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倘若得知自己有了胎寶寶,絕大多數準媽媽定會欣喜萬分,並在接下來的九個多月裡,感受幸福與責任的雙重環繞,

儘自己所能,給予肚子裡的小傢伙最好的愛護。

除此之外,不排除還有一部分女性迫於各種壓力,無奈之下選擇放棄和寶寶的這段緣分,可一旦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一次做母親的機會,更意味著腹中胎兒失去了與這個世界見面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多數孕媽都會選擇“人工流產”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可即便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它的很多細節也並不為人知曉。更多時候,選擇以“人工流產”來解決問題的孕媽,可能並不清楚除了自己的身體會受到影響外,手術的結果對胎寶寶又是多麼殘酷。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剛剛跨入而立之年的安安,已經是一對龍鳳胎的媽媽了,在周圍人看來,這麼多年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真是非常幸福了。但外人看不到的是,這些年來,安安一直對她的第一寶寶心懷愧疚。

和老公結婚之前,安安的媽媽就非常反對兩個人的事情,好在經過安安多次的耐心溝通,還有老爸的鼎力相助,這才讓媽媽勉強鬆了口。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之後,雙方父母一起吃了飯,為兒女們訂了婚,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離原定的結婚日期還有五個月的時候,安安卻懷孕了。

在絕大部分人看來,“未婚先孕”可是件難以啟齒的事,不幸的是,在安安的老家,這樣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成了一段婚姻中最忌諱的事情

“原本我就不同意你倆在一起,他真是讓我太失望了。既然這樣,要麼分手要麼放棄孩子,反正這件事決不能讓老家的人知道,你們不在乎,我和你爸的老臉還得要呢。”即便這個孩子和自己有著血脈傳承,但為了那點微不足道的面子,安安的媽媽還是以最堅決的態度下了“逐客令”。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幾經考慮,年輕的安安還是聽了媽媽的話。可之後結交了一位醫生朋友,這才知道自己的第一個寶寶,很可能被進行了特殊處理,就和那些用過的“醫療廢物”沒什麼兩樣。

得知真相,安安再也無法釋懷:“如果重新來過,我一定會留下孩子,但事到如今,我可能要一輩子活在愧疚中了。”

“人工流產”後的胎兒去了哪?看過這些結局,內心五味雜陳

1)當作“醫療廢物”一併處理

如果選擇正規醫院,一般情況下,被中斷妊娠的胎兒,可能會和用過的醫療物品一樣,被當作“醫療廢物”一併處理。當然,出於安全和衛生的考慮,這些“醫療廢物”也會歷經消毒等步驟,最終進行特殊處理。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2)遇特殊情況,集中焚燒處理

如果偶遇特殊情況,比如被流掉的胎兒患有疾病或殘疾,為了保證細菌不會二次傳播,此時的胎兒就不會和普通醫療用品歸為一類,而是要被帶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焚燒。這樣的解決方法既簡便,有可以殺死細菌,保證安全。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3)視為垃圾隨意丟掉

除了選擇正規醫院,還有很多身處偏遠地區,或為了避免被人知曉,故意選擇私人診所的孕媽。既然有這樣的選擇,就要做好因為醫療條件和醫療器械落後,而造成不必要後果的心理準備。

其中,因為條件的不允許,他們很可能要將打掉的胎兒隨意丟棄,比如成片的垃圾堆裡,或偏遠的臭水溝中,其實,這就跟將胎兒視為垃圾沒什麼兩樣

“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留下孩子”知曉打掉胎兒去向,孕媽無法釋懷

在看過這些“人工流產”後胎兒的結局,想必大家心中都是五味雜陳,很多曾有過打胎經歷的孕媽也必定耿耿於懷。

雖然每天在手術檯上,揮手離別這個世界的胎寶寶著實不少,但每一個生命都有沉甸甸的重量,即便是身處沒有撫養能力,或是沒有心理準備的階段,我們也不能任由一個孩子失去生活的權利。

其實,對自己負責就是對未來負責,更是對生命負責,要知道,利用他人的生存權為曾經的自己埋單,這才是最羞於啟齒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