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1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傳統麵食製作技藝是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目前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麵食製作技藝有:龍鬚拉麵和刀削麵製作技藝、抿尖面和貓耳朵製作技藝(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龍鬚麵

“龍鬚麵”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是一種又細又長的麵條。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吃春餅的日子裡,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邊品嚐,邊讚賞,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


由於抻面的姿勢,如氣壯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細如髮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鬚,故名龍鬚麵。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的地方特色傳統麵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流行於北方。


操作過程:將麵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麵糰,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後撈出,加入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著名。


山西刀削麵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與北京的炸醬麵、河南的燴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面食,享有盛譽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關於刀削麵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族人入主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蒙古人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


在出蒙古人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抿尖面

抿尖製作須用抿尖床。抿尖床架木製呈井字形,中間開長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子。抿尖拍子為鐵置或銅製,呈凹形,岫面上開密密麻麻排序整齊的小孔眼,四邊緣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須嚴絲合逢。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將豆麵加水和合成軟糊狀,用鐵勺挑在抿尖床上(抿尖床須搭水在滾沸的鍋沿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狀豆麵一下下抿到沸水鍋裡,煮熟用笊籬撈在碗裡,加山藥條條與各種調料食用。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貓耳朵

貓耳朵是一種在山西、陝西等地流行的特色傳統麵食。其並非如名字所說用貓耳製成,只是因形似貓耳故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麵食一樣作為主食,而在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和小吃食用。


將和成的麵糰壓成較厚的面片,切成條狀後再切成指節大小的顆粒狀,然後用大拇指的指肚壓住一顆向前推捻,一個貓耳朵就做好了。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葉小舟賞玩西湖。遊得興致勃勃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眾人連忙避雨於小舟船艙內。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許久都不見停。幾個時辰過去了,乾隆皇帝又飢又餓,忍不住問老漁翁有否吃食。老漁翁告訴乾隆有面但沒有擀麵杖,做不成麵條。正發愁之際,老漁翁的小孫女抱著一隻小花貓走來說:“沒有擀麵杖,我來用手捻。”於是小姑娘動手將面捻成塊,狀似小花貓的耳朵,小巧可愛。她把這形狀怪怪的麵條下鍋煮熟後再澆上魚蝦滷汁端給乾隆吃。乾隆見面條不同尋常的模樣,玲瓏別緻,吃後更覺得回味無窮,趕忙問小姑娘這叫什麼面,小姑娘回答說是貓耳朵。乾隆非常喜歡這道點心,回京後即召小姑娘為其做“貓耳朵”。自此“貓耳朵”成了一道名點 。


另一則是說小姑娘長大嫁人後,為了維持生計,擺攤賣面度日。一日想起昔日奇遇,立即掛上了“御駕親嘗貓耳朵”的幌子,吸引顧客慕名而來,成為杭州名食,一直風行至今。


非遺山西|舌尖上的“非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