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媽媽,兒子想了好久,才決定把這些事情寫信告訴您,請您務必看完!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

“媽媽,

今年回家,你問我為什麼沒有帶您的大孫子回來,我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和您說,今天特意寫信告訴您,希望這樣的方式您好接受我的建議!

您知道嗎?上次我和您兒媳小芳帶孩子回家後,小芳很認真告訴我,不能讓孩子再和你們待一起了!

主要是您和我爸太能吵架了!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還記得小時候,您就喜歡和我爸吵架,那時候,你們一吵起來,我就嚇得躲在門外抽泣,您知道當時的我多麼害怕嗎?屋裡面打的火熱的你們肯定不知道,我天天提心吊膽在外面聽著屋裡傢俱摔在地上的感覺,就像在看什麼戰爭類大片。回到家後還要我去一一收拾起來,每次撿起那些破碎的動心,內心總感覺,遲早有一天這個家要分道揚鑣,而我是不是應該早早選著好跟哪個?那時候,每次坐在教室,腦海裡都浮現你們突然有一天跑到我面前,問我選擇誰。

不僅如此,除了心理的陰影,在你們的吵架中我無形中學會了:暴力解決問題!

記得小時候,我就喜歡打架,現在想想和你倆吵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你們的吵架好像告訴我暴力是解決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這就是小芳不讓我再帶孩子回家的原因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還記得上次帶孩子回家,那時候孩子還3歲多,一回家你們倆就在吵架,邊吵架邊摔東西。

當然,就你們而言這樣的吵架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媽,你可能不知道!您的大孫子回到家後,一碰到不順他心的事情就會摔碗、摔勺子,更可怕的是最近都開始打人了。小芳覺得是孩子在你們身上學到了這些壞習慣,所以,堅決不再帶孩子回去。

聽小芳說完,我立刻查了資料,原來小孩真的會看到的暴力行為進行模仿!

幾位外國心理學家做過這麼個實驗:

將一群3、4歲的小男孩分成兩半,給其中一半兒童看一部表現成年人辱罵、用玩具槍掃射、用塑料棒打人裝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半兒童不看這個短片。隨後,兩組兒童被帶到一個一個房間去玩,那裡有一個小丑模型、塑料棒和玩具槍。結果就是,看過影片的兒童對小丑會表現出大量的攻擊行為,而未看過影片的兒童沒有任何攻擊行為。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心理學家表示:那些攻擊性行為會被兒童模仿,而且會影響孩子整個兒童期的行為,還會在孩子心裡留下痕跡。

這就和看完了恐怖片,在黑暗的地方就會產生恐懼一樣,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子,有些事物會在腦海裡留下極深的影響!

看完這些資料後,我完全贊同了小芳說法,因為,我也不想我孩子的童年我的一樣,不想讓他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所以,媽媽,原諒我這次沒有帶您的孫子回家,如果你們繼續吵,我不敢再帶孩子回家了!



最後,我要說:

媽媽,您和我爸都退休了,本以為你們不會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吵了,結果你們一退休吵的還更厲害了!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我諮詢了一下,人家心理醫生說,工作時候,夫妻間聚少離多,所以渴望呆在一起,所以吵架就會少點。

可是,一退休後,呆在一起時間久了,相互的缺點可能更容易被看到、被放大,所以肯定會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建議你們:

· 耐心些 不要太急於讓對方做好一件事,彼此之間都在退休過渡期調整時,應該對彼此都耐心些

· 多溝通 如果夫妻倆人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就很容易因對方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行為而積壓怨恨;

· 保持聯繫 可以去通過交友、志願者工作或老年人活動中心去與“外部世界”保持聯繫,也可以給你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間,避免長時間呆一起產生厭煩;

“媽我不回家了!我怕孩子受影響”究竟孩子說了什麼讓老人淚眼汪

· 一起活躍 沒事了,多和老伴一起去公園鍛鍊鍛鍊,一起鍛鍊能讓你們產生共同興趣,也能幫你們很好堅持下去,畢竟一個人的鍛鍊是枯燥無味的;

· 保持距離 花些時間分開,各做各的事情,也給對方一些獨處的時間,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嘛!

媽媽,都這把年級了,本是享樂的時候,別再把美好的時光用來吵架,沒事多聽聽別人的建議,空閒了帶我爸出去旅旅遊,出去後能相互幫助,才能感到有對方在身邊多麼好!

這裡是大叔、大媽的自習室,謝謝你的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