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戰國時代,列國爭相崛起,士子們四處奔波、追逐名利,各國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有志之君爭相爭搶有才能之士,一時間出現各種學說和派別,產生“百家爭鳴”的盛況。

戰國時代激烈的國與國、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各個諸侯國如同現今社會的各個公司,精彩刺激。

如果把周比作一個政府,戰國七雄比作七家公司,各個公司又是如何興衰的呢?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以現代公司角度來看列國興衰,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津城沐雨製作表1供大家對照: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現代公司相關稱謂與戰國七雄相關稱謂對照表(表·津城沐雨)


韓公司(韓國)

韓公司原本是實力雄厚的晉公司的一個分公司,最後韓公司跟另外兩家分公司趙公司(趙國)和魏(魏國)公司一同瓜分了總公司的財產和市場,韓公司正式成為新的獨立公司

韓公司剛剛成立,發現市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周圍的傳統老公司實力都比自己強,唯有隔壁的鄭公司(鄭國)經常內鬥不止、撤換董事長,這些年一直沒有大的發展,甚至走下坡路。

於是,韓公司不斷的對鄭公司發起攻勢,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後終於把鄭公司打垮,成功吞併了有幾百年品牌的鄭公司。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韓國開局不利,周邊大國環伺


韓公司成功吞併鄭公司後,志氣大增,招才納賢,銳意改革,成功聘用職場精英申不害為總經理,改革制度,研製新產品,企圖吞併下一家公司宋公司(宋國)。

眼看著鄰居強大,不斷搶佔市場,原來的兄弟公司魏公司那是又嫉妒又擔心,於是乎,趁韓公司進軍宋市場,派遣職場高手龐涓親自上陣進軍韓公司老巢,企圖讓韓公司把吃下的市場份額再吐出來。

雖然都是從晉公司分裂出來,但韓公司哪是老大哥的對手?最終敗下陣來,本就資本不足市場小的韓公司元氣大傷,再也沒有了擴張雄心,韓公司由盛轉衰。

戰國後期,在西部實力強大的秦公司(秦國)步步緊逼下,不斷丟失市場份額,成為城市一線公司中第一個被秦公司吞併的公司。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韓國是六國中第一個被滅的國家


燕公司(燕國)

要說燕公司,那可是老資格了,人家可是第一批創建的老公司,八百年的品牌啊!而且創始人還是政府關係戶。

怎可奈,

公司選址不好,屬於城市的邊緣地帶,人口稀少,市場有限,再加上沒有市中心那樣競爭激烈,一切按部就班,不緊不慢的發展著。

公司成立幾百年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崛起的齊公司看到市區油水不夠分,索性到邊緣市場分杯羹,趁著燕公司董事長之爭(燕國子之之亂)大舉進攻燕公司的鄉下市場。

面對實力強大的齊公司,一直在鄉下發展的燕公司哪是對手?眼看著就要被齊公司吞併。

就在這時,市區的幾家公司眼看著齊公司四處擴張越做越大,嚴重威脅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幾家公司開始暗中支持燕公司抵抗齊公司,齊公司看到市區的主市場周圍的幾家公司虎視眈眈,趕緊在鄉下收割一波回到城裡。

燕公司經過這次遭遇險些破產,好在新上任的董事長燕昭王是個雄心勃勃的人,決定招才納賢,振興燕公司,為此還專門建立黃金臺。

一時間,前來面試的精英們蜂擁而至,

燕昭王最後看上能力突出的樂毅,任用他為燕公司總經理。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燕國地處北方,地理位置不利


樂毅果然不負眾望,大力改革,公司日益壯大。看到齊公司四處樹敵,燕公司聯合韓趙魏秦,開始向齊公司的本土市場發起進攻。齊國雖然很強大,但也

經不住各公司的群毆啊!在幾大公司的聯合打擊下,齊公司終於不支,最後只剩下兩個小門店莒和即墨,瀕臨破產。

齊公司估計怎麼也想不到吧,正是這個曾經被他擠的差點破產的鄉下燕公司,如今卻要吞併他。

正在齊公司就要絕望之時,燕公司的董事長去世,新任董事長燕惠王,因和總經理樂毅有矛盾,讓能力平平的騎劫代替樂毅的位置。

趁著燕公司人力大調整,齊公司抓住時機發起反攻,在公司老員工的支持下,成功奪回曾經的市場,燕公司被迫重新回到農村市場,從此再也沒有實力向市中心市場進軍,最後被強大起來的秦公司吞併。

魏公司(魏國)

魏公司和韓公司、趙公司一樣,都是從總公司晉公司分出來的。公司獨立初期,董事長魏文侯很有雄心,大力招攬各路人才,重用李悝等人,改革公司制度,研究新產品,魏公司憑藉著強大的實力、過硬的產品質量四處擴張,搶佔市場。

魏國打造的新產品魏武卒,更是碾壓其他老牌公司傳統產品,魏公司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公司,稱霸天下,佔據城市最為中心的地帶。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公司


都說富不過三代,作為家族企業的魏公司也一樣,在第三代魏惠王時期,

志大才疏的魏惠王,沒有前兩代董事長慧眼識珠的能力,一直得不到升遷重用的商鞅,最終跳槽到秦公司;市場拓展高手孫臏,也被龐涓擠跑。

孫臏的跳槽讓魏公司損失慘重,幾次試圖佔領新市場均遭失敗;商鞅在秦公司的變法最終讓秦公司強大起來,成為魏公司最強勁的對手,在秦的一步步鯨吞蠶食下,魏公司最終被秦公司吞併

在競爭激烈的戰國時期人才非常重要,魏公司培育了很多人才,但卻沒有重用他們,致使這些人才跳槽到敵對公司。對人才的不重視是魏公司走向滅亡的最主要原因。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魏惠王時期,是魏國由盛轉衰的時期


趙公司(趙國)

趙公司也是從晉公司獨立出來的一家公司,一開始只是跟隨老大哥魏公司東征西討,吃些大哥剩下的殘羹剩飯,簡直就是老大哥的一個小跟屁蟲。

趙公司董事長能力一般,公司產品向裡競爭不過一線的老大哥;向外又不符合農村市場口味,還不如戎狄的手工小作坊;夾在中間的中山公司(中山國)也時常在自己的地盤分得一杯羹。

直到趙武靈王即董事長位,趙公司才迎來志向高遠的掌舵者。董事長趙雍看到公司危機四伏,很大原因是傳統的產品長衣大褂已經不適合時代,短衣胡服更符合大眾口味,於是乾坤獨斷,也不顧老員工的反對,執意生產新產品,胡服騎射轟轟烈烈的自上而下開展開來。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胡服騎射讓趙國一躍而起

新產品果然有競爭力,趙公司憑藉品質過硬的“胡服騎射”,吞併中山公司,城市邊緣和鄉間的戎狄小作坊也先後被趙公司吞併,一時間趙公司市場份額大增,瘋狂擴張了三倍,成為戰國後期唯一可以和秦公司單獨抗衡的大公司。

只可惜,自趙武靈王后,趙公司董事長一代不如一代,趙國雖然產品質量上乘,但是公司組織結構不佔優勢,產品又過於單一(胡服騎射主要側重軍事上的改革),而且經濟來源不穩定,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

趙公司董事長還聽信讒言,兩次中秦公司的反間計,在長平蛋糕爭奪戰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喪失大量市場份額;在最後關頭,趙公司更是再中反間計,自斬大將李牧,趙公司徹底被秦公司吞併。

趙公司的破產,跟趙公司後期董事長自斷臂膀有很大關係。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長平之戰後趙國失去銳氣


楚公司(楚國)

楚公司和燕公司一樣,都是第一批創建的公司,不同的是,燕公司一開始就是政府扶持項目,而楚公司屬於自己創業,由小作坊做起來。楚國經過幾百年不斷擴張吞併,成為所有公司中佔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

在進入戰國時代後,各公司都先後進行了改制,實行工薪制。但是楚國仍然是貴族加盟制度,很多產品利潤不是直接屬於公司,而是屬於各個門店(很多貴族都有自己的領地和私兵,為己而戰,非為國),這直接造成公司總部實力有限,難以調動一切資源與其他公司競爭市場。

再加上戰國後期楚公司董事長能力平平,在與秦公司競爭中,楚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漸被秦公司佔領,最後被秦公司吞併。

可惜了,八百年的老品牌!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楚懷王后,楚國已經失去當初的銳氣


齊公司(齊國)

如果說晉燕鄭魯等公司是政府的關係戶,那麼齊公司就是為政府做過貢獻的紅色資本家

。政府為了回報齊公司,把東海之濱這塊好地盤劃給了齊國。

憑藉著濱海新區的優勢,齊公司不斷崛起,吞併周邊小公司,最終佔據整個濱海新區市場,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公司之一。

只可惜,入贅的陳田家族不斷壯大,在齊公司的股份佔比越來越大,再加上田氏一族人才輩出又很會籠絡人心,最終江山易主,原本姓姜的齊公司成為田氏當家。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齊國一度是東方霸主


田氏代齊後,也出現了齊威王等能力還不錯的董事長,憑藉著佔據濱海新區的優勢,不斷強大起來,和西城區的秦公司一度並稱東西兩帝。但是齊閔王后期,齊公司把韓趙魏秦楚燕等公司全部得罪,最終遭到幾家公司的聯合打擊(五國伐齊),齊公司大量市場淪陷,僅僅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小門店苦苦支撐。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銳師以伐,敗我濟西。王解而卻。燕將樂毅遂入臨淄,盡取齊之寶藏器。湣王出亡…

好在,即墨店長田單還算有一定能力,趁著燕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換人之際,把不懂市場經驗的騎劫打的大敗,成功恢復市場。經過這次較量,齊國元氣大傷,再難以恢復大公司的地位。

齊公司在齊王建當董事長時,關起門來不問窗外事,坐視其他公司被秦公司一個個吞併,最後只能接受秦公司的招降,

把整個濱海新區市場拱手相讓,齊公司正式被秦公司吞併。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閔王之後的齊國,已經大不如前


秦公司(秦國)

秦公司和楚公司的起步有點兒類似,秦人本來是政府的一個小小弼馬溫

,後來政府搬家秦人做了很多貢獻,政府就把原來的政府駐地劃給了秦人。名義上劃給秦人,但那片土地早就被西戎搶佔,到處是釘子戶,秦人為了公司發展,不斷和這些釘子戶鬥爭,擴大規模,拓展市場。

秦人由一個小作坊,慢慢成為西部一個強大的大公司,西部農村地帶市場被秦公司佔領,當秦公司也想進城發展時,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城市大公司的對手,被魏公司接連暴揍,不但沒有進軍城市市場,就連城鄉結合部的市場還被魏公司佔領(戰國初期,秦人失去河西地區)。

公司生死存亡之際,秦孝公成為秦公司新任董事長,為了振興秦公司,秦孝公在城市裡發求賢令,企圖網羅天下英才進秦公司效力,振興公司

正在這時,躊躇滿志的商鞅在實力強大的魏公司裡已經當了數年的小職員,人才濟濟的大公司難有升遷機會,看到秦孝公的求賢令後,決定到鄉下秦公司試試。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商鞅的到來,直接改變了秦人命運


商鞅辭職後進入秦公司,秦孝公一想,商鞅原本是世界第一強公司的員工,能來到自己的小公司實在是難得,趕緊安排面試。經過面談才發現,大公司出來的員工就是不一樣,原來自己所任用的能人在商鞅這裡簡直就是鄉巴佬。

秦孝公當即決定任命商鞅為秦公司總經理,有著董事長的全力支持,商鞅終於可以一展才華,對公司的人才結構、經營方式進行了大力改革,研究新產品,制定賞罰分明的制度。一時間,秦公司上下充滿了活力,幹勁十足,力爭升職加薪。

經過幾年的發展,秦公司實力大增,開始重新向城市進軍。新研製的產品果然質量上乘,逼迫魏公司產品下架,成功奪回城鄉結合部,打開了進軍城市的鑰匙。

最難得的是,秦公司歷任董事長都很賢明,重用賢才當總經理和各部門負責人,秦公司蒸蒸日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南滅巴蜀,獲得利潤豐厚的成都門店,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向東鯨吞蠶食原先城市裡的大公司市場。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蒸蒸日上


戰國末期,各公司被秦公司擠的瀕臨破產,董事長嬴政繼位後,經過幾年的穩定和積蓄,開始吞併各大公司,短短十年,秦公司就先後滅掉了山東六大公司,成功壟斷市場。

至此,天下英才盡聚秦公司,沒有了其他公司的競爭,一切都是秦公司說了算,那些銷售經理(口舌論辯之士)失去用武之地,財富的多少迴歸於生產者(耕戰之人)。

秦公司壟斷市場,一切利潤都是自己的,再也不用為了跟其他公司競爭而精打細算。於是,阿房宮、驪山陵開始大規模修建起來,修馳道、建長城,壟斷市場的秦公司開始奢侈起來,也不再重視產品質量是否影響廣大群眾的日常消費。

於是乎,秦公司看似賺錢更容易了,實則暗潮湧動,

一些個人小作坊開始偷偷生產更加適合普通老百姓的產品,他們越做越大,逐漸吞噬著大秦公司的市場

當第一家小作坊公開叫板時(陳勝吳廣起義),其他小作坊也蜂擁而起,各種小公司小作坊遍佈全國各地,他們比秦公司的產品更加符合老百姓需求,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公司的產品在各地下架。

秦公司想要挽回局面,派遣章邯親自去各地驅逐正在崛起的小公司,怎奈太多,根本忙不過來。最主要的是,秦公司的董事長秦二世胡亥是個對產品一竅不通的領導者,而且總經理還是個太監(趙高),只懂得中飽私囊,哪知道如何運營?

最終,一度壟斷市場的大秦公司轟然倒塌,就這樣倒閉了!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秦二世而亡


結語

我們發現,以公司角度來看戰國七雄,韓國開局太小打不開市場,關係戶燕國更像傳統的老企業步履蹣跚,趙國產品質量很好但是過於單一,楚國是門店加盟制度規模大卻難以團結,齊國後期缺乏競爭合作不思進取,秦國董事長有志向、總經理也很能幹,是最具活力的公司,只可惜壟斷後過度榨取利潤造成公司倒閉。

從列國興衰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一個人,只有心存危機意識,不斷創新,才會不斷進步,保持著活力和競爭力。如果不居安思危,沉迷於眼前的安樂窩,終將會走向衰亡,正如戰國末期的齊國、統一後的秦國。

居安思危,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時代潮流所拋棄,才能不斷適應飛速發展變化的現在。從戰國七雄中得到的經驗教訓,放到飛速發展的今天仍然適用,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從中學到生存的智慧。

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國是關係戶,楚國愛加盟,秦國經理太能幹

戰國七雄的存亡道理,放在今天也很受用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喜歡歷史的朋友關注我,更多歷史精彩,盡在津城沐雨。

參考文獻:

《史記》,

《左傳》,

《東周列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