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头说张角是不第秀才,算不算是漏洞?三国有科举么?

看不见的角落


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首领,这场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开启了三国时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张角是不第秀才,这令许多人费解,因为在人们印象中秀才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功名,科举考试是隋唐时期才开创的,而张角是东汉时期人,又怎么会和秀才挂上钩呢?其实罗贯中写的并没有错,张角的不第秀才和后来科举考试中的秀才是两回事。

东汉时期的秀才不同于科举制中的秀才

西汉汉武帝时期对选拔人才的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采用以地方官员举荐的方式向朝廷推荐优秀的人才,作为官员的备选人。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就是察举制,察举制里面提到的地方每年向朝廷举荐的优秀人才也被称为秀才。

所以严格来说,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有秀才的叫法,当然这和后来科举考试的秀才是两回事。

东汉时期选官方式沿用西汉的察举制,但因东汉开国皇帝名叫刘秀,为了避讳,将秀才改称为茂才。到了三国曹魏时期,选官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察举制,此时因无避讳之虑,遂将茂才改回为秀才。

罗贯中说张角是不第秀才,我想张角应该是被地方官府举荐给朝廷过,只是没被选上。张角生活的东汉时期其实也有秀才的说法,只是为避刘秀名讳,秀才被改称为茂才而已。比起秀才,茂才这个叫法使用的时间不长,人们更习惯使用秀才一词。如果罗贯中说张角是不第茂才,也许更为准确一些吧。


历史守望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第秀才应该是形容张角是个民间知识分子,而不是说他真的是秀才。

因为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提拔民间贤才是举孝廉制度。

实际上,张角是道教的祖师爷。

汉代道教真正出现,代表人物就是三国前后的张角太平角 和张道陵的五斗米教,而张道陵的后人就是汉中军阀张鲁。

张角利用道教的教义,采用巫医治病的方法争取人心,又用迷信思想给信徒洗脑,建立了一个相对严密的太平道系统。

如果不是张角失败了,他应该就是道教的祖师爷之一。

短短十多年,张角信徒就有几十万人。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纵横全国。

更重要的是,张角并非乌合之众。

在三国志前,中国其实只有两次改朝换代,第一是秦朝末年,第二是西汉末年。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次改朝换代成功,均是因为先一个朝代时间太短,而且暴政导致天下大乱。前者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暴政,后者则是王莽篡汉。

如果不是王朝自己先大乱,改朝换代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张角暴动的时候,东汉虽然弱,但国家大体稳定,内部没有大规模叛乱,游牧民族也被挡住。

但是,张角能够把东汉差点推翻,关键在于他的严密组织和有明确政治宗旨。

来源于道教的严密组织,张角手下不是乌合之众。

信徒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另外,太交道的宗旨很明确:"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所以,张角死亡,张宝张梁被杀,前后只有不到1年。

但由此天下大乱,东汉再也控制不住全国局势,黄巾动摇了国家的根本,造反的民众数以百。


萨沙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罗贯中《三国演义》

如果单纯从历史角度来说,称张角是“不第秀才”肯定是大有问题的,不过倒也不算不着边际。

汉朝时虽然没有科举制,但是却有察举制

察举制,既有我们常常提起的举孝廉,还有一种就是“举秀才”。“秀才”,顾名思义,指的便是优秀人才。但是,后来,因为要避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讳,这个“秀才”便改为了“茂才”。张角是正经八百的东汉人,称其为“秀才”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还有一点,东汉时期虽然“举茂才”已经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即一年一举,但是相对于孝廉而言,还是要少很多的。毕竟“孝廉”是郡举,“茂才”是州举,还是有档次上的差距的。依张角当时的身份地位来看,想要被“举茂才”,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是微乎其微的。

此外,“不第”指的是科举考试不中,这就有些脱离时代了。罗贯中写张角是“不第秀才”,原意应该还是想说明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为过了童子试,但是未过乡试,没有成为举人。


可见,罗贯中当时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还是忽略了很多的历史环境,不过这倒也很正常,就好象现代的影视剧作品一样,穿帮镜头也是在所难免的。


水一白聊历史


谁说那个时候没有科举制就没有秀才啊?

我们在中学学习历史的时候,读过一句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是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的,说明那个时候是有秀才的。

秀才那个时候不是考试考的,是察举制,也就是由高级官员察访得知,再推举出来的学识出众的人才。西汉就有了,东汉的时候,因为光武帝叫刘秀,所以改叫“茂才”。

隋唐有了科举制度,也沿用了汉朝的“秀才”这个名称。


俊190277973


倘若真要对照历史,那三国演义的漏洞又岂止这一处,毕竟是小说,七实三虚尚且做不到,能半实半虚已经不错了。秀才这个词是早就有了的,无外乎说明一个人学问大、知识面广而已,后来才成为科举里的一个名词。恰如“朕”字,秦始皇之前民间人人可用,秦始皇之后就成了皇帝的专用自称。

一、“不第秀才”,自然是说科举落榜的意思,东汉显然没有科举,“不第”已经犯错,当时把“秀才”二字更是不敢明说

不第,无外乎犯了当时没有科举,不可能有不第秀才这个错误。但勉强解释一下,你也可以说,张角道爷很有学问,但人家中央官署和地方州县就是不召辟他。“秀才”二字在当时就犯了大忌讳!为什么?因为东汉开国皇帝叫刘秀,古代要避讳,秀才只能叫茂才,再叫秀才不但犯错、还犯罪。

二、关于黄巾起义和张角

不知道什么原因,三国历史要以黄巾起义为开头。其实黄巾起义虽然规模大,其实际影响是有限的,不到一年就被镇压下去,关于其领头人张角的记载更是只言片语。早在黄巾起义前,东汉政府内大规模的动乱、持续时间更长的动乱已经不少,反倒是汉灵帝继位后,东汉政府还真安宁了十来年的时间,直到张角扯起大旗。这个张角,肯定是有文化的,但更多通过蛊惑人心的神秘法术来聚集部众,正好当时中原饥荒流行,东汉政府无力拯救,给了张角兴起起太平道的机会。

西汉早年,谋臣张良已经信道,是著名的道家人物。后来,开创太平道、五斗米道的都是张姓,张道陵被称为张良后裔,不知道这个张角又是什么出身?但从黄巾起义前,张角等人与一些东汉高层官员有纠葛来看,张角兄弟应当是巨鹿豪族,而非简单的一己传道者,什么仅仅因为得到一本神秘书籍就开创了太平道,聚众几十万人的说法,也就不可信了。

当时的张角,既有宗教武器,也有经济实力,这才是黄巾兴起的原因,历史上的张角,不可能如不第秀才一般迂腐。当然,后来反清的真正不第秀才洪秀全,人家头脑也不迂腐。

三、关于三国演义和历史不符的漏洞,仅仅第一回,当初星火辰就找出了十条,但这都不重要,有些可能就是罗贯中老先生故意这样写的

譬如“不第秀才”,以罗贯中的才学,怎么会不知道东汉没有科举,至于避讳,罗贯中更不可能不知道,但人家就这样写了。甚至,罗贯中在第一回中把刘备起兵的年龄故意写大了(星火辰认为他是故意的),似乎就是要突出刘备早年英雄不得志的困顿。小说家有小说家的处理方式,也是他的技巧和自由。


星火辰


不算漏洞,汉朝时“秀才”作为一种品评和衡量人才的头衔(注意!此“秀才”非彼“秀才”,是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不是日后科举中的那一个等级),的确存在过。不过,那时的秀才不是经由考试确定的,而是考量其德行学识让人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认可的。如东汉末年,袁绍的长子——袁谭,就是靠刘备推荐,才当上“茂才”的。这个头衔对于树大根深的老袁家本不值一提,但毕竟是一项招揽人的资本,而且袁绍又是个好面子的人,儿子成了茂才,自然也很得意,所以这也是袁氏父子对刘备奉若上宾的原因之一。

罗贯中说张角是个不第秀才,其实就是说张角没有被察举制选上的意思!另外《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不是正史,里面的一些描述名称与历史有点差别也不可避免,不必当真!读者只需阅读其非凡的文才,精彩的故事,茶余饭后做为谈资即可!





张言好书画


《三国演义》中,作者简述张角系不第秀才,但三国时期乃至上溯到西汉东汉,的确尚未实行开科取仕的学子应试科举选才制度,而是实行一种叫察举制的因才据品的举荐人才制度。由各级官吏,士绅名流根据品德和才具向朝廷举荐人才。譬如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就是得到刘备的举荐而获得了“茂才”的末级士子预备官员的入仕身份。而这“茂才”,即是东汉时期“秀才”的名谓,只因要避讳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将“秀才”改称“茂才”。当时的“秀才”,是唯才是举而不需要科考,与后来的开科取仕的那种“秀才”是两种不同的进阶方式。

那么,就很明了地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作者所说的张角系不第秀才,是指那种曾经获得过官员及士绅名流因才具品向朝廷举荐过的,却由于经过朝廷审核,发现其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而未被朝廷认可任用的人,所以称其为“不第”。张角就属于这类人。

一部久经阅历批判的《三国演义》,假如到了现在尚容我们穿越前人而捡出个大漏,岂不早获诺贝尔文学奖?比罗贯中都厉害?


风从东方来163590821


是的,是个大BUG 因为作者的年代是科举最繁盛的年代。

不知道是作者不知道东汉末年没有科举,还是故意这样写让当时的作者更有代入感。目前历史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张角的家世与生年,有记载的书上只有张角是太平道的创始人,并且以大贤良师的称号四处传道。罗贯中这样写应该是让当时的读者更明白更有代入感。

如果写成张角没有被选举为孝廉,可能更符合历史背景,比如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举孝廉当上的郎官。但是不符合张角这个小说人物了。

当然有人说了西汉的时候就有秀才或者茂才一说,这里就要解释一下,汉朝的茂才或者秀才和罗贯中所说的秀才不是一个意思。

西汉的时候就有秀才,但这个时候的秀才和后来的秀才不一样,并不是通过科举选出来的,《汉书》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因感朝廷里文臣武将缺乏,急须选拔新的人才,乃下诏令各州郡察举吏民中有“茂才异等”之士,举荐给朝廷。开始察举茂才只是特举而非常科。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下诏令三公、光禄、御史、州牧等岁举茂才各一人,从此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成为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

后来为了避讳汉光武帝刘秀将秀才二字弃用。再后来明清时期常用的秀才或者茂才就是沿用此意,但是选出的方法是科举而不是荐举。也就是说罗贯中的bug不在秀才二字,而是不第二字。第乃及第的意思,就是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所以可以说张角是不第秀才是的大bug.


milk82493027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秀才,本是优异之才的意思,语出《管子·小匡》

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至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

《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中说道: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所以三国时期是肯定有秀才(茂才)的说法的。

不过这里说张角是不第秀才,不第,显然是科举用语,《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罗贯中生活在明代,当时的科举已经成了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写小说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所处的时代夹杂进去。

所以,张角不第秀才的说法理解成汉朝的察举制没被选上就行了,小说而已。


张角,后来创立了太平道,成为道教的祖师爷。


心向青山


这么说吧,其实汉末三国是有“不第秀才”的,但结合张角的实际情况,他不太可能是“不第秀才”。三国演义这么写不能说是错误,但确实不太合逻辑。


虽然《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历史常识错误,比如第一回就把“幽州刺史”说成“幽州太守”(刺史是州长官,太守是郡长官),但这个“不第秀才”有点错怪罗贯中了。汉末三国虽然还没有科举制度,但确实有“不第秀才”,不过,按照当时的说法,应该叫“茂才”,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罗贯中明朝人,不用避刘秀的讳,所以恢复最初的说法,叫秀才也没什么错。


先说秀才。我们都知道在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中,秀才是入门资格,读书人通过童子试获得秀才身份,然后可以参与乡试、会试、殿试考取举人、进士。汉末三国确实是没有科举制度的,但秀才真不是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才有的,而是在汉代的察举制中已经诞生。西汉文帝到武帝时正式确定察举制为选官方法,即由各州郡和朝廷重臣推举人才,任命为官吏。这个推举不是直接说了就算的,也要经过考试(所以说不是只有科举才有考试,察举制也有)。考试分很多科目,最常见的为孝廉(考察人才的品行是否孝顺,行为是否清廉);秀才(考察人才的才华能力);察吏(考察现有官吏的廉洁)三科。考试通过者,叫做“得第”,可以授予官职或者提升官职。不通过呢,就叫“落第”或“不第”。所以“不第秀才”在汉代就是参与秀才科察举,未能通过考试,没有被授予官职的人。


当然了,我们规范一点。因为中国古代讲究“避讳”,皇帝叫了什么名字,这个字就不能用了。西汉一直叫秀才没关系,但是到了东汉,开国皇帝是光武帝刘秀,那秀才就不能这么叫了,改称“茂才”。所以,更严格一点呢,只能说是“不第茂才”。当然了,后来曹丕建立曹魏,不再需要避刘秀的讳,茂才又被改回了秀才,从此一直延续使用。罗贯中作为明朝人,也没必要遵循东汉的避讳规范,尽管讲的是东汉末年的故事,说个“秀才”,最多算个瑕疵,不能说多大错。


但是,我为什么说张角不太可能是秀才(或者茂才)呢?因为按照察举制的规范,孝廉科由郡(相当于现在地级市)一级选拔的是一般人才,选上后担任六百石郎官;而秀才(茂才)科则是州(相当于省)一级选拔,规格更高,选上后直接可以做一千石县令。所以到了东汉,能选上茂才的都是基本是现有官吏,不会给一个平头老百姓这么高的待遇。

张角,怎么也是个平头百姓,他就是参与选官也应该是瞄准孝廉科,不可能是秀才科。要知道,三国里曾经说过,曹操、韩遂同举孝廉,连曹操这样的官宦人家后代都要从孝廉做起,你张角凭什么参与秀才科选拔?也就是说,张角要是个“不第孝廉”,我信;要是个“不第秀才”,我不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