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這詞,是對我國無數科研人員的不尊

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哪裡有什麼彎道?中國科技取得突飛猛進根本不是靠所謂的彎道

,而是:靠血汗,甚至靠生命!!!

1,靠的是模仿和逆向。這不是貶義詞。模仿和逆向是任何科研人員的必經階段,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甚至是美國,無不例外。日本模仿了德國的機床和汽車、韓國模仿了日本的半導體和液晶顯示、美國模仿了德國的軍工和材料等等。即使是你自己,你在學校讀書學習前人的理論,這難道不是模仿嗎?你學習老師教導的各種技巧和經驗,難道不是模仿嗎?模仿不可怕,就怕你連模仿的信心都沒有!!

2,靠的是犧牲和忍耐。也同樣不是貶義詞。為了吸納日本人和德國人進來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我們國家犧牲了環境,犧牲了綠色,工人忍耐了被他們剝削血汗錢,換來了我們:家電工業在日本上取得經驗和起步基礎,然後取得反敗為勝!!!電視機、空調機、電冰箱、手機等等我們已經把日本完全達到了……也換來了我們在汽車工業和工程機械方面通過吸納日本和德國的技術,艱難走出了自主創新的第一步!!摩托車、貨車、小汽車、重工機械、基建機械我們已經可以逐步國產化了。

3,靠的是人口紅利。我們人口占全球的1/5,有大量智慧的人有才能的人,如果說人海戰術可以用於戰爭,那麼人海技術同樣可以用於科研創新,“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不需要再解釋了。

4,靠的是無數技術員的血汗,一點沒誇大,真的是血汗。當國外的技術員享受雙休的休閒工作時候,中國技術員正在苦憋的加班,甚至是超負荷的工作,最近幾年,中興和華為都爆出技術員腦累過渡死亡。這已經說明一切,他們是用生命承受科研進度的壓力,無良的人用一句輕鬆的“彎道”就略過他們的血汗付出。

5,靠的是國內殘酷的競爭!!!真的殘酷,至上而下,“低價高質”是國內科技公司的生存之本,要做到功能多還要價格低,而且質量還要過得去,國內科技人員基本是挖空一切智慧,用盡辦法使用最新的技術和材料,才能混到一點市場。如果你的企業,技術跟不上,價格還死貴,基本等同於破產,這類企業多不勝數。

6,靠的是技術員生活的無奈!!高昂的房價,技術員靠青春吃放,過了40歲基本難以再勝任一線的高強度開發,所以技術員再40歲之前,付出了大量的創新和研究,除了為了在公司獲取晉升機會,更加是為了自己創業積累技術基礎。

所以,中國的科技得到發展,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彎道超車,你打算超車的時候,前面的車也在加速擺脫你,甚至壓彎擋住你超越。中國開的車能逐步接近對手的尾燈,是因為中國駕駛員24小時狂奔,別人在服務區休息1小時,她休息10分鐘!請不要再用“彎道超車”來抹殺無數技術員的血汗付出。


“彎道超車”這詞,是對我國無數科研人員的不尊


“彎道超車”這詞,是對我國無數科研人員的不尊


“彎道超車”這詞,是對我國無數科研人員的不尊


“彎道超車”這詞,是對我國無數科研人員的不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