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绿皮书》讲述了种族歧视的故事,但是它的核心主题则是偏见,是一个人对一另一个人的偏见如何转变,如何消解的过程。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剧本创作,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确定主题。

什么样的主题,才是最适合影视创作的呢?

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这个主题是人类所共通的,能引起所有人共情的,准确触动每一个人的内心的。

比如自私与无私,比如尊严,比如压迫与反抗等,都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道德,情绪等。

主题定下来,创作的核心,也就打造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在这个核心上面,如何的去生发出更多的东西。

确定主题之后的步骤,就是设计人物。剧本中的人物并不是故事需要产生的,而是主题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正反面人物,就代表主题的两个侧面。

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主题的两个侧面的反复论证。影片结尾,正面人物所代表的就是被肯定的主题一面。

比如,《釜山行》中正面的是主人公的女儿,表现的是无私。而负面是主人公,他反应的是自私的一面。虽然,他有转变,但是他的初心,还是自私的。

《绿皮书》里面,司机和音乐家,共同代表了偏见的一面。主题是放下偏见,做回自己。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人物定下来,才能去设计故事,而这个故事,是与主题息息相关的。故事是由每个场景构成的。所以每个场景在设计时,都要围绕着统一的主题。任何一个与主题无关的,或者无法直接展示主题的场景,都是没有价值的,是无用的场景。

《绿皮书》的十五个节拍,也非常明显。每一处都有很显著的影像暗示。这些细节,大家可以看一下用“二水编剧创作套表”所做的分析。

其中,对于假象的设计,悬念,以及高潮等,都在上面有详细的标注。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一部电影,一旦被“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开来,每个部分所起的作用,就会变得一目了然。而这部电影也会变得简单,而不存在任何神秘感。

这就像是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或者是一场魔术表演。观众们看着都非常的精彩,赏心悦目,精彩迭出。为什么?因为,观众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作用于他。如果,观众在之前,就看到了节目的彩排,看到了魔术师的准备。观众就不会再有那种感觉,其实演员和魔术师,在演出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

剧本创作也是一样,一部电影如果分解开来,把各部零件,都按部就班的放好,就没有精彩和悦目。留下的就是呆板而无聊的各个环节。

而我们编剧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呆板的环节,如何出其不意的安装在一起,带给人们一种意想不到的震撼。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就是放置这些呆板的剧本零件的载体。对于新人编剧来讲,如果能够像摆积木一样,设计出来一个剧本,那么就可以减轻至少一半的工作量。

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多创作,多构思,有效提高创作效率。

电影创作,更像是一个散文的创作,因为每一个场景都与主题有关,所以就形成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态势。

在《绿皮书》中,这种创作手法,被娴熟的展示出来。

电影讲述一个种族歧视的故事,展示歧视状态,就应该是场景所表现的任务。

电影中社会对于黑人态度的表现,在5个层面,分层展示。

1、托尼的家人们,托尼妻子一个人和黑人工人在家共处,岳父带了一帮亲戚,来家里看着黑人。这是普通百姓家庭对于黑人的看法。

2、富人不让谢利上室内卫生间。这是上层社会对于黑人的一致性做法。

3、时装店不让谢利试衣服。这是商业群体对于黑人的统一态度。

4、警察拦住了谢利。这是政府官员对于黑人的普遍态度。

5、谢利被安排在储物间休息。并不让进入餐厅。这是南方的白人越来越鄙视黑人的表现。

除了社会对于黑人的态度,电影又细致的表现了个体对于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的音乐家的歧视。

1、托尼认为音乐家应该了解黑人音乐,了解他们吃什么。这是白人对他的偏见。

2、黑人看不起在一旁装腔做势的黑人,只认为他是一个管家。这是普通黑人对他的偏见。

3、劳动的黑人与谢利仇视。这是黑人底层与对于上层黑人的抵触。

“二水编剧创作套表”分解《绿皮书》8层面讲述种族歧视的全景图


在影视创作时,紧密围绕主题,是一个最核心的宗旨。只有创造出与主题相联系的故事,营造出对于主题准确展现的场景,并在故事讲述中,将主题深入到观众的内心中,这就是剧本创作的核心要求。

文无定法,书不尽信,创意天成,手书不尽——二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