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是否还记得9.3阅兵方阵中那道靓丽的风景线,“白求恩医疗方队”的女学员们肩背红十字医疗箱,昂首挺胸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至今日,白求恩的高尚人格和无私奉献精神在中国仍倍受尊崇,被一代代中国医务工作者赓续弘扬。2020年3月3日,白求恩诞辰130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那年那月奋战在中国抗日前线的这位国际友人。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白求恩得知后,极力呼吁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8年1月,他携带大量医药器械来到抗日根据地,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在前线救护了大批伤员,挽救数以千计中国平民和军人的生命,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前线医院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划破导致细菌感染,随后几天迅速恶化。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因手术感染并发败血症,白求恩于华北平原唐县黄石口村去世,享年49岁。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对白求恩做了非常高的评价: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说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也被写在了小学课本里。一面鲜艳的旗帜,一个闪光的名字,承载着伟大和崇高。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无数革命前辈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也让红色基因在时光流逝中变得愈加光彩夺目。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红色火炬”到哪都能红一片。从1927年南昌城头的一声炮响到如今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有一群“站着是峰,躺下是山”的钢铁英雄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拼搏、牺牲与奉献。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在战斗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在建设中发展;红色血脉一路传承,在实践中磨砺,在探索中升华,在前行中丰富。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英雄壮举永放光芒,精神之火生生不息。82年前,白求恩铁肩担道义,忘我援助中国革命事业,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用生命践行了渴望和平正义的铮铮誓言,立起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长久以来,我国一茬茬医务工作者赓续英雄血脉,将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刻在心灵深处、落到工作实处,留下一串串闪光的强国强军足迹。最美逆行者,是对他们最佳的褒奖。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生发忠诚的力量。正因为有信念,我们的军队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正因为有信念,我们的国家才能从贫穷走向富强;正因为有信念,在江南静静的明月里,在塞北茫茫的风雪里,在天边寂寞的哨所里,在万家团圆的灯火里,才会有我们的战友,革命军人默默奉献的身影!


这位外国人在八路军中地位极高,英年早逝,他的传奇写进了教科书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选择了伟大的事业。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在风浪中挑战前行……当历史的责任落在了我们肩头,自当责无旁贷、接续努力。致敬!让我铭记这个闪亮的名字——白求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