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美食呢?

俗人一个王老师


我的故乡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我先介绍一下美食:

1.烧烤,齐齐哈尔的烧烤非常棒,最近几年走的地方多了,一直怀念家乡的烧烤问道.

2.大片烤肉,类似于韩式料理的烤法.

3.碳烤肉,普通烤肉.齐齐哈尔的烤肉分电锅烤肉,还是碳烤,都是自己烤,区别就是炊具,我个人喜欢炭烤.

4.老式锅包肉,这个强烈推荐,太正宗了!绝对的美食!

5.江鱼,纯野生的江鱼,特别美味.小笨鸡,大鹅全国都能吃到.但是野生鱼就看所在城市是否有江了.强烈推荐一种鱼,油煎特别香.计或(同音).

在简单介绍一下玩:

1.龙沙公园,小时候放假必去的一个公园,以前有些动物,不知道现在都有什么动物了,我小时候在那看过老虎,狼,猴子,鹿.

2.扎龙保护区,齐齐哈尔也称为鹤城,丹顶鹤值得一看.

3.水师营森林公园,不知道现在什么规模了,几年前我去过一次,环境特别好,适合10人以上组队过去,类似于度假村的模式.

推荐几种可以带走的特产!

1.北大仓白酒,这是我们地方酒,价格亲民还好喝.

2.老式锅包肉可以做塑封的,卖熟食的地方都可以弄.

这两样是我回老家必须采购的!





KIN哥


铁岭火勺是当地不可或缺的美食。在其他城市,吃不到到这种东西,同时火勺店在其他的城市也很难生存下去,各种原因吧!要不说这是地域美食,具有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

记得小时候在小学学校周围有很多火烧店,到时有印象的时候价格是五分钱一个,一碗羊汤,两毛到三毛钱一碗。每到中午放学,大点的学生自己拿着钱冲到附近的火勺店去,而小低年级的则是让家长领着去。

排队等候火勺上桌,好不容易等到了,离着老远就闻着火勺的羊肉大葱的那种香味。配上热热的羊汤,吃着这个爽香,这个过瘾。

现在火勺店比以前少了一些,但都更精致了。火勺呢也比比以前要大了许多,味道也不是小时候的那种记忆中的味道。现在的火勺大葱放的不多,一般多以白菜洋葱代替,这样那种油乎乎的葱香味就淡了。

虽然不比以前的店铺多,但铁岭毕竟还小,偶有想吃一顿,下了楼,溜溜哒哒到附近火勺店,火勺15羊汤一碗,吃的那个舒爽。

这里是铁岭。

这里的每条街都会有那么一两家开得很长时间的老店。

这里的火勺很好吃。

欢迎你来




吃货匪兵甲


小时候在遵义长大 对于遵义的美食念念不忘

羊肉粉 不的不第一说的经典,也是我想到遵义,第一想到是东西,在遵义有很多的羊肉粉馆,最经典的要遵义虾子了,可以放的下人的大锅顿煮着好几羊的骨头的高汤;经典的调味料,连粉也是与别家不同的,那鲜鲜麻麻辣辣的味道,鲜的是能把舌头也咬下来,亦是我难以忘怀的……每次去,必定连汤也不会放过;)

烤小豆腐(臭豆腐) 和江浙这边的臭豆腐完全不一样,烹制的方法也不一样,这里的臭豆腐都是炸的,遵义的烤豆腐的体积很小,薄薄一片,是用特制的“炉子”烤也可以说是煎出来的,分不臭、臭、比较臭,和特别臭几种(一般不会吃的人从口味比较轻的开始)最臭的程度豆腐可以达到发绿,烹制出来后还是粉粉的,我个人比较爱吃(沾上精心调制好的作料,只轻轻一口,浓烈的香味立刻刺激所有感官,连喉咙都能强烈的感受到,刺激!)还有比较不臭的我也很喜欢,(吃起来又是另一种感觉,烹制好以后白白嫩嫩的,油还在上面孜孜的响,吃起来比较有弹性(口水)。。。。)

恋爱豆腐果 我不知道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在我记忆里,它完全和恋爱无关,就是特别好吃,恋爱豆腐的烤出来后和口袋豆腐差不多外面是有点脆但有很有任性,撕开后里面被烤的软化的豆腐就如一包汪一样流出来。。。重点是它的调味料,说不出来的美味,很辣,但是很香很香,不像有些地方的辣椒只有单纯的辣味。浇在豆腐上就可以享用了(不行了,口水流出来了。。。。)轻轻的把豆腐挑开一个口,让调味料进去,再小心的夹起来咬上一口(感动。。。)那滋味,全世界都忘了。。。。

炒洋芋(炒土豆) 很多人大概要奇怪了,土豆有什么好吃的,呵呵,遵义这边的人都知道基本到处都有卖炒洋芋的小摊(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而且每一家的味道也不一样,虽然外貌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味道实在巴士~ 特别是重口味的我每次都会要求多放点海椒~我个人比较喜欢公园门口有条小项进去的那家,而且种类很多不光土豆,米皮,粉,糯米饭,什么都炒,很香。。。 另外还卖豆腐园子,土豆饼什么的,都是我十分喜欢的,想起高中时有天中午发疯,和同学特别坐车过去吃呵呵。

刮刮粉 也就是凉粉,不过可比江浙沪这边看到的一些凉粉嫩多了,所以都不用刀来切,直接有打了孔的刀片一刮,一条条的就出来了,味道取决于调味料,那一跟跟半透明的的刮刮份,浇上辣油带点红红的,看起来就很有食欲,而且也很爽口,是我夏天最喜欢的小吃之一。

豆花面

面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关键就是在那份蘸水上,鲜嫩微甜的豆花,往上鲜香辣溢的蘸水里一蘸,就如同发生了化学反映一般,蘸水里有特质的哨子肉,香辣油,还有一些薄荷叶提箱,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来,每次回遵义必吃!!!

还有很多很多先写到这里(口水泛滥了。。。)以后继续回味


言Wine之意


我的家乡在四川广安,邓小平的家乡哦,哈哈。这里有很多好吃的美食,现在回家次数不多,可每年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去光顾小时候的那些美食。


1. 既然提到邓小平爷爷,就不得不提当地大名鼎鼎的盐皮蛋了。既有盐蛋浓香又有皮蛋的美味。老妈最爱吃这个盐皮蛋,记得读书的时候,我放月假回家给她带两个,她可以高兴好几天。

2. 龙安柚,其果实中大,果皮黄橙色,肉质脆嫩,汁多,少核或无核。这在我们当地非常出名。可还有很多无名的柚子,跟超市卖的柚子形状差不多,但是味道真不是一个档次,就像我家里有两种,一种大的椭圆形,还有一种小的葫芦形状。两种味道截然不同,前者是酸中带甜,吃完后嘴里会有一点点麻苦的回香。后者就是纯粹的甜味,清甜可口,汁多,肉很饱满,不过一个只有平常吃饭碗的碗口大。很珍贵,每年妈妈都会留给我们吃。

3. 烫米粉,老家的米粉和外面的细米粉,珍珠米粉,桂林米粉都不一样。首先它的粗度是介于细米粉和珍珠米粉之间的,先用开水泡软,然后放开水里烫一分钟捞起来,再淋上一勺猪脚炖豌豆或者是麻辣非常亦或是简单的咸菜,让你的味觉瞬间打开,作为早餐界的王者,它绝对是叫醒你沉睡的灵魂最美好的食物。这是我读高中时期最喜欢的食物。

4. 麻哥面,这个面我在外面从来没看到过,每年回家这个也成了必修课。我一个从来不在外面吃面条的人,只对这个面条情有独钟,煮的劲道刚好的面条,配上老板的神仙酱汁,那个味道别提有多爽了。以前我最爱吃的就是学校旁边的,那时早上五点多起来就去排队,就为了吃一碗猪肝麻哥面,想想这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5. 老麻抄手,记得高中时候,和同学一起从最开始的微辣微麻到最后挑战到老麻老辣,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因为这个老麻抄手的微麻都是平常店里不能比的,最主要你光看表面还看不出他俩的区别,但是一入口,绝对让你的味觉第一时间苏醒过来,让你整个人达到巅峰,而抄手里的肉又十分鲜嫩,与汤汁完美碰撞,带给你绝对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小杜与老赵的一日三餐


我的家乡广西灵山,江湖称号“荔枝之乡”,每年6-7月会举办荔枝节。说起来为什么我们这边荔枝这么说,追溯到以前生产队会给每家每户分配一个山头来种荔枝树,所以每家都有一山头的荔枝树,种了收成都属于自己的,也是我家一部分经济来源。我们这边荔枝又分几种:四月荔、黑叶荔、妃子笑、香荔,其中妃子笑最受欢迎,核小肉多皮薄。

这个季节同时还有杨梅、三月季、三麻李等。

第二,就是粑粑,有艾粑、花生糍粑、白米豆糍粑、寿桃粑等等。

第三,葵花条,夏天最爱!

第四,各种粽子:猪脚种(超大条)、咸水粽(分大小)、灰水粽、猪肉粽(放五花肉)……

第五,过年的时候,我们还会做一种叫粉利的食物,用糯米打成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擀成一条条15公分左右长5公分宽度的条状开始蒸。留着需要用水泡,不是容易坏。

还有各种腌制的瓜皮、烫水泡菜、梅菜……

今天先说到这了……





磐石语Y


小时候荣昌外婆家门口的凉粉。卖凉粉的婆婆有一把亮黄的铜刀,比一般家用的菜刀长,没顾客的时候她慢慢切出细长的凉粉,每一根都有筷子长,比筷子细,柔和的姜黄色凉粉堆码在白色的纱布上,有淡淡的清香。每次去外婆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小猪存钱罐掏几枚硬币,冲到凉粉摊边上,一边看着婆婆挑起凉粉(总觉得有点少),加入盐酱、姜蒜、香油、 辣椒油、葱花……一边咽口水。总觉得其他的凉粉不及她做的美味,她的碗豆粉是会过浆的,作料也不知有什么密诀,看着就那些,但干净新鲜,勾人味蕾,刻入记忆的美味。



北阳台的风景


我生长在美丽的海滨小城威海,这里不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还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我的家乡有很多的美食, 海边长大的人最忘不了的是大海的味道,每一道胶东美食都是跟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胶东焖鱼锅饼子、鲅鱼饺子。

饺子是我国每到节日的必备美食,各地的饺子都各具风味,像鲅鱼饺子就是胶东风味的特产。威海大到酒店小到餐馆都有这道特色的饺子 ,一到每年新鲜的鲅鱼上市的时候,威海人都会包一顿鲜美无比的鲅鱼饺子吃。吃鲅鱼饺子,搭配着蒜瓣儿,非常美味,但是如果你觉得蒜瓣过于重口,你也可以选择蘸醋或者酱油,用醋的酸味儿和酱油的咸味儿更能烘托出鱼肉本身的鲜香。

在威海本地的饭店里,鱼锅饼子,这道菜的上桌率非常高,深受威海人的喜爱,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更加偏爱这一口。它是用大铁锅锅底熬鱼,锅边贴玉米面或豆面粑粑,同锅熬制而成 ,锅中的鱼熬熟了,锅边的饼子也金黄焦香了,菜和主食一锅出,一股鱼香夹杂着玉米饼子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食欲大增。我最爱的是我爸爸熬的鱼锅饼子,在家吃着金黄色香喷喷的粑粑,再加上鲜嫩的海鱼,一顿渔家盛宴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鲅鱼饺子和鱼锅饼子,还有另一道特色的美食那就是海菜包子。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来我的家乡美丽的滨海小城威海来品尝美食哦。





意韵东方生活美学


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兰州,一提起兰州,大家想到是闻名全国兰州拉面,兰州拉面以价格亲民,味道鲜美,深受大家喜爱,但兰州有很多美食,大家有不知道,那我跟大家介绍一下,特色美食小吃,


1,兰州酿皮,是兰州特有的一种特色小吃,是从洗到蒸,繁琐加工制作而成的,淋上好吃的料汁,在炎热夏天,吃一盘凉凉的酿皮,特别的舒服,

2,还有兰州的手抓羊肉,尤其我们本地羊肉,羊吃是带有咸味草,味道特别鲜美,膻味小,吃起来肉质鲜美,不腻不膻,加上大蒜,放上孜然,别提有多爽,不过这几年羊,圈养多,为减少成本,山上放牧的羊少了,我们家快要过年是,宰一个山上放牧的羊,来招待客人,这羊肉不论生炒,炖汤都特别鲜美,好吃,我特别喜欢吃。


我是水晶色的美食,谢谢关注我的朋友的点赞,转发。


水晶色美食


  提到锅包肉,小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老家东北,在东北这可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不管是大小宴席还是家庭聚会这都是比不可少的名菜,今天小葱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道东北名菜!

  

  锅包肉历史由来: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郑家祖籍辽宁省建昌县,郑兴文从小家道殷实,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郑兴文逐渐对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菜肴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并能对菜肴的色、香、味、形加以点评,被人们誉为“小美食家”。

  

  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外国使节,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几经冥思的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也就出现了新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到了现在就被叫成“锅包肉”了。

  

锅包肉传统做法:

  食材

  猪里脊肉300克,土豆淀粉150克,白糖100克,醋100克,酱油、盐、香油、葱、姜、蒜、香菜适量。

  做法

  1.首先把猪里脊肉切成3毫米厚的大片,用适量盐抓匀、入底味,淀粉加水泡透,待淀粉沉淀,把水倒出。

  2.把淀粉放到装肉的碗里,抓匀,葱姜切丝,蒜切片,香菜梗切段。

  3.锅上火,加入3斤油,待烧至七成热时,逐片下入挂好淀粉的肉片,炸至3分钟左右,外表挺实、敲时有清脆声捞出。

  4.待油温上升至八成热,再下入肉片复炸,把糖、醋、酱油、香油调匀,肉炸脆用漏勺捞出。

  5.锅留底油,放葱、姜、蒜炒香,放入炸好的肉片,烹入糖醋汁,颠翻均匀,加香菜梗,出锅装盘即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道东北名菜不再是只属于东北,随着越来越多东北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道名菜也随着东北人来到全国、来到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城市成为了东北菜的代表。

  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简便做法,超市也可以买到原料直接制作,不过不管时代怎么发展,锅包肉这道名菜终将会伴随每一代东北人成长,都将是东北人必不可少的家乡味道!

  如果你腋下请尝试这道名菜,为什么不自己亲手做一份呢,亲手做一份吧,加油哦!

  


葱油饼不带葱


“尿味”

气味来源主要是酸笋。

家乡产笋,到了长笋季节,家里采回来的笋会在桶里用水泡着,每天一换水。

如果不换,会产生气味。

小时候时常听我妈催我爸,桶里该换水了,笋有尿味了。

长大以后第一次吃螺蛳粉,一进店就被熟悉的“尿味”震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