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医学小侦探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体检检查正常,只是说明血液细胞里边可能没有癌细胞的释放,正常的体检一般的话会出现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有的可能会查一下尿常规,泌尿系的彩超,心脏的彩超,一般别的器官和组织都不作为常规检查。这些检查都是不疼不痒的,检查可能会发现小的问题,大的问题还是监测不出来的。

如果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有的癌症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一旦出现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周围的年龄组织的代谢,包括有没有周围器官以及淋巴组织的转移,一旦出现症状可能是属于癌症晚期的症状,有的跟癌肿长的部位有关系也不能手术,所以说有一部分人是检查不出来的。也是一些常规的体检,都没有核磁ct以及彩超,包括胃肠镜的检查,这些潜在部位的疾病是检查不出来的。如果有条件最好查一下核磁的检查,记住要是核磁这种检查的比较细,而且包括血管瘤动脉瘤都可以检查出来。


一部分体检中心可能会带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比如说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如果轻微的偏高,也没有特殊的诊断意义,可能还会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恐慌。


癌症有很多种,如果出现晚期可能是由于器官组织的转移,包括您如果血液体检都检查来定标之后没有特殊的变化,只是说明血液没有侵犯,可能会出现淋巴道的转移,以及某种临近器官组织的转移,这种是血液检查不出来的,只能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者是根据具体的典型症状,一般都会出现典型的乏力症状,很少有没有症状的表现,但是一部分人可能不敏感,也可能跟某些器质性症状以后合并就会掩盖这种疾病的发生。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派特CT,可以进一步检查全身各个脏器,器官组织以及淋巴结有没有转移皮肤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转移号以及转移的器官,有没有增生组织,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药物治疗。


汐炜医生


这种情况我以前也见过。

以前一个患者家属来咨询我说父亲前几天在乡下抽血体检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总觉得长期腹胀痛并伴有消瘦所以来我们医院做一下更全面的检查。结果做了胃镜发现是胃癌,作为全腹 CT 平扫还发现肝脏有一个转移的小结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后来我看了患者的乡下体检报告,其实他在乡镇卫生院就做了抽血的全套体检,胸片和心电图等简单的体检,并没有作胃镜、肠镜、全腹彩超、双肺部CT及全腹CT等检查进一步的体检检查,所以肝脏的小结节会漏诊。没体检胃镜胃里面癌症也就漏诊了。

但并不是说他本来没有的,其实患者癌症肯定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这种不明显的癌症抽血检查查不出来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抽血体检检查不出胃癌和肝癌?

我们人体很多个器官都有很强大代偿能力,比如我们的胃切一半掉,剩一半还是可以完全替代帮忙消化,我们肝脏、肾脏、肺也是这样,切除一半抑制给别人,剩下一半还可以正常的工作,保持我们正常人的新陈代谢保持正常的生活。只要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我们常规抽血就是查不出来有异常的。

所以如果真的有难受要做体检的话最好要去大医院作全面一些。不能简单的就做抽血体检,比如全肚子的彩超、包括肝胆胰腺、脾脏、双肾、前列腺、甲状腺等彩超。40岁以后胃镜、肠镜体检都要包含进去。女性的话还要包括乳腺和子宫、卵巢等。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道肿瘤占据所有肿瘤一半以上,早期的食管癌、胃肠道癌症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其它检查比如 CT、磁共振、彩超都都检查不出来早期的胃肠癌及食管癌,所以常规全面体检也要包含胃肠镜的检查。

回到题主的提出的问题

有可能你的体检项目比较简单,单纯的抽血有时候查不出癌症的,早期的食管癌、胃肠癌也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当然你问题描述不够清晰,我也只能结合我自己临床经验回答一下。


消化内科叶医生


为什么体检正常,但是在短期内确诊断出患癌了。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体检只是检查个大概,并没有针对性的体检。要想知道哪个部位有癌,只有针对性的检查才会有准确的结果。

我单位年年体检年年正常。在2017年8月份,单位刚组织完体检一切正常。我确在2017年12月份无意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那时已经有大拇指那么大了,不痛不痒,诊所开了要吃也不见好转,三天后到市医院检查,医生见意先检查甲状腺没问题,在检查口腔没问题,最后叫做鼻咽镜检查。结果问题出在鼻咽部有肿物且已经破溃成菜花状了,医生见意第二天做活检。一星期后报告出来是鼻咽癌非角化,估算是中晚期了。所以体检不一定会全面的。比如想知道鼻部有问题,就得EB病毒检查,然后在行鼻咽镜检查。要是胃就先查幽门螺杆菌,在行胃肠镜检查,要是肺检查就是低螺旋C

T检查。乳腺做乳腺钼靶检查。肝部做彩超检查。所以,身体某个地方有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少花钱少痛苦



命运自己管


先说一个真人真事,一位本人医院同事,刚参加完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当时做了胸片检查,没有异常。而不久后他出现频繁干咳,过了大半个月再次做胸部CT,结果诊断为肺癌晚期。虽然时间上没有题主所说的这么短时间,但可见这样的事情还是会有的。

为什么体检结果一切正常,短期内还会查出癌症晚期?

其实,临床上的检查项目非常多,针对不同疾病还有不同的专科检查项目。体检作为一项常规项目,缺乏针对性,并非所有检查都能覆盖,况且患者的经济也不允许。体检的目的,是及早发现身体中比较常见且容易发现的异常信号或疾病,如有无肝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脂血症、糖尿病、尿路感染等等。

如果患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检查项目,一般常规体检的项目只有三大常规(血、小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B超、胸片等影像学,以及内外五官科的体格检查等项目。所以,很多癌症其实体检并不一定能够发现。再者,有些癌症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被发现。但随着癌症的不断进展,甚至出现转移,发现时大多数已经是晚期,例如肺癌、胃癌等。所以,即使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感觉到有身体不适,还是建议马上去医院就诊。

针对不同癌症的检查项目建议

虽然常规体检不一定能发现所有癌症,但对于有肿瘤家族史、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事特殊职业等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检查项目还是可以及早发现相应部位的癌症的,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肺癌

对于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从事室内装修、烹调或接触粉尘等工作的高危人群来说,低螺旋CT是最好的检查项目,它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性肺癌。

2.胃癌

如患者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史,体检时最好行胃镜检查,胃镜是发现胃癌最好的检查项目,即使早期的胃黏膜癌变都逃不过胃镜的法眼。可同时进行C14呼气试验检测,如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3.直肠癌

如果患者有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疾病,最好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如有息肉,也可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防止息肉癌变。

4.鼻咽癌

我国南方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现有研究已经证实,EB病毒感染是引起鼻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体检时如要筛查鼻咽癌,除了进行耳鼻喉科的体格检查外,还可以抽血行EB病毒相应抗体检查。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检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也并不一定是鼻咽癌,需要密切随访跟踪,定期复查。


药师方健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发现癌症晚期!这个是有可能的,也确实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是,这不是体检没有用,而是他体检选择错体检项目。体检要选择正规的体检机构,做针对性的检查。这个癌症不是4天就能长出来,癌症长出来到出现转移,起码有至少半年的时间,这期间如果早一点发现,也不至于是晚期。


体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

现在很多机构的体检,都是很表面,很片面的。老百姓不懂,因为去体检,就能查出所有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

体检分为很多项目,有抽血检查,超声、X光、CT和磁共振、鼻咽镜、宫颈癌筛查等等项目。其中抽血又有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等。

比如去体检只做一个抽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就仅仅是体检里面很小的一部分,有没有癌症,单纯做这个检查不出来。比如肺癌,不会反应在血常规和肝功能上,这些结果也是正常的,所以也是可能得晚期肺癌的。

肺癌,用什么体检项目去筛查?做胸部低剂量CT检查。这是唯一一个能筛查早期肺癌的检查。如果体检仅仅是做了胸片,早期肺癌胸片看不到,做了胸片以为结果正常,最后癌肿长大,出现了转移,就是晚期肺癌。去年有个29岁的教师,年年体检,最后也是发现了晚期肺癌,因为她可能都是只做胸片,没有做过CT检查。

再比如肝癌,单纯抽血查个血常规和肝功能,也有可能发现不了肝癌,这些结果正常,不代表没有肝癌。应该抽血查AFP,并且最起码要做个肝胆胰脾的超声检查。


如何去选择体检项目

我只是也写过很多有关如何去选择体检项目的文章。要有针对性的去选择。要筛查胃癌,要做胃镜。肠癌,要做肠镜。乳腺癌,要做乳腺超声。甲状腺癌,要做甲状腺超声。宫颈癌,要去妇科做宫颈癌筛查。如果家族中有患相关癌症的,可以着重检查一下。

大家会问了,这么多癌,不可能一次性做这么多检查,也很贵。是的,就算是医生,也不可能给自己做这么多检查,可以隔年挑一样来做,这样就会比较全面。

另外,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去体检,有关如何选择项目,可以询问他们。不要到非正规的医疗机构去体检,不要贪图便宜,不然花了钱,做了也没用,还会让自己放松了对自己健康的警惕。


小影大夫


短短4天时间,从“一切正常”变成了癌症晚期,这不太可能吧,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体检一切正常, 为什么4天之后又去做检查了,而且一查出来就是癌症晚期了,我有点不太相信。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体检的结果发现了问题,然后进一步检查,提示为癌症的晚期,我认为这样是比较合理的,也解释得通。

体检确实有可能出现漏诊或者误诊,因为有时候体检的项目过于简单,也不是专门针对癌症的筛查,还有的体检机构,检查人员水平良莠不齐,这都有可能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例如肺癌,早期肺癌做胸片是很难发现的,而是需要做肺部CT检查。还有大肠癌,做彩超或者CT都不一定百分百能够发现,确诊需要做肠镜检查。如果选择的体检项目不对,或者根本就没有做相应的检查,就有可能出现漏诊。

所以,我一直强调个性化的体检,根据每个人的家族史,疾病史,工作、生活和饮食习惯,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应该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体检,这样走过场式的体检,可能会导致很多疾病漏诊了。特别是单位组织的体检,很多单位的体检,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对于诊断癌症,没有太大的帮助,想要筛查癌症,最好选择一些专门的防癌体检套餐,这样是相对比较好的。


普外科曾医生


这种情况确实匪夷所思。只有4天时间,变化如此之大,无法解释,这中间应该有些其它没有说清楚的事情吧。

徐医生见过一位体检正常,却在数月后查出肺癌晚期的中年男性患者。

这位患者年前单位体检一切正常,可年后数月,出现咳血丝痰,呼吸困难,检查后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回头把去年体检的胸片拿出来再仔细审阅,确实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徐医生分析,有可能去年体检时肺部还没有病灶,或者病灶很小,胸片分辨率并不是很高,难以发现微小病变。而恶性肿瘤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可能一段时间处于休眠期,不怎么长大,可一旦开始增殖,便是“疯长”,其速度非常快,可在短短数月内迅速发展,而致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是晚期。

回到我们体检的话题,如何实现高效的体检?

除了常规体检以外,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家族史、平时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身体某方面的不适等信息,进行相应的专科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诊治。比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加做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加做胃肠镜检查等。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这个提问我认为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果是体检一切正常,4天后为什么又去做检查。只可能是体检发现了一些问题,4天后做进一步检查,查出来是晚期癌症。体检本身就只是粗略的检查,如果发现一些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再提醒你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症状的“看起来健康的人”,体检完全正常,怎么可能4天后又去做其他复杂的检查呢?如果本身是有症状的晚期癌症,既然已经有症状,那么就不能算“体检”,而是针对症状的诊断治疗。如果说体检完全正常,半年后查出晚期癌症,那倒是有可能的。

目前流行的体检,并没有针对性,有些体检单位的项目包含胸部CT,倒是可以检查出大部分的肺癌,对于其他常见的癌症,常规的体检却不一定能够检查出来,比如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常规的体检都不能诊断,但是所有的体检都包含大便常规,如果仔细看,这些癌症病人可能会有大便隐血阳性。如果发现大便隐血阳性,再进一步检查,那么可能就可以发现这些癌症;可是大便隐血阳性,在很多“格式化”的体检报告里,并不会提示异常,并不会让病人注意关注和进一步检查,的确,也有大部分大便隐血阳性的人,其实没有癌症,如果让所有大便隐血阳性的人都去进一步检查,似乎又会浪费医疗资源和过度医疗。同样,现在很多体检单位检查“肿瘤标志物”也是这个道理,很多癌症病人,但是肿瘤标志物却不高,肿瘤标志物高的病人,有很多也没有癌症。

所以目前的体检模式,的确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果要针对癌症的体检,检查必须要更有针对性。但是有相关经验的医生,往往不会是体检医生。要想体检和癌症筛查更精准,需要个体化的服务制定专门的方案检查,但是费用肯定比一般体检高。


泌尿肿瘤外科鲜医生


也就是说,常规体检未必能够检查出癌症。需要专项检查。

或者说,癌症也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够表现出来,而是特定的指标,需要特定的检查。

或者说,癌症不代表全身性疾病,而是局部性的疾病。所以没有在一般检查项里体现。如中医所言,癌症是身体失偏,也就是局部失偏导致的,你没有针对那个具体的问题检查,就没有指标体现。

再推断一步,癌症不治,恐怕也是失偏到了极端,全身都受到影响之后的情况。也就是那种因局部问题而影响到了全局,而且无法纠正,而且危及生命。

所以,常规检查其实是检查全身的问题,而不是局部。在影响到全身之前,体检检查不出来癌症,是西医理论体系上的问题,它没有疾病发作前对应的问题描述和检查的手段,理论体系不完备。思想不到,意识不到,自然检验也不到位。

为什么体检4天后检查出来癌症,因为出现了症状,做了特别的针对性的检查。也就是思想到了,意识到了,检验才到位了。

中医理论是先知先觉,西医理论强调实证,也就是后知后觉。从西医理论体系而已,未发病检查不到很正常。


踏雪无痕5141815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原因如下:

1、我们的身体存在着超强的代偿能力,大多数疾病所带来的异常在最初阶段都不会表现得太过显著,其原因便在于此,这种代偿机制可以额外提供一些"渠道"以维护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直到疾病继续进展直至超出我们的代偿能力;比如肝脏被切除近半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肝功能,肾脏被切除一个后另一个仍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等等;所以,即使您已经罹患某种癌症,但在病入膏肓之前,很多检查项目仍有可能显示为健康数据;

2、检查项目精细程度不足,尤其是作为常规检查的那些项目,比如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彩超、胸部X线片等等,所能涉及的一些疾病大多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像癌症这种东西,并非上述检查项目所能显示出来的,除非像是之前所说,病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进展,肿瘤越发明显,举个例子,比如肺癌,很多肺癌都可以通过胸部X线片发现,但是,一旦胸片能够清晰显示出肺癌,那基本上代表着癌症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的程度,所以,要想早期发现肺癌,只能通过精细程度更高的检查项目,比如螺旋CT、核磁共振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等,而这些检查项目是很难被常规应用的;

3、体检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很多部位涉及不到,不论是胸部X线片、还是胸部CT或者胸部核磁共振,即使检查再精细,也无法在胸腔里发现脑癌或鼻咽癌,所以,体检这一医疗行为同样应该个体化,就如同对症下药,只有详细询问被检者的具体现状,比如年龄、既往病史、现病史、工作内容、所处环境状况等等,才能针对个体筛选出更有价值的检查项目;

4、比较不愿意说的一项——漏诊,一些个别的体检机构的检查流程缺乏正规性,参与检查和诊断的医务人员缺乏耐心、得过且过,甚至连专业性也稍显不足,这很容易导致漏诊的情况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