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龙光阁与龙光闸

淮安龙光阁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5),由当时的总漕朱大典设计建造。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华人,《明史》传,他在淮安整顿风纪、扶植士气,建城外龙光阁以壮气势。龙光阁建在淮城东南护城岗上,其门西向,与西北文通塔相应。


满清以来,漕运总督蔡士英于顺治12年(1655)大修一次;康熙初年漕运总督林起龙修葺一次,改门南向,顿失旧观。到了康熙后期,龙光阁即已侵圮无存。此后在雍正、乾隆两朝七十余年中,寂然无闻,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有四次经过淮安郡城,对漂母祠、韩侯钓台都有题咏,唯独没有提到龙光阁。

淮安龙光阁与龙光闸

龙光阁 两修未果 重建曲折
嘉庆六年(1801)汪廷珍约了一位识风水的季淳大同来,周览淮安的形胜,认为龙光阁急宜修复,但是因工程巨大,未能如愿。此后三十余年,他的学生又是内侄李宗昉(嘉庆七年榜眼)于道光十四年(1834)回淮扫墓时,又提及修复龙光阁,也未能如愿。
直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淮安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抵抗侵略殉难后,淮郡因战备需要,修缮城墙,时经管人员何锦、丁晏等以修三城余款及用剩的建筑材料,并得到当时驻节淮郡的总漕部院漕台大人的同意与支持,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在原址动工兴建,至同年九月竣工。时礼部尚书李宗昉在京城听了很高兴,亲笔书写“龙光阁”三字巨匾,又撰了一篇《重建龙光阁记》附记修城官绅题名,刻石高约二尺、长约四尺;两块嵌置在阁下壁上。因李宗昉《重建龙光阁记》内容不详细,又由丁晏撰写一文,附录于后,以纪其事。
重建的龙光阁,阁门遵循旧制西向,与文通塔遥遥相对。阁左方建上下厅屋,上厅朝南,中悬“聚星堂”巨匾,为著名书法家周寅书;下悬“礼门悬规,义路植矩;讲求道德,吟咏诗书。”楹联为萧山书法家汤金钊所书。接连东首有一暖房,中置几榻,壁上悬有古琴,为游客休息之所。内悬一联:“淤半城半郭之中;有一咏一畅之趣。”为吴江诗人郭麒所书。下厅奉朱大典牌位,上悬程采书“一门忠孝”匾,旁悬丁晏联云:“毓德淮南,桂树丛中培世泽;督师江左,梅花岭上配忠魂。”左侧有何锦之子何其杰的“长生禄位牌”。


淮安人何其杰曾于光绪四年(1878)捐献田亩,勒石纪事:《重修龙光阁并捐置田亩记》,文生周贤所书,碑记高约八尺,阔约四尺,碑早已不存。厅屋东西皆有轩廊,西廊有月洞门。门外小院内有僧舍及厨房三间,中有后门出入,上有“龙光精舍”四字篆书。正门经常不开,门楣有“龙跃天衢”四字巨匾额,为淮安知府满人福铆所书。
阁在正门之内,上有魁星像,旁有围人,中祀文昌木主,丁晏亦有联云:“悬斗运输,乃服文德;握珠怀玉,生育贤才”。上层窗外悬李宗昉书“龙光阁”三字巨匾,中层窗外悬淮安知府曹联桂书“大魁天下”四字巨匾,下面屏风上有孔子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束书“大学之道”一章。地方人士每至中秋、重九皆至龙光阁登高赏月,并赋诗纪其事。
这座龙光阁于一九四三年拆毁,在整整一百年中,一直是淮安地方人士及各地过客游览的圣地,题咏甚多,大半散失。
查淮安文献:顾震福(漕运总督李鸿翰章的女婿,家住淮郡城隍庙巷。)有诗赞龙光阁曰:“巽冈杰阁耸层岩,翘秀淮山久不凡。万里寒光射星斗,三城秋影送风帆。高飞鸿雁辞菰蒋,小隐虬龙拥荟杉。千刃振衣遥望处,葱笼佳气日边衔。”邱锡丹户外春游《登龙光阁春望》云:“龙光高阁耸遥岗,俯瞰郊原万顷苍。石碣荒凉藏野草,河流摇风曲饶城墙。麦苗经雨含深碧,柳色摇风展淡黄。陌上踏青人不少,年年踊跃为春忙。”

淮安龙光阁与龙光闸

龙光闸 几通几塞 终复修葺
龙光闸位于龙光阁西北处。其文渠源头在淮城东南。山阳县令孙肇兴初任,实心爱民,孜孜不倦,剔弊兴利,时邑屡遭河患,捐俸银修伏龙洞以泄城内之水,兴文教,采士民公议开凿引宝带河水入淮城,明末堵塞不通。
清初屡议开放不果。雍正四年(1726)生员许其恕等呈请漕院张大有始行开放,与城外筑坝通水入淮城。这以后通塞不常。
同治间,水由淮城东南巽关入城。
清同治九年邑人何其杰等呈请漕运总督张之万。张之万拨银挑浚其巽关一支。次年复由士绅丁赐受委山阳县署拨钱一千串发典生息,由各司管理,定为章程。
清光绪初,涧河挑深后,巽关龙光闸底高仰;光绪16年邑绅顾云臣拨银3700余两,重建闸身,宽阔倍于前,在原金门上加宽二尺六寸,挑深二尺五寸于涧河底平。沿途两旁安木栅栏,以防人为破坏。
城外城河之船自西来出巽关龙光闸、西至北水关,南至三思桥范巷一律通畅;光绪29年(1903)时任山西巡抚丁宝铨等禀请漕运总督陆元鼎拨银3600两,委抚卫署(抚卫署,专管淮安三城安全保卫工作。今址为淮安区电信局所在地)聘挑河夫沿途挑浚,重修沟墙、桥梁、堤岸及城外罗柳河,皆次第修治,两月竣工。之后又有零星修葺。


水关和河渠在淮安城市发展史上曾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引运河水,流贯城内四方,使三城可以“内外通舟,浅三城水”。因此被称为“一郡风气,血脉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