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農民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怎麼看?

挑戰者一號


您好,我是三農生產生活紀錄者老鄭,非常高興來回答,您提出來的問題,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農民還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第一種情況: 現在好多農村都實現了機械化,農民幾乎不用在地裡幹活,就能把莊稼收回來,那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農民,為什麼還要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呢?首先說明身體還算不錯,其次就是缺錢。

第二種情況: 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就害怕孩子們過不好,只要覺得自己身體還行,寧願自己辛苦些,多掙點錢,給孩子們減輕一些生活負擔。

第三種情況: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農民,還那麼辛苦的從事重體力勞動,就是想多掙些養老錢,等自己年齡更大的時候,不用問孩子們張嘴要生活費,不想給孩子們添負擔。

第四,還有一部分農民就是,從小勤勞慣了,總想找點事情做,自己覺得身體又挺好,而且自己也沒有什麼技術,所以就找些重體力活來幹,又有事情來幹,又能掙些錢,他自己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以上所述,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三農生產生活紀錄者


你對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農民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怎麼看?

在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農民有很多都在依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也許城裡人很難想象六十五歲了還怎麼幹體力活,別人又怎麼會要呢?

講一個比較真實的情況,我們本村的一個大爺今年七十歲了,依舊在跟著建築隊當小工,做小工是很累的,錢還比較少,有時候給別人蓋房子的時候,主家看他年齡大,都會問他今年多大了,他總說才剛六十歲。因為他不敢說真實年齡,要不然人家會不讓他乾的,畢竟歲數大了發生點意外讓人家也很難做。

在農村沒有退休金一說,城裡人六十歲以後可以吃退休金,大吃大喝的也吃完,但是在農村全靠自己來掙,農村人講話“只要還能動就得幹活賺錢”總不能呆在家裡伸手管兒女要吧。

所以說在農村秋收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地裡幹活,雖然很累,但是他們的臉上卻總是掛著笑容,雖然不建議他們做力氣活,但是誰又能把錢拿出來給他們花呢?


鄉下大表哥


在我看來,這得根據自家的生活條件而論。有的老人,兒女已經結婚生子,用我們這裡的話就是說,老人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幹不幹都無所謂。有的老人覺得閒著也是閒著,趁自己乾的動,多少整點錢,將來自己老了,幹不動了,最起碼手裡有點積蓄,不用跟兒女們伸手去要生活費!還有的老人是兒女多,有的還沒有結婚,也就是沒有完成任務,還得繼續努力掙錢!老人們辛苦一輩子,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只要孩子們過得好,自己苦點累點沒有關係!就拿我公公婆婆來說吧!他們生有一兒一女,我老公大,孩子姑小,我們的孩子都已經十來歲了,公婆的任務也早已完成。但是他倆卻閒不住,包了別人的十畝地,然後附近有活就去幫忙幹。現在婆婆去鄰村做噸包,一天也能掙百十塊錢,公公也不閒著,村上有人養鵝,讓他幫忙幹活去。他們平時掙點錢買個菜什麼的,婆婆愛出門燒香拜佛,自己掙錢不用跟我們要了!倆人平時省吃儉用,還偷偷的為孫子攢上大學的費用!說到底,老人們幹活也都是為了子女能生活的更好!



鄉村小西媽


現在都出去打工,農村剩下的老年人,勞動力不足

在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農民有很多都在依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也許城裡人很難想象六十五歲了還怎麼幹體力活,別人又怎麼會要呢?

講一個比較真實的情況,我們本村的一個大爺今年七十歲了,依舊在跟著建築隊當小工,做小工是很累的,錢還比較少,有時候給別人蓋房子的時候,主家看他年齡大,都會問他今年多大了,他總說才剛六十歲。因為他不敢說真實年齡,要不然人家會不讓他乾的,畢竟歲數大了發生點意外讓人家也很難做。

在農村沒有退休金一說,城裡人六十歲以後可以吃退休金,大吃大喝的也吃完,但是在農村全靠自己來掙,農村人講話“只要還能動就得幹活賺錢”總不能呆在家裡伸手管兒女要吧。

所以說在農村秋收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地裡幹活,雖然很累,但是他們的臉上卻總是掛著笑容,雖然不建議他們做力氣活,但是誰又能把錢拿出來給他們花呢?


80後寶爸一枚


朋友們,大家好!

這個問題我會以我的父母來實話實說,我父母都是55年的 ,今年剛好六十五歲了,雖然容顏已顯蒼老,但父母身體都還健康,家裡還做著一畝多地,像現在正是春耕的季節,地裡的農活也非常的繁重,但我的父母依然可以勝任,其實他們本可以做一小片土地,夠一家人吃就行了,可那樣他們會覺得很無聊,畢竟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丟了會覺得可惜,現在做著的話一年還能掙個兩三萬。

所以我覺得:在農村這種年紀大的老人還從事這種重體力勞動,有一大部分是因為他們對土地的不捨,有一種情懷在裡面。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人確實是因為家庭比較困難,需要靠土地來維持生計,趁自己還能做的時候就多做一點。

家庭條件不同,生活想法也不一樣,朋友們覺得呢?





觀音故里小伍


你對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農民繼續從事重體力勞動怎麼看?我認為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農民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他們這樣的年紀,身體都不適合重體力勞動,不然身體會出問題。去年我大伯的院牆塌了一面牆。為了省錢他非得自己砌牆,結果牆還沒砌多少把腰給扭傷了。花錢是小事,他在床上躺20多天,那個受罪,全家人都難過。以前的老年人吃苦受罪習慣了,對自己身體總是大大咧咧,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他們總感覺自己身體還行,其實身體已透支了,作為晚輩要保護照顧好他們。可以適當的乾點活鍛鍊,絕對不能幹重體力夥。




農村大東


農村六十五歲以上幹活的人挺多的,其實現在農村也沒太重的活,農忙割麥收玉米全是機械!糧食在公路上曬乾後,就有收糧的,也不用背布袋!六十多的幹活的農民,其實是在打工,幫種糧大戶拔草,鋤地,一天五、六十元,八個小時,也累不著!孩子們不讓幹,有時爸媽也不高興,其實他們的身體還行!真是不行也會在家歇兩天,他們說幹活只是掙個買鹽錢,其實一天的工錢能賣多少包鹽,心裡可清楚,我的鄰居一家兩口,六十多歲常年給種糧大戶拔草,去年每人掙一萬多元,按他們的話說,現在身體還行,打工有部分收入,減輕孩子們的負擔,同時也能補貼家用!現在的農村老人,種了一輩子的地,俗稱閒不住,真要讓父母們在家閒著不幹活,他們也急瘋了,所以,隨他們高興,願意幹活咱也不要租攔!就是在外打拼的孩子們,要常回家看看(遠處就不說了)多打打電話就行了!





河南焦作李香雲


大家好,我是 ,我現在也是60多歲了,我們每天都在幹活。對於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有三個非常頑固的思想,這才導致很多65歲以上的農村人還在幹苦力。

第一:窮怕了,一輩子都很辛苦,閒不下來,幹活才踏實

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真的是辛苦了一輩子,經歷太來多辛酸苦辣,集體大鍋飯、搶公分、挑公糧、抓計劃生育等等,臉朝黃土背朝天,天亮就下地,天黑才收工。一路過來,真的特別害怕,生怕那一天爬不動了就斷糧了,只有去幹活,心裡才踏實。

第二:自己努力賺錢,不向子女要,為他們減輕負擔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活得很辛苦,都是體力活,解決溫飽就行,有粗茶淡飯,有遮風擋雨的茅屋,我們就能過。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同,他們的生活目標是小康,人到中年就揹負著房子、車子、保險、就業等重重壓力。比起我們的溫飽來說,他們更辛苦。所以,我們寧可繼續幹苦力,自己能養活自己,不向他們要錢,就是給他們一點點幫助。

第三:年紀大了,突然停止幹活,容易生病

在農村幹苦力,也是一種鍛鍊,雖然沒有城市廣場舞那樣有規律,但畢竟也是運動,是出汗。農村老年人幹苦力,並不是拼命在幹,一定是自己能承擔的負重。在我們這裡,那些停止幹活的人身患疾病的不在少數。

農村65歲以上,他還是農村人,還是與田土捆綁在一起,沒有退休的概念,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這是一輩子的宿命,就算過上小康生活,對我們這個年紀的農村人而言,都是閒不住的,或多或少都要幹活。

再說了,下地幹活,種點蔬菜,養幾頭豬幾隻雞,子女回家過年,也有個盼頭,農村才有家的味道。

你們那的農村人也是這樣麼?


思南申阿姨


我今年已三十四雙歲了,時在參與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人說將滿七十的人了,該享年華了,可知者是不言而語的,原本差不多的家庭,一場大病被洗刷一空,我不敢說別的,就我,每月如果三千元退休金,我不敢說找人替我出氣,可以說就不在奮鬥了。


堅持總在其中


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從事體力勞動是農村的普遍現象。現在的青壯年都到外面務工,在我們老家,有很多老年人都是一邊在家帶孩子,一邊在村裡的建築隊幹活,貼補家用。有很多老年人都說:自己能勞動掙錢,就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都大。 我認為,老年人在家可以幹些輕活,比如說養十隻左右的母羊,每年也可以收入2萬塊錢左右,幹些力所能及的活,還能活動活動筋骨。 我不建議老年人從事重體力勞動,和一些危險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