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洩憤,竟讓人挖了徐茂公的墳,為何見到陪葬品直呼徐狡詐?

tanyou1


想當年武則天一路扶搖直上,最終由太后之位將唐王朝皇位取而代之,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徐茂公可以說是對“武則天上位”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武則天在對待這位三朝元老功臣之時,卻將其死後下葬遺體採取了“挫骨揚灰”的殘忍做法,並且大罵徐茂公一生為人奸詐無比,將其作為姦淫臣子、心懷不軌之人來看待。如果這種行為舉動是李姓皇帝做出來的,我本人是秉持不可信態度的;但如今卻是“易唐之人”武則天的做法,這我倒是不太奇怪。

徐茂公這個字眼應該只是《隋唐英雄轉》這種影視劇根據劇情所渲染出來的,徐茂公的真實原型正是唐初名將——徐懋功。其原名為徐世勣,後因於唐朝勞苦功高,被被賜之以國姓故又名李世勣,不過《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之中稱其為:李勣。李勣一生歷經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將其畢生之功全都付諸於李唐政權之上,出將入相、功勞卓著。他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終累封英國公。

公元669年,李勣因病逝世,唐高宗李治因此悲慟至極,準其葬於昭陵。公元684年,時任大周朝女皇的武則天先是追削了李勣生前的爵位,後便將其掘墳斷碑、挫骨揚灰。直至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才恢復了李勣生前的所有榮譽。

第一階段:徐茂公11字破李唐江山

其實將李唐江山最終被武則天隔斷中止的原因全部歸結於李勣的一句話上這種推測是極其不靠譜的。但是我們上邊談到過,李勣曾經對於武則天成功上位是有不可言沒之功勞的。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當時正面臨著一個很難的抉擇:他想以“皇后無子嗣”之理由將王皇后廢除掉,然後再改任武媚娘登上皇后之位,但是這個過程必須要得到諸位大臣的同意,方可順理成章進行下去。

然而,幾番波折下來,唐高宗在得不到群臣的支持下,便轉而將觀點投向了李勣:“將立昭儀(武則天),而顧命之臣皆以為不可,今止矣!”李勣面對唐高宗的索問只是淡淡答道:“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正是因為這句話,才使得武則天能夠順利做上皇后,同時也間接使得武則天最終的登上帝王。但也因為這句話,李勣將自己推向了政治上無以復加的深淵!

第二階段:子孫討伐武周朝,女皇憤而掘祖墳

公元669年,李勣去世,其孫李敬業遂繼其位。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同年,太子李顯即位,史稱唐中宗。公元684年,武則天先廢李顯,後立李旦,史稱唐睿宗。公元690年,武則天廢除李唐皇帝,最終登基帝位。公元684年3月,李敬業於揚州起兵,開始了討伐武則天的道路,以“勤王救駕,匡復李顯”的口號為出師之名。同年11月,李敬業兵敗被殺,“李敬業之亂”最終平定。這邊就是武則天為何選擇對“恩人”李勣掘墳刨墓、挫骨揚灰的根本原因。


歷史課課代表


徐茂公作為唐初名將被賜李姓,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得以高壽善終,可是死後不久她的墳卻被武則天讓人給挖了,不挖不要緊,挖了倒是惹得武則天大怒,直呼他狡詐!

當初唐高宗李治寵愛武則天,想著立她為皇后,遭到群臣反對,當唐高宗愁悶不展時,徐茂公的回答讓他喜出望外!徐茂公只說了一句“此乃陛下家事”,這功勳元老都這樣說,李治就理所當然的不用聽別人的,自己拿主意立武則天為皇后嘍。所以從這個當面講,徐茂公對武則天是有恩的。669年,徐茂公去世,享年76歲,諡號“貞武”(這個諡號起的很有意思),陪葬昭陵,高宗親自登樓送葬,痛哭不已。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徐茂公不愧深諳為臣之道,懂得帝王心思,也看懂當時形式,所以順水推舟送人情。可是他的後代們卻沒長他的心眼兒,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

684年,武則天廢唐稱帝,引起天下不滿,很多人反對,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白白承襲了爵位卻給祖宗和後代們帶來災難。也許感覺自己樹大根深,公開起兵,請駱賓王寫了著名的《討武曌檄》,領頭討伐武則天,當然結果是反被武則天給滅了!

武則天發起威來誰都不認,剷除徐敬業後,連同徐茂公的墳也連根端了,可是挖開徐茂公的墳,卻發現裡面穿的常服和朝服一套,也就隨葬五六匹馬十個木偶,簡樸的讓人找不到一點把柄。而就這點東西尤其那件朝服恰恰表明了徐茂公對李唐的忠心!“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見先帝”的遺言中只有先帝讓武則天氣憤,可是這種醋吃的太離譜了,人家總不能再多一句“和武帝”吧!就算是預見到了也不能說出來啊!對此武則天也只能鼻子裡出氣“老狐狸”了!本來這種遷怒就顯得過分了!

好在後來李顯復位恢復了徐茂公的爵位和李姓,重新安葬,享高宗廟庭。徐茂公的亡靈經過這一番折騰終於清淨了!


墨梅逸清寒


在現如今西安昭陵附近的徐茂公墓碑上,刻有唐高宗李治親自撰寫的這樣一段文字:

“貞觀之初,勣已經事朕。荏苒之間,四十餘載。歲月既久,情素可知。此人奉上忠貞,事親孝謹,熱心平直,終始不渝,歷事三朝,未嘗有過,自古賢臣,罕有其比”。

從這段文字上可以看出,李治不僅給予徐茂公非常高的評價,還對他是發自肺腑的佩服和尊重。當然,憑徐茂公的戰功,足以配得上這樣的評價。同時,徐茂公對於李治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李治發自肺腑感謝的人。

因為,當年李治為擺脫長孫無忌等人的控制,想冊立武則天為皇后,但卻遭到長孫無忌等人的強烈反對。在這種關鍵時刻,徐茂公卻選擇站在李治這一邊,他直接告訴李治,總而言之,這是你自己的家事。

徐茂公的潛臺詞就是陛下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別人有什麼資格管。換句話說,不管陛下做什麼,我都會全力支持。

憑藉徐茂公在大唐軍中的戰功和威望,有他的這個表態,李治自然不用擔心有人會用武力干涉他,所以他不再害怕長孫無忌,直接強硬立武則天為皇后,最終李治更是和武則天聯手,將長孫無忌給徹底扳倒。



從這層意義上說,徐茂公不僅是李治的恩人,也是武則天的恩人。 後來,徐茂公又幫助李治平定高勾麗,完成了當年李世民都沒能實現的願望。所以,等到徐茂公去世後,李治和武則天都為他悲哭,他們還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

在徐茂公下葬之日,李治和武則天又親臨未央宮故城,登上宮樓為他送葬,望著靈車痛哭。徐茂公所築的墳墓也是依照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建築,以此表彰徐茂公擊敗突厥、薛延陀的功勞,李治還親自為他寫下碑文。

如果徐茂公的故事到此就結束,那他的一生就是光榮和偉大的一生,而且我們現在所稱呼的徐茂公,也應該叫做李勣。

但可惜的是,後來徐茂公家出了一個不安分的人,又或者說是一個忠於大唐的人,他叫做徐敬業,是徐茂公的孫子。因為徐茂公的兒子去世得早,他的這位孫子就襲爵了他的英國公爵位,並擔任眉州刺史。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其子李顯登基,即唐中宗。但僅僅過去一年,武則天就廢掉李顯的皇位,改立豫王李旦為帝,武則天實際掌握大唐的全部權力。而在這同一年,徐敬業因為犯錯被降職為柳州司馬,和他一同被貶的,還有徐敬猷、駱賓王等人。

當時他們都聚會於揚州,各自因失去官職心懷不滿,便決定以恢復李顯的帝位為藉口而發動兵變,以此謀取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於是在這一年的9月,徐敬業就正式在揚州舉兵反武,他以擁護廬陵王李顯為號召,短時間內就集聚了10萬大軍。

武則天聽此消息,大為震怒,於是下詔剝奪掉李淵賜給他們徐家的李姓(當時徐敬業實際叫做李敬業),並又下令派遣李孝逸為主帥,帶領30萬大軍征討徐敬業。

起初,徐敬業領兵獲勝,但緊急聚合的大軍難以攻打持久戰。不久,李孝逸就用火攻的方式大敗徐敬業,而徐敬業後來在逃亡潤州之時,不幸被手下將領所殺。

武則天為以儆效尤,不僅下令將徐敬業的家人全部誅殺,對於已經去世的李勣(徐茂公),武則天也不打算放過,她先是下令剝奪掉李勣的“李”姓,從此不允許再有人叫他李勣,只能叫他徐世勣。接著,武則天還不解恨,她又下令毀掉徐茂公的陵墓,還要將他挖出來棄屍荒野。

很快,徐茂公的陵墓就被毀掉狼狽不堪,他的棺材也被挖了出來,但等到士兵們打開棺材之後,卻沒有發現徐茂公是屍骸,只有他以前所穿的朝服一副。當武則天看到徐茂公這件朝服後,心中的的怒火頓時也煙消雲散,畢竟當年徐茂公就是穿著這件朝服,支持她當皇后。

再者,武則天也找不到徐茂公的屍骸,所以也沒法將他的屍骸拿來丟在荒野,總不能把這件朝服拿出來燒掉吧,這為免會讓武則天顯得太過心胸狹窄。在這種背景下,武則天就說徐茂公真是個狡詐的人,這件事也就此結束。後來,唐中宗李顯復位,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並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我是趙帥鍋


話起隋唐年間,李世民,秦瓊,程咬金等人的名頭任的誰都是不能忘記的,說起隋唐年間的當世第一謀臣,許多人也會想起徐茂公。

先說一下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後來被封為李姓,改為李世勣,因為世字與李世民的世相重,為了避諱,於是便改作了李勣。後世對李世勣的稱呼,也是徐懋功,隨著隋唐演義的流傳,徐懋功也便成了徐茂公。

徐茂公身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經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平定四方,立下過汗馬功勞,在隋唐演義裡,徐茂公還是一個老神棍,上通天文下至地理,頗有仙家風骨。

像徐茂公這樣的人,必然是一個老奸巨猾,懂得進退的人物。

李唐王朝平定天下以後,李世民曾經弒兄奪權,這段歷史想必瞭解的人也是很多。

徐茂公雖然曾經為李唐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但他也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的人物,當年李世民振臂一呼,秦王府上下莫不是群雄激昂,只待李世民一聲令下,便要上那玄武門,斬了那李建成,綁了那李淵,將天下獻給李世民。只是徐茂公這時候卻是並未表態,也未曾說站在李世民一邊,也未曾說要衛護李淵。

自這以後,徐茂公與李世民之間就有了間隙,當然了,當年瓦崗寨出來的兄弟們,因為一場玄武門之變而與李世民疏遠的也有幾人,也就只有尉遲恭這種,甚至敢於幫助李世民軟禁李淵的人,最終才得了重用。

徐茂公此人最為擅長的便是審時度勢,在李世民駕崩以後,李治上位之時,由於李治希望將武則天封為皇后,眾朝臣盡皆反對,這時候的李治詢問了徐茂公應當如何做,徐茂公給李治指了一條明路,立武則天為皇后,這本是李治的家事,怎容他人插手,徐茂公這一說法,變相的在支持著李治。

看起來,對於武則天而言,徐茂公還是一個恩人,只不過,在徐茂公去世以後,武則天卻是掘了徐茂公的墳墓。

為何要掘徐茂公墳墓?這還得從徐茂公的兒子說起。

徐茂公去世之前,告誡自己的兒子,去世以後要一切從簡,莫不可奢侈放縱,就連徐茂公的陪葬品,也不過石馬一具,木人十隻,以及朝服一身,這點東西,卻是算得上簡單了。

等到徐茂公去世以後,由於李治退位,李顯成為了新的皇帝,李顯後來卻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這時候,世襲了徐茂公爵位的徐敬業,為了支持李顯,竟然公然起兵討伐武則天,若是成功了,自然也沒武則天什麼事了,因為徐敬業的事情,武則天對徐茂公也恨上了,後來更是派人掘了徐茂公的墳墓。

打開墳墓看過以後,武則天這才明白了徐茂公的小心思,徐茂公直到後世肯定會有人掘了他的墳墓,所以特意將墳墓弄得極為精簡,這樣子,後世之人看到以後,反而會將徐茂公兩袖清風的名頭傳出去,這也是為何,武則天要大罵徐茂公奸詐。


魏青衣


唐高宗總章二年,86歲的徐茂公去世了。徐茂公的一生都是非常謹慎的,因此在他死之前,他就告訴自己的親人,自己死後喪事一定要非常簡單的處理。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徐茂公死後,陪葬品只有幾個非常簡單的木偶小人。



不過,在徐茂公的陪葬品中,有一個物件比較特別。這個物件是一件衣服,也就是這個衣服,最後徐茂公被掘墳後,讓武則天看了非常不高興。

是一件什麼樣的衣服呢?和徐茂公的風格一樣,徐茂公在下葬的時候,僅僅帶了一件常服,這也是唐朝的一種傳統,但是,徐茂公除了帶常服外,他還帶了一件衣服,這件衣服是朝服。也就是《新唐書》中說的“殮以常服”並多了一套朝服,目的是“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見先帝”。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在天堂如果見到了李世民,就穿著朝服去見李世民,其實,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我們都會說徐茂公是一個非常忠誠的大臣,可是人家武則天不這麼認為。

光宅元年九月,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造反,他反對的是武則天,他說武則天篡奪了唐朝的天下。徐敬業想扳倒武則天,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最後徐敬業被武則天剷除,而徐茂公的墳也被武則天挖了。是謂“發冢斫棺”。

武則天看了徐茂公的衣服後說他狡詐,本人並沒有查到這是哪裡的記載,但是按照《新唐書》中對徐茂公葬禮的記載,武則天看了這一幕很有可能是怒火中燒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徐茂公下葬時所帶的衣服,表示了對武則天的質疑與反對。根據傳統,一般在任的官員,服務於當下的統治者,這樣他們是可以帶著朝服入葬的。

而徐茂公竟然說“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見先帝”這樣的話,這讓武則天看來,你徐茂公這是隻認唐朝的天下,不認我武則天的天下啊。

還有一點也有可能讓武則天發怒,因為中國有父債子還的傳統。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造反,難免不會引起武則天對徐茂公的討厭,這一點更加增加了武則天對徐茂公的厭惡,所以,武則天說徐茂公狡詐也就情有可原了。


朗照千江月


《隋唐演義》中,徐茂公是牛鼻子老道的形象,其實這與歷史相差甚遠,徐茂公不是個道士,而是一員猛將。


徐茂公一生改了四次名字。

第一個名字徐世勣,這是爹媽給起的,投降了李唐之後,因功勳卓著,被李淵賜予國姓,於是改叫李世勣,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他為了避皇帝的諱,又改名叫李勣,到了後來,孫子李繼業造反,武則天一氣之下收回了“李”姓,李勣又變成了徐勣。

徐茂公一生謹慎,很少介入皇家的權力鬥爭中去,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之前,多次拉攏徐茂公,企圖讓徐茂公出一把力,然而徐茂公卻一直默不作聲,置身事外。

也因此,徐茂公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行榜中,排名倒數第二位,而那個降唐較晚,功勞一般,極力攛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尉遲恭,排行在眾武將之首。


唐高宗繼位之後,準備廢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此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開國功臣齊齊反對,他們極力拉攏徐茂公加入反對一方。

但徐茂公仍然默不作聲,置身事外,為了躲避風頭,徐茂公稱病不起,後來,唐高宗屢次三番徵求其意見,他只得回覆了一句:

“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

這句話相當高明,表面上似乎沒有表明是支持還是反對,但實質上態度已十分明確。這是皇上自己家的事,別人無權摻和,這句話無疑給唐高宗打了一劑強心針,直接助推武則天成了皇后。


事實證明,徐茂公政治嗅覺是極為靈敏的,他選擇站在最高領導人一邊是極為明智的。

不久之後,堅決反對立武的長孫無忌,雖然排在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之首,貴為唐高宗的親舅舅,但仍是沒能逃過被逼自殺、全族遭流放的命運。

而徐茂公平平安安,壽終正寢。

然而,人只能管得了生前之事,死後之事誰也管不了。徐茂公根本不會想到,他死後不久,就慘遭開棺暴屍的厄運,而下這道命令的正是武則天。


按理說,徐茂公對武則天有功,如果不是當年他的一句話,讓唐高宗醍醐灌頂,說不定武則天皇后之位就泡湯了。武則天為何如此對待恩人呢?

這裡,不得不提徐茂公的“好兒子”徐敬業。

徐敬業是個頗有計謀,膽識過人的人,但他性格衝動,容易意氣用事,徐茂公屢次三番教訓他,讓他改一改衝動的個性,但徐敬業我行我素。

徐茂公嘆息道:“此兒可興我家,然破我家者必此兒。”

沒想到一語成讖,武則天廢戳皇帝,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徐敬業打出擁立李唐、反對武則天的大旗,但最終兵敗被殺。


武則天遷怒於徐茂公,於是令人掘了他的墓,準備挫骨揚灰,然而打了墳墓一看,眾人吃了一驚,原來徐茂公墳墓內,除了腐敗的屍身,只有一件朝服,以及十個木頭人,連個瓷器都沒有。

武則天嘆息一聲:“這老道,真是狡詐,但念其忠誠廉潔,還是饒了他吧!”


一半秋色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主要體現了武則天的一次錯誤決定和徐茂公的高遠眼光!


簡單介紹幾句徐茂公

徐茂公很有能力,最初他加入了瓦崗軍,和首領李密混,後來李密降了大唐,徐茂公隨之加入了李唐,他很受大唐朝廷的重用,還被賜姓李,後來就改名叫了李勣(jì)。李勣忠於大唐,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拒絕參加到兄弟相殘之中,最後李世民勝出,仍然重用他。李勣隨李世民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累封英國公。

就是這樣的一位三朝元老,配享太廟的大神,在死後卻遭到了武則天的羞辱,不過,最後受到羞辱的卻是武則天,這正是題主說的徐茂公“狡詐”。

得罪了武則天

李勣有一個孫子叫李敬業,在武則天臨朝執政時,他站出來反對武則天,與他一起的還有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人,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一時間討伐之聲四起,李敬業很快聚集了十萬大軍,討伐武則天,武則天則派遣30萬大軍進行征討,兩軍交戰,最後李敬業不敵武則天,敗下陣來,最終屬下砍頭獻給了武則天,在這其間,武則天剝奪了他的李姓。

徐茂公受到牽連

武則天對李敬業很惱怒,她恨李敬業造反,做了不好的榜樣;她恨駱賓王的檄文,將她罵的體無完膚。武則天怒不可遏,一心要懲治李敬業,卻無處發作,苦思後,她覺得挖開徐茂公的墳墓,在武則天料想,徐茂公為官多年,陪葬品定然豐厚,正好藉此發作,收拾徐茂公一脈。

當徐茂公的墳墓被挖開後,武則天傻了眼,徐茂公的陪葬品只有一身大唐官服和是個木頭人。這樣忠於大唐、清廉處世的做法,讓武則天無法發作,氣的武則天大罵一聲:“徐茂公,狡詐!”


結語

中國歷史唯一的女帝,被李敬業討伐也是無可厚非,女帝王武則天自作聰明想收拾徐茂公一脈,最終卻鬧了一個掘忠良墳墓的罵名,她又如何能不惱怒呢?


我是野史日記,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


野史日記


徐茂公,一生經歷的戰鬥難以計數。

619年,李淵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後,讚揚道:徐茂公對主人感恩圖報,不爭功邀賞,真是純臣。

李淵除了對徐茂公封功晉爵之外,特別賞賜他姓李,與皇族同姓。從此,徐茂公改名為李世勣,和李世民同一輩分。徐茂公兒孫也就可以姓李了。

武則天為洩憤,命人挖掘徐茂公墳墓,打開棺材。

那麼,為什麼看見棺材裡面的隨葬品,武則天大吃一驚,連連直呼:徐茂公太狡詐!徐茂公太狡詐!

因為徐茂公用簡單的陪葬品彰顯自己出了自己的清廉,而通過對比突出了武則天的陰狠。

徐茂公與武則天的恩恩怨怨

可以說徐茂公並沒有與武則天有多大的恩怨,而是徐茂公的孫子李敬業深深的得罪了武則天,從而牽連到了徐茂公。徐茂公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擅長謀而後動,掌握天下局勢,一生閱歷無數,嚴格的說還幫助過武則天。在李治準備封武則天為皇后時,眾大臣無不反對,唯獨徐茂公說皇帝立後乃是家事,臣不該干預,就因此武則天才成為了皇后,為以後登基為帝又向前邁了一步。

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中唯一的一個女帝,其謀略以及手段自然是談得上是舉世無雙,其從一個普通的女子,逐步走到皇位,自然要受到重重阻礙,而其一生也都是在掃除這些阻礙。這其中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便是一個,徐敬業支持李氏,排擠武則天,充當抗議武則天掌權的主力軍,這自然惹得武則天很是不歡喜。在武則天政治鬥爭中徹底勝利後,自然會將這個妨礙自己稱帝的討厭的人進行清算,而僅僅殺死他還不夠,還要挖其祖墳,也就是徐茂公的墳墓,就這樣徐茂公受到了牽連。

徐茂公的墓裡有什麼,為什麼被說做狡詐?

其實徐茂公的墓裡的陪葬品很簡單,僅僅是一套官府和十個木頭人,而就是這樣方能彰顯出自己為官清廉,心繫國家,而側面通紅對比則彰顯出武則天的陰狠與惡毒,這也就是武則天說徐茂公狡詐的原因。徐茂公似乎預料到了有個一天,而早早的做好了準備,似乎早已準備好自己被挖墳掘墓,然後昭告天下自己的清廉,在史書上再留下濃厚的一筆。

徐茂公是一個充滿智慧,類似神算子一樣的人物,似乎發生什麼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徐茂公確實一生為官清廉,為天下百姓謀福利,入土之後再次被打擾清淨也實在有些可惜!


多爾袞愛新覺羅


沒有直呼狡詐,但是肯定是很打臉

首先要所說武則天和徐茂公的故事,大家不要想歪了,他們沒什麼兒女私情。故事的前半段是徐茂公有恩於武則天,因為正是徐茂公的不瞎摻和,敢於中立,李治才會立了武則天。

故事的後半段是徐茂公的孫子造反,結果失敗了,被武則天算賬。而且就連徐茂公也不想放過,這就是題主裡面說的為什麼為了洩憤連墳都要挖!

那挖出來看見啥,啥也沒有,只有一套官服。也就是空棺,可以想象武則天看見了肯定要氣死了(打臉武則天小氣,忘恩負義)。

武則天有沒有大呼徐茂公狡詐不可知,當然也有可能。畢竟徐茂公這麼聰明的人,老早就算好了武則天要秋後算賬,說不定武則天還真的會大呼狡詐。

正是因為徐茂公提前算好了武則天會挖墳洩憤,所以提前轉移了墓穴,這種聰明的做法肯定也是在提醒武則天拉!暗示自己早有安排而且做官兩袖清風!

所以大家能懂武則天為何見了陪葬品會那麼驚訝啦!

我是明清筆記,更多歷史可以關注我哦!

明清筆記


因為徐茂公用簡單的陪葬品彰顯自己出了自己的清廉,而通過對比突出了武則天的陰狠。

徐茂公與武則天的恩恩怨怨

可以說徐茂公並沒有與武則天有多大的恩怨,而是徐茂公的孫子李敬業深深的得罪了武則天,從而牽連到了徐茂公。徐茂公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擅長謀而後動,掌握天下局勢,一生閱歷無數,嚴格的說還幫助過武則天。在李治準備封武則天為皇后時,眾大臣無不反對,唯獨徐茂公說皇帝立後乃是家事,臣不該干預,就因此武則天才成為了皇后,為以後登基為帝又向前邁了一步。

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中唯一的一個女帝,其謀略以及手段自然是談得上是舉世無雙,其從一個普通的女子,逐步走到皇位,自然要受到重重阻礙,而其一生也都是在掃除這些阻礙。這其中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便是一個,徐敬業支持李氏,排擠武則天,充當抗議武則天掌權的主力軍,這自然惹得武則天很是不歡喜。在武則天政治鬥爭中徹底勝利後,自然會將這個妨礙自己稱帝的討厭的人進行清算,而僅僅殺死他還不夠,還要挖其祖墳,也就是徐茂公的墳墓,就這樣徐茂公受到了牽連。

徐茂公的墓裡有什麼,為什麼被說做狡詐?

其實徐茂公的墓裡的陪葬品很簡單,僅僅是一套官府和十個木頭人,而就是這樣方能彰顯出自己為官清廉,心繫國家,而側面通紅對比則彰顯出武則天的陰狠與惡毒,這也就是武則天說徐茂公狡詐的原因。徐茂公似乎預料到了有個一天,而早早的做好了準備,似乎早已準備好自己被挖墳掘墓,然後昭告天下自己的清廉,在史書上再留下濃厚的一筆。


徐茂公是一個充滿智慧,類似神算子一樣的人物,似乎發生什麼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徐茂公確實一生為官清廉,為天下百姓謀福利,入土之後再次被打擾清淨也實在有些可惜!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