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水滸傳》中出現“太保”和“待招”兩個詞,並非都是指官職,有的還指綽號,有的取其引申義的稱呼,很有意思。

最明顯的一個關於“太保”的稱呼就是綽號“神行太保”。“神行太保”戴宗在江州做兩院押牢節級,人稱戴院長。他有道術,走路時,飛報緊急軍情,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神行太保”。太保本意是古代的官職稱謂,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為輔導太子之官。西周始置,最初由召公奭擔任太保,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在漢代又重新設立,世代延續,位列三公之一。《周禮》記載:“立太師、太傅、太保。茲為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到唐宋時期,仍然設置“太保”職位,只是給大官加銜,沒有實權。宋元時期,“太保”的稱謂範圍擴大了,成為對廟祝、巫師的稱呼。宋代的《書摘夜話》中記載:“今之巫者,言神附其體,蓋猶古之‘屍’;故南方俚俗稱巫為‘太保’,又呼為‘師人’,‘師’字亦即是‘屍’字”。“神保”正是“靈保”。” 巫師自稱神靈附體,南方民間稱其為“太保”,又稱“師人”、“靈保”,稱呼不一,就是“神保”。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神保”就是“太保”,指那些有道術的,會降神的廟祝、巫師。《說文》曰:“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墨子·非樂》記載:“湯之《官刑》有曰:‘其恆舞於宮,是謂巫風。’”蓋樂必有舞為之容,舞必有樂為之節,二事相輔,所以降神。也就是說,“太保”一詞引申開來之後,已經不再指官職、官銜,而是成了民間那些有神蹟的“大仙兒”們的專稱。《武林舊事》記載了一位杭州瓦子裡會表演煙火的民間藝人叫做“陳太保”,他的煙火表演神秘莫測,就像是會道術一般。到了《水滸傳》裡面,“神行太保”戴宗真的會法術,一日能行八百里。按照“太保”的引申義,應該稱呼他為“太保”是最準確的了。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戴宗請聖手書生蕭讓的時候,蕭讓第一眼見到戴宗,並不認識他。蕭讓說道:“太保何處?有甚見教?”戴宗施禮以罷,說道:“小可是泰安州岳廟裡打供太保;今為本廟重修五嶽樓,本州上戶要刻道碑文,特地教小可白銀五十兩作安家之資,請秀才便移尊步同到廟裡作文則個。選定了日期,不可遲滯。”戴宗的裝扮一定很特殊,有著“太保”特定的裝束,難怪蕭讓第一眼見他就知道他是太保。他自己說是泰安州岳廟裡打供太保,實際就是廟祝的意思。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但也不完全如此。“浪裡白條”張順死後,藉助兄弟張橫的肉身顯靈,他對宋江說道:“小弟是張順。因在湧金門外,被槍箭攢死,一點幽魂,不離水裡飄蕩,感得西湖震澤龍君,收做金華太保,留於水府龍宮為神。今日哥哥打破了城池,兄弟一魂纏住方天定,半夜裡隨出城去,見哥哥張橫在大江裡,來借哥哥身殼,飛奔上岸,跟在五雲山腳下,殺了這賊,逕奔來見哥哥。”宋江感念張順一片忠心,真的在西湖岸邊給他建立廟宇,題名為“金華太保”。此“太保”亦有顯示神靈的意思,並非只是廟祝或巫師。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太保”的官職一直都在沿用,明代時位居正一品,也為輔導太子之官,是治國興邦的重要官職。清代為正一品——(文官)太師、太傅、大學士。後來有發展為幾種引申義,指綠林好漢的尊稱————顯然來源於官職意義的引申;對僕役的尊稱————顯然來源於為人們服務的巫師的意義引申;對男流氓的稱呼————顯然來源於綠林敗類和巫師敗類的意義引申。譬如,秦瓊十三太保,太保指綠林好漢;德國蓋世太保,太保就指男流氓了。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待詔”本是等待詔命的意思,但也是一種官職。《文選·揚雄序》:“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張銑注:“待詔,待天子命也。”唐代王績的《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明經”和“待詔”都是科舉士子們要考取的功名,漸漸成為一種官職。清代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餘慶》詩:“待詔吾留金馬門,修書君上南薰殿。”漢代以才技徵召士人,讓他們隨時聽候皇帝的詔令,稱為待詔,其特別優異者待詔金馬門,以備顧問。唐初,置翰林院,凡文辭經學之士及醫卜等有專長者,均待詔值日於翰林院,給以糧米,使待詔命,有畫待詔、醫待詔等。宋、元時期尊稱手藝工人為待詔,即由於此。唐玄宗時就以這樣的名字給官職命名,稱翰林待詔,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應制等事。宋有翰林待詔,堂寫書詔。遼有翰林畫待詔。明清時,翰林院中仍置有待詔,掌校對章疏文史,但地位低微,秩從九品。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待詔”的官職到了宋元時期意義就發展了,成了市井手工業工匠的稱呼。《碾玉觀音》中寫到了碾玉工匠崔寧,人們都稱他為“崔待詔”。《水滸傳》中魯智深出家五臺山之後,偷著下山,看到一個鐵匠鋪,進去問:“兀那待詔,有好鋼鐵麼?”那待詔住了手道:“師父請坐,要打甚麼生活?”討價還價之後,魯智深要打一條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禪杖,待詔要了五兩銀子。魯智深付過錢之後,說道:“俺有些碎銀子在這裡,和你買碗酒吃。”待詔道:“師父穩便,小人趕趁些生活,不及相陪。”這裡的“待詔”就是指打鐵的手工藝人,並非指什麼官職。

晁蓋智取生辰綱之後,派劉唐給宋江送一百兩黃金。劉唐在篦頭鋪裡問道:“大哥,前面那個押司是誰?”篦頭待詔應道:“這位是宋押司。”這位篦頭的待詔就是指洗頭、梳頭的手工藝人了。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國人似乎對於官職有著強烈的追求願望,追求而不得就會戲謔、嘲諷,以至於互相恭維,亂叫一氣,演變成通俗化的稱呼。從這些對官職通俗化的稱呼中似乎可以想見當年老百姓對於官僚、官職的一種複雜心態,一種反抗和自慰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