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专业乒乓球颗粒打法选手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倒板技术?

飞来的仙鹤草


首先,颗粒打法分为正胶、生胶、长胶,他们之间的属性略有不同,但是和反胶相比又有着本质的差异。颗粒胶打法在业余选手范围里依然有一些优势,但是因为它在攻守技术上的属性存在局限,所以在专业高水平选手范围内没有生存空间。

其次,国际乒联一度禁止了乒乓球拍两面使用同样颜色的胶皮,之后,即便是一面是颗粒胶另一面是反胶的倒板打法,也随之失去了原有的迷惑性,也就给对手的威胁明显减弱了。

在明确了这两点之后,假如在专业选手范围内仍然坚持使用倒板,也不是不可以,即便用也最好是选横拍。问题是在专业高水平范围里不会有明显的优势,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反而不如两面是同样胶皮运用起来更加简易自如。


文刀盖于


倒板技术一般是直拍选手一面用粘性极强的反胶,一面是摩擦极低防弧圈的颗粒长胶,或者是正面长胶反面反胶,业余选手充分利用不同性能胶皮交替使用,是“后发制人”“防守反击”打法。为什么现在专业乒乓球颗粒打法选手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倒板技术呢?



直拍倒拍打法从正手突破前三板的近台快攻是看家本领,需要在第三到五板解决战斗。其最大的弱点是害怕对手连续抢拉反手位,长胶球回球旋转弱或不转,一旦被打退台或拍型调节略有差池,便出现失误。另一个弱点是反手颗粒攻球样式单一,制造弧圈能力差,缺乏连续攻击。遇到这种打法,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一般会压反手颗粒位,寻找机会伺机发力下杀手。



专业运动员球速快、变化多,如果选手用倒板恐怕连第二板衔接机会都没有。即使能有机会倒板,威胁性小,易被对手抢攻。倒板长胶打法不外乎侧切、侧挤、减力挡、撩,进攻时加力弹击或倒板得用反胶去拉攻。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用横板,反手长胶正手反胶,用直拍倒板干什么,多此一举。



关于为什么现在专业乒乓球颗粒打法选手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倒板技术,我只能考虑到这么多了,真心希望球友补充指正交流,谢谢。


花式乒乒乓乓


这种说法是对的。专业选手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倒板技术,或者说使用倒板技术的选手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早期的马琳,在广东省队时候是直板两面倒,一面反胶一面长胶;可是进入国家队之后,便体会到了倒板技术的难处,教练指导下改为两面反胶了。

我们客观的来看看马琳的成长足迹,就可以发现,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是技术全面、特点明显,能够主动掌控节奏和变化旋转与线路等等;可是他在专业的省队和国家队时,两种明显的打法的调整,最终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足以说明乒乓球倒板技术的局限性。

问题中说,现役的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很少使用倒板技术,也说明题主比较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情况。过去的乒乓球外形小,旋转强,球速快,变化多,而且技术水平某些方面不太成熟,所以使用倒板技术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而现在的专业运动员,各方面的技术发展已经很高很成熟了,再倒板可能就难以“治人”让别人“不适应”等等。

虽然如此,在众多的业余乒乓球球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倒板大咖”的,并且可能还在周边地区“声名显赫”“威震一方”呢。他们或者原来使用反胶,后来变为长胶;或者原来使用正胶,后来使用长胶;或者原来使用反胶,后来改成了生胶等等;其实,就是在反胶、正胶的常规胶皮与长胶、生胶的怪胶之间来变化。

还有就是所谓的倒板,往往是发球之后接着倒回自己的擅长胶皮上来;或者在比赛出现了机会之后,倒板进攻杀球得分;可以说很少有能够在比赛中,随意的、不时的两面倒板的,因为倒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不适应或者出现“机会球”,而比赛激烈的过程中倒板不但会让对手不适应,可能也会增加自己的失误次数。

所以,我们说的倒板,基本上不是在比赛中倒来倒去的,而是以某种颗粒胶为主,找机会再倒回反胶或者正胶来猛攻或者一招制敌;这就如同,有的玩球熟练的,可以关键机会换手,机会到来的时候原本的反手位变成了正手位,可以潇洒的一板扣死,然后在对手目瞪口呆的表情下赢得满场喝彩——比如许昕。

因此,倒板技术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高水平的高层次的市场;也行这种情况,到了某年某月就会有所改变呢,假如有个比许昕还球感好、素质强的“乒乓牛人”问世后,就会在专业的高水平的乒乓比赛中能够倒板、还能够获胜呢。那时候,这个问题可就不太准确了。


读书评书2017


第一,倒板技术需要非常丰富的旋转和落点判断能力和非常娴熟的攻防转换能力,光这一点很多只知道一味进攻的年轻队员就不一定具备。

第二,倒板技术本质上是利用反胶和颗粒胶的转换造成旋转和弧线的变化让对方不适回球失误从而得分的技术,首先对使用者的手感和经验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属于先伤己再伤敌的七伤拳似的技术。

第三,因为颗粒胶制造旋转程度不强,六大要素中落点力量速度线路旋转和节奏。倒板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利用节奏上的丰富变化去牵制对手,但是颗粒胶旋转不强的情况下对于一流选手来说就是一个短板。

综上所述,颗粒倒板并非不可取,但是需要运动员拥有极高的控球意识,良好的手感,对于节奏落点旋转线路的把控登峰造极,流畅的攻防转换。纵观国际乒坛,前后三十年能做到上述条件的只有三个人,大满贯时期的瓦尔德内尔,退役前的孔令辉以及现役的马龙。而他们都已经是成名运动员,已经拥有了至高的荣誉和自己的风格。不需要再更改打法


清漓看国球


倒板技术主要是利用颗粒胶皮尤其是长胶反旋转的特点另对手判断失误,这对于那些对旋转认识不深刻的球员比较有效。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各种胶皮的旋转性能早已轻车熟路,尤其在顶级选手中,倒板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想知道最新的乒乓动态,了解最权威的乒乓球技术,探讨最前卫的乒乓球器材知识,敬请关注《乒书奇谭》,关注一手兽。



乒书奇谭


倒板需要一定时间,而高手对决,速度快,落点变化多;

倒板后握拍需调整,转拍再怎么快,恢复成转拍前的握拍状态仍需调整;

短颗粒胶制造弧线能力弱,稳定性差;长颗粒胶难打出速度力量,对手了解特性后,只能被动防守。


挨踢才能不挨踢


问这个问题的人显然很业余,高水平对局你有时间倒来倒去吗?倒来倒去有用吗?专业对局一般就是发球倒一下,相持过程中,依然会倒一倒的也就几个削球。倒板在业余糊弄糊弄1900分以下的而已。


黑巾瞎子


来不及,专业打法速度太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