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受疫情影響,四川各校延期開學,3月9日才正式進行了全省一起的“雲開學”。

點開手機、打開電視來“上課”,也被迫成為了千千萬萬老師、學生的日常。

突發的疫情,改變了教育的節奏和形態,家校合作面臨各種“難”。同時,對於那些經濟條件不佳的,或者是身處湖北疫情重災區的,亦或者是無法時刻陪伴監督孩子“宅家”學習的家庭來說,“雲開學”或許並不是便利,反而是挑戰。

那麼“雲開學”如何破解家校合作難題,助推“停課不停學”順利進行,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呢?

關鍵詞:空中家訪

由“任務”變日常 傳遞疫情一份“特別的關愛”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我作為湖北的一份子,除了擔心湖北的狀況外,還有了另一種擔憂,經歷了這件事後,大家對於湖北有什麼看法嗎?……我身邊的同學、老師已經給了我答案,他們在遠方對我的關心、問候,對我學習上的幫助,都告訴我:不會!因為我們生在中國……”這是現在正身處湖北的,一位四川高三學生寫給班主任的一份信的內容。

“高三的孩子本來面對高考的壓力,情緒就容易焦慮緊張,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孩子們的心靈‘措手不及’,難免會更加憂慮。”成都市金牛區第十八中學校高三八班劉霞老師就是這位學生的班主任,她說這封信是這位學生在一次“雲月考”中,因沒有打印設備,用電腦看題答題導致考試時間不夠,突然情緒崩潰後,自己讓她“發洩”而寫的。

如今學生心態也逐漸恢復了,在劉霞看來,這一情況要得益於家長及時與老師的交流反饋與“求助”。“自從延期開學以來,成績本較穩定的她,被各科老師反映說成績波動很大,這引起了我格外重視。”劉霞說,如今的孩子很要強,有時不會表露太多情緒,現在又“宅家”學習,對於高三班主任來說,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狀態很困難。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特殊時期,家校關係的正常推進是讓孩子宅家也能“停課不停學”的關鍵。

劉霞告訴記者,為保障3月9日“雲開學”進行,金牛區此前就曾發佈《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家訪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5日至正式開學前,各學校要對全體學生分組分批開展“雲家訪”,還詳細規定了家訪對象、形式、內容及要求。“像滯留在疫情較重區,留守兒童、殘疾學生、家庭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疫情防控一線義務人員子女等群體都是我們重點關注之一。”

但事實上,對金牛區的老師而言,“雲家訪”卻早已不是“任務”而是日常。劉霞向記者展示了最近兩日的微信內容,除了教學教研討論之外,很多都是家長學生的“求助”,其中問題最多的就是“親子關係中困惑”。

“幾乎每天都要有一到兩個小時與家長們交流,盡力幫助他們處理各類疑問。”其實怕網絡問題,劉霞每次備“網課”都會備“雙份”,一份直播課,一份錄播課,光備課就已很忙碌了。但是她仍不厭其煩地,耐心幫家長們釋疑答惑,“在這個特殊時期需要良好的家校關係,畢竟都是為了學生好。”

關鍵詞:見字如面

“四封信”談“人生課” 特殊時期家校攜手“戰疫”

怎樣安撫學生家長?如何指導學校老師?怎麼籌備復學工作?

面對這次突如其來地疫情,這每一個問題都變得非常“棘手”。而金牛區寫了“四封信”來回答這些問題,講了一堂疫情下的“人生課”。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這課怎麼講的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信裡寫的什麼吧:

“教師和醫生,兩種職業,同一個名字——‘先生’,救人和樹人,兩種方式,都是捍衛生命的力量。”

“今天的你,為什麼開始想念校園,因為先進的信息技術,也無法取代面對面交流所蘊含的教育力量,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加油的手勢,即便什麼也不做,在孩子們身旁看一看、笑一笑,帶給他們的都是滿滿的愛和安全感。”

“從疫情‘拋物線’陡然向上,到越來越多的“零”開始出現,這其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擔當。”

“符號、圖像和信息可以通過‘0’和‘1’編碼,但感情、信仰和抱負永遠無法在內存中儲存。人只有置身於真實存在的事物之中,才能看見彼此,觸摸到溫暖。”

“面對危機,沒有人生來勇敢。”

“我們有信心戰勝疫情,但疫情過後的人生卻還是伴隨著挫折和困難。只有不斷的經歷和戰鬥,才會讓人生具備更強的耐挫性。”

……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雲開學”如何“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這份“見字如面”的牽掛,成都市石筍街小學校尚上謙媽媽很感慨,這疫情確實讓人心慌,但這些“信”讓人暖心、安心:“它讓每位家長明白線上教學是非常時期能夠採取的最有利措施,學校、老師也在竭盡所能通過各種方式和平臺開展教育教學。而且學校還搭建了家校溝通平臺,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線上家訪,詳細瞭解每一位孩子的家長陪伴學習時間、興趣方向、內容拓展期待等。”

不過她也坦言,直到“雲開學”後,在老師線上的引導陪伴下,孩子在家裡按照課表有條不紊“上課”,我才漸漸打消了對網絡教學模式的顧慮和擔憂。“相信在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能將疫情中的所見、所感、所想變成難能可貴的‘生命教育’課。陌上花漸開,希望次第來,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校園相見。”

實際上,疫情發生後,金牛區就一直圍繞著“三不原則”在推進著線上教學等各項工作。

寒假期間,就依託“親清”家校關係工作基礎,發揮班主任“聯絡員”“宣傳員”作用,結合疫情摸排,及時與家長溝通,全面瞭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和健康狀況,適時安排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等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強居家體育鍛煉。

延遲開學期間,以“德體美勞教育”為主、“智育”為輔,科學有序組織了線上教育活動,並制定《金牛區中小學2020年春季開學延後期間學生在家自主學習指南》,指導學生居家學習和學校管理,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做好學生居家學習生活的管理和輔導。而3月9日起,也照全省“同一年級同一課表、同一學科同一老師”的原則,組織全區中小學線上教學。

從春節到現在,無論是機關的工作人員,還是老師們,每個人都在“看不見的地方”忙碌著。“如何讓學生家長們知道我們一直在行動,讓他們放心的同時表達關心呢?我們想到了能直抒情感的寫信交流。”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的確,從《至全體師生及家長朋友的一封信》到《約定——至全體師生及家長朋友的第四封信》,此次疫情期間,金牛區教育局選擇了不一樣的姿態出現在師生和家長的面前,摒棄了生硬的“通知”“要求”,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富有真情實感地信件在疫情各個階段回應社會關注,讓人看到了有溫度的“官宣”,也讓家校關係更近了。

關鍵詞:硬件保障

專門送去電腦 就是想給孩子在家搭一間“教室”

之前“雲開課”第一天,鐵中府河學校的吳老師發現班上一位名叫李全龍的學生沒有來上網課,晚上各科老師也反映這位學生沒交作業。於是當晚,吳老師便打電話給李全龍爸爸詢問具體情況。原來李全龍家裡是雙胞胎,兩個孩子同上七年級都需上網課。媽媽外出上班必須用手機,孩子們只能用爸爸的手機上網課。於是,家裡人決定兩個孩子各上一節課,所以李全龍沒辦法每節課都來上。

“我馬上和各科任老師交流了他的實際情況。”吳老師說,我馬上彙報了這個情況,和學校協調解決辦法,最後決定在學校拿一部電腦,在6日那天送到了李全龍家裡。“那天兩個娃娃都跑出來迎接,那時瞭解到,孩子的父親近期回德陽老家務工,母親白天上班,只留下兩個孩子用母親的手機在家上課。”

“我們通過線上家訪等方式,及時瞭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流動人員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線上學習‘不漏一人’。”據金牛區教育局普教科科長張先瑾介紹,除了硬件等方面,全區還對民辦學校進行指導。

當前,全區有12所民辦學校,按照一校一策的方案,金牛區教育局專門制定了對民辦學校的線上教育教學的相關方案。每所學校,由局領導蹲點,包片教育機關幹部進行每天跟蹤,教培中心教研員下沉到學校進行教學引導,對口公辦學校進行一對一的關心關注。從社會、教學內容把關、學校管理以及家校溝通等方面全方位關注,讓同學們享受同等的教育教學質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趙子君 供圖 受訪者 編輯 田莉 校對 楊華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