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天下第一家族

一個我國曆史上最大的家族,至今後裔有4000多萬人,遍佈海內外,並對世界產生了影響。

一個歷史上最神奇的家族,由唐至宋,歷經15代,332年的時間裡,聚族而居,同炊共食,繁衍子孫3900多人,一直堅持和諧共處不分家,乃至家中餵養的百隻狗也是同槽而食,共眠一處。

一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頒旨並派官員監督分家的家族,創造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家族大遷徙,他們還創辦了最早的民辦書院。

一個歷史悠久而又人才輩出的家族,唐宋時期出了3名宰相、18位朝官、29位京官、58位進士,403個舉人,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家;近現代更是湧現了許多影響歷史的政治人物和學者專家。

這個家族就是義門陳氏家族,源出於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陳村,因為德安縣在古代屬於江州,所以也稱江州陳氏。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秉承義字家風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始祖陳旺來義門定居,開始在那裡構建最具有中國宗法社會特色的合族居住大宅第。

當家族人口達到200多人的時候,非常具有遠見的族長陳崇認為,隨著聚居人口的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管理,應該制定家法,於是創制家法三十三條。

家法基本精神是"推功任能、懲惡勸善",以約束和規範家族成員的倫理及日常行為。

家法從家政管理、子孫教育、農桑生產、婚疾弔喪、日常起居和物質分配,以及刑杖處罰等方面都作了具體規定,保障了家族成員在經濟上的"均等""和同","人無間言而守義範",從而達到長期聚居不分的目的。

等家族人口達到300人的時候,就被人稱為"義門"了。

陳氏家族重義尚德,家風所及甚至教化了畜生,家中餵養了一百隻狗,這些狗也是同食一槽,共眠一牢。

傳說宋太宗親自去看個虛實,帶來100個肉包子,放在狗槽內,群狗互相呼喚著聚了過來,各叼一個包子在口中。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只有一條白狗,叼這兩個包子走了。眾人尾隨其後,只見它到了一間柴屋裡,裡面有一條瘸腿的老黃狗臥在那裡。

白狗將肉包子丟了一個給老黃狗,回去後眾狗才開始搖頭晃腦,有滋有味地啃動嘴裡的包子。

宋太宗連連讚歎,御封陳氏家族為"天下第一家",並題寫了一副對聯:"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異類皆效義;一吠突起百吠齊怒,寨內同聲共護門。

《中國姓氏通書》稱讚說,"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1996年,"一犬不至,百犬不食"被錄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陳氏"家法"的核心是"至公無私"。

家族規定嚴格的一夫一妻制。

陳氏子孫熟讀儒家經典,不管是治家,還是入仕報國,都恪守這一信條。

陳氏族人世守家法,誠奉家範,嚴依家訓,忠孝傳家,義風浩蕩。

這正是整個家族長盛不衰的秘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核心。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家國一體模式

義門陳氏以義字立家而家國一體,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的國家。

這裡具有同國家機制相對應的各種功能:有基本大法33條,家範12則,家訓16條,還有保障家法得以實施的族規及各項管理制度,並選舉德才兼備的賢才擔任族長等。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與擴建,這裡不僅建有繁華的街坊市井、茶樓酒肆,還建有各種公益設施,如義門圖書館(御書樓、家藏萬卷書 ),娛樂場(有六處鞦韆院和嬉戲亭、戲臺),敬老院(壽安堂,老人們在此活動,頤養天年),育嬰室、託兒所,醫院(命二人習醫,以備老少疾病)。

此外,還有刑杖廳,佛道寺廟等設施,又創辦了"東佳書院""東佳書屋"兩級學校,以"供給制"形式令適齡子弟入學受教育。

後來,隨著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招收外姓子弟來此學習、深造,並資助他們在此完成學業。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奉旨分家遷徙

義門發展到宋仁宗時期,人口3900多人,擁有莊田、園林三百多處,遍佈江州大地,甚至超越省界。

家族勢力顯得過於膨脹,朝廷開始害怕危及自己的統治。

在文彥博、包拯、範師道等朝廷重臣的建議下,宋仁宗以陳氏家族分散到全國各地,作為忠孝典範,教化民風為理由,下旨讓他們分家。

分家讓義門陳氏家族成員十分痛苦,但聖旨無法違抗。於是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家族大遷徙,義門陳氏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皇帝下旨分家析產的大家族。

傳說他們把祖堂的一口大鍋吊到義門祠堂的大梁上,讓它自由落下,結果摔成291片,用鍋片來抓鬮,決定去向。

最終陳氏分為291支,分佈於全國各地,但是始終不忘根本,在門上都掛有"義門陳氏"或"江州義門"的匾額,所以有"天下陳氏出義門"的說法。

近現代歷史上,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陳潭秋、陳毅、陳雲、陳賡、陳昌浩、陳再道、陳錫聯、陳丕顯等;國民政府高官和將領陳果夫、陳立夫、陳誠、陳布雷等,都是義門陳氏後人。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陳氏尋根義門

元末明初,和朱元璋爭天下的陳友諒,是遷徙到湖北的陳氏後人,而在陳友諒死後,陳家受到了朱元璋的迫害,被迫逃亡。

一部分藏居深山,今天的貴州和雲南的大多數姓陳人都是這個時期遷來的。

另一部分逃往海外,如今在海外華人的四大姓"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中的"陳"姓,是海外人最大的姓。

如今,來義門村尋根的人絡繹不絕,在他們的心中,"義門"永遠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令人追思的一方熱土!

天下第一家族:歷15代,後裔4000萬人,遍佈海內外,影響世界

散居在五湖四海的義門子孫,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根",昭示來者,代代傳承。

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江州義門早已風光不再。那些輝煌的建築群落,繁華的街坊市井、茶樓酒肆,早已淹沒在歷史的煙雲中,只留下殘垣碎瓦、斷碑荒冢。

但是,義門陳氏家族文化的精髓,創造的深刻而高尚的人文精神,卻早已和偉大的中華文化融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