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萬曆朝的國本之爭盡人皆知,國本之爭的主角是萬曆的皇長子朱常洛,大家一致認為朱常洛父子是文盲,包括現代很多人依然認為這兩代君王其實都是文盲,身為帝國儲君怎麼可能是文盲呢?那麼事實究竟怎樣呢?


沒有出閣讀書不代表不讀書

之所以認為朱常洛父子是文盲,主要在爭國本中,大臣們的上書,大臣們總說皇長子沒有出閣讀書,注意:沒有出閣讀書並不代表不讀書!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人們喜歡拿萬曆不讓朱常洛出閣讀書說事,證明朱常洛是一個文盲。問題是,出閣讀書與讀書完全是兩回事。出閣讀書,它的政治意義、禮儀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實際意義。

說這話的人不知道怎麼想的,一個皇帝不讓自己的兒孫讀書,難道天天讓他們在宮裡鬼混嗎?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出閣讀書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信號,是明代太子專用的學習制度,這個制度源自嘉靖,嘉靖迷信道教,相信兩龍不能相見,於是讓太子出閣讀書,按儲君的標準培養,遂成定製!

我們知道,朱常洛20歲被立為太子,登基的時候已經39歲了!做了19年的太子,怎麼可能不讀書呢?萬曆皇帝得有多蠢,以至於荒廢儲君的學業,他還想不想見列祖列宗了?

朱由校出生的時候,他爹就已經是太子了。不管作為太子還是太孫,他的教育必然不會被耽誤,這種人的教育,誰敢耽誤?因為,你耽誤了他們受教育,就得對帝國負責,就得對歷史負責,他們不是普通人,他隨時可能會成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一個皇子從小擔負這種身份,在六七歲時,肯定就得開始讀書了。這不是他想讀書,或是他不想讀書的問題。而是,他們必須得讀書。


太監也有一套教育制度

按明代的制度,太監也有一套完整的學習制度,皇宮內的太監只要表現的優秀,在六七歲時都可以揹著書包上學堂。明代太監,尤其是司禮監的太監,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是必須要有文化根基的!太監從小就讀書認字,是明帝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因為太監需要幫助皇帝辦公,太監不從小讀書認字,怎麼幫助皇帝辦公?

太監想幫皇帝辦公,至少得能讀懂那些奏章吧。奏章誰寫的?那可是通過科舉考試層層選拔出來的社會精英寫的,沒有點文化基礎看得懂嗎?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僅僅讀懂那些奏章就夠了嗎?不是的,他們還要批閱奏章,起草聖旨,沒有十年八年的學習積累,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

那些有機會讀書的小太監,肯定都會非常高興。因為,知識改變命運,讀了書的太監,以後就不用幹雜活了,以後就可以坐辦公室上班了。

單就文字本身的工作,沒有十年八年的學習,是無法勝任的。更何況,相關奏章、聖旨涉及到帝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沒有足夠的知識,肯定勝任不了。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明代太監的文化程度。因為,人家也是給皇帝當秘書的。更主要的,太監的這種工作,並不是某個皇帝一時興起的結果,它是帝國一項系統的管理模式。他們各種職務的升遷,與外廷的官員並沒有本質區別。

一個太監想取得太子、太孫、皇帝的信任,並且成為內廷中的高級管理人員,那得拿出幾把刷子的,絕不是會陪小皇帝(或太子、太孫)玩遊戲就可以的。

大家不要總覺得,想出人頭地,揮刀自宮就可以了,成功沒有這樣容易。想成功也不是學點厚黑學就可以的!

太監多的去了,大部分也就是幹雜活罷了。能成為管理人員的,通常也得十年寒窗,還得在後來工作中有優秀的表現。否則,也就配乾點雜活,或當一個底層的管理人員。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因為太監沒有話語權,所以大家總覺得,太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就是靠拍馬屁進入了管理層。這種人有沒有,肯定有,但是,它永遠也不是主流。

朱常洛39歲、朱由校15歲了,卻是從來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所以都是文盲,充其量就是半文盲,這種說法純粹是自欺欺人!


皇家自有皇家的學習制度

許多人看歷史,通常就是為了滿足一種優越感,總覺得那些歷史大人物都像傻子,總覺得如果我穿越回去,就能如何如何,這純粹是自欺欺人!

可以這樣說,朱常洛、朱由校都接受過第一流的教育。

這不是他們想不想接受教育的問題,這不是他爹想不想讓他受教育的問題,而是宮廷的基本管理制度決定,他們到了學齡,必須得接受教育,因為他們生下來就不是普通人,他們擁有著比普通人更多的責任,普通人混吃等死、大字不識,通常隻影響他本人的命運;而作為皇子皇孫,那就不同了,這種人如果混吃等死,大字不識,那就會影響許多人的命運。

皇帝家也不差這幾個學費,所以,絕不會耽誤皇子皇孫學習的。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六七歲就開始背三字經,就連太監六七歲都開始上學了,皇子皇孫更不會拖到八九歲才開始接受教育。

這些皇子皇孫,即使從小就接受第一流的教育,也沒有人敢保證,他們一定能成為合格的皇帝、親王。

所以,他們的教育,就是從小抓起,嚴格抓起,太祖皇帝也會害怕,自己打下的江山,會被哪個不孝子孫糟蹋了。如果他們天天就呆在宮裡混吃等死,那太祖皇帝的棺材板可就壓不住了。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太祖皇帝自然會把相關的教育制度化,皇子皇孫的教育必須高度重視起來,因為,誰也不敢保證帝國能不能一世、二世、、萬世的永遠傳下去,如果連這種事都不高度重視起來,那帝國滅亡,肯定就可以倒計時了。

我們想當然的認為,皇帝的兒子,生下就可以胡吃海喝,也不愁就業問題,所以,他們的家長肯定不會關心他們的學業,而他們也肯定不會用心讀書。即使在現實社會中,我們誰見過這種家長?我們見過哪個有錢人的兒子,就是這樣長大的?

在現實社會中,哪個家長不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剛剛會走路,就開始各種教育,再有錢再有勢的家長,也會這樣做的。

明帝國的歷史,被眾多民間故事淹沒了,所以許多人總覺得,朱常洛、朱由校可能是半文盲,甚至是文盲。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皇室嫡系子弟,肯定都會接受第一流的教育,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如果有人對此都表示懷疑,就不妨想一想,在現實社會中,只有要條件,哪個家長會不讓自己孩子讀書呢?


對皇子皇孫學習的監督

皇家有許多制度化的、禮儀化的東西,在天天催促皇子皇孫學習。比如,看到皇子皇孫痴迷於玩耍時,太監就會及時背誦太祖的教導,督促皇子學習!

太監不盡責,皇帝、皇后、太后,都會追究太監的責任。

皇帝、皇后、太后出於信任,讓你照顧皇子皇孫的生活起居,你不好好履行自己的義務,卻天天讓皇子皇孫不務正業,你這是想幹什麼?且不說,你有可能會受到懲罰;即使皇帝、皇后、太后不懲罰你,明天讓別人照顧這個皇子皇孫,你也虧大了,因為這種機會,並不是誰都能得到的!

誰能得到這種機會,都會十會珍惜的,如果照顧的是太子、太孫,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你把握住這種機會,前途肯定一片光明。

所以,負責照顧皇子皇孫的太監,通常都是想盡辦法,儘量兩頭不得罪。你一門心思討好皇帝、皇后、太后,就是嚴格要求皇子皇孫,可能會把皇子皇孫惹惱了,以後也沒有好果子吃的。如果你一味討好皇子皇孫,就有可能讓皇帝、皇后、太后認為你失職。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讓皇子皇孫學有所成,因為,這是證明他們沒有失職的最基本證據。當皇帝、皇后、太后偶爾問起皇子皇孫的學習情況,皇子皇孫對答如流,自然會認為相關太監沒有失職。

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也是非常有學問的樣子。作為一個藩王就如此有學問,更何況太子呢!

朱由檢縱然天縱英才,如果沒有必要的教育制度保證,憑他自學,真能在17歲時,就可以表現出非常有學問的樣子?


人們覺得天啟是文盲的真相

大家把朱由校說成了一個白痴,無非是為了打擊魏忠賢方便。因為朱由校是一個白痴,那魏忠賢的所有行為,自然都是他自己在胡折騰了。

作為皇子皇孫,他們的文化程度是不用懷疑的。對朱常洛父子而言,他們最缺乏的不是文化知識,而是現實的管理能力。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在朱元璋時代,朱元璋會經常給他們安排一些管理任務,還會讓他們把奏章分類、提出基本的意見。朱元璋這樣作的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得到一定的政治實踐。

朱常洛父子,就是缺乏這種必要的訓練。所以,他們雖然有足夠的文化,但在當皇帝后,卻很容易被官僚集團那種似是而非的表演所迷惑。對此,崇禎皇帝那是深有體會。

許多年後,崇禎給太子拿過一撂奏章,讓他學習處理政事,崇禎只讓太子看一半內容,剩下一半內容崇禎就叫太子猜!太子哪有這種本事呢?

崇禎就叫太子拿過一些奏章,自己也只看一半,然後去猜後半截內容,都猜得非常準。

崇禎就語重心長的告訴太子,看問題不要看表面,要看它的實質。這種東西,聖賢書是不會告訴你的,你必須得自己慢慢悟!

當然了,你能悟出這個道理,自然就會知道,現實政治永遠不是好人與壞人爭鬥的故事。這種道理,對一個從底層爬上政治舞臺的人而言,自然是最簡單不過的常識,但是對於那些天天讀著聖賢書長大的人而言,卻是常常難以領悟的。

大明歷史最大的謊言,騙了我們幾百年


官員們說得的都是大道理,都是國家、民族、百姓、正義、公理、未來,實際上都是為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扯來扯去,繞來繞去,都會繞回核心問題的。所以,你別被他們表面的大道理所迷惑。

總結語:總而言之,朱常洛父子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般不堪一擊,他們絕對不是文盲,我們看歷史不要人云亦云,被表象所迷惑,其實道理很簡單,皇子皇孫怎麼可能不讀書呢?歷朝歷代哪個皇帝不讓子孫讀書學習的?這是顯而易見的,難道他的江山不想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