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世界的起源,人類的誕生總是會被各種猜測,人們疑惑一個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關於世界的毀滅與重建,是人類永遠在探索的問題,正因為大家的疑惑,才有了各個國家對於人類起源的探究,乃至於神話故事也對不同的人群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一、東西方對滅世洪水的記載:

《聖經》裡有這樣一段記載:由於人類的貪婪、殺戮導致上帝發怒,他要毀滅這群貪婪的人類,於是在上帝要動手毀滅人類時,他發現了一個善良的人類,那就是諾亞,上帝決定留下這個唯一的好人,於是就悄悄告訴他,可以造一艘船,帶上一件自然界的物品躲在方舟之中,果然在洪水過後,留下了諾亞方舟。

而在中國古代書籍《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書裡記載的就是女媧補天治水的故事,天地變色,洪水滔天,鳥獸人類,蒼生萬物正經歷這一場空前的劫難。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女媧出現了,她用五色石頭煉就補天材料,折斷巨鰲的腳,立在天地四周,支撐快要倒下的天幕,然後她殺掉作惡多端的黑龍,從而止住了肆虐的洪水。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女媧補天

從這兩段記載管中窺豹,人類都曾經被一次特大洪水給毀滅,所不同的是,《聖經》裡是因為人類的邪惡,讓上帝發怒了;女媧補天是因為天地發生錯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傳說的結局都是一場柳暗花明,諾亞方舟載得了人類的希望,女媧補天治水,還原了天地。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在神話中的表現也自有不同,東方的農耕民族更重視於天神救民於水火,而西方神話的上帝就是催毀人類的主宰。

人類在還沒有了解自然之前,對於自然的敬畏多半來自它的神秘性,在莫測的自然面前,初始的人類對“神”充滿了崇敬,所以東西方的創世神話中,都有關於“神”創造世界的傳說,而且洪水神話,貫穿於東西方神話的始終。

來自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美索不達米亞,這個神秘古國的文學作品

《吉爾伽美什史詩》裡記載了一段關於水神伊亞要用洪水毀滅人類的故事,被後人稱作諾亞方舟的美索不達米亞版本。水神伊亞,又稱原恩,是兩河流域中的水神,也是智慧與法術之神,更是人類和文化的創造者。

當然關於大洪水記載的故事,不僅僅這幾個,可以說很多國家,不同人種的神話故事裡,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洪水滔天,毀滅人類的傳說。大約1580年在基多記錄的南美洲文本,洪水毀滅人類後只有一對兄弟倖存;中美洲惠喬爾人,也流傳過一段洪水滅世的神話;加拿大印第安人,由於人口眾多,不同部落的人為爭奪狩獵地盤爭吵不休。一些先知夢到洪水將淹滅世界,他們商量將獨木舟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木排。洪水來後,不相信夢的人被淹死,先知和他們的家人在木排上倖存。水退後,他們只得重建家園;太平洋西北岸印第安人傳說,神不滿人類不斷算計,於是不斷下雨,洪水上漲一直淹到塔克荷馬山最高的雪線,所有壞人和壞動物都被淹死。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洪水造成的災難

從各個國家關於大洪水滅世的神話傳說來看,英雄主義也好,神學主義也罷,在世界的毀滅之後都有一場重建,西方神話中的家園重建,都是在神的授意下,留下活著的人類,履行了神的旨意,繼續生活。而東方的神在拯救了人類之後,教給他們生存的技能,人類開始自給自足的生產繁衍。不管結果怎樣,那一場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令後世猜測不已。

二、關於東西方大洪水的科學解讀

先民時代,人類對於大自然沒有深刻的認識,認為一切都來自一種不可琢磨的力量,那就是萬能的“神”,他能主宰人的生死,也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掌控人類,也掌控世界。神能在人類犯錯之時,給予人類最嚴厲的懲罰,也能在人類需要幫助時,化慈悲為神力,使人們度過難關。

那麼大洪水的滅世神話又反映了怎樣的事實呢?不可否認,神話是人類賦予災難的解釋,那麼科學能不能解釋神話呢?

首先,先民不約而同的記載這樣一場大洪水,肯定不是一場巧合,但是到底是不是來自同一場洪水不得而知,大洪水爆發被後世認定了五種說法:北緯地質變化、潮汐鎖定作用、外來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爆發、地球軸線異動。不管怎麼猜測,人類發生過一場洪災,始終縈繞在各個創世神話之中。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根據現代考古表明,在公元前2200年(距今4200年),正好是大禹治水之時,並在之後建立夏朝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似乎發生了全球性的大災難,造成全球範圍內的上古文明的終結。北半球發生了一次氣溫的鉅變,也有學者表明是九星地心會聚,導致了一次大洪水爆發。

而這段時間,正是人類文明經歷一次大變革的時期,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本來是一個高度文明的文化,可是卻神秘的消失,再也找不到痕跡了,關於良渚文化的消失,說法莫衷一是,有人說是王朝腐敗內部崩塌,有人說是遷居北方,還有人說,它毀滅於一次大洪災,如果是洪災,那麼極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全球發生的這次自然災害,毀滅的不僅僅是東方大地,還有西方世界。

公元前2000年至1900年左右的時間裡,也正是西方文明,蘇美爾文化與巴比倫文化相交替的時期,這段時間也正是《

吉爾伽美什》成文之時,自然的解讀必然不會發生錯誤,在人類的遠古時期確實發生過一場大洪水,而且是全球範圍內的洪災。

當然也有質疑的聲音,有學者認為,全球性的大洪水純粹是子虛烏有,發生在蘇美爾文化中的大洪水故事,不過是一場局部震盪而已,並不能形成世界範圍內的災難,而且神話故事都是主觀想象,不足為信。

大洪災又由於時間上的記載,有遠有近,也不能說這場洪水是集中發生的,或者是一天就發生了這麼大的災難,這種災難是日積月累出來的契機。不管是現代科技發達的今天,還是古代勞動力低下的時代,人類和大自然比起來,都是渺小如螻蟻。 火災、泥石流、洪災、地震等等自然災害,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類,要時時刻刻敬畏自然。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各國的神話傳說裡,人類都是渺小的存在,最後救人於水火的,永遠都是萬能的“神”,但是“神”並不存在,到最後能解救自己的還是人類自身,人類在自然面前,並沒有任何優越感,經歷過漫長歲月的認識與融合,人類才漸漸瞭解了一些自然規律,當然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

三、殊途同歸的神話故事,情節上的異同點

1、東西方神話的相同點

各個國家的創世神話都離不開一個母題,那就是毀滅與重建。毀滅世界的普遍方式都離不開洪災,洪水以勢如破竹的方式毀滅了人類的家園,充當著破壞者的身份。

在《聖經》裡,洪水破壞人類家園後,尚存諾亞留下生命火種,而女媧補天后,也有人類遺民活著,重新開始了人類生活。《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洪水故事,其藍本是蘇美爾早先的洪水神話,大概情節是:諸神決定用大洪水毀滅人類,賽蘇德羅得到恩基神的啟示,事先造了一隻船,因此在洪水中得救,倖存的是他全家和其他幾個人,還有數只動物。這些大洪水神話裡,不管故事如何曲折,版本如何不同,最後的結果都是殊途同歸,活著的人類重新創造了世界。

從這些神話故事裡總結出一個原則來,就是東方大地也好,西方世界也罷,大洪水的毀滅之後,都會遺留下人類生命的火種,在摧毀之後,就是一場重生。

2、不同點

在中國神話裡不管是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神都沒有毀滅人類的意圖,在救助了人類走出困厄之後,神也消失無蹤,也許下一次人類再需要幫助之時,神才會再次出現。而西方傳說裡的神,就是摧毀人類的主宰,在整個過程中參與了人類的活動。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四、中外價值觀的異同

在西方的神話體系中,人類帶著濃濃的原罪出身,比如亞當夏娃,經受不住蛇的誘惑偷吃了禁果,人類蔑視了上帝的存在,私自犯下了錯誤,因此人類被逐出了伊甸園。

人類的出身就帶著偷竊的原罪,這是西方神話裡出現得最多的故事,包括上帝要懲罰邪惡的人類,立刻就要用洪水顛覆人類的家園,剩下諾亞,留下人類最後的火種。在西方世界裡,人類的原罪是通過救贖去獲得原諒,諾亞方舟就是在毀滅之後的重建,這次重新建立,是在洗滌了靈魂之後,人類的再一次重生。

而東方大地上的神靈是善良的化身,是人類在發生了災難後的精神支柱,在海上勞動的人民要敬奉媽祖,做生意之人要拜財神,每年祈求五穀豐登,人們還會去拜四方龍王。從這些對於神靈的深刻崇拜中可以看出來,東方的神靈善良而溫柔,在人類的慾望中,神扮演著給予的角色。

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這些關於治理水患的神話故事,莫不透露出“神”的善良與大公無私,這也和中國大地上的文化緊密相連,“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使得中國治水的“神”,更加具有救民水火的神性,神在看到萬民遭受洪水肆虐之時,神性裡的善良不能袖手旁觀,於是就有了大禹治水等等傳說。

學者毛燕靚認為,中國神話是“神話了的人”,而西方神話是“人化了的神”,西方的創世神話裡,人類不聽從上帝的安排,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毀滅,上帝在毀滅人類之時,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留下諾亞方舟,“神”安排了諾亞離開,並且要他遵守自己提出的要求方能活命,西方的神話傳說深深的桎梏了人們的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樣的思想佔了上峰,直到新思想萌芽產生,這種神權思想才得到質疑。

中國的洪水神話和西方截然不同,在中國的神話裡,神是不會用災難去毀滅人類的,而是在人類最需要的時候出現,至於洪水是怎麼出現的,東方的神話裡,並沒有太多記載,只是著重敘述了怎樣治水的過程以及結果,並不會浪費過多的筆墨去書寫大洪水的起因。“神”在這些災難面前,就是人類精神上的安慰,不管能不能戰勝這些自然災害,但是“神”的出現,就使得人類在自我寬解中得到了救贖。

歷史還是傳說?神話中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到底有沒有發生過

被洪水淹沒的樹林

西方的“神”具有人性中的優缺點,在人類貪婪無情自私之時,上帝發了雷霆之怒,決定滅掉人類,並告訴了諾亞造船離開,西方的神擁有至高無上的裁奪權利,像一個審判官,對人類的邪惡發出警告和懲罰,就像電影《

怒火救援》中主角克雷塞說的一句話:原諒他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是叫他去見上帝。西方的神,對於邪惡的懲罰並不會少,原諒也是在懲罰之後,等罪惡飽嘗惡果之後,才是最後的原諒與寬宥。

而東方的神,更像是危難之時的援助之手,神具有自我犧牲精神,這也和東方的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中國神話中,不管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還是大禹治水,所有的神都具有吃苦耐勞,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決心,為了達到目的,神也忍受了一切,能達到神的境界,也是需要千錘百煉的。中華民族的發源之地——黃河,自然條件很是艱苦,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所崇尚的“神”是具有人性中的善良與博愛,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創造出一個精神圖騰,才能讓人類心靈深處得到慰藉,在面對無情的自然之時,人類不至於絕望,在意識深處,神總會出現,挽救蒼生。

在西方神話裡,神告訴諾亞,他將毀滅人類,叫他去製造方舟,而諾亞並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其他人類,而是自己結船而避。但是東方神話裡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拋卻家庭溫暖也要救民於困厄之中。這是東西方神話傳說中,不一樣的地方,西方世界裡,諾亞遵守神的旨意不告訴眾人,他也是正確的,而大禹治水的精神更加符合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

大洪水神話滲透著人類對於世界認識的過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從這些故事中管中窺豹,可以看出來東西方人民對於自然災害的不同應對方式,以及民族性、文化性所產生的不同效應。

世界的毀滅與重建是各個國家的神話主題,從各國的創世神話中窺見,大洪水帶來的災難是存在的,在人類還沒有徹底瞭解自然的時候,神話的記載反映了先民的生活,不管是西方的人文主義,還是東方的儒家思想,都有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從人類初始,災難就伴隨而生了,人類總是在毀滅中重生,在重生中認識,在認識中涅槃,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對抗災難的累累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