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周‖今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预计将达到7960万 小心青光眼正悄悄靠近你

世界青光眼周‖今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预计将达到7960万 小心青光眼正悄悄靠近你

2020年3月8日—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周”。今年青光眼周的主题依然是“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进行性的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踏着鬼魅的步伐,带着无法预知的黑暗,它也许正在悄悄靠近你。也许它已经释放信号,但还是不易察觉,一旦被侵蚀,光明就难再找回。它,就是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青光眼。

目前,全球约有超过600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今年预计将达到7960万。其中1120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见到的青光眼类型繁多,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大致分为四类: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

虽然青光眼致盲后不可复明,但假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者仍可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视力,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五大类人群易患青光眼,年过四十即需定期检查

任何年龄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或远视,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40岁以上的这5类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对于这些高风险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及早治疗。

建议:正常人35-40岁阶段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50岁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60岁后每年检查一次。

头痛眼胀不能小视,或是青光眼发作表现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主要表现有眼胀、视力下降,严重者伴随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有时发病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丧失了一部分的视力甚至失明,这是我们作为医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有些人“头痛难忍,以为是脑神经的毛病,没想到是青光眼”!有些人“眼睛突然发红、胀痛、视力急剧下降,检查发现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有些人“居家时间长,烦躁易怒,没想竟诱发青光眼”!

当前大众多居家防疫,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通过自己检查视功能,比较双眼的视野范围;触摸一下两侧眼球的硬度是否一致和相应青光眼发作的症状判断是否患上了青光眼。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患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波动等加重病情;与此同时,家属应该联系就近医院就诊;就诊期间做好患者及家人防护,带好口罩、勤洗手。

眼内植入微型“钉”,降低眼压缓解痛苦

在我国首次就诊时约 2/3的青光眼患者已经是中 、晚期, 只能通过药物 、激光或者手术来控制眼压,阻止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探索 ,传统经典的小 梁切除术联合术中抗疤痕形成药物(丝裂霉素c )已成为治疗大多数药物无法控制的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随着术中预置可调节缝 线、术后拆除可调节缝线或者术后激光断线及术后球结膜下注 射抗代谢药物 5-氟尿嘧啶等复合术式的应用 ,手术对眼压的调控更加灵活,手术成功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即使有如此多的措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仍然存在且不容忽视 。

青光眼手术目前已经进入微创手术时代。微创青光眼手术的手术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减少房水经小梁网途径的流出阻力 ,如 Express引流钉 植入术 ,小梁 消 融 术 ;第二 类为通 过连接装置来沟通前房与脉络膜上 腔 ,从而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引 流 ,如 Cypass微 型 支 架 引 流 器。 目前 ,Express引 流 钉 植 入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十分成熟的手术 , 该治疗方式是通过在眼中植入微型引流钉,建立新的房水外引流通道,以达到降低眼压、阻止视神经等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从而达到保存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痛苦的目的。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该手术方式不需要切除小梁及虹膜组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能让患者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青光眼患者居家:应保持情绪稳定,适量运动

过分担心、忧郁、愤怒、紧张不安、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都是导致青光眼的原因。青光眼患者居家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良好。与此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不一次性大量饮水;每天做适量运动,但要避免过分弯腰、低头、屏气、负重等活动。

这里强调的是,青光眼患者还应避免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看电影、电视、玩手机或长时间持续读写,应适当休息,用眼时保持充足光照,避免由于暗环境瞳孔散大而激发青光眼发作。

青光眼患者的家属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青光眼检查,以排除患青光眼的可能。

世界青光眼周‖今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预计将达到7960万 小心青光眼正悄悄靠近你

张德秀‖ 陕西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