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餃子(郝德海)

吃過早飯,洗涮停當以後,又到討論中午該吃什麼飯的時候,這個如今成為難題。民以食為天。現在,一天天的大家午飯,不是米飯就是麵條、饅頭,大米、白麵的,除了細糧,還是細糧。眾所周知,飲食講究粗細搭配,粗糧在那兒呢?玉米和紅薯最近也很少碰到。那麼最近有什麼野菜上市啊?突然想起有個朋友在朋友圈曬自家包的薺菜餃子,看著還挺不錯的,我家為什麼不也去試試呢?


散文 | 薺菜餃子(郝德海)


平時,說到餃子,我最愛吃蓮菜大肉餃子,不過吃的多了,也吃煩了。我最討厭的芹菜大肉餃子,當然我家很少吃到。曾經,羊肉韭黃餃子、牛肉茴香餃子,我在皮薄餃子館也吃過,不過如此而己。

妻外出買菜割肉,我在家和麵。窗外,花在綻放、鳥在鳴叫,春天又來了。

我想起小時候,每年二三月間,天氣才剛剛暖和,人們還沒脫掉棉襖、棉褲,我們村子周邊的大片麥地裡,就會出現三三兩兩的小孩子,三五成群,他們左手提著竹籃籃,右手執著鐵鏟鏟,到處尋找各種野菜:麥瓶兒可以作為麵條的配菜;米蒿蒿可以漚漿水菜;而薺薺菜呢,可以包餃子……


散文 | 薺菜餃子(郝德海)


長安農諺:正月大吃大喝,二月兌兌挪挪,三月菜菜和和,四月青稞面窩窩,五月鞋蹄大蒸饃。

秦地無閒草,瓜菜半年糧。那年那月,每當青黃不接之際,大自然的無私奉獻就會充分地表現出來:苜蓿可以蒸鹼疙瘩,又稱青團;香椿既可以涼拌,又可以炒雞蛋;而白蒿、槐花、榆錢兒可以蒸麥飯……這些鄉間出產,既不是山珍,也不是海味,但它們應時應景,既能涼血液、降心火、除口瘡,特別是還能節省細糧,幫助人們度過那些難捱的春荒。

妻在剁肉,我在擇菜,女兒在上網課,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來自大自然的新鮮薺菜,嫩嫩地、綠綠地,煥發著泥土的氛芳,那是早春的氣息和問候。餡料調好以後,妻在擀麵皮,我在包餃子,女兒的網課還在進行中。不大一會兒功夫,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一個個有型有色,翠綠色的餃子,猶如一個個元寶,散發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配上油潑蒜汁作為蘸料,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今天的薺菜餃子真的大功告成,就連喝慣了牛奶,吃慣了麵包的女兒也讚不絕口。一大盤薺菜餃子,我風捲殘雲,一掃而光。再飲一小碗餃子湯,原湯克原食,我已心滿意足了。

散文 | 薺菜餃子(郝德海)


凡事存在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存在著。社會還是發展了,時事變幻了:過去的經常,如今成為稀罕;過去的稀罕,如今成為經常。過去人們擔心吃不飽,現在人們擔心吃不好。

然而,不論社會如何發展,什麼季節就有什麼季節的蔬菜,比如春天的薺菜、夏天的蓮菜,冬天的白菜……它們的出現,天經地義,自有它們的道理。什麼反季節蔬菜,比如冬季的黃瓜和西紅柿,如果你食用,未必是件好事。

我們生活的環境,養成我們的飲食習慣,我們還是接受我們從小形成的慣性,比如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愛吃米飯。而中國人愛吃中餐,歐美人愛吃西餐,我們向西方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根本,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郝德海

西安市長安區第八中學歷史高級教師,長安區模範教師;長安作家協會會員,在報刊、網絡上發表論文、散文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