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虽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但都不押韵,还能称为诗吗?

神往桃源


问题:曹操的《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虽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但都不押韵,还能称为诗吗?


前言

《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这些诗在当时都是押韵的,只不过今古音差别太大,今天读起来感觉不押韵。

一、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魏晋时诗人们作诗以口语押韵,没有统一官方认可的韵书。这首诗是一首换韵的诗,例如2、4句时、灰;6、8句里、已;10、12句天、年押韵。

其中6、8句里、已;10、12句天、年押韵的方式和后来唐诗押韵的韵部一样。

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王力教授专门考证过观沧海的押韵,在古代汉语(修订版1900年3月第二版中华书局出版社)中说 “海,峙,茂,起,里,志,押韵。”也就是说他认为至少有6个字押韵。

结束语

诗是韵文的一种,有的句句押韵,有的双数押韵,有的两句换韵,有的三句一组换韵,也有四句一组换韵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换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换韵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换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换韵【种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换韵【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换韵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句换韵

今天读起来不押韵的诗,大多是古人的读音已经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并不是古人作诗不讲究押韵。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诗有四言诗,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已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有改变,自南宋以后作者渐少。

诗有五言诗,五字一句,五字句的构成,启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随唐时大为发展。成为古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

只要朗朗上口,读起来流畅,对押韵没有严格要求。但也叫诗。

魏曹丕《燕歌行》为至今存在较早的纯粹的七言古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这以前的诗称为古风。也叫古体诗。

近体诗,今体诗皆为格律诗。唐初开始兴起。

对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了严格要求。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下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七绝(六麻平韵)

一帘春色两堤花,夜半姑苏品绿茶。

两岸猿声啼不住,春风十里醉人家。


朝进8763903127


随便找本诗书,有前言的那种,看看诗的发展源流,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古音今音的区别,同样一个字,现在的读音和古时的读音可能是天壤之别,你用今音读不押韵,古音读未必就不押韵。

目前还有很多学者试图恢复古音,近期关注的少,不知道啥阶段了,反正这个事情貌似是千难万难。网上也有一些古音诗词朗读,不一定都正确,但是能让人管窥一下这种读音语调的差别,看了别怀疑人生就是。

第二个,曹操所处的建安时代,诗的发展还在原初阶段,并没有个固定的规则,你看《龟虽寿》还是四言诗,还在模仿和继承《诗经》,《诗经》又是什么时候的诗了?《诗经》里面的诗都押韵吗?经过南北朝,五言七言(押韵)的规则才慢慢确立,到唐朝成熟起来。

总结起来,大概就这两个主要原因。


橘也君


古代说的又不是普通话,不可能全部押韵


广州服装人


越来越喜欢曹公了


用户202207045845


四言诗没有规定平仄和韵脚的。


潘龙江悔恨写红尘情歌


你是胡人,当然不押韵,我们这方言就很押韵


用户85301273567


是诗,在西汉时期的格律诗没形成前基本都是古风的形式出现。


云鹤166082174


古汉语跟现在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不要用现在的发音去研究古人的押韵


冬雨4651


即便是古体诗,也讲究押韵,古音肯定是押韵的,可能中途有换韵,你以现行北方汉语读音看古诗是不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