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國演義》裡弓箭都是平著射,現在古裝片弓箭有些向天上射,歷史上到底怎麼射?

騎豬看耍猴


平射和向天射都不是古戰場搭弓射箭的正確姿勢,原因很簡單:

平射射不遠,向天射如果趕上逆風,吹下來容易把自己射死。


平射不行,太高射擊也不行,古代戰爭中的弓箭手正確的射箭方式是:呈45角射擊,只需向敵軍方向射出便可,根本不需要瞄準。

所以,百步穿楊這種事情能在平時耍帥用可以,真正能殺敵,還得是成規模的齊射才行。


為何要45度射擊?

古代的長弓製作工藝非常有限,歐洲和日本的弓都是單體弓,平射殺傷範圍最多15米到20米,再遠就是強弩之末,失去殺傷力。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並使用複合弓的,射程可以比單體弓增大數倍。

我們不妨假設,就算是複合弓能增大射程十倍,也就是200米,又能怎麼樣呢?

搭弓射箭浪費時間,也就是說,在敵人打到面前,弓箭手如果能多發射一支有殺傷力的弓箭,就能保證多一分勝率。

所以在面對尤其是騎兵的進攻時,200米可能就是幾秒鐘的事情,弓箭手最多射出去一到兩支箭差不多就該要撤到後面去了,否則面對馬刀,長弓還不如燒火棍好使。

而如果呈45度向斜上方射擊,也將弓箭的射程達到了最大,這樣一來,每個弓箭手就能在敵軍很遠時便組織出有效的打擊,也因為殺傷範圍大了,就可以多射幾次。

況且45度射擊,到了接近敵人時,會有重力的作用,其分量補償進一步增加了殺傷力。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