝,用蚂蚁雄兵扛着免费大旗的战术一举攻克EBAY,迫使EBAY最终放弃中国市场,灰溜溜地回到它的故乡。今天互联网时代对用户的免费模式,就是从淘宝开始的。

这次的成功虽然归功于免费战术,但更重要的是马云史无前例地开创了支付宝的时代,真正解决了网购中最重要的信任问题,才造就了今天的淘宝。

随着淘宝的快速增长、一家独大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假货横行是淘宝绕不过的一个原罪。JD的3C逼出了淘宝商城,但是淘宝原罪的标签却洗脱不掉。于是换一个名字,换一种心情。天猫横空出世(阿里“动物家族”便始于此),主打B2C,与原来的淘宝C2C完成区分。阿里的资源更多地向天猫倾斜,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会如题所问的原因了。

任何产品的兴衰都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今天的天猫不是淘宝的终结者,只是阿里用自我革命的方式再造一个“淘宝”。淘宝C店在阿里依然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置。只是这个产品老了,它需要更新、变化。淘宝有计划跟着5G的步伐,准备将淘宝重新打造成一个网络直播、智慧零售平台,让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唱起新的大戏。

无论淘宝怎么变,你买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马云的人品。

这个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是不是还会给予我们带来新的宇宙科技和未来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把。


轩文君


从淘宝诞生,到现在成熟,每时每刻,都有很多卖家感叹淘宝难做,钱难挣,淘宝刚成立的时候,知名度还不够,大家的还不习惯线上购物,各种电子商务相关的配套都不成熟,甚至连开一个淘宝店都比较难,开好了店铺也没有什么人能够进去购物。现在淘宝成熟了,各项配套都完善了,大家也都习惯线上购物了,淘宝卖家们又觉得竞争太激烈了,自己的产品被彻底埋没了,还是没有什么人能够购买到自己的产品。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每一个时期发展的难处,无论什么时期,总会有人挣钱,那些早期坚持下来的淘宝卖家们,现在也都赚的盆满钵满,后期进入淘宝的卖家也照样有赚到大钱的。

现在整个电子商务生态发生了变化,淘宝的体量足够大,但淘宝C店却无法给阿里集团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后起之秀天猫B店,却能为整个集团输送源源不断的利润,整个电子商务的重心,慢慢的就从淘宝C店转移到了天猫,直到现在阿里直接提出了“大天猫”战略,并将大量优质的淘宝流量导流给了天猫店,这足以可见阿里巴巴对天猫B店的重视,而一点点的轻视淘宝C店。

做过多年电商的商家朋友们应该直到2013年12月发生的4000名淘宝中小卖家围攻韩都衣舍的事件,大量商家不满淘宝系统对于流量的不均分配,集中围攻韩都衣舍等大型卖家店铺,将它们的热销款拍下架、点击它们的直通车、攻击客服等。

阿里巴巴为了扶持天猫的成长,限制淘宝C店的流量,并且每一个店铺能够打造出来的爆款,也有一定的限制。打开淘宝APP搜索,会出来大量天猫店的产品,而打开天猫APP搜索,出来的只有天猫店的产品而没有淘宝C店的产品,这也足以可见阿里巴巴从天猫诞生之初,对天猫B店的扶持力度。

对天猫B店的大力扶持,是因为阿里清楚依靠天猫B店,可以使得自己整个平台的经营更加规范,提升自己平台的档次,从而有效防止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除此之外,天猫B店还能为阿里巴巴集团带来巨量的营收,而淘宝C店因为是免费策略,开店也只需要缴纳1000元的保证金,并且淘宝C店卖家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小卖家,没有多少实力进行广告投入,相比之下,天猫B店对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而言,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

阿里巴巴要进一步扶持天猫的成长,就得不断的限制淘宝C店,不然的话,淘宝里面的那些皇冠等级的大型卖家就会尾大不掉,这样直接就会导致刚开的店面难以进一步维持,而且淘宝店铺继续保持对市场的垄断地位的话,会非常不利于天猫B店的发展。因此,阿里巴巴要将淘宝里面的皇冠店,引导进入天猫,开设自己的品牌天猫店。具体的做法就是对盈利良好的淘宝C店进行流量限制,使其被迫选择在天猫开店,进一步保障阿里的集团营收,也更好的促进天猫B店的成长。

因此,阿里巴巴肯定是重视天猫B店,而轻视淘宝C店的。现在天猫发展了这么多年,随着大天猫战略的提出,大家要准备做好迎接天猫时代,告别淘宝时代的准备了。


大家好,我是天猫好入驻,专业为大家解决天猫入驻的问题,内部提交,无需任何包装,只需要基础资料即可,帮大家无视品牌影响力下店。


不走自荐搞入驻


其本质是利益问题,商场如战场。

阿里系偏向天猫,才有更多的粮草弹药,才能收割各渠道流量。与其说天猫是城墙,淘宝就是城墙缝隙的水泥,让城墙更加坚固,当然,其作用和价值微乎其微。

拼多多,京喜,等新电商平台就不一样了。他们还处在疯狂抢资源阶段,抢老电商平台资源,抢新市场资源,等等等。只有鱼塘里的鱼足够多,才能玩转。

作为商家,消费者的我们,目前局面是最有利的。即便是韭菜,也有选择刀的权利。



彩色精灵


我觉得不会,如果我是阿里的老板,淘宝和天猫都能给我赚钱的话,我有必要轻视哪一个吗?肯定是能赚钱的都重视啊。之所以电商会有这种想法感觉是阿里竞争机制造成的,也就是阿里有意人为造成的。目的当然是有竞争才有利可图,淘宝一定要打击。但是打击不是不重视,打击你你才可能觉得难做推荐你上天猫,阿里就可以抽成,赚的更多。如果没有了淘宝引流,天猫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水上猛禽


重天猫轻淘宝,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逻辑。

因为天猫和淘宝,两者的定位是不同的。这点上,从阿里巴巴CEO张勇,前两天宣布淘宝、天猫有了新总裁就能够看明白。

1.淘宝作为社会的创新基地以及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将进一步升级成内容化、社区化、智能化平台。愈发丰富多元的淘宝生态将孕育出更多新物种,造就更多商业和就业机会。

2.天猫作为全球品牌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主阵地,将从供应链、消费者互动、新渠道、线上线下互通等四个方面全面赋能品牌。同时,天猫作为社会消费升级主阵地,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现有需求,更要激发并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所以:

淘宝是用创新生态赋能中小商家和创业者;

天猫是帮助全球品牌打通线上线下贯穿海内海外;

结论很明显:

1.淘宝,会更轻,以多元化为主,类似于大集市,主打肯定是万能的淘宝。所以商家,要瞄准市场空白,多尝试小而美的策略,建立自己的粉丝群去盈利。

2.天猫,会更重,以品牌化为主,类似于精品商场,主打肯定是消费升级。所以更多的是大品牌、大玩家为主。

所以,可以判断的是:

做淘宝和做天猫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想要通吃流量,肯定不现实。做淘宝C店,一定要打细分市场,个性化……


互联网科技观察家


淘宝是不会轻视c店的。原因如下,淘宝现在的运行模式,和早先吸金的网络游戏是同一模式,c店主要负责吸引客人,充当炮灰,天猫就是vip,也是淘宝的重要经济来源,炮灰必须存在,因为如果炮灰不存在,天猫也就消失了。那么炮灰主要负责做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吸引客人,吸引流量,负责维护好客人。比如说,当客人和商人发生纠纷时,淘宝小二的判定规则会是这样的,如果是集市店铺和客人发生纠纷,那么偏袒客人,如果天猫店和客人发生纠纷,偏袒天猫。


朵朵囡美肤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是个伪命题。我感觉淘宝天猫走的路和百度一样。通过搜索已经找不到好产品好店铺。要在淘宝获取流量似乎剩下简单粗暴的直通车钻展找大V,要不就大量刷单。小商家是吃不消做天猫店的,也不可能花大钱做直通车或钻展。而天猫店每售出一件商品阿里是有提成的。所以天猫刷单众所周知是不怎么管的。说实话淘宝购物好多年了,现在却搞的不敢下手买东西,搜索排名假的,评论假的....最近的小视频主图说是大力护持淘宝商家我呵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