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龍光閣與龍光閘

淮安龍光閣始建於明崇禎九年(1635),由當時的總漕朱大典設計建造。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華人,《明史》傳,他在淮安整頓風紀、扶植士氣,建城外龍光閣以壯氣勢。龍光閣建在淮城東南護城崗上,其門西向,與西北文通塔相應。


滿清以來,漕運總督蔡士英於順治12年(1655)大修一次;康熙初年漕運總督林起龍修葺一次,改門南向,頓失舊觀。到了康熙後期,龍光閣即已侵圮無存。此後在雍正、乾隆兩朝七十餘年中,寂然無聞,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有四次經過淮安郡城,對漂母祠、韓侯釣臺都有題詠,唯獨沒有提到龍光閣。

淮安龍光閣與龍光閘

龍光閣 兩修未果 重建曲折
嘉慶六年(1801)汪廷珍約了一位識風水的季淳大同來,周覽淮安的形勝,認為龍光閣急宜修復,但是因工程巨大,未能如願。此後三十餘年,他的學生又是內侄李宗昉(嘉慶七年榜眼)於道光十四年(1834)回淮掃墓時,又提及修復龍光閣,也未能如願。
直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淮安民族英雄關天培在虎門抵抗侵略殉難後,淮郡因戰備需要,修繕城牆,時經管人員何錦、丁晏等以修三城餘款及用剩的建築材料,並得到當時駐節淮郡的總漕部院漕臺大人的同意與支持,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在原址動工興建,至同年九月竣工。時禮部尚書李宗昉在京城聽了很高興,親筆書寫“龍光閣”三字巨匾,又撰了一篇《重建龍光閣記》附記修城官紳題名,刻石高約二尺、長約四尺;兩塊嵌置在閣下壁上。因李宗昉《重建龍光閣記》內容不詳細,又由丁晏撰寫一文,附錄於後,以紀其事。
重建的龍光閣,閣門遵循舊制西向,與文通塔遙遙相對。閣左方建上下廳屋,上廳朝南,中懸“聚星堂”巨匾,為著名書法家周寅書;下懸“禮門懸規,義路植矩;講求道德,吟詠詩書。”楹聯為蕭山書法家湯金釗所書。接連東首有一暖房,中置几榻,壁上懸有古琴,為遊客休息之所。內懸一聯:“淤半城半郭之中;有一詠一暢之趣。”為吳江詩人郭麒所書。下廳奉朱大典牌位,上懸程採書“一門忠孝”匾,旁懸丁晏聯雲:“毓德淮南,桂樹叢中培世澤;督師江左,梅花嶺上配忠魂。”左側有何錦之子何其傑的“長生祿位牌”。


淮安人何其傑曾於光緒四年(1878)捐獻田畝,勒石紀事:《重修龍光閣並捐置田畝記》,文生周賢所書,碑記高約八尺,闊約四尺,碑早已不存。廳屋東西皆有軒廊,西廊有月洞門。門外小院內有僧舍及廚房三間,中有後門出入,上有“龍光精舍”四字篆書。正門經常不開,門楣有“龍躍天衢”四字巨匾額,為淮安知府滿人福鉚所書。
閣在正門之內,上有魁星像,旁有圍人,中祀文昌木主,丁晏亦有聯雲:“懸鬥運輸,乃服文德;握珠懷玉,生育賢才”。上層窗外懸李宗昉書“龍光閣”三字巨匾,中層窗外懸淮安知府曹聯桂書“大魁天下”四字巨匾,下面屏風上有孔子第六十九代孫孔繼束書“大學之道”一章。地方人士每至中秋、重九皆至龍光閣登高賞月,並賦詩紀其事。
這座龍光閣於一九四三年拆毀,在整整一百年中,一直是淮安地方人士及各地過客遊覽的聖地,題詠甚多,大半散失。
查淮安文獻:顧震福(漕運總督李鴻翰章的女婿,家住淮郡城隍廟巷。)有詩讚龍光閣曰:“巽岡傑閣聳層巖,翹秀淮山久不凡。萬里寒光射星斗,三城秋影送風帆。高飛鴻雁辭菰蔣,小隱虯龍擁薈杉。千刃振衣遙望處,蔥籠佳氣日邊銜。”邱錫丹戶外春遊《登龍光閣春望》雲:“龍光高閣聳遙崗,俯瞰郊原萬頃蒼。石碣荒涼藏野草,河流搖風曲饒城牆。麥苗經雨含深碧,柳色搖風展淡黃。陌上踏青人不少,年年踴躍為春忙。”

淮安龍光閣與龍光閘

龍光閘 幾通幾塞 終復修葺
龍光閘位於龍光閣西北處。其文渠源頭在淮城東南。山陽縣令孫肇興初任,實心愛民,孜孜不倦,剔弊興利,時邑屢遭河患,捐俸銀修伏龍洞以洩城內之水,興文教,採士民公議開鑿引寶帶河水入淮城,明末堵塞不通。
清初屢議開放不果。雍正四年(1726)生員許其恕等呈請漕院張大有始行開放,與城外築壩通水入淮城。這以後通塞不常。
同治間,水由淮城東南巽關入城。
清同治九年邑人何其傑等呈請漕運總督張之萬。張之萬撥銀挑浚其巽關一支。次年復由士紳丁賜受委山陽縣署撥錢一千串發典生息,由各司管理,定為章程。
清光緒初,澗河挑深後,巽關龍光閘底高仰;光緒16年邑紳顧雲臣撥銀3700餘兩,重建閘身,寬闊倍於前,在原金門上加寬二尺六寸,挑深二尺五寸於澗河底平。沿途兩旁安木柵欄,以防人為破壞。
城外城河之船自西來出巽關龍光閘、西至北水關,南至三思橋範巷一律通暢;光緒29年(1903)時任山西巡撫丁寶銓等稟請漕運總督陸元鼎撥銀3600兩,委撫衛署(撫衛署,專管淮安三城安全保衛工作。今址為淮安區電信局所在地)聘挑河夫沿途挑浚,重修溝牆、橋樑、堤岸及城外羅柳河,皆次第修治,兩月竣工。之後又有零星修葺。


水關和河渠在淮安城市發展史上曾起著重大的作用,它引運河水,流貫城內四方,使三城可以“內外通舟,淺三城水”。因此被稱為“一郡風氣,血脈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