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弗裡茨·魏司(Max Friedrich Weiss),1877年2月23日~1955年10月22日,生於瑞士蘇黎世,死於德國海德堡。曾是德國四川駐成都和雲南昆明的領事。弗裡茨·魏司(Fritz Weiss)22歲時首次來到中國在山東半島膠州德國海關辦公室工作,1900年開始擔任外交翻譯員被派往上海,廣州,天津和南京。1904年,被調到四川成都市,並於1907年被任命為代理領事。多次被派往重慶擔任領事。1910年11月回家度假前不久,弗里茲(Fritz)沿著安寧河和雅礱江進行了深度的旅行。回家後經海德薇的叔叔卡爾·韋斯特法爾介紹給彼此,同年結婚並一起前往成都任職。1911-1912,由上海沿長江一路返回成都。1912年至1914年擔任成都領事,1913年,弗裡茨夫婦前往四川涼山。1914-1917:在雲南府建領事館(去雲南時從上海到廣西海防乘火車到的雲南府)。1917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外交關係中斷被迫返回自己的國家。

海德薇·魏司·索嫩伯格(Hedwig Margarete Weiss-Sonnenburg),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德國柏林,1975年9月5日在德國基辛根去世。1911年,她與弗裡茨·魏司(Fritz Weiss)結婚,並隨即隨他到中國西南,她的女兒Jutta(1914)和Alice(1917)都在雲南出生。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魏司夫婦 德國 1911年

第一次涼山旅行:1910年7月31日至10月30日,沿安寧河和雅礱江直到雲南邊界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1910年在建昌旅行路線

到建昌山谷

1946年弗裡茨·魏司回憶錄這樣記錄的:

1910年夏末,弗裡茨·魏司(Fritz Weiss)去了四川最西南的地方。他的旅程是從成都沿著岷江到樂山嘉定,沿著安寧河(建昌流域),直到雲南的邊界……。

“外交部接受了我的建議,到四川省的南端進行一次廣泛的旅行,以便熟悉那裡的經濟形勢。然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進入Lolo(彝族稱呼)這片神秘的土地。”

“我應該先說的是,我的計劃沒有諮詢我的東道主—趙爾豐,其是對我頗有好感。他顯然聽到了我想說的話——在中國有什麼是可以保密的?——併發出嚴格的電報指示,要求我所經之處的所有當局,盡一切努力阻止我離開安全的、人跡稀少的道路。當你作為官員在中國內地旅行時,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缺點,因為省長們覺得他們對你的生活有責任。[……]現在,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國人輕蔑地認為是蠻夷之地,住著危險的山地居民的地方。”

1910年7月31日……我的請假申請和參加領事館考試的申請已經提交了……週二清晨,我們已經進入了嘉定(樂山)

“我向東離開了峨眉山的高山地勢,堅定地朝南向通行證方向纏繞,在此向南出發,是建昌山谷的起點。在富林小村莊的後面(今雅安漢源富林鎮),已經可以看到第一個守望塔,設防村莊的入口,有頻繁的士兵巡邏,因為據說這裡是彝族偶爾襲擊的地點,他們在建昌山谷無法進入的山脈和峽谷東部邊界的峽谷中安家。”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漢源縣富林鎮附近 大渡河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漢源縣富林鎮與大樹鎮山谷之間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漢源縣富林鎮與大樹鎮山谷之間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漢源縣大樹鎮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滎經縣北部山景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安滎經縣北部山景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小相嶺北側士兵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小相嶺山下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甘洛縣海棠Haitang鄉村路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甘洛縣海棠haitang街景 1910年

與“彝族”的相遇

“我在Ta Wei(Dawei大為)的鄉村街道上遇到了第一批彝族(Lolos),一個臉色紅潤的的女孩,肩膀上披著灰色的雨披,腿上皺著短裙。沒有其他人在場。他們很害羞地避開了我的鏡頭。他們從山上的住所下來,在村裡趕集,用簡陋的產品(主要是蕎麥)進行交換。後來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戰士,一個高大的傢伙,腳上戴著鎖鏈,雙目失明。他在他的氏族的一個年輕同伴的帶領下,用他巨大的長槍撐住自己,比他們高得多。”

“我在他們的葬禮上給了他們一個驚喜,數百人和平地聚集在一起。男男女女坐在山坡上,而死者的屍體被慢慢地燒焦在一堆木頭上。有一個哀悼者邁著“莊嚴而整齊的步伐”走向壁爐,在上面插上新樹枝,為死者的靈魂獻上祭品。幾乎沒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的戰友們顯得很悲傷。當然,對他們來說,這種形式的葬禮是殘暴的。與此同時,盛著中國烈酒的大碗很快在在場的人當中傳開了。這種酒是彝族人生產的。有多少次我看到在建昌山谷的村莊裡,村民們昏迷不醒,醉醺醺地躺在骯髒的街道上!彝族人會鹽和酒出賣靈魂。根據本地政權的權術,這兩種物品都被戰略性地用作槓桿控制彝人”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dawei村彝族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Fritz Weiss的帳篷與彝族遊客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甘洛縣附近的彝族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葬禮聚會 1910年

軍事融合物

“這些村莊實際上是幾個世紀前的軍事定居點,他們的後代在成長過程中被要求履行有限的軍事職責以換取稅收優惠。他們做這些事沒有特別的熱情,在各方面都給人一種正在墮落的印象。他們裝備簡陋,在緊急情況下躲在他們居住的安全牆後,直到彝族的攻擊減弱,其參與者再次消失在他們的山裡。與此同時,分散在遠處的農莊上的人也能看出他們是怎樣對付那些來襲擊他們的人。這些農莊足夠多,所以他們總是成功地將年輕的中國人(由於他們的工作能力而被特別劃分)拖入奴隸制。“回水風波”(back water landsturm),這是我對這些軍事殖民者最好的稱呼,其帶著步槍或我們的老式Model 71觀看這場戲劇的戰鬥。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我加入了這些英雄的隊伍。此外,總督還派了一名中士和他的四名保鏢保護我的人身安全。”

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關口,經常有定期的軍事巡邏,那裡的孤墳上刻著簡短的銘文,如“這裡躺著一名忠誠的士兵”或“一名不知名的旅行者”,證明了這裡一定存在著嚴重的不安全。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Shaijing是中國和彝族元素的混合建築 1910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建昌安寧河上游的軍事駐地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破敗的軍事村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喜德縣冕山鎮 瀘沽官員的兒子 冕山營 1910 (或瀘沽鎮)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喜德縣冕山鎮附近的郵政路 1910(也許是瀘沽鎮)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瀘沽-Yuehai之間的路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索橋(地點未知)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墓碑與士兵 1910年

寧遠府

“之後的25天行程,我穿越了一個不斷變寬的山谷,終於看到了寧遠府(今西昌)在遠處閃閃發光,一片平坦的水面,草叢繁茂,沿河岸的蘆葦一直延伸到湖的深處。只有少量的柳樹逃脫了中國農民瘋狂砍伐,就連山谷兩側的山脈,也只剩下稀疏的幾棵樹。只有在十月初,在位於瓜別土司的地區,我才看到我們習慣的林地。”

“寧遠府,是一個貧窮的縣城,在主教Monseigneur deGuébriant的所在地,我逗留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忙著準備昭覺的行程……按照傳統慣例,人們要建造城牆。城廟和行政辦公室的基礎牆已經建好了,數百名彝人必須接受強制勞動,以幫助建造這座堡壘。”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西昌寧遠府 法國考察團在寧遠府(西昌),俯瞰湖泊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昭覺縣正在修建 1910年【昭覺縣城市第一張照片】

雅礱江流域

“ 9月7 日,我離開了寧遠府前往會理州,向建昌山谷向南走,直到雲南的邊界,雅礱江和長江在此交匯。我滿懷敬畏之情,注視著那條大河,向東延伸,幾乎與重慶一樣寬。沒有壁架可以打破它的廣闊地帶,輕快的渡輪將這兩岸聯繫在一起。”

“ 10月1 日上午,我輕鬆愉快地再次徒步旅行,離開草地後進入了高原,由此向南是雅礱江的上游。我曾經看到過的平靜的河水在長江的匯合處平靜地流過,但這裡卻不被其深深的峽谷所束縛。瀑布上的漩渦和大瀑布預示著風雨如磐。我的小徑高高在上,沿著左岸,穿過山上生長的廣闊松樹林……。”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遙看雅礱江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雅礱峽谷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安寧河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安寧河 1910年

瓜別土司

離開Yen Ching後的第三天來到鹽井,聽說了我來訪的瓜別土司的代表向我逐漸靠近。他們手持長矛和盾牌,身著色彩繽紛的服裝。他們中的一些人坐在小的山地小馬上……它們像山羊一樣在陡峭的山路上爬上爬下……。

“也沒多久,我就看到了位於半山腰上的衙門,四周被端莊的松樹所環繞,我看到它位於我的右下方。建築保持著中國風格,牆壁整潔地粉刷成白色。牆上裝飾著一條色彩鮮豔的龍。接待非常熱情:全家人站在通向大廳的臺階上,甚至“統治者”也穿著盛裝……”

“當我在二樓步入非中國風格的開放大廳時,我感到非常震驚……背後爐火在熊熊燃燒,煙霧使牆壁和地毯深深地變黑。一個大鍋懸在火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無數的狩獵戰利品,鹿角、熊頭骨、長矛和盔甲,彝人皮革盔甲和生鏽的劍,這些武器裝飾了周圍的牆壁。”

“但是,所有這些輝煌的主人並沒有留下特別的印象。一個四十多歲的纖弱小男人,他吸食鴉片的惡習清清楚楚地印在他的臉上。”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鹽源縣鹽井鎮 瓜別土司房子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鹽源縣鹽井鎮 瓜別安撫司入口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鹽源縣鹽井鎮 魏司與狗 1910年

從窪裡返回成都

與此同時,我在成都的總督並沒有閒坐著。首先,當我在窪裡(WALI)時他給我一個個人電報。不幸的是,這個破舊的金礦村仍然擁有一個電報局。他要求我立即放棄對木裡的旅行計劃返回建昌山谷。我友好地回覆了,但我拒絕了他的要求。隨後,他從成都接觸了北京的外務部,現在我們的代表團必須採取行動。結果,我收到了一封緊急電報,是在總督的請求下,通過我們的領事館寄給我的度假批准(vacation home approved)的好消息。有了這封電報,我現在已無力再談下去了……”

“10月10日我離開窪裡,17日抵達建昌山谷的禮州 /瀘沽其西部斜坡的一個幾乎完全無人居住的地區。只有零星的彝人定居點——“馴服的”彝人——提醒我,除了我和我的族人,這裡還有其他人。10月30日,我又在熟悉的道路上走了14天回到了家。離我離開那一天差不多三個月了。”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涼山窪裡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窪裡金礦開採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窪裡金礦開採 1910年


四川涼山百年照片-德國魏司夫婦涼山旅行記(一)

窪裡金礦開採入口 19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