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國家在建立的時候都要有自己的國名,我們的國名簡稱是中國,很多人認為古時朝代發展至今,對每個中華文明進程中朝代的稱呼都會運用到"中國"二字,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秦始皇在位之初,曾給當時的中國起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直到現今社會,這個名字還一直被使用。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嬴政執政期間,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君王,想要用武力統一六國,不斷的戰爭,他也完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國家大一統。統一天下的嬴政,對自己的野心的滿足十分驕傲,認為自己為當時的中國開創了一個新天地,於是自稱秦始皇。同時秦始皇,根據秦朝區域情況,為了彰顯自己建立秦朝的偉大,就將當時的中國叫做中華。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在地方的管理上面採取郡縣制,同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實行中央集權制。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由於對地域的瞭解還是很模糊的,僅是知道大概的各個郡縣的方位,他認為秦朝在當時是處於整個地域的最中心的位置。於是就以"中"字代表自己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嬴政對於自己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還是十分驕傲的,他認為即使在三皇五帝時期,整個中原板塊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覺得自己的功勞可以和當時的三皇相媲美。

再加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了一系列利於整個國家發展的政策,他就覺得自己的政績十分良好,可以和五帝平起平坐,於是就用"華"字代表自己的豐功偉績,就這樣他將當時的中國取名為"中華"。

中華二字的產生,在當時並不是毫無原因的,作為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是有的,他認為當時的中國有黃河流過,位處中原地帶,而又認為中原地帶是當時地域的中心之處。

"中"字的霸氣之處就在於所指的意思十分廣泛,有地處河洛最中心的含義。"華"字所要表達的就是秦始皇對自己功勞的認可,其來源是根據古時一位很有名氣,有很多政績的一位首領的名字。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在秦朝的發展過程中,中華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六國統一為秦朝,各個民族之間還是要花時間相互磨合的,所以中華二字就沒有大範圍的發展開來。秦國後期,由於權臣的無能,導致秦朝滅亡,進入漢朝時代。

漢朝建立的時候,比較推崇儒家文化,甚至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漢朝期間,漢文化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漢朝的百姓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再加上漢文化的影響,於是比較推崇中華二字。漢朝歷代皇帝執政時期,由於漢文化的影響,對中華二字所包含的內容理解較為透徹,於是也比較喜歡將中華二字作為當時中國的又一名稱。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後續的朝代發展過程中,中華二字的沿用更加廣泛,再加上中華二字是由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所起,就更容易接受中華作為自己朝代的國名了。甚至於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中華理論,經過不同朝代的延用,中華二字更加深入人心。

在漢元帝執政期間,其中的一位有名的將領說過一句流傳至今的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自名將陳湯,話中中華指的就是當時的漢朝領土,可見當時的漢朝子民就是以中華二字代表自己的國家。

嬴政統一六國後,給中國取了個十分霸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中華"二字在古代,雖然更多的時候指的是統一的中國,但是古人還是會自稱自己是中華兒女,這個是中華二字深入人心的重要體現,其延用至今還是很有道理的。在南北朝時期,有"五胡亂華"之稱,這個指的是周邊的少數民族割據的局面,此時的中華將周圍少數民族區別在外。

等到之後中國大一統的時候,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也成為了中華中的一份子。中國五千年文明發展至今,人們還是會自稱中華兒女,可見中華二字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