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2017年女留學生林娜用親身經歷寫了一篇《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引起很大的熱議,因為在文章裡林娜講述導致自己癱瘓的元兇是一種名為“笑氣”的東西。她因為在留學期間大量吸食笑氣,導致自己大小便失禁,無法站立。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當時笑氣一詞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詞,而相關網絡平臺將笑氣列入黑名單,禁止售賣,執法部門也加強對娛樂場所濫用笑氣的管理,大大打擊了笑氣的非法流通。兩年過去了,原本沉寂已久的笑氣一詞又在最近成了熱門詞,因為有媒體舉報網絡平臺有人公開售賣笑氣。

從舉報的內容來看,網上的銷售和購買人數絕非小數,多數是年輕人。原本以為他們會吸取女留學生林娜的教訓,遠離這種有害自己身體健康的物質,卻沒想到依然在大量濫用,或許在這些人看來,出事是少數情況,自己注意一點就不會出事,典型的賭徒行為。

沒了解過笑氣的人都會以為這東西離我們生活很遙遠,其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人都接觸過,只是不知這是笑氣而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生日蛋糕上的奶油就用了到笑氣,另外我們平常在賽車電影裡看到主角加速使用的“氮氣”其實就是笑氣。

神奇的笑氣

笑氣有一個正式的專業化學名:一氧化二氮,這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氧化劑,化學式為N2O。它是由發現氧氣的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里斯於1722年研製出來一種新氣體,但由於當時的科技有限,他沒能區分這種氣體與氧氣和空氣有什麼區別,所以只是將其命名為固定空氣。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漢弗萊.戴維

真正讓笑氣在社會廣泛傳播是約瑟夫·普里斯的弟子兼朋友,一個熱衷於進行極端且瘋狂實驗的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年僅21歲的他於1799年對約瑟夫·普里斯研製的這種氣體做進一步研究,分析出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二氮。

漢弗萊.戴維並不滿足找到一氧化二氮,他準備嘗試吸入這種無色有甜味氣體,看看有什麼樣的生理反應。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漢弗萊.戴維找來助力協助觀察,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三十秒後,他發自己的胸腔,手指和腳趾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慢慢變得麻痺。

隨即而來的是一股充滿活力的快感,周圍的物體變得更亮更清晰,腦海裡有一種“很好的笑聲”,實際上助手看到漢弗萊.戴維確實是在不停的發笑。實驗之後,漢弗萊.戴維覺得這是一個能讓人快樂的氣體,於是不停的邀請朋友們來嘗試。

在他邀請的朋友裡有化學家、劇作家、醫生和詩人,都是英國上層精英,他們嘗試之後都感受到漢弗萊.戴維所描述的神奇感覺,除了四肢麻痺,充滿活力的快感遊走全身,當然同樣發出情不自禁的大笑聲,很快一氧化二氮獲得了“笑氣”的別稱。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在漢弗萊.戴維推動下,笑氣成了當時英國上層精英聚會上的寵兒,有聚會的地方就必然有笑氣的存在,其本人每天都要吸三四次笑氣,根本停不下來。不久之後,漢弗萊.戴維又發現笑氣的另一個作用,讓病人喪失痛覺,但能保留意識,不會完全昏厥。

但沉迷於吸笑氣快感中的漢弗萊.戴維,並沒有重視這個發現,甚至在發表的笑氣論文中也是一筆帶過,只到笑氣傳播到美國,才從專門的娛樂藥物晉升為麻醉劑。與英國笑氣只是上層聚會的娛樂藥物不同,美國普通人民都把笑氣當作一種娛樂方式,還別出心裁的玩起笑氣聚會。

1844年,作為笑氣愛好者的美國牙科醫生韋爾斯需要拔牙,但他非常恐懼,而在當時的歐美牙病患者寧願忍受牙疼也不拔牙,因為那時的麻醉方式太過於殘暴,非主流的方式用棍子把人打暈,主流的方式強行把病人捆起來,然後按住進行拔牙。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韋爾斯偶然在漢弗萊.戴維的論文中看到笑氣能讓人喪失痛感,便決定嘗試,他先吸入幾口笑氣,然後讓助手迅速拔掉痛牙,結果發現自己沒有任何痛感,拔牙簡直比走路還輕鬆。這次牙科手術標誌著牙醫的新時代來臨,而笑氣正式作為麻醉劑進入醫院,廣泛應用於臨床手術中。

自從發現笑氣的麻醉作用後,西方臨床醫學上的牙科手術、剖腹產(無痛分娩)、腸胃等手術都開始引入笑氣進行麻醉。但在從發明到至今近兩百年的歷史裡,笑氣從始至終都沒有脫離作為娛樂藥物的身份。

娛樂笑氣的濫用

技術的革新,如今的笑氣製作非常容易,獲得的價格也非常低廉,所以在西方國家的年輕人群體裡非常流行,大型的音樂會、夜店和節慶場合上的都能見到聚眾吸食。2016年對全球50多個國家的調查顯示,藥(毒)品的流行度排名裡,笑氣排在第7位,購買量佔總數的8%。

根據數據來看,歐洲各國的濫用率要普遍高於美國,排名依次為荷蘭(33%)、英國(24%)以及葡萄牙(1%)。荷蘭學者在酒吧做過一次調查,發現20歲左右的青年人吸食笑氣比例高達 75%。而在英國,笑氣是僅次於大麻的第二大娛樂藥物。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由於笑氣在國外年輕人中很流行,一些出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也開始沾染上這種惡習,並傳播回國內,導致曾經在酒吧和夜店風靡一時,他們把吸笑氣這種行為稱“打氣球”、“嗨氣球”、“吹氣球”等。

和其他迷幻藥不同的是,笑氣帶來的刺激體驗持續時間較短,最多不超過半分鐘,加上初期 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所以吸食者一旦沉迷於其中,便會大量濫用,很容易出現意外。2009 年,英國就有 5 例因濫用笑氣導致窒息死亡安全。

儘管我國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笑氣濫用的跡象,但已經有了流行的趨勢。據一些醫院收治的因濫用一氧化二氮導致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數據顯示,全國各地因為吸食笑氣導致嚴重身心疾病的病例悄然無聲地增長。

笑氣是否有成癮性

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研究成果證明笑氣有生理成癮性,也無法判斷其否具有精神依賴,因此國外醫學家定義為“再來點”的娛樂藥物,因為笑氣在頻繁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更好的藥效反應。

但綜合目前多位留學生,以及歐美的案例來看,即使他們對笑氣沒有成癮,但瘋狂吸食笑氣的行為已經明顯失控,內心充滿強烈的渴求,期待使用後的高度快感和刺激,這與藥(毒品)品濫用成癮已經非常相似。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笑氣彈

當然不能否認,大多數沉迷於笑氣的年輕人,其實是折射出了他們自身的心理問題,諸如抗壓性不強、叛逆、從眾、缺乏主見,對事物的不正確認識,所以被人引誘嘗試笑氣帶來的快感,便一發不可收拾沉迷濫用。

笑氣的危害

單純的笑氣本身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吸入體內後會讓血液中的含氧量減少,長期還有可能會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心臟病發作,而最大的危害是在大量濫用的過程中,因缺氧導致窒息死亡。

雖然笑氣在醫學上作為吸入式麻醉劑應用已久,但現在逐漸在減少使用,因為存在一定的風險。在臨床麻醉過程中,笑氣是必須和氧氣混合使用,且麻醉師需要時刻關注氧氣濃度,一旦笑氣濃度過高而氧氣濃度過低,就會引起缺氧,輕者可致昏迷,重者則會窒息喪命。

從目前的瞭解來看,在酒吧或網絡平臺獲得的笑氣,販子們並不會好心混合氧氣出售,因此在濫用的過程中,吸食者在享受不到半分鐘的刺激快感期時,都發觸發大腦和身體缺氧,雖然時間短,但日積月累就成問題。多次吸食後缺氧逐漸加深,很意外造成意外,危及生命。

笑氣濫用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導致文章開頭留學生林娜癱瘓的主要原因,即導致體內的維生素B12缺乏。體內的生素B12缺乏可導致神經病變和貧血,出現四肢麻木無力,站立不穩,經常性跌倒,不能動彈等間歇性症狀。

長期濫用笑氣,使用者在缺氧和維生素B12缺乏的雙重作用下,癱瘓就成順理成章之事。目前針對這種情況的治療手段有限,就是不斷的補充維生素B12,而缺氧導致的神經受損,也只能等其慢慢康復。

維生素B12不同於其它維生素,人體內獲得維生素B12很大一部分是靠人類腸道細菌提供,而長期吸食笑氣的患者導致的維生素B12合成幾乎為零,有人推測其體內的細菌也產生了耐藥性,很難再自發合成維生素B12,也就意味著重新站起來的幾率非常渺茫。

另外長期濫用笑氣,還會產生多種疾病,具體可以瞭解一下:

1、 引起惡性貧血(紅血球不足)、頭痛、記憶力和認知力差、痴呆、精神憂鬱、女性月經不調、神經和周圍神經退化等;

2、 出現精神障礙,諸如幻覺、多疑妄想、大腦痴呆,短期記憶損傷、自我封閉等;

3、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體內血液輸氧量比較低,再吸入笑氣會進一步降低體內氧含量。笑氣的彌散性比較強,有肺大泡的病人吸食後會造成氣胸;

4、導致如腸道腫脹、鼓膜破裂及氣泡膨脹引起的視覺損傷等嚴重後果;

5、導致心律失常、代謝性酸中毒、認知能力受損、身體虛弱。

笑氣是毒品嗎?

毒品是法律的定義,從目前的定義來看,笑氣並非毒品,甚至還不屬於嚴格管制的麻醉和精神藥品,僅僅被列為危險化學品。所以現在新聞曝光抓獲的笑氣販賣販賣者,都是以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而被起訴。

但在我國臺灣笑氣流行已久,所以很早就將笑氣列為入“醫用氣體”藥品管理,未經核准擅自制造或輸入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在英國,《醫藥法案》明確規定,醫學上用於麻醉的罐裝一氧化二氮(笑氣)則不能作為消遣使用,違法者最多可以判處2年監禁。

從醫學角度來說,長期吸食笑氣就是藥物濫用,後果很嚴重。至於有人說,如果混合氧氣,定期補充維生素B12是不是代表就沒問題,如果真這麼不怕麻煩和講究,我相信這樣的人也不會長期濫用這種傷身體的物質。

回顧歷史,我們熟知海洛因、K粉、可卡因等毒品,最開始都是用來麻醉、鎮痛的藥物,是什麼讓它們從藥物發展成為毒品的?答案就是濫用,而如今的笑氣是不是非常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