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红楼梦》全文主要由一颗具有神力的“通灵宝玉

”而展开和贯穿的,这块玉不仅有着非凡的体态相貌,就连其存在的意义都是非同小觑的。

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存在于封建社会的它,必定历经人生百态、看尽世间繁华,这些经历从美学、道德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主要展示给我们,告诉我们《红楼梦》中所蕴含的玉文化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玉颜——通灵宝玉

文章开篇就介绍了此块通灵宝玉的由来,由女娲、佛、道三者共同度化而来。这种神话设计不由得为此玉文化增添了神秘而朦胧的美,使其与中国玉文化源头产生联系,女娲炼石也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神力的地质作用,产物则是通灵宝玉。

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通灵宝玉本身是一块硕大的石头,在经过女娲炙热的烈火下进行历练,有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炼化成一块宝玉。

再经茫茫大士的的点化后,最终变成了块可佩可取,晶莹细腻,尺寸可变的美玉,名为“通灵宝玉”。

贾府是当时四大家族之首,其中这贾府孙子诞生时口中所含此美玉,故名曰为贾宝玉。

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中国道教认为:“玉之精,名曰委然,如美女,衣青衣。”按此句所述,玉只能变成美女,这也就不奇了怪了男主贾宝玉虽为男儿身,却具有女孩的脾性。

“通灵宝玉”在第八回中通过薛宝衩的目光描述了这块美玉的颜值,“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总结为四个字:体、色、质、纹。

(二)玉德——人物形象

《红楼梦》第二回中作者曹雪芹在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章节时,特别指出贾宝玉出生时的口中含玉的特殊景象,而宝玉原是赤瑕宫神瑛侍者。

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后来此玉便成了宝玉出生时所携带之物。在进一步探究宝玉与玉德的关系与“含玉而生”的情节设置之间的象征关系时,不得不提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中早就存在“玉文化”了。就如《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

浅谈《红楼梦》与玉文化

书中备受读者关注的两大主角贾宝玉、林黛玉,名中均以“

”字命名。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妙玉,虽出场次数不多,

但却得到作者的钟爱,被刻画成了一个美丽、高贵、博学的人物形象。可见曹雪芹以玉比人、彰显玉徳,赞美这些人物形象如“玉”般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