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变=癌症?

周凯婷


这些都属于癌前病变
宫颈糜烂跟宫颈癌有关系

宫颈糜烂是女性身上出现概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是宫颈部位出现慢性炎症同时还伴随着宫颈粘膜上皮脱失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下在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宫颈表现为鲜红色。在子宫颈糜烂的部位容易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的现象,会增加感染HPV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进一步演化为子宫颈细胞瘤。

胃溃疡跟胃癌有关系

胃溃疡是导致胃部出现癌症的一种癌前病变,虽然说胃溃疡并不会直接转化为胃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反反复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同时在长时间溃疡的状况之下就会导致胃粘膜细胞基因调控失衡,这样在粘膜部位就会出现不典型的增生,在这些溃疡部位就会出现恶变。

直肠腺瘤跟直肠癌有关系

直肠腺瘤是导致直肠部位出现癌症的一种病变,有很多种类分为管状腺瘤以及绒毛状腺瘤等等,其中绒毛状腺瘤出现癌变的概率更高。直肠腺瘤癌变的概率是因为在直肠内代谢废物会经常通过,会对腺瘤进行摩擦,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癌变,而且直径越大的腺瘤癌变的概率也就越高。

肝硬化跟肝癌有关系

肝硬化离肝癌非常近,当然肝硬化的出现跟肝炎有很紧密的联系,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等,会导致肝功能下降并引起肝细胞癌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出现。

上述都是一些癌前病变,针对不同部位的癌症,所对应的癌前病变也是不同的,但其实并不是说出现癌前病变就一定会患癌。

癌前病变跟癌症并非直接等号

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发展成癌症的,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之内进行治疗就可以将癌症扼杀在摇篮当中。比如在导致宫颈癌变的一系列癌前病变当中,往往需要经历长达十年的时间才会发展成癌症,如果在这个阶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以进行预防。

如果只是出现癌前病变身体并无任何异常现象,大家不需要担心,去专业的机构进行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可以。

关注“肿瘤的真相与误区”,每天了解一点肿瘤知识~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现在很多人一看到“癌”就很紧张,因为不了解医学名词,看到癌前病变里有“癌”,就在想癌前病变是癌症吗?其实,癌症癌症的发生不是突然出现的,与很多因素有关。癌症一路发展过来,会经历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癌前病变虽然带着“癌”,但是与癌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癌前病变与癌症不能直接划等号

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出现前的一种疾病形态,癌症都是从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但是癌前病变并不一定会发展成癌症,从癌前病变演化成癌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较常见的癌变病变有:黏膜白斑交界痣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

腺瘤性肠息肉皮肤慢性溃疡肝硬化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伴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等等。

癌前病变是可逆的,是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的转折点

癌前病变与癌症不同,也不属于癌症早期,因为没有癌细胞事。癌前病变是可逆的,对一个疾病发生、发展历程的一种不稳定性描述。如果查出癌前病变也不要太担心,定期检查即可。对于年龄大于40岁以上、有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可以每1~2年甚至半年做一个病变部位的检查,比如肿瘤标志物、CT、胃肠镜、B超等,密切监控病变状态,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我是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不明显,没有特异性。常以隐痛和消化不良为主,表现为餐后明显上腹部不适、疼痛,并有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

胃癌发展大致过程

  • 正常胃黏膜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化生、异型增生

  •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年纪大的胃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但如果正确治疗、保护得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不会癌变的。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处理不好,就是胃癌早期。

干预方法

1 检查推荐浅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检测幽门螺杆菌,视情况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 戒烟酒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吸烟、饮酒正相关。

3 规律饮食饮食要细嚼慢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辛辣霉变食物。


易加医,为肿瘤患者寻找一切可能


给一瓶二锅头


癌前病变和癌症并不能划等号,这是肯定的。

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以下几种:黏膜白斑、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皮肤慢性溃疡和肝硬化等。

我们具体来看癌前病变和癌症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呢?

二者的联系:癌前病变细胞较正常细胞会更容易发展为癌症,如果癌前病变不予控制则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癌症。

二者的区别:第一,如果说细胞已经发生癌变的时候,在临床治疗上这个进程就只能被控制,但是却不能被逆转。但是癌前病变时如果能够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控制的话,癌前病变可以不继续向癌症发展,而是向正常组织逆转。第二,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而且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等转移到身体别的组织器官,但是发生癌前病变的细胞生长速度没有癌细胞快,也不会通过血流和淋巴等转移。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临床上黏膜白斑存在一定的异型性,如果长期不愈有可能转化为鳞状上皮癌;皮肤慢性溃疡如果存在长期慢性刺激,部分病例可发生癌变。可以看出黏膜白斑和皮肤慢性溃疡虽是癌前病变,但是临床上很多黏膜白斑和皮肤慢性溃疡停止刺激后并没有发展成癌症。

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有时会给癌症本身增加神秘的色调,同样,对于癌症的不解也会增加对于癌症的恐惧。建议对于有癌症家族史者,要定期接受筛查;如果已经发现癌前病变的人群也不要太过于紧张,及时、积极地干预治疗对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本期答主:魏俊芳,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能的病变,如长期存在可能转化为癌。它们在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常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如能及时治愈,便可能恢复正常。反之,如不积极治疗,则有可能发展为癌。

肿瘤的发生和演进是多因素作用下经长时间、多步骤发展,并有多种基因参与的一个渐进过程。多数肿瘤的发生经历了局部组织的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最后发展为浸润癌,这体现了肿瘤的多步骤发展。加深对这一过程的认识,特别是对一些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随访和普查,有利于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利于恶性肿治愈率的提高。

癌前疾病是指某些统计学上发展为癌的可能性较大的独立性疾病。它们通常伴有癌前病变,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有的可能转变为癌。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疾病有: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胃及结直肠的腺瘤性息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外耳道、阴茎和膀胱的乳头状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慢性乙型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结节性肝硬化,体积大于1cm和伴有结石的胆囊腺瘤,结肠慢性血吸虫病,隐睾,日光角化病及交界痣等。正确认识和积极治疗上述癌前疾病,对肿瘤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肿瘤何大夫


国人普遍谈“癌”色变,有时甚至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只要沾上“癌”字就吓得胆战心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癌前病变”这些带有“癌”字眼的医学名词吓倒。


其实,“癌前病变”尽管带有“癌”字,但跟癌症根本就是两回事。

先来说说什么是“癌症”。


什么是“癌症”呢?癌症其实是老百姓的通俗叫法,实际上指的就是恶性肿瘤,癌症就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就是癌症。恶性肿瘤就是恶性的肿瘤。肿瘤按性质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癌症,很显然它是一种恶性的疾病,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般长的比较快,而且有侵袭,会向远处扩散和转移,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它会向周围侵犯,直至将“种子”转移到远处,在那里生根发芽,也就是所谓的癌症扩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普遍对癌症心存恐惧,谈癌色变。


恶性肿瘤可以进一步从来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胃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等等指的就是这一类癌症;另一类是从间胚叶或结缔组织(肌肉、血管骨骼、结缔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相对少见一些,比如脂肪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骨纤维肉瘤、血管肉瘤、软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等等。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名称后面都一定会带有癌或肉瘤的字样,比如淋巴瘤,从字面上它没有癌和肉瘤的字样,但它可是名副其实的恶性肿瘤。还有白血病,尽管叫“病”,其实它也是名副其实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建议大家不要想当然地望文生义仅从名称上来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对癌症应该有所认识,那什么是癌前病变呢?它是不是也是一种癌症呢?下面就来说一说什么是“癌前病变”。


想要知道什么是癌前病变,我们先要知道的是:癌症的长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就是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长癌症,癌症有一定的发展阶段,比如,某个人诊断得了癌症,其实在这之前,在他的身体里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过程,其中就包括癌前病变阶段。其实,医学上更准确地应该叫癌前状态,包括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两个概念。“癌前疾病”指的是与癌症相关的良性疾病,它们有发生某种癌症的可能性倾向性危险性,是一个临床概念,比如胃癌的癌前疾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这些本身都是疾病,它们当然都并不是癌症,但它们有癌变的可能。“癌前病变”指的是已证实与某种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一个病理学上的概念,它在形态学上有细胞学和结构学上的异常,在遗传学上有基因克隆性的改变,在生物学行为上很可能会发展为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性癌(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癌症),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癌前病变不是癌症,查出癌前病变并不是表示得癌症了。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逆转癌前病变吗?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癌前病变只是恶性肿瘤(癌症)的癌前阶段,仍然不是癌,这个时候积极干预,可以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中。只要及时干预治疗,多数癌前病变不会或者是没有机会发展到癌症。有办法逆转吗?癌前病变本身就有一定的可逆性,既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癌,也有可能自行或在采取某些有效的处置措施之后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如果暂时不能进行干预和处理,加强监控检查也是重要的措施,比如口腔和外阴的白斑病变可考虑进行治疗干预,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又比如,家族性结直肠息肉病或腺瘤要早干预,定期行肠镜检查,视情况行肠镜下的息肉摘除或切除,并常规送病理检查。

已经处于癌前状态,但还不是癌症,应该感到庆幸,这是身体对你的警示,除了前面说的进行积极干预处理和监控检查,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及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远离致癌物,呵护机体的免疫力,等等。

一句话,如果发现有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该积极治疗的要尽早干预治疗,该定期检查监控的也要做到去定期检查监控,不要掉以轻心,该采取预防措施的要去付诸行动改变,听之任之的后果,必然是将来后悔。


问答作者简介:@肿瘤专科医生 潘战和,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今日头条健康问答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肿瘤科普作者,健康专栏作者,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首批成员,健康中国科普之星,微博2016最佳医学科普达人,拥有200万+粉丝的微博大V,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新浪微博@肿瘤专科医生。长期从事恶性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热心并致力于肿瘤科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著有畅销科普书《谈“情”说“癌”》。


肿瘤专科医生


首先先说答案,癌前病变与癌症之间并不能划等号,不过两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先来搞清楚,什么是癌前病变。所谓癌变病变是癌症出现前的一种疾病形态。常见的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肝硬化等等。虽然癌前病变还不是癌症,但如果不被重视的话,也有很大的几率发展成癌症。像萎缩性胃炎就有可能发展为胃癌,宫颈糜烂也有可能发展成宫颈癌,Barrett食管可发展成食管癌等等。


那么若是患上了这些癌前病变,就一定得癌么?并不是的,只不过预示着有较大的几率而已。再说了,这些癌前病变也是可以治疗的,并非治不好。像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就可以找肠胃科的专家进行治疗,吃药的话就可以治好,所以不需要那么紧张和过度担忧。


其实癌症的发生是由内部因素和外在因素导致的。若日常生活中喜欢喝酒抽烟,即使没有癌前病变,也有很大的几率患上肺癌或者肝癌。


再次强调一次,癌变病变不是癌,但是请注意随诊随访,别让癌前病变有变癌的机会。

此外注意饮食和心情开朗,戒烟戒酒,规律生活,定期健康体检,让癌前病变减少或消失。这样就会让癌不再萌芽。让人类癌症得到真正的预防。


指导专家:李家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长期从事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


医联媒体


癌前病变与“癌”字挂钩,难免会被认定二者之间存在某种亲属关系,事实上,癌前病变一个癌细胞都没有,和癌症早期征兆也非同一概念

癌前病变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像一些良性病变,如果早期予以干预治疗,则病情可逆,若是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往癌症的方向发展。

我们熟知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等等,这些都与胃癌相关,但它们真正演化为癌的可能性却只有2%-3%,就像癌症的基因检测一样,我们可以预测受检对象的患癌风险。但即便测出高达80%的患癌几率,我们也无法确定癌症是否真的会发生,

癌前病变和癌症并不能划上等号。

或许有人会认为既然癌前病变与癌症相距甚远,那又何苦冠上“癌前”让人胆战心惊?其实,就如我们不能肯定癌前病变的未来就是癌症一样,我们也无法排除它最终会走向癌症的可能性,界定癌前病变并予以积极治疗可以最大程度规避患癌风险。

癌前病变通过医疗干预是可以逆转的,确切表述应该是积极治疗可将病变终止在某一状态,使其不会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

例如萎缩性胃炎,如果患者只属浅表性胃炎,一般仅给予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若已是处于中度阶段,则会添加保护胃粘膜的药物。但当发展到重度萎缩性胃炎,甚至出现异性增生时则应该提高警惕,除了相应的药物干预之外,还应每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接受胃镜复查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测,将癌前病变扼杀在摇篮期。

体检是发现癌前病变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建议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人定期接受防癌检查。另外,有癌症家族史、来自癌症高发地区的人群或是某些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作人员如矿工等等,应针对性地予以单病种癌查。一般的防癌检查包括低剂量螺旋CT、胃肠镜、乳腺钼靶、肿瘤标志物等,这些不仅能查出癌症,也能查出良性病变。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二科主任医师 邓宏武

湖南医聊


癌症在发生发展过程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癌前病变是指是指在任其自由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癌变可能的一些疾病,比如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皮肤慢性溃疡、子宫颈不典型增生、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肝硬化、某些良性肿瘤等。肺癌同样存在癌前病变,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已被视为肺鳞癌的前期病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肺腺癌的前期病变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去年医院有个护士发现5mm磨玻璃结节,病理提示就是腺瘤样增生。癌前病变其实也是多因素造成的,如环境因素、长期慢性炎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遗传基因等等。

癌前病变与“癌”字挂钩,在这个癌症发病率极高的社会,很多人非常担心查出癌前病变迟早会发展为癌症,甚至不少人把癌前病变直接等同于癌症,吓得夜不能寐。事实上,第一,癌前病变不是癌症,也不是癌症的初期,它们与癌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癌症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最终都会发展成癌症,只有少部分的人可能会出现癌变的可能。

从癌前病变演化成癌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且是否会沿这段路走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熟知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等等,这些都与胃癌相关,但它们真正演化为癌的可能性却只有2%-3%。而宫颈鳞状上皮中一重度不典型增生,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治疗,10年后大约1/3的患者可能会发展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在所有的癌前病变中,部分癌前病变是可以逆转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自行退缩,比如宫颈轻度上皮内瘤变,一般为炎症表现;部分病变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在一生中,都发展不到需要医疗干预的地步;部分癌前病变通过积极治疗可将病变终止在某一状态,使其不会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比如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进行宫颈椎切手术治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检测出癌症前病变还是一件好事情。在发现体内存在癌症前病变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的随访或者及时去进行干预治疗,将这些可能转换成癌症的危险因素及时的“扼杀在摇篮里”,避免这些病症持续的发展。

如果仅仅发现有癌前病变,并没有出现更多异常的表现和不适,不要过度惊慌担心癌症的到来,更不能把癌前病变与癌症划等号,而应摆正心态,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胡洋


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缓慢过程。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继续发展下去,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因此说癌前病变不等于癌症。

癌症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所谓的癌前病变是指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许多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变期予以重视,是可以控制其发展的。例如子宫颈鳞状上皮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如果加以治疗是可以控制的疾病,而不加以治疗,约1/3 的患者在10年后发展为鳞状细胞癌。因此,对癌前病变我们既不能过度担心,也不能无视其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治疗。

癌前病变常表述为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卵巢囊肿、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胃肠道多发息肉、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溃疡、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处上皮非典型增生、包皮过长及包茎、烧伤瘢痕、色痣等。

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治疗,癌前病变是有可能逆转的。比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所以有以上病变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医,已取得及时的治疗,减少癌症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