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說,久病重病後的人,太溪脈弱,肉陷,說明預後不良,壽命不長,如果脈弱肉不陷說明什麼呢?

素罄清


回答:這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久病重病要看症狀。如果症狀明顯病因在筋脈穴位,為什麼會出現太溪脈弱、肉陷體徵,首先是陽氣不足引起的一種衰老敗壞現象。老化自然有脈弱,肉陷這代表性現象。

人必須經過:生老病死四個階段,生與死是規律,唯獨疾病和衰老可以干預。疾病是身體出現的各種難受的症狀,通過相關方法就能解決,而衰老只能通過相關方法延緩,沒有一步步慢慢老化,就沒有死亡,這一點是肯定的。再先進科技也不能阻擋老化。如果阻擋了,那小孩如何長大?

醫書上也會有年代問題,內經裡很多是必須遵守的理論,但是隨著不斷實踐,特別是中醫,那是在活人身上,特別是在患者身體上摸索,實際出來的。

比如純正傳統中醫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使得疾病進一步傷害人體造成的。另一個原因是治療不得法,耽誤病情造成的。

出現這種問題也可以補救,肉陷,脈弱說明陽氣匱乏,如果使用溫補陽氣還不起作用,那就是病因在筋脈穴位,必須通過一針二灸,修復筋脈穴位鬱堵、損傷。這樣才能更好吸收利用陽氣。再就是再純正中醫指導下完善保健,只有做好保健才能更好健康好修復問題。保健這一點已經被太多中醫遺忘了!

運動鍛鍊也是保健一種,持續性,循序漸進做好運動鍛鍊,就能改善肉陷問題。當然如果過度的衰老也是不能逆轉的,但是整體會有很大改觀這是肯定的。肉陷不能徹底改善,但會圓潤一些。

個人心得,瞭解中醫,呵護健康,歡迎評論,謝謝



生命的航線


久病重病的人,必然是各種虛各種弱,用腳趾頭都能想到!你說那種情況,被人下毒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草民老百姓


久治不好離了吊瓶就走人,是免疫力低,西醫永遠治不好,中醫的絕招不用吃藥,搓搓穴位,灸灸穴位,20天就好了。民間秘方簡單有效。無證不可行醫,快失傳了太可惜。[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用戶7803770126394


內經中的話應該原文摘取,且要結合本篇上下文來體會其義,現在的白話文翻譯很多都不得其意。

久病重病之後,大肉下陷,是痿症,痿證取陽明。病的預後是要通過脈症來分析,脈與症相逆為逆,預後不良。相順則可治。


第十三刀


這一段內容,是《素問·玉機真髒論》對慢性消耗性疾病惡病質情況的籠統概括。

太溪脈弱而肉不陷,說明診斷錯誤,或是庸醫誤用藥物,發生了重大醫療事故,那就誰看的病下的藥,就誰來負法律責任唄。沒什麼可狡辯的。

慢性消耗性疾病惡病質,太溪脈弱,大肉必陷。這兩者是一同發生的。

《金匱方論》裡說:“蓋以少陰一經,實原氣所繫,為生死關頭,故凡卒厥等證,兩手無脈,但得趺陽太溪脈在,皆有可救。”《活人書》說“太豁穴是足少陰腎之經,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主生死之要。病人有命門脈者活,無者死。”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古稱太溪為“回陽九穴”之一,諸陰根本,古代醫家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多用這個穴“補腎氣、斷牛死”,如果在這個穴位上能摸到動脈的跳動,說明病人腎氣未竭,還可救治;如果沒有跳動,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比較危險了。

所以,太溪脈象雖止一,但實際上是全身諸陰脈的代表。我曾經說過,理解陰陽可以這樣理解:陰是陽的容器,陽是陰的作用體現。太溪脈弱,則說明陰不容陽,水液不行,精微不布,用藥效果很差,所以預後不良。

這是個什麼情況呢?以六經來說明的話,病已至諸陰,侵犯於脾,致使脾陽不足,運化失職,脾主肌肉,脾虛失運而“大肉陷下”。所謂肉陷,在中醫就叫“大肉陷下”。

也就是說,脾虛的大肉陷下是在太溪脈弱的基礎上發生的,是機體久病消耗的必然結果。太溪脈弱而肉不陷?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反過來,大肉陷下但命門脈尚存。

這就好比傷口與出血是一個道理。出血了,必定要有傷口。沒有傷口而又出血,你這不是想瞎了心了麼。

如果發生了“太溪脈弱而肉不陷”,那它就不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的了,那就是用錯藥,庸醫把患者給毒死了。那還能怎麼辦?報警抓他,把他繩之以法呀!這事還用別人教你嗎?

所有給“太溪脈弱而肉不陷”找理由的人,都是在胡說八道,你都可以舉報他們,保證不是騙子就是庸醫,沒一個冤枉的。


純鈞LHGR


本人很少用針,寡聞識淺,不予評說。


於澤洋8


只吃早飯吧!


純行


說明水腫


糖藥仙仙58


按作者的標準,基本上就是神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