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百年老字号都有哪些?

金乾任光增


说到北京的百年老店,不得不提的就是全聚德了,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北京都要品尝一下全聚德的烤鸭,并对其赞赏有加,有的游客临走时,还要买上几只烤鸭,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被称为“中华第一吃”,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始人杨寿山,河北省冀县杨家寨人。全聚德在杨寿山的精心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为了让生意更加兴隆,杨寿山花重金把在宫廷做御膳挂炉烤鸭姓孙的老师傅请到全聚德,孙师傅对挂炉做了一些改进,烤出的鸭子不仅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而且皮脆肉嫩、鲜美酥香,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如今的全聚德,不仅以烤鸭享誉海内外,全聚德的厨师在制作烤鸭的同时,还利用鸭子的舌、脑、心、肝、胗、胰、肠、脯、翅、掌等为主料烹制的不同的美味菜肴,形成了以芥末鸭掌、火燎鸭心、烩鸭四宝、芙蓉梅花鸭舌等为代表的“全聚德全鸭席”。现在,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全聚德不仅仅是在做生意,它还在传播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京蜜


北京真正百年老店,100年以上的老字号: 六必居(明中期)酱菜, 柳泉居(1567年)黄酒铺, 大顺斋(1640年)糖火烧, 烤肉宛(1686年)烤牛肉, 同仁堂(1669年)药铺, 都一处(1738年)烧麦, 天福号(1738年)酱肘子, 信远斋(1740年)酸梅汤, 砂锅居(1741年)京味沙锅, 正明斋(1751年)糕点, 白魁老号(1780年)清真, 同和居(1822年)家常菜, 烤肉季(1848年)烤羊肉, 内联升(1853年)鞋, 便宜坊(1855年)焖炉烤鸭, 全聚德(1864年)挂炉烤鸭, 吴裕泰(1887年)茶叶, 瑞蚨祥(1893年)丝绸布匹, 荣宝斋(1894年)字画, 东兴楼(1902年)山东风味, 成文厚(1904年)帐簿文具, 张一元(1910年)茶叶, 精益眼镜(1911年)眼镜, 东来顺(1914年)涮羊肉, 来今雨轩(1915年)茶馆, 亨得利(1915年)钟表。


美好一百元


柳泉居 1567年 黄酒铺 

大顺斋 1640年 糖火烧 

烤肉宛 1686年 烤牛肉 

同仁堂 1669年 药铺

都一处 1738年 烧麦 

天福号 1738年 酱肘子 

信远斋 1740年 酸梅汤 

砂锅居 1741年 京味白肉、沙锅 

正明斋 1751年 糕点 

白魁老号 1780年 清真 

一条龙羊肉馆 1785年 涮羊肉 

长春堂药店 1795年 药铺 

马聚源 1817年(1811?) 帽 

龙门醋坊 1820年 醋 

同和居 1822年 家常菜、三不沾 

谦祥益 1830年 丝绸布匹 

大成斋鞋店 1842年 布鞋 

同春楼 1842年 山东风味 

正阳楼 1843年 螃蟹、涮羊肉 

烤肉季 1848年 烤羊肉 

宝兰斋 1851年 奶油类糕点 

内联升 1853年 鞋 

鸿宾楼 1853年天津,1953进京 清真风味 

便宜坊 1855年 焖炉烤鸭 

步瀛斋 1858年 鞋 

惠丰堂 1858年 山东风味 

天兴居(会仙居) 1862年 炒肝 

老正兴 1862年上海,1956年进京 上海风味 

全聚德 1864年 挂炉烤鸭 

泰丰楼 1876年前后 山东风味 

张顺兴刻刀铺 1880年 刻刀 

吴裕泰 1887年 茶叶 

丰泰照相馆 1892年 照相 

瑞蚨祥 1893年 丝绸布匹 

荣宝斋 1894年 字画 

东兴楼 1902年 山东风味 

厚德福 1902年 河南风味 

全素斋 1904年 宫廷素菜 

成文厚 1904年济南,1935年进京 帐簿文具 

张一元 1910年 茶叶 

精益眼镜 1911年于上海 眼镜 

庆仁堂药店 1912年 药铺 

同升和 1912年天津,1933年进京 鞋帽 

东来顺 1914年 涮羊肉 

来今雨轩 1915年 红楼风味 

亨得利 1915年镇江,1927进京 钟表 

戴月轩 1916年 文房用具 

庆林春 1917年 茶叶 

瑞珍厚 1917年 清真风味 

功德林 1922年于上海1984年进京 素菜 

乐仁堂 1923年 药铺 

五芳斋 1924年 江苏风味 

森隆饭庄 1924年4月17日 江苏风味 

丽丰祥 1924年8月18日 丝绸布匹 

仿膳饭庄 1925年 宫廷菜 

锦芳小吃店 1926年 京味小吃 

普兰德 1927年上海,1956进京 洗衣 

同春园 1928年 山东风味 

萃文阁 1930年 字画篆刻 

丰泽园 1930年 山东风味 

西来顺 1930年 清真菜肴 

永仁堂药店 1933年 药铺 

永安茶庄 1935年 茶叶 

元隆顾绣绸缎商行 1936年 丝绸布匹 

大明眼镜 1937年 眼镜 

萃华楼 1940年5月16日 山东风味 详 

延吉餐厅 1943年 朝鲜冷面 

又一顺 1948年8月8日 清真风味 

听鹂馆 1949年 宫廷 

康乐餐馆 1950年 江南风味 

马凯餐厅 1953年 湖南风味 

晋阳饭庄 1959年 山西风味 

清秘阁 宋末元初 字画 

淮扬春 1940左右 淮扬风味 

永安堂 明朝永乐年间 药铺 

万全堂 明代永乐年间 药铺 

鹤年堂 明代嘉靖末年 药铺 

千芝堂 明代末年 药铺 

黑猴儿帽店 明朝末年 帽 

曲园酒楼 清代中叶长沙,1949进京 湖南风味 

文盛斋 清嘉庆年间 宫灯 

森泰茶庄 咸丰年间(1851-1861年) 茶叶 

浦五房 咸丰年间,1956年进京 南味肉食 

致美斋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 山东风味 

吴肇祥 光绪年间 茶叶 

新丰楼 民国初年 山东风味

六必居 明中期 酱菜

青云阁 乾隆年间


葫芦金刚爸爸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大统一王朝的首都,作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华帝国的政治中心,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诗书礼仪方面都是南北东西各民族文化习俗大融合的核心地带。经过几百年的大浪淘沙融会贯通,留下了数不清的老字号,老品牌,为在北京生活工作旅游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百姓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高品质服务。在四九城里逛逛老字号,便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这老北京人,往往指的是满清入关后的八旗子弟,分得了田地,在军营里挂了闲差,这些讲究体面的老北京人常常头顶马聚源(1817年)的瓜皮小帽,身着“八大祥”(清朝后期,在周村古街的瑞蚨祥[1893年]、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祥益号、谦祥益[1830年]等八家带“祥”字的绸布店,还曾出现在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卖布头》里)的长袍马褂,足蹬一双内联升(1853年)或是大成斋(1842年)的布鞋,怀揣一块亨得利(1915年镇江,1927进京)的怀表。见天儿拎着鸟笼子出门,先去南来顺(1937年)来一顿正宗的北京小吃,豌豆黄、面茶、焦圈、豆腐脑,再奔吴裕泰(1887年)来壶小叶花茶,滋溜溜地可以呆上一个上午。

这到了晌午,就该研究研究吃的东西了:全聚德(1864)的挂炉烤鸭(其实,北京人还格外喜欢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东来顺(1903年)的涮肉往往是老北京人在冬季的不二选择。马未都先生曾经在节目中说过,和王朔等人常去东来顺涮羊肉,每次去别的先不要,羊肉每人先来二斤。这冬天的北京可真是冷,您还可以去砂锅居(1741年)来点儿乾隆爷最爱吃的砂锅白肉,或者是吃点烤肉季(1848年)的风味烤羊肉。当然啦,您要是懒得出门,还可以直接打电话去便宜坊或者仿膳(1925年)叫一桌酒席,包您满意。

作为老北京人,吃饭佐餐哪能少了六必居(1530年,相传“六必居”三个字还是由嘉靖年间有“青词宰相”之称,大奸臣严嵩所写)的酱菜,天福号(1738年)的酱肘子,天兴居(1862年)的炒肝儿,冯家(清末)的爆肚儿,都一处(1738年)的烧麦呢。您要是想溜溜缝,那就推荐您去尝尝酸甜爽口的信远斋(1740年)酸梅汤;这饭后呐,您要是想来点儿点心,那就去正明斋(1751年)、稻香村(1895年);近代洋人侵华之后,又有了时兴的奶油糕点铺子宝兰斋(1851)。

这吃完了饭,就该溜达着了。您可以去荣宝斋(1894年)赏赏字画,去丰泰照相馆 (1892年) 合影留个念。或者去永安堂、万全堂(明永乐年间),鹤年堂(明嘉靖年间)、同仁堂(1699年)、乐仁堂(1923年)抓副延年益寿的补药,或者是去森泰茶庄(清咸丰年间)买包上好的毛尖龙井。这一天才算没白过。

由此可见,老北京的老字号基本上都出现在明朝以降,基本上都离不开吃穿用三件事儿。这些老字号既是有着品质保证的商业老品牌,又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传承。可以说,现在去这些老字号逛逛不仅是为了商品本身,更多的也是一种情怀。


沧海一声笑桑田


北京,建城历史三千余年,建都历史近九百年,尤其是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均定都于此,民族融合,文化交汇。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四九城里沉淀下来不计其数的百年老字号,像耳熟能详的“同仁堂”、“白魁老号”等等,甚至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以上的渊源。

而在鲁菜乃至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发扬过程中,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也有不可胜数的百年老字号、老品牌,今天大料就给大家来聊一聊。

最迟在明代,胶东沿海食材及福山厨师进入宫中的事实已经是无可争议。到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乃至民国的百余年间,则开启了民间饭庄、饭馆的鼎盛期。这其中的来源说起来,一是宫廷、官府菜式烹调工艺和从业人员的外流;二是福山、济南两个地方的从业者先后北上——一时间京城饭馆子的领东、堂头、灶上师傅大都操着一口的山东话;三是八旗子弟祖训不得经商,于是大量满人投资开店,聘用山东人经营。于是,鲁菜在这期间从自发型菜系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像传统鲁菜的火爆燎肉一样日益火爆。

这一期间的北京饮食业老字号,言必称“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其实也不过是为了上口、讨个吉利,有些不止八家,有些不够八家。老北京讲究的是个规矩,饭馆子也不例外,堂、楼、居、斋叫法不一,等级有别,食客也自然而然的分出来区别。

规制最大、规格最高的一般称“堂”,可以承接堂会、宴会,接待王公贵族。这一类饭庄又分为“冷庄子”和“热庄子”,也就是预约和随时营业。老北平的老字号“八大堂”是聚贤堂、福寿堂、会贤堂、庆和堂、同和堂、惠丰堂、福庆堂、天福堂,全部都是鲁菜馆子。其中惠丰堂是由李莲英的干儿子李季良出资整修,李季良的把兄弟、山东福山人张克宣领东,扒、烩、爆三绝,尤其擅长烩菜,烩鸭丁鲜蘑、烩生鸡丝等菜品汁浓色鲜、味厚香醇。会贤堂本来是光绪年礼部侍郎斌儒的私宅,为“山左人”(张之洞家厨、烟台人王世焕)“所赁”,专做鱼翅、海参、鸭子等。

仅次于“堂”的就是“楼”,一般没有戏台不能承接堂会。北京老字号里的“八大楼”是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春华楼,之外还有一个“同春楼”,号称八大楼外又一楼。边除了春华楼经营江苏风味,其他也全部是山东馆子。

其中的东兴楼开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主营胶东菜系,招牌菜有芙蓉鸡片、烩乌鱼蛋、葱烧海参等。泰丰楼,开业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同样是山东口味,名菜有砂锅鱼翅、酱汁鱼等,尤其以“一品锅”著名。正阳楼,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山东风味,尤其以螃蟹个大鲜肥著称。新丰楼,光绪年间开业于虎坊桥香长路口,同春楼开业于道光年间,位于正阳门南珠市口,名菜有爆炒鱿鱼、干烧鱼、赛螃蟹等。

再下一等的、规模较小的饭馆子是“居”,一般多备现吃现做的火候菜,进京的小官、应试的文人多会来这里小酌。老字号里的“八大居”是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东兴居、万福居、广和居、同和居、砂锅居。目前公认的至少有万兴居、同和居、广和居是鲁菜系。

当然,除了这些“八大”之外,还有丰泽园、致美斋、便宜坊、全聚德等等著名的饭庄、饭馆子,那也都是老字号了,不再一一赘述。


有大料


门框胡同百年卤煮

煮卤煮

卤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汉族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有时也用猪腰子)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

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

现在的卤煮成为了京城人每日必备的美食,游客络绎不绝

卤煮配麻豆腐

之所以叫门框卤煮是因为店面很小吧,小门不大,煮卤煮的锅就摆在门口,来来往往的人每每走到这里都会停顿几秒,闻闻飘香四溢的美味,心情也会很好吧

北冰洋

吃卤煮必备北冰洋,贼爽!


时光机美食


北京老字号,内联升,瑞蚨祥,步赢斋,马聚源,王致和,六必居,同仁堂,德寿堂,南庆仁堂,张一元,森泰,永安,亿兆,鹤年堂,王麻子,谦祥益,鸿宾楼,仿膳,丰泽园,广和楼,致美斋,天源,沙锅局,又一村,大观楼,亨得利,一得阁,万盛轩,烤肉季,烤肉宛,荣宝斋,盛锡福,,,嗨了去了。


颂风f


老白带你揭开这一老字号美食里,濒临灭绝的一门手艺,全世界就这家店可以吃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u5403\\u8d27\\u8bf7\\u95ed\\u773c\\u901b\\u5403 \\u524d\\u95e8 \\u90fd\\u4e00\\u5904 \\u6700\\u7ec8\\u7248.mp4\

yukiye620


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店铺很多,有的非常有名,誉享海内外,例如:全聚德的烤鸭,同仁堂的中药,稻香村的糕点等,做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知道呢!还有,瑞蚨祥的绸缎,张一元的茶叶,享得利的钟表,荣宝斋的字画,东来顺的涮羊肉,六必居的酱菜,都一处的烧麦,庆丰包子铺,内联升的鞋,盛锡福的帽子等等,做为一个北京人,有谁不知道呢!但是,有些百年老字号,北京人也不一定知道,只有老北京人知道,就算老北京人,能说全的,恐怕为数不多,因为老字号太多了。 俗话说,身穿瑞蚨祥,头戴盛锡福,脚踏内联升,那才叫混身上下名牌呢。











淇水东岸


百年老店,六必居。

这是一个卖咸菜的老店。

很多超市都有这个店的专柜。

现在好像只有朝内南小街,也就是王府井东边。

和大栅栏有两个门店。

咸菜有上百种。

什么咸菜丝,酱疙瘩,辣白菜,酱甜瓜,八宝菜,合欢菜。。。

这个百年老店的咸菜是按着北京人的口味,精心腌制的咸菜。

就说辣白菜吧,本来是人家鲜族的吃食,但是,六必居用适合北京人的口味给改良了。

辣的成分减少,突出的是一个甜辣味儿。

实在好吃。

另外,他家也有熟食,主食。

反正,是厨房里用得到的,都有。

而且,绝对是京味儿十足。

另外说一句啊,超市里卖的和这两个门店卖的不一样。。

别走,关注一下呗,

实在不行就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