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家長,孩子在叛逆期該不該管,還是放任他(她)?

狗怕貓腰貓怕狗


孩子在叛逆期該不該管,還是放任他?

不管是誰,只要是成年人,都經歷過叛逆期,每個人的叛逆期大致相同但又不一樣。比如男孩子和女孩子,有很大的區別,女孩子愛鬧情緒,不吃飯,男孩子愛打架,離家出走和頂嘴等等。

其實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讓父母無奈,管吧!越管越兇,甚至適得其反,不管吧!又變本加厲,真的是一個很為難的年齡段。

我叛逆期的時候,特別的狂妄,現在回憶起來十分的可笑,想想那時候的自己就是一個活脫脫的跳樑小醜,感覺課堂上和老師頂一下嘴會在同學面前十分有面子,在老師講課時插一句話很牛,反駁一下老師的觀點自己就能被同學刮目相看。走路時腿彎著並外八字的走就能成為同學中的老大。

在家裡覺得不可口的飯菜耍一下脾氣,絕食,渴了喝開水沒檔次,必須買可樂,夏天要蓋著十斤重的被子開16度的空調。現在才知道父母一直在給我面子,在我面前一忍再忍,甚至我對著媽媽大聲吼叫摔碗都對著我微笑,在爸爸面前雖有所收斂但也好不到哪裡去,當時看著爸爸對我的悶不吭聲和白眼,感覺自己就是天王老子。甚是得意。

記得非常清楚的一一年夏天被父母打,是男女混打的那一種,那一年17歲,自己說話做事現在想想是實在過分,眼裡已經沒有父母自己獨大。結果二老忍無可忍,給我一個十分響亮的大嘴巴子,我還挺牛,聳聳肩準備和爸爸戰鬥的姿勢。好嘛,我爸一腳踹在我肚子上,鄙人應聲倒地,姿勢十分狼狽,親眼看著老爺子操起一把椅子對著我的後背就是一頓猛砸,幾下砸過椅子四分五裂,我以為可以到此結束,那知親孃拿起椅子的殘腿對著我的大腿又是一頓猛揍,一邊打一邊說老孃忍你很久了,今天不把你腿打斷了不算完,我爹緊接著在我頭上補了兩腳,最後一腳很重,腳起腳落我門牙落,七竅有兩竅在流血,就這樣男女雙打才算完,接下來是隻能穿著小褲衩站在屋外還要自己手拿門牙面壁思過去,自從那一天,我重新做人了,非常的乖。說到這裡,我默默地摸了一下現在裝在我嘴裡的人工大門牙,挺疼的。

當下,我兒子也正處於叛逆期,我的做法參考爺爺奶奶的,讓他嘚瑟,忍著,他是我親生的,忍著,他傳我代,忍著。像爺爺奶奶過去一樣裝糊塗,最多大方向給你把控著,等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大方向把控不住了,我也會給他換一顆大門牙來站崗。


無處安放的小綿羊


我說說小時候農村情況吧。記得在那時,父母,爺爺奶奶整天都會有忙不完的農活要幹,即使下雨,也有事情要做,我們那裡春天主要是開始種水稻、紅薯、玉米、馬鈴薯、等主糧。然後春季要種很多種的蔬菜,每樣量不大。夏天就會有些收穫了,秋天收穫的是紅薯,水稻,然後又要種小麥等。那時候每家都養幾頭豬,養豬一是賣了主要繳學費,然後留一兩頭全家人吃。還有幾家合起來養一頭牛,養牛就是主要為了耕田地。蔬菜幾乎是每個季節都要種些相適應的!所以那時候也幾乎不買菜和肉,當然那時候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這就是父母每天都有活幹的原因。

那個時候的孩子主要是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如果不聽話被父母打罵很常見,小時候父母也開始叫我們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和農活,不想幹或者沒有幹好也會被打罵。那時候什麼小吃,零食,玩具,都很少,很簡單,很多遊戲都是把不用的書紙,大人丟下的煙盒摺疊來玩,還有小石子,杏仁核都是不花錢的玩具,鐵環,橡皮筋跳繩花錢特別少,回想起來也玩得很開心,甚至覺得很幸福。那時候如果想要買玩具,或者新衣服,父母不同意,自己要鬧肯定會被罵甚至被打一頓。

雖然打罵的方式看來不可取,但在一定程度上磨鍊了孩子的心智,至少能承受點壓力,心理沒有那麼脆弱,那時候也幾乎沒聽說過孩子有自殺的情況。

今天條件相比來講,孩子確實是幸福了很多,但很多家裡對他們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百依百順,生怕孩子瘦到委屈,對於孩子的無理還縱容。

那時候父母撫養我們,教育方式是談不上,就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刻意去學什麼方法或者給孩子補習培訓什麼的,這當然主要是條件不成熟,觀念也不一樣,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不聽話就可能會被打。到了現在,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哪些變化呢?

我覺得進步也有,但不大,主要還是以前那些教育方式,但是有幾點比以前更嚴重:

1,以前孩子養得多,現在養得少,父母爺爺奶奶更疼了。

2,現在的物質條件比以前好,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容易滿足孩子。

3,現在的遊戲廳,網絡遊戲,比以前發達多了,特別手機方便了很多孩子沉迷於此。

4,由於孩子集中於城裡,眼花繚亂的商品隨處可見,更滋生了孩子的攀比和虛榮心。

5,由於城市化建設,留守兒童也不少,親情和管理更缺失。

6,城市裡,由於父母忙於工作,月託,周託的孩子很多,這也是不便於管理。

7,很多父母還在用錯誤的方式管教孩子。比如:孩子從小可以鍛鍊自己吃飯,穿衣,穿鞋,可父母要包辦;當孩子主動來幫忙(當然小時候主要處於好奇),父母看到孩子做得不好,不但不信心教導和鼓勵,還生氣的責罵還是是來添亂,久而久之孩子的動手能力,懶惰的心理也因此產生,關鍵是這方式可能會延續。

8,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需要科學的管理的意識不夠。

9,也有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確實沒有時間管理陪伴孩子。

10,還有很多父親認為帶孩子是母親的事,父母有時間陪孩子的,卻自己也因為打牌,喝酒,玩遊戲變得沒時間。

11,特別在教育過程中,我認為最嚴重的是父母不管大事小事都包辦,或者有求必應,或者長期語言暴力,責罵,傷害特別大,這樣孩子和父母很容易對立,一但對立,你再好的道理,他們聽不進去,嚴重的是化親情為陌生或者仇視!

12,有句話叫遇事不責怪,看似簡單,要做到真是是要一定境界了,當然對孩子來說不責怪不是說孩子做錯了,不讓他改正。如果只是簡單的粗暴的責罵,只顧著自己發洩那陳年老舊的臭脾氣,那隻會適得其反。

13,我認為孩子實在太過分可以適當的給予身體處罰。對於打罵或者不打不罵是因時因人而定,不是一成不變!如果對於孩子沒有警戒或者過分警,就可能出現孩子承受不了的情況而走極端。

14,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似乎沒有感覺到父母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哪些更好的影響,(我看過電視劇《毛澤東》,裡面有一段是老師問他為啥來讀一師,最後他說了句想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反觀今天,有多少父母有這樣的思維,又有多少父母用這樣的行為去影響自己的孩子呢?可能大家會說,這是偉人才有這樣的思想,那麼大家如何看待有一篇名為中國人如何走出人人自貪死衚衕的文章呢?)思維上也是沒有更好的影響(比如想象力,創新能力,夢想,目標,或者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件事又為什麼不能做)

古代就有這樣的先知,寫了一篇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文章,我想今天的孩子在家裡有父母呵護,孩子就理所當然的過著安逸的生活,總有一天孩子還是要走出去,面對社會,自己生活,那個時候相當於溫室出來的花朵能承受得了社會的考驗嗎?我想這個時候孩子十有八九不如意還得依靠逐漸年老的父母,甚至有孩子責怪父母。這種情況,回頭一想是不是我們害了孩子呢?


如煙往事190209523


孩子現在高二,說話不算數,他想出去玩,我們約定好時間,到點也不回來,和他一起玩的也都是不愛學習了孩子,最近還和同學一起喝過酒,說是和同學跨年,半夜2點多才回家,家鄉惱火的不得了,他還理直氣壯,放任不管還是找個心理諮詢師輔導一下。


Redapple55645041


叛逆是青春期孩子的特點,但是家長們要特別注意,不能如臨大敵,也不能放手不管,聽之任之。

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檢討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吼叫,打罵,羞辱,諷刺,挖苦,威脅,打擊,冷落孩子,或者和別的孩子的父母說閒言碎語,有沒有停留在過去,嘮叨抱怨等等。

父母要檢查自己平時的行為,比如對孩子撒謊,經常許願但是不兌現。喜歡給孩子下定義做評價,“你就是個不長記性的”“你就笨死了”“你就不會讓我省心”,還有跟孩子記仇,停留在過去,“上一次你就是馬虎,粗心,現在也是這樣!”“昨天打碎了花瓶,我還沒跟你算賬呢!”還有,家長情緒失控時,對孩子的大吼大叫,也會反射出來,當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沒有辦法處理時,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大發脾氣,甚至暴走。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叛逆,家長先要反省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父母自己犯了錯,導致了孩子的叛逆,就要正式的,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請求孩子的原諒,並且向孩子表態一定改正。

其次,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找準原因,摸清孩子的命脈,穩定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孩子的叛逆,而不是大驚小怪,或者宣示主權,這就會激化與孩子的矛盾,讓孩子更加叛逆。比如說,你現在看起來很生氣!你是有什麼委屈嗎?引導孩子說出叛逆的原因,而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說“你還反了天了,想幹什麼?想造反嗎?”

接下來就是和孩子進行真心地溝通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前提是拿真心換取孩子的信任,對孩子要表現出無條件的愛,不然孩子不會和你交流,因為他認為父母就是狡辯,只會用愛的名義來壓自己,不會公平公正地對待自己。

傾聽孩子的心聲時,不能打斷孩子的說話,也不能隨意進行評判,給出自己想當然的建議。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要深表同情,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嗯嗯!原來是這樣的!真讓人氣憤啊!”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了家長的重視。

最後,就是孩子穩定了情緒後,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認識自己犯的錯誤,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制定規則,提醒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孩子的叛逆就不會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是成為教育孩子的良好契機。





半支粉筆


首先對於這裡的放任,可以理解為放棄,就是聽之任之,這個如果不是家長主觀上放棄孩子,至少應該算是被動放棄吧——小的時候死管,現在管不住了,不管了,隨便他吧,這種放棄當然不應該。

那麼管呢,也不是前面提到的死管——孩子就得聽家長的。大多數家長認為,管住孩子就是孩子聽自己的,或者大人必須得用道理說服孩子,那就叫管好孩子了,可是到了某個階段,大人發現孩子不聽自己的了,或者說不服孩子了,這就是為什麼成人覺得孩子叛逆的原因。

那麼怎麼辦?管還是不管?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確認什麼是叛逆期——往往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了,管不住了,就說孩子叛逆了。

或者說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進入了青春期?

《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裡有一句話:“當孩子不再認為你還能上天摘星星的時候,孩子就進入了青春期。”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孩子叛逆?意味著孩子沒辦法?

其實這是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孩子要向成年邁進——他不再那麼好騙了,他要獨立思考了,他有自己的思辯能力了,他有自己對世界新的認知能力了

這時候,成人不僅不需要惱火、焦慮,而且應該歡欣鼓舞才是。

可是為什麼事實上不是這樣?

家長不但焦慮,而且特別擔心?

因為家長恐懼——恐怕孩子會犯錯誤,恐怕孩子會走彎路,恐怕孩子喪失好機會——從成人角度來看的好機會,所以家長要孩子聽自己的,管住他,想把自己的經驗複製給孩子,讓孩子直接從自己的人生經驗起跳。

然而,成人忘記了:當我們獲得經驗的時候,這個經驗往往已經失去了使用它的機會。

孩子現在的環境已經跟成人獲得經驗時的環境完全不同。

他需要獲得自己的經驗,如同成人曾經在青春期一樣去犯錯誤、去經歷失敗、去困惑和迷茫,然後形成適合他自己生存環境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無法複製,只能在自己獨一無二的體驗中逐步形成。

那麼成人如何“管”孩子?

答案是:帶著愛放手。

這意味著允許孩子去嘗試,去經歷,去體驗,不干涉孩子這個過程,但是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在旁邊提供支持,精神支持,情感支持,和孩子一起去體驗失敗的沮喪和失望,然後鼓起勇氣,繼續再來,看看下次再做能有什麼不一樣。

這樣的“管”,大約才能贏得孩子的合作和友誼,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之門才能保持敞開。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出具體案例,以案例來進行具體討論哦。


曉航說


要回答您這個問題,首先還必須對“叛逆期”進行了解,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一、什麼是“叛逆期”

“叛逆期”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其表現行為就是“不聽話”,甚至以這種對抗行為為樂。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歷路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覺醒獨立意識,主見越來越強,當家長的意見與孩子的主見存在衝突時,便會表現出“不聽話”,甚至在2個極端之間徘徊“行或者不行,要或者不要”。

孩子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通常會經歷3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幼兒叛逆期):通常處於2歲至3歲。我記得我家大寶在2歲時便特別愛哭鬧,躺在地上打滾是常事,甚至這麼小的年紀,還鬧離家出走。當時還以為是小寶出生給他帶來了影響,有時以為是大寶身體舒服等,當時很茫然,並不知道還有幼兒叛逆期。不過過了這段時間,大寶又變得安靜、乖巧。

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通常處於7歲至8歲。我家大寶今年剛好8歲,今天早上還在因為我早上九點的時候放音樂叫她起床,大哭大鬧。最近也不愛學習,能拖則拖,拖不過就說太累。跟她講道理不聽,還嫌我囉嗦。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通常處於12歲至18歲。這一時期的孩子具有極強的探索欲,自我意識不斷覺醒,父母、老師的意見很難聽從。並且極易受到網絡思想、遊戲暴力美學等諸多不良文化的影響,在這一時期極易讓孩子誤入歧途。

二、“叛逆期”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長對孩子叛逆期該不該管,還得看孩子“叛逆期”的叛逆心理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1、影響孩子學業的進步

叛逆期是孩子學業的關鍵時期,現階段的父母均期望子女通過教育能夠成才,能夠在未來擁有生存的本領。但學習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是枯燥的,在叛逆期的孩子通常具有厭學的表現,持著“我能學好也不學”、“學習要看心情”等態度。也可能由於某些原因討厭某位老師,而厭倦這門課程,採用消極的態度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學業肯定會受到影響,阻礙孩子學業的進步。

2、不利於孩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叛逆期”的孩子由於存在著叛逆心理,以自我為中心,常常與父母、教師、同學處於對立面,不願接受他人意見,遇事都置若罔聞、冷漠固執,難以讓人接近,也很少與人溝通,慢慢的因為與父母、老師、同學缺乏溝通,而逐步產生嫌隙。甚至有些孩子在“叛逆期”還表現的囂張、蠻橫,強硬的抵抗外界,極易讓同學心生恐懼,不願也不敢接近。“叛逆期”孩子的這些表現極不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3、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叛逆期”的孩子通常對人、對事漠不關心,是非不分,自我封閉,極易引發抑鬱等負面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極易引發心理疾病。

另外,有些孩子則採取強硬的態度抵禦外界,不守規則,挑戰社會公約良俗,養成酗酒、吸菸等惡習;甚至有些孩子還有著違法犯罪行為,造成害人害己的負面影響,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孩子叛逆期的叛逆心理對孩子具有負面影響,如果對孩子不管控必然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必須管,不可放任。

三、解決策略

既然針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必須管,那該如何管呢?

1、深入分析孩子叛逆行為產生的原因

孩子的叛逆期雖然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仍然具有個體差異。因此,要針對性的解決孩子叛逆期的問題,還必須“對症下藥”,即首先分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也是孩子成長階段時間相處時間最長、最親的人,父母應仔細觀察孩子身心變化,深入瞭解孩子在成長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惑。同時,要保持與孩子良好而有效地情感交流,讓孩子能夠跟父母成為“朋友”,有問題、有想法可以表達。我想當孩子面對各種困惑時都得到及時解決,孩子便很難產生叛逆心理。

現在許多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是因為家長管的太嚴,啥都管,孩子處於成長階段,面對許多問題已擁有自已的主見,孩子可以獨立解決。我家其實管的還比較寬鬆,但我家小寶6歲就嚷嚷“啥都管,好想長大,就管不著了!”。我想可能是我自以為管的寬鬆,可能對於小寶來說還是管的太嚴了。因此,父母應適當放權,讓孩子面對某些事情時能夠自我主張,父母可以適當給予建議。

2、立家庭規則,對於原則問題要堅決說“NO”

叛逆期的孩子最典型的叛逆行為便是抵禦外界、挑戰規則。處於幼兒叛逆期、兒童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可建立相應的家庭規則。至於如何立規則,應以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為基本原則,應保持慎重、科學的態度,結合孩子個性特徵、家庭環境確定規則內容。家庭規則建立後,均應遵守,讓孩子明白這些是規則底線,對於原則問題父母應堅決說“NO”。

當然,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已不斷覺醒,這些家庭規則會慢慢失去約束力,青春期的孩子會認為是一種束縛。因此,立家庭規則這一套已不適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則考慮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處理一些事情,讓孩子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

3、父母應冷靜處於孩子叛逆期的各類問題

現在許多父母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主要採取2種方式,其一是棍棒式;其二是放任式。棍棒式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取得效果,但可能也會讓孩子的叛逆情緒在慢慢的積累,一旦爆發就更加強烈;放任式是放任不管,心裡想著“等孩子長大點就明白了”,或許對於一些孩子這樣放任不管或許有效果,但對大部分孩子可能會產生身心傷害。

父母針對叛逆期的孩子應平心靜氣,冷靜面對問題。例如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在哭鬧時,可以將孩子抱到安靜的地方,讓他一個人單獨哭一會,等孩子安靜後再跟他溝通。父母應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並通過情感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針對性的解決。

上述僅大概的列舉了幾項解決策略,未必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父母針對叛逆期孩子應冷靜思考,多學習提升自己的育兒能力,針對孩子的個體差異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平時應多給予孩子陪伴,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多培養孩子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能夠自我思考,自我成長。


育兒有故事


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該𣎴該管?答案是肯定要管,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容易犯錯的時候,家長怎能放任不管。

青春期叛逆每個人都經歷過,只是各有各的不同狀況,男孩子比女孩子較為嚴重一些,遇到叛逆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管教的方式也要改變。

家長應從態度上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遇到問題要與孩子商量著來,給他自主的空間,多聽聽他的想法,拿出方案,讓他覺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視,這樣他就會願意與你溝通,願意讓你參與他的事情。

如果你想採取命令的方式,獨斷專行,讓他一切都要按照你的方法做,那這樣他會更加叛逆,你們就無法交流,這時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了獨立的思想,自主意識也很強,從力氣到個頭都與家長相差不大,因此對家長的方法往往不滿意,所以家長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上來考慮問題。





我愛星空127


管還是要管的,但要換方式了。小時候那套不管用了,大道理他比你還懂。以前明著管,現在背後默默引導支持。


我加油194940619


當然要管,但教育和管理方式要改變,疏導不宜堵,要現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包容他們,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家長不容易做到,需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