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帝王,作為一個帝國的最高元首,一個國家的興衰皆由其所決定的,自夏啟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到宣統帝退位,中國在封建王朝中達到了巔峰,也跌到了谷底。本文即為“偉大”,我粗略地認為他們對中華民族歷史的進程起到的是總體積極的作用。

嬴政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因為皇帝這個詞就是他創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便將“皇帝”二字並在了一起。秦始皇的出現,指中國歷史一個偉大轉折的出現,自周武王大封諸侯之後,中國曆經“春秋”與“戰國”兩個階段,到了“戰國”時期,各國都加快了擴張領土的步伐,於是出現了戰國七雄。秦王朝並非與其他大多數諸侯國一樣為武王所封,西周末年也就是春秋初期,西周發生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了諸侯們對周王朝的離心,隨後周平王率領諸侯國打敗犬戎,將周朝國都由鎬京遷往雒邑,而秦襄公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佔領關中地區。到了嬴政手裡,秦國國力已經遠在其他六國之上,從秦孝公開始重用商鞅開始,到嬴政即位,前前後後共有六位君主,這六位君主勵精圖治,到嬴政手裡,秦已經有了滅六國之實力。更何況秦始皇剛即位時,秦國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中,呂不韋是中國商人鼻祖之一,秦始皇初期在他的手裡很好的過渡給了嬴政,所以我們不能說嬴政是一位治國人才,他還還犯過幾次嚴重的錯誤,例如嬴政親政後不久發現韓國間諜利用幫助秦國修水渠而故意消耗秦國國力,嬴政一怒之下下令將所有在秦任官的外國人驅逐出境,幸好宰相李斯利用自己華麗的文采寫出了《諫逐客令》,從而使嬴政改掉了過錯。雖然秦始皇調兵遣將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但他也不能算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剛開始名士範矩就提出遠交近攻,而嬴政只不過繼承了這一軍事思想而已。在先後滅掉韓、趙、燕、魏四國後,嬴政將矛頭對準了南方的楚國,眾所周知,楚國一直居於南方,其國力非常強盛,算得上秦國最大的對手。嬴政詢問王翦要多少人可滅楚,王翦說非六十萬不可,而李信說要二十萬即可。作為一位君王,聽到李信這句話非常高興是沒錯,因為誰都想用小成本換大利潤,可嬴政竟和李信一樣天真的以為20萬就可滅強楚,更何況楚國還有一位大將項燕來統帥軍隊。在李信損失好幾萬人回來後,嬴政才知道王翦的正確,於是親自請其重新出山,並給其60萬軍隊終於滅了楚,如果嬴政當時有一點理性,自己就可減少損失好幾位萬人······既然嬴政既不是偉大的治國之才,也不是偉大的軍事家,那他哪點可稱之為偉大呢?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幾千年後,有一位西方軍事家概括說道軍事服從於政治,秦始皇打不來丈無所謂,會玩政治就行,歷史也證明了嬴政確實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從一開始依靠呂不韋登上王位,到最後剷除呂不韋,獨攬大權,尤其是在其滅六國之後,就連宰相李斯一年都見不到嬴政一面,歷史上能夠長達幾十年不見大臣而將大全在握的皇帝,中國歷史上應該只有兩人,一人是嬴政,還有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明神宗朱翊鈞,後者在位48年後二十年沒見過一位大臣······嬴政深知統一天下並不是單純的武力上的佔領,最重要的還是在文化上統一,於是其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最後還想統一思想,於是乎發生了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的一次文化喪失事件——“焚書坑儒”,如若不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如若不是趙高最後把持大權,或許秦王朝真的能千秋萬世。與自己的父親一樣,雖然他在在位期間可謂動作不斷,可是對於儲君之事,嬴政一直舉棋不定,以至於李斯與趙高二人合謀力推胡亥他也未能察覺。宋朝時的蘇洵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六國論》,在蘇洵這樣的文人看來,六國之所以滅亡,原因在於六國不團結,他認為如果六國團結一致抗秦,則”秦人食之不能下嚥也“,這樣的論斷本人很難苟同,正如《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開頭所寫的那樣:”其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經春秋戰國的中國急需一個統一來穩定文明,至於這個統一時間為何不長,自然有其原因。秦統一六國在當時是必然之舉。蘇洵認為六國不能互信是主因,這完全是蘇洵不懂政治之結果,世界文明幾千年來,國與國之間從來不可能完全互信,尤其在於軍事國防上,這是出於本國安全考量,也是政治學中的“不在一根樹上吊死”,時至今日,美國和他所謂盟友之間的竊聽醜聞就足夠說明一切。二戰中美蘇英三巨頭之間小動作不斷也看得出原因。那為何自從周天子失勢後,中國會歷經這麼多年才統一呢?在各國各自推行變法前,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力能夠打敗其他所有諸侯國,並且在貨幣、文字上各國交流的難度並未很大,在各國混戰時,由於各國都會重視發展自己的農業、軍事力量,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社會的發展,到了秦始皇的時代時,多年戰亂導致人口銳減,階級矛盾增大,農業嚴重受創,社會為了發展,就必須統一。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才”,毛主席將漢武帝與秦始皇寫在了一起,不僅僅是因為二者年代近,二人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守夜更比創業難”,秦朝的例子在前,剛剛統一的大漢王朝必然事事以秦為鏡,漢高祖劉邦讓戚姬的兒子劉如意取代皇后所生的長子劉盈為儲君,大臣們勸解之時便搬出了秦朝幼子代替長子即位後大全旁落的後果,相信這也讓劉邦不得不打住自己的主意,我相信他若一意孤行,大權在握的高祖可以做出廢長立幼的本事,可要是干擾到他千辛萬苦建立的大漢王朝的根基的話,恐怕他也不敢做。劉徹的祖父漢文帝即位後,漢朝百廢待興,秦朝的滅亡說明了法家的不足,於是漢朝不成文地將官方思想定為道家,道家講究“天不變道亦不變”,在這種求安穩的思想下,漢朝進入了發展最快的“文景之治”,面對塞外蠻夷匈奴,漢朝只能通過卑躬屈膝的和親來維持大局的穩定,這種穩定仍然是在匈奴不斷騷擾漢朝邊境的情況下的。到了劉徹即位時,據說國庫裡的串銅錢的繩子都被蟲蛀了,總之漢朝的經濟實力空前強盛,可以說具備了打大仗的實力。漢景帝后期,漢朝首次將自己的公主——南宮宮主嫁於匈奴的軍臣單于,南宮宮主也是劉徹的親姐姐,可以說對於這樣的恥辱,劉徹從小在心中就埋下了,也就是說小時候的劉徹對匈奴就憤恨異常,或許當時劉徹就下決心要征服匈奴。上天也算眷顧劉徹,在一系列的宮廷鬥爭後,劉徹的母親取代了無子嗣的景帝原配的薄皇后成為了大漢的皇后,而劉徹也取代了景帝寵妃慄姬的兒子劉榮成為太子······即位後的劉徹仍然將治國方針定在發展上,對匈奴作戰要麼不打,要打就算不斬草除根,也要像秦始皇的大將蒙恬一樣,打的匈奴幾十年不敢入侵中原。可是漢朝軍隊武器比不上匈奴,漢朝一開始步兵居多,而步兵的作戰能力遠遠低於騎兵,騎兵機動性強,作戰速度快,打仗兇猛,最重要一點事匈奴擅長沙漠作戰,他們隨身攜帶可安營紮寨的帳篷,匈奴偷襲漢朝邊境時往往突然襲擊,在漢朝大軍到來之前進入沙漠地帶,幾十萬漢軍也只能忘漠興嘆。而這些需要改進的缺陷並非花錢就能改進,他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還是對付匈奴,派他去月氏是聯繫月氏聯合打匈奴,去大宛烏孫是想要汗血寶馬,讓騎兵擁有足於和匈奴人的馬相媲美的馬是基礎,到了武帝大規模對匈奴用兵時,衛青給騎兵的標準是一人兩匹馬,也就是馬比人多,而這些馬都是從西域引進的汗血寶馬經過漢人培育出的優良後代。在自己的祖母竇太后死後,劉徹便開始的堅決的政治鬥爭,他先後剷除自己丈母孃館陶長公主為首以及以自己舅舅田蚡為首的兩大外戚集團,所以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被廢則完全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當年武帝幼時一句金屋藏嬌將館陶公主拉入自己的陣營,而當自己要掃除阻擋自己集權的陣營時,陳阿嬌被廢也成了必然之勢,而陳阿嬌的被廢也是漢武帝掌握大權的表現之一,至於隨後衛子夫的上位則完全是衛子夫受到了歷史的眷顧。可以說武帝前期完全是在為自己日後征伐匈奴做著準備,他覺得還應該賺錢時,便將鹽鐵的專營權收歸國家,國家控制了鹽鐵的生產與交易,也就等於控制了當時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在之前的朝代從未有過,管仲當年發現鹽的重要性,但齊國也沒能完全控制鹽的生產與銷售。還有是思想上,道家的”無為“使漢朝平穩了那麼多年,但對於銳於改革的武帝來說完全不合時宜,武帝乾脆下了規定說儒家是正統學派,其他學派不得肆意傳播。而與秦始皇不同的是武帝並未對其他學派的人趕盡殺絕,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的後果就在眼前,並且在他看來,儒家學說不過是自己統治的一個工具,可以說如果墨家學說更適合自己統治,那麼漢武帝就會把墨子捧上天。漢武帝一生共三次對匈奴作戰,真正與匈奴短兵相接的是後兩次,第一次馬邑之圍因為匈奴人的警覺失敗;第二次武帝兵分四路,匈奴認為最厲害的一路是李廣的那一路,對於匈奴自將漢高祖圍於白登後,只有李廣讓自己吃過較大的敗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衛青一戰成名,他回朝後,武帝便一路提拔之至三公之首——大將軍,而自己的姐姐也成了大漢皇后。公元前119年,一切準備就緒的漢武帝決定大規模匈奴用兵,衛青、霍去病分別指揮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與代郡出發發起漠北戰役,最終西域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晚年的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開始迷戀上丹藥,雖然自己早已立嗣,但由於自己過於寵幸匿臣江充,導致自己任內第二次巫蠱之亂爆發,皇后與太子皆死於非命,衛氏家族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後來由於武帝感懷霍去病為自己建立下不世功勳卻英年早逝,於是留了霍去病之弟霍光一命。武帝死前4天,幼子劉弗陵成為太子,而霍光成為託孤大臣之一。武帝感到漢朝建立之後,外戚干政情況嚴重,乾脆立子殺母。順便說一句,強大的西漢王朝最終還是死在了外戚的手裡。雖然武帝所做的一切改革都是為了自己中年時的大規模征伐匈奴,可是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自此以後,儒家學說成為了歷朝歷代的正統學說。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唐太宗也是一位富有爭議色彩的君王,毛澤東評價李世民為:“李世民是最會打仗的皇帝”。不得不說,李世民武功蓋世、文采出眾,是少有的打天下和坐江山都很在行的奇才。李淵太原起兵奪得天下後,為了加大自己家族的優良性,將道家始祖老子李耳說成自己的祖先,到了李世民的曾孫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老子李耳的地位就更加“崇高”了,李隆基尊李耳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就連宰相李林甫也將自己的宅舍作為道觀。可是與其相反的是,唐朝的官方思想任然是儒家思想,並且在隋朝的科舉制上更加完善了科舉制,考試內容就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可以說官方思想來說,儒家思想在唐朝達到了一個頂峰,這無疑為宋朝時期“程朱理學”的誕生起到了間接的作用。當然,這更加說明了對於統治者來說,只要能夠維護自己統治,任何學派的學說都可以,那麼對於唐朝的皇帝來說官方推行和自己“祖宗”相反的學說也是“行的通的”。得到上天的眷顧,玄武門之變一切順利,在李淵宣佈李世民為太子的一個月後,李世民正式登基,改元貞觀。李世民知道一個帝王要想成功必須有一批文臣輔佐,早在做秦王時,李世民就蒐羅了小舅子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有真才實學的儒士,自己登基後,又不計前嫌地收納了岑文本、魏徵、蕭禹等人,這些人為貞觀之治的出現立下了汗馬功勞。要說李世民最高的能力就是知人善用,擅於發現賢才。例如貞觀3年,關中大旱,唐太宗詔令京中五品以上文武官員都要上書暢言為政得失,有一四品武官常何目不識丁,只好讓自己的門客馬周代寫,馬周在奏摺中寫了二十多頭建議,唐太宗看到後,十分高興,但常何曾是自己的手下,唐太宗知道此人大字不識幾個,這種文章絕不會是他所寫,便要常何說出文章作者,常何不敢隱瞞,唐太宗當即召馬周入宮細談,太宗發現馬周才華橫溢,當即予以重用,就連”欺君“的常何舉薦有功,也受到了賞賜。隨後馬週一路扶搖直上,貞觀十九年,馬周官至宰相,太宗親征高句麗,任命馬周輔助太子建國······李世民早年時期曾經批評秦皇漢武窮兵黷武,晚年又迷信術士丹藥,導致國家政治腐敗,他認為生老病死乃正常之事,丹藥都有劇毒,會加劇生命結束。可到了自己晚年之時,他也開始窮兵黷武,不僅迷戀丹藥,而且舉大兵攻打高句麗,最終戰敗而還,值得一提的是若非在戰役中發現了名將薛仁貴,那場仗真的沒任何可取之處。同時他又厭惡起了魏徵,在魏徵即將去世時唐太宗曾答應將衡陽公主嫁給魏徵長子魏書玉,後來唐太宗又悔婚。並且唐太宗晚年的生活更加奢侈無度,貞觀21年,唐太宗擴建已有的太和宮,並改名翠微宮,工期耗時一年;同年,他又擴建在長安以北的宜君縣的仁智宮,並改名玉華宮。唐太宗雖然在貞觀初年就立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可是李承乾患有腿疾且才能一般,這就給了其他皇子機會,其中皇三子楚王李恪,皇四子魏王李泰最為厲害。李恪母親楊妃原是隋煬帝之女,由於唐朝在法律上是來自隋朝”禪讓“,所以楊妃的地位很高,在後宮之中除了長孫皇后之外就是楊妃,並且也很受太宗的寵愛,李恪自小讀書就很有天賦,所以太宗也十分喜歡李恪。後來長孫皇后逝世,李世民想立楊妃為後,但宰相長孫無忌認為如若立後,會對太子的地位造成很大的衝擊,為了大局考量,太宗最終反放棄了立後。後來太子李承乾因謀反被流放,唐太宗想立李恪為儲君又遭到遭到長孫無忌的反對,唐太宗怒斥無忌:”難道就是因為他不是你的親外嗎?“由於此時長孫無忌在朝中權力極大,唐太宗已不敢直接反對,並且朝中大臣皆是儒家學派,將宗法制看的極高,李恪就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沒有被立為皇后,自己也就不是嫡長子而遭到朝中大臣一直反對,而且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玄武門之變給自己後輩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以後皇子們儘可以為了皇位自相殘殺,所以李世民必須遵循宗法制的原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以求將自己玄武門之變給後世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最終李世民的儲君選擇只剩兩位嫡出皇子李泰與李治身上。這時又是無忌發言,他認為如若立皇九子李治,則李承乾、李恪、李泰等人皆可保,如若李泰登基,眾皇子性命危險。這一點唐太宗認可,於是不爭的李治成為儲君。其實長孫無忌並非全部為眾皇子考慮,彼時,李泰早已黨羽豐滿,自己雖是李泰親舅舅,但由於自己之前一直幫助太子李承乾,所以李泰登位對自己沒有好處;而李恪更加,由於之前雙方一直敵對,李恪登基,無忌性命堪憂,只有晉王李治登基,自己是他的親舅舅且力助其登位,自己以後必定權傾朝野。果然,李治登基後長孫無忌就找藉口殺了李恪,至於自己另一個被唐太宗軟禁的侄子李泰,長孫無忌沒有絲毫幫助其重獲自由的想法。當然,最終促使李世民立李治為帝的是廢太子李承乾在貶去房州時和太宗說的話,李承乾對太宗說自己老早就是儲君了,完全不必要去爭去搶,等太宗百年後他就是皇帝,要不是自己的三弟和四弟屢次陷害,自己又怎麼會聯合侯君集來模仿太宗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呢?太宗其實也明白,李承乾謀反和自己當年玄武門之變有很大不同,自己當年是秦王不是太子,如若自己不爭不搶,自己怎能君臨四海?而李承乾早在貞觀一年就被立為儲君,等了十多年,何苦要急在這一時半會?必是李泰等人逼得太急。所以,最終太宗還是放棄了李泰,還隨便找罪名囚禁李泰。李治的登基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的來臨,因為他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武則天。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相比於秦皇、漢武、唐宗,宋太祖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要相對遜色一點,與前三者一樣,他的王朝。同樣是統一多民族的,但這個王朝從誕生之日起到滅亡之時,永遠都被別人竊取著,若非上天眷顧,宋朝早已滅亡。年前時候的趙匡胤運氣非常好,他投靠當時著名軍閥之一——後漢樞密使郭威,由於在征討李守貞時立下了戰功,趙匡胤備受郭威賞識 。後來郭威自己稱帝后,趙匡胤補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趙匡胤讓大家記住他的是高平之戰。那是顯德元年,柴榮剛剛即位後北漢來犯,柴榮親率軍隊禦敵,當雙方交戰之時後軍指揮樊愛能等人首先逃跑,趙匡胤見狀帶領部下騎上馬首當其衝殺敵,最後北漢敗退,而趙匡胤也受了傷,回到都城後,柴榮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顯德三年趙匡胤隨柴榮征戰南唐,立下了大功,隨後又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以及定國軍節度使。顯德四年,趙匡胤平定淮南。顯德六年,趙匡胤隨柴榮打敗契丹,平定關南,同年一代英主柴榮去世,幼子柴宗訓即位,趙匡胤任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可以說柴榮的死使趙匡胤野心空前變大,就在十幾年前趙匡胤參與了郭威篡漢自立之時,如今北周之強大遠非昔日北漢所能相比,而趙匡胤的權利和當年郭威一樣大了,應該說這個時候趙匡胤就有了自己稱帝的願望,並開始逐步實施。顯德七年,趙匡胤假傳契丹大舉來犯,北周立刻派趙匡胤出軍禦敵,兵至陳橋,趙匡胤的親信將領就開始散佈謠言說北周皇帝年幼,他們為國家流血誰能知曉?不如讓都檢點即位稱帝然後出兵北伐,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軍師趙普就拿著事先準備好的龍袍給假意酒醉的趙匡胤穿上,等趙匡胤假意酒醒之後假意很為難,而眾將也假意強迫,經過一連串安排好的”演出“後,趙匡胤率軍回朝,由於京城許多將領都是趙匡胤的兄弟,所以趙匡胤兵不血刃就控制京城,由於之前趙匡胤就掌握了北周軍權,所以很快趙匡胤就穩定了政權,於是宋朝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柴榮死前為北周打下了大好江山,只可惜天妒英才,柴榮年紀輕輕就去世了,趙匡胤矢志要完柴榮的願望,當然現在是自己的願望,自己要做又一個統一華夏的君王。他先襲佔荊湖、攻滅後蜀,最後平定江南,期間荊湖、後蜀、南漢、南唐先後滅亡。公元前979年,宋太宗趙匡義率軍進攻北漢,別打敗遼派來的援軍,北漢投降,最終五代十國分裂格局結束,北宋正式統一。讓大家記住宋太祖的還有就是杯酒釋兵權,宋太祖巧妙地運用了一次宴會的”醉酒“抱怨說軍權分散太開不安全,吃飯的將領心領神會,會後乖乖交出軍權。從而宋太祖的權利高度集中。可惜宋太祖的死至今仍是謎,他是在和弟弟趙匡義北伐契丹的時候暴斃,聚集在當天晚上趙匡胤與弟弟趙匡義一起喝酒同睡宮中。趙匡義嫌疑很大,並且宋太祖駕崩僅一天,趙匡義就即位,還搞出了“金匱之盟”一說,說宋太祖曾經答應過自己的母親將帝位傳於自己的弟弟,也就是趙匡義,應該來說這是宋太宗為了宣稱自己合法性的一個謊言,因為之前從未有跡象表明宋太祖要將皇位傳於自己的弟弟······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在蒙古人統治了許久之後,社會矛盾又發生了很大的問題,統治階級一旦統治久了之後,就會發生腐敗現象,最終與百姓相去甚遠。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原來是皇覺寺的一名行童,當時各地軍閥混戰,朱元璋與其他很多和尚一樣被打發出來要飯。經過三年的遊歷,朱元璋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朱元璋25歲時,朱元璋受到一位兒時同伴的推薦,加入了在濠州稱霸的郭子興的紅巾軍。朱元璋打仗勇猛,身先士卒,並且將戰利品全部上繳,這點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後來郭子興將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經過數十年的南征北戰,朱元璋打敗了元朝軍隊以及張士誠、陳友諒等軍閥,最終建立了又一個統一多民族的皇朝——明朝。朱元璋對於權力看的非常重,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皇權,乾脆廢除了行省制度。1376年,朱元璋宣佈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1830年,面對日益驕橫的宰相胡惟庸,朱元璋大開殺戒,在朝中殺了與胡惟庸有關的官員15000餘人,就連告老還鄉的老臣宋濂也被牽扯在內,後來多虧馬皇后求情,才讓宋濂撿了一條命改為流放,不過宋濂還是死在了流放的路上。隨後朱元璋一鼓作氣廢除丞相制,乾脆將丞相的職能收歸自己。當然,對於處理政務樂此不疲的朱元璋一天處理上百件文書自然吃得消,他的後輩可就不一定了,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為了減輕“壓力”又不違抗朱元璋廢丞相制的旨意,乾脆成立了內閣,內閣首輔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事實證明,明朝自明宣宗朱瞻基之後碰到的全是昏庸無能的帝王,由於寵幸太監王振而導致土木堡被俘的明英宗、寵愛萬貴妃和信任太監汪直的明憲宗、天生就知道吃喝玩樂和信任八虎的正德、寵幸奸臣嚴嵩的嘉靖、在位48年而有20年未見大臣的明神宗、在位1個月就吃紅丸去世的明光宗、就知道做木匠而把朝政大權交給魏忠賢和客氏的天啟皇帝······而明朝之所以還能維持這麼多年,全靠內閣大臣們殫精竭慮。朱元璋由於從小出身卑賤,看慣了官員中飽私囊而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他當了皇帝后,對待貪官也是毫不留情。雖然明朝初建,但許多官員仍是元朝遺留下來的,並且很多官員都是造反起家的,朱元璋毫不留情的下令官員如果貪汙超過60兩就一律處死,鑑於歷史的告誡,朱元璋對於宦官同樣冷酷無情,他讓人在朝堂外面樹了一塊碑,上面寫著“宦官不得干政”,可惜到了自己的兒子朱棣即位時,由於朱棣造反時得到了宦官的相助,所以這個碑便被拿走了。可惜隨後明朝幾乎成為了宦官的天下,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可以說明朝是亡在宦官的手上的。對於立嗣,朱元璋的長子也是馬皇后所生的是朱標,朱標確有治國能力,並且早早生下了長孫朱允炆,他當太子順理成章,而他的幾個嫡親弟弟也都服從。可惜歷史又跟朱元璋開了一個玩笑,朱標後來得病死了,頓時朝野震盪,按照宗法制應讓嫡長孫朱允炆即位,不過許多大臣包括朱元璋在內都擔心朱允炆太嫩,況且燕王朱棣才能出眾,如果不立朱允炆,那麼任何一位嫡子都可即位,雖然燕王是四子。不過朱元璋最終還是決定立朱允炆為皇長孫,他考慮到不能開這個先例。後來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最終打進了金陵,不過朱允炆卻下落不明,這也成為明朝的第一大秘案,時至今日,大家任然不知道建文帝究竟身在何方。據說是朱元璋老早就知道自己的四子會造反,於是他早早就修了一條密道,以備朱允炆日後好潛逃。根據史學家考證,這種情況非常大。不管最終真相如何,朱元璋創建的大明王朝早已消逝在歷史的滾滾江水之中。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八歲即位,擒鰲拜、定三藩、收臺灣、逐沙俄、三徵準葛爾,康熙的一生,是一位帝王偉大的一生,他面對的是一個比一個強大的敵人,可是他從不畏懼。康熙的父親是歷史上著名的痴情皇帝——順治,順治的一生也是跌跌蕩蕩,小時候爭皇位,要不是其母莊妃委曲求全,皇位時輪不到他的。即位後的福臨又面對成為“皇父攝政王”的多爾袞,再忍了十幾年後,多爾袞去世後20多天,福臨痛斥多爾袞之行徑,並對其鞭屍,在親政後不久,又因為自己寵妃董鄂妃的去世心情鬱結,年輕去世。愛新覺羅·玄燁是順治第三子,之所以被立為儲君,竟然是因為他小時候出過天花,天花是十九世紀傳染性最強、致命性最高的一種瘟疫,多爾袞的同胞兄弟多鐸就是死於天花,當時清朝皇宮內一度爆發這種疫情,死者大半,年幼的玄燁挺了過來,不得不說是上天的眷顧。順治在死前幾天立玄燁為太子,由於順治本身就年輕,所以皇子們年齡尚小,且有孝莊太后在背後主持大局,所以八歲的玄燁並未受到什麼干擾。順治給康熙指定了四個顧命大臣——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 。精明的孝莊太后讓年僅11歲的康熙娶了四大輔臣之首的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後,就此索尼一家便站在了康熙一邊,雖然索尼早逝,但其子索額圖日後為康熙擒鰲拜立下了汗馬功勞。索尼死後,鰲拜成為首輔,他先殺了同為輔臣的蘇克薩哈,然後與遏必隆一道把持朝政,已經15歲的康熙越來越不滿鰲拜的所作所為,雖然年少,但康熙志在親政,而親政最大的障礙是鰲拜,依據滿人的傳統,皇帝娶妻之後就可以親政了,而四年前康熙就已經冊立皇后,2年前康熙的第一個孩子就已經降生。康熙八年,康熙採取果斷手段智擒鰲拜,然後逐個消滅其黨羽,正式開始了親政。親政後的康熙就發現自己的最大敵人不是鰲拜,而是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吳三桂本是明朝的山海關總兵,李自成佔領北京後派人拿著吳三桂父親的親筆信勸降並許以高官厚祿,眼看就要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突然接到情報說李自成手下殺了自己全家,吳三桂一怒之下與正準備發兵中原的多爾袞達成協議,就這樣吳三桂成了清朝的開路先鋒,一路過關斬將殺向北京,逼得李自成放棄北京。到康熙即位時,由於多爾袞、鰲拜這些領袖要麼死去,要麼被圈禁,吳三桂越來越肆無忌憚,他在雲南招兵買馬,只待時機成熟便殺向北京。康熙十二年,剛剛20歲的康熙決定先發制人,在三藩實力未達到與大清相當時,果斷下令撤藩。這讓還未準備充分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大亂,匆忙宣佈脫離清朝,反清復明。由於清朝八旗軍隊十餘年未經戰事,剛開始吳三桂節節勝利,迅速佔領湖南澧州、常德、嶽州、長沙等重鎮,最後清軍佔據荊州、武昌、宜昌,依靠長江勉強與三藩軍隊對峙,同時福建、四川、廣西、廣東、寧羌、陝西等地紛紛傳來有將領叛變的消息,連臺灣的鄭經也率水軍威脅福建。本來吳三桂形式一片大好,可是吳三桂一心想劃江而治,錯過了渡江最佳時間,清廷趁此機會全國性的調兵遣將,運送糧草形成一定局面,吳三桂一時突破不了。康熙十五年至十七年,王輔臣戰敗,耿精忠由於腹背收到臺灣鄭經部的攻擊而不得不向清軍投降,孫延齡在桂林被吳世璠殺害,清軍與吳三桂的軍隊在湖南外圍地區反覆爭搶,雙方開始軍事對峙。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病逝,其孫吳世璠倉促即位,一時吳軍大亂,康熙二十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至此三藩平定。三藩雖定,但眼光高遠的康熙馬上就意識到了臺灣的威脅。明朝末年,葡萄牙移民者趁明朝大亂竊取臺灣,由於鄭芝龍的投降,李自成馬上就攻下了北京,但鄭芝龍之子鄭成功不願與父親同流合汙,乾脆拉著自己的軍隊一路逃到東南沿海,甚至一度包圍南京,不過還是被擊退。後來鄭成功依靠海戰經驗一直固守廈門、金門。1661年,鄭成功率領軍隊強渡臺灣海峽打敗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葡萄牙駐軍,正式收復臺灣。早在清軍徹底掃除三藩之亂的前一年,即康熙20年,鄭經病死,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承王位,臺灣一時間內亂不斷,適時康熙的負責臺灣欽差姚啟聖向康熙推薦由臺灣歸降的大將施琅。在決定收復臺灣之前,康熙就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臺灣之所以難打,主要還是自己的八旗軍隊都是北方的旱鴨子,難以在海戰中處於上風,於是他大膽啟用漢臣姚啟聖,訓練漢人軍隊,姚啟聖則趁臺灣內亂一舉收復臺灣周邊的例如金門等島嶼,一下子臺灣門戶洞開。在清軍攻破昆明的第二年,即康熙22年,康熙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 ,最終在澎湖一戰中擊敗劉國軒率領的鄭氏軍隊主力,最終臺灣鄭克塽投降,臺灣正式劃歸清朝疆域。在收拾乾淨三藩和臺灣後,康熙將矛頭對準了沙俄。早在明朝末年,沙俄就趁中國內亂多次出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奪,康熙22年,康熙要求入侵的沙俄軍隊退出,不料沙俄變本加厲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一舉將入侵的沙俄軍隊困在雅克薩。最後康熙派出索額圖與沙俄據理力爭,終於收回大部分領土,這也是清朝第一次抗擊外敵的勝利。同樣是在對付沙俄是,西北的準葛爾屢次襲擾大清,對付完沙俄後,康熙三次親征準葛爾,雖沒完全根除隱患,至少保住了西北的一時平靜,也為雍正時期的年羹堯徹底平定打下了基礎。康熙晚年的時候,他應該感慨良多,之前多爾袞沒有處理好的事情他都處理好了,或許他自己也能稱之為千古一帝了。但是對於立嗣的事情,康熙卻缺少了他的那份特立獨行。康熙的兒子是清朝所有皇帝最多的,如果加上在襁褓中就死掉的兒子。有將近30個。在入關後,清朝的統治者也開始漢化了,科舉制度更加趨於完善,儒家的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以及《資治通鑑》等早已成為皇子們年少時的必讀之物,由於清朝皇位爭奪也較為劇烈,所以皇子們很重視自己的成績。而清朝對於狀元又有一項“通天”的恩惠,那就是狀元可以從大清門中走過,要知道大清門只為三種人開,分別是皇帝、原配皇后還有狀元,就連繼任的皇后也沒有這種權利,慈禧太后掌權之後最大的痛楚就是自己不是從大清門中抬進來的,即使她與慈安一同葬在咸豐的身旁,也不能解她一生的遺憾。康熙晚年出現了“九龍奪嫡”,前前後後共有九位皇子捲入了這場世上最殘酷皇位競爭。面對這種現象,康熙似乎顯得無可奈何,由於明珠與索額圖兩大宰相之爭愈演愈烈,最後康熙將二人先後逮捕,所以明珠的外甥大阿哥胤褆率先被踢出局。當年赫舍裡皇后在生第二個兒子胤礽時,產後虛弱而死,康熙為了紀念赫舍裡皇后,立刻立了剛剛出生的胤礽為太子,為了太子的地位,康熙此後再未立皇后。無奈胤礽並非君王之才,康熙兩廢兩立,最後他不想將自己一生打下的天下交給庸才,最後將其終身圈禁。此時,康熙中意的人應該有四位: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七子胤禮,後來證明,八、九、十、十四與四、十三、十七早已形成兩大集團,最後以雍正的即位而告終,雍正此人可謂心狠手辣,面對其他兄弟,即使不參與皇位競爭的兄弟也被嚴加監視起來,八、九兩位皇子更是被秘密迫害致死。但對於自己集團的兄弟,雍正則大加賞賜,皇十三子胤祥在皇位競爭最後十年由於為了保護雍正而被囚禁十年,結果雍正一即位就放他出來,並賜予他鐵帽子王的封號,要知道大清幾百年來只封過8位鐵帽子王,其中四位出自清朝建立時立下戰功的,還有三位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所封,而在和平年代的只有胤祥一人;“老十七”胤禮在雍正即位後就被封親王,掌管過吏部及宗人府,皆是朝廷的重要機構。可見在九龍奪嫡中此三人早已結成了一個集團。至於有些人說雍正當年讓人改掉了康熙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的遺詔,這更是無稽之談,要知道第一個將遺詔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的皇帝正是雍正。我們現在很難說雍正是否真的謀權篡位,但康熙的功績後世早已蓋棺定論。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在做了十三年不到的皇帝之後,雍正離開了人世,相比於他短暫的皇帝生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達30多年的殫精竭慮,可見對於雍正來說,“投入”與“產出”太不公平。與自己父親康熙子嗣多形成對比的是雍正子嗣單薄,到他死的時候活著的皇子只有四位,雍正40多即位,我們不難理解一直處於皇權鬥爭中的雍正自然無暇顧及自身子嗣問題,等到了當了皇帝后,已經不再年輕,子嗣更加困難。雍正去世後,大臣們依照他的旨意從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的取出了遺詔,寶親王弘曆當之無愧的即位稱帝。在這裡我們不得不稱讚雍正這一手法的高明之處,將遺詔事先立好,以防萬一自己突然去世造成朝廷震盪,同時又可以防止阿哥們明爭暗鬥,因為除了皇帝自己沒有人知道遺詔裡寫的是誰,而皇帝又可以對皇位繼承人加以考察,甚至換掉認為不合適的,阿哥們面對這樣,每個不得不加倍學習,一來萬一皇位繼承人是自己而自己學習成績被別人超上了,這就極有可能喪失了原本的皇位繼承權;二來即使寫的不是自己,只要自己的學習成績比別的兄弟好,依然有可能讓自己的父皇改掉遺詔。這應該是雍正多年奪權想出來的妙招,是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在後世出現問題。雍正早在雍正二年就寫好了遺詔,這又能看出雍正的良苦用心,一來自己已經40多了,古代皇帝一向很短命,雍正自己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二來早點讓阿哥們進入他所設定的“安全模式”,因為雍正的選擇少,勢必一旦動起來朝中大臣分派就更加明顯和難以控制了。乾隆登基後似乎有意和自己的父親作對,他將雍正的兄弟們也就是自己的叔伯們全部恢復名譽,甚至自己的親叔叔十四爺允禎(原名胤禵,雍正即位後眾皇子為避諱雍正的名字,紛紛將胤字改為允字,而十四阿哥又被雍正強制改為“禎”)也從皇陵放了出來,雍正在位時全國各地文字獄不斷,而乾隆一股腦把能放得全放了,能恢復名譽的全部恢復名譽,而被他父親特赦的曾靜等人卻被乾隆殺了,總體看來,大家對於剛剛開始的乾隆王朝有了一種全新的看法。乾隆是一位著名的風流皇帝,其風流韻事在民間傳的沸沸洋洋,不過我們從電視裡看到的大多都是假的。乾隆的名下一共有三位皇后,其中他立了兩位,原配皇后富察氏,似乎也是他最喜歡的女人;繼後烏拉那拉氏,最後被他囚禁在宮中,待遇和宮中妃嬪最低的答應一樣;第三位是令皇貴妃魏佳氏,即嘉慶的生母,嘉慶親政後追封自己的母親為“孝儀純皇后”。乾隆對於宗法制看得很高,大清自努爾哈赤稱霸以來,從未有過嫡長子即位,清太宗皇太極是努爾哈赤側妃孟古的兒子;順治帝福臨是永福宮莊妃所生;康熙帝玄燁是佟妃所出;雍正帝胤禛是德妃的第一個兒子;而自己是雍正的熹妃所生。故似乎乾隆一開始就保定決心要讓自己的嫡長子繼承皇位。然而富察皇后先後給乾隆生了兩個兒子,最長的活了兩年,尤其第二個兒子甚得乾隆之喜愛。當富察皇后的第二個兒子死了之後,乾隆很難過,他讓人當眾從正大光明牌匾之後取出了他寫好的遺詔,一個二十多歲的皇帝寫好遺詔確實看得出他有多喜歡這個兒子,最重要的是他寫遺詔的日期居然是富察皇后剛剛生完孩子的後幾天。所以我們的得出結論,乾隆最愛的女人是自己的妻子。在富察皇后第二個孩子死了之後,他為了讓富察皇后寬心,決定下江南遊玩,可乾隆又是極重孝道的皇帝,乾隆每次出遊都帶上自己的母親,富察氏本來生完孩子就體弱,本來出來玩心情好了病可能也就好了,但太后在她又不得不伺候,最後在途中去世,乾隆自然悲痛欲絕。他的繼後是嫻皇貴妃烏拉那拉氏,是雍正原配皇后的內侄女,在富察皇后病逝後乾隆封她為皇貴妃,兩年後冊封為後,也就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這位皇后比較善妒,又是乾隆下江南途中,乾隆看上了一位青樓女子,皇后竟然不惜剪髮勸阻,對於滿人來說頭髮比命還重要,更何況烏拉那拉氏當時是皇后,頭髮又有結髮之意,乾隆本想廢后,但礙於他是自己嫡母的內侄女,最後把她囚禁在宮中,而她所生的十二阿哥原本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一下子就是去了乾隆的重視。嘉慶帝的生母是令皇貴妃。在清朝宮廷制度中皇貴妃位同副後,一旦皇后生病,其就代皇后處理六宮事務,一旦皇后病逝,皇貴妃就是最佳的替補。乾隆的嫻皇貴妃、道光的全皇貴妃、靜皇貴妃都是這樣。當乾隆囚禁皇后後,鳳印已有令皇貴妃掌管,如果不是自己嫡母與自己母親的關係,一旦乾隆廢后,下一任皇后就是令皇貴妃。說完了乾隆的後宮,再說說乾隆的施政吧。乾隆說的一句話大家都知道——“天國物產豐盈,原不籍以外物以通有無”,這句話使得大家將中國衰落的主因歸結於乾隆,以至於幾百年後光緒想改變閉關鎖國的國策時會被慈禧太后無情地抹殺。其實即使不是乾隆,中國也很難說開放就開放。英國率先派大使接觸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古國,自有他們的考量,大概在明朝時哥倫布開闢了新大陸,可是哥倫布屬於僥倖中發現了美洲,當他抵達美洲後一度認為這就是東方的中國和印度,哥倫布到達美洲後就開始了殖民掠奪,所以英國來華無非是想榨取中國的利潤。隨著歷史進程的加快,中國也逐漸受到了外國的侵略,明朝中後期日本看中國政權被宦官篡奪,於是屢次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後來萬曆初期張居正任首輔,在張居正的支持下才有了戚繼光和俞大猷抗擊倭寇;明朝末年東印度公司看中國內亂便派葡萄牙殖民者軍事佔領臺灣,後來清政權定都北京後認為讓鄭成功收復臺灣總比讓外國人搶佔了去好,便放鬆了對鄭成功部的打擊,於是鄭成功一舉收復臺灣;清康熙時沙俄與西北的準葛爾部互相勾結,清軍最後在雅克薩之戰中大勝俄軍,逼迫對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所以乾隆沒有答應英國大使馬戛爾尼提出的開放通商口岸也是出於對本國安全的考量,外邦的到來往往帶來的是軍事衝突。而就在差不多時間新興美國派艦隊到達了日本,並促使日本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為何中國不能與日本一樣有這樣的機會改革呢?第一,早在幾百年前日本的政權就落到了幕府將軍手裡,天皇早已沒了實權,幕府統治帶來了日本國力每況日下,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天皇收回政權進行改革成了必然之舉,而在中國雖然大權一度被宦官和朝臣篡奪,但由於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權終在皇帝手裡,魏忠賢權傾朝野也敵不過崇禎皇帝的一道旨意,多爾袞生時手握重兵連太后都要下嫁,死後照樣不得其所······第二,日本人對於本國的劣勢瞭如指掌,他們知道自己國土小、資源少、人口少,唐朝時日本三番五次派出遣唐使,這些遣唐使都集中在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這恰恰是中國國力最強盛時期,也是世界公認中國是世界頭號強國時期,遣唐使們目睹了中國首都長安和洛陽的繁榮以及大運河沿岸江都、杭州等城市貿易的繁榮,所以幾半年來日本人總想變得強大,所以一開始他們拼命學習中國,後來拼命學習美國,到了近代妄圖吞併中國。而中國當時正處在清朝最繁榮的時期,百姓安居樂業,國內政治穩定,外無強敵入侵。這個時候的乾隆自然不願意改革,在他看來如今的國家保持現狀就可以了,這三是對的,當自己的國家如此穩定後劇烈的改革確會使這些變得一無所有,更何況英國等西方國家一開始只想向中國傾銷商品,實現資本擴張與佔領。其實中國的問題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在西方一些國家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中國同樣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但是中國的文化時間非常長,商人的地位一直底下,這是幾千年前就出現的問題,不是說明清兩代就有的事,我個人下一個大膽的論斷,中國的悠久文化是造成近代中國落後的直接原因,為什麼近十年中國發展如此之快?除了時機把握的好,中國人拜託了一些文化的桎梏也是主因。乾隆即位時曾經對天立誓,自己絕不比自己的祖父在位時間才,只求上天給他足夠時間執政,最終擅於養生知道的乾隆成了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他年輕時和唐太宗一樣立志絕不服食丹藥,但唐太宗沒做到他做到了。

評中國歷史七大偉大帝王

其實我們可以總結出來一個可笑的規律,一個帝王生前再偉大,他對於自己繼承人的選擇總是婆婆媽媽,以至於出了很多亂子,秦始皇遺詔被篡改;漢武帝晚年被佞臣江充欺騙,導致皇后太子全部歸天,以至於漢武帝想到了立子殺母的辦法;唐太宗時期太子雖早立,但由於自己的態度是其他皇子看到了奪位的希望,逼得太子李承乾造反;宋太祖則死得不明不白,連皇位都被自己弟弟奪去了;千古一帝康熙晚年出現了史上最著名皇位鬥爭——“九龍奪嫡”,還不知道雍正是否合法繼位。做得最好的是乾隆,由於其一直掌控大權,到他退位成太上皇之後,依舊把握了政權好幾年,也讓大貪官和珅繼續囂張了好幾年。人無完人,金無赤金,這些帝王治理的是如此廣闊的領土以及如此多的人口,可他們依舊治理的井井有條,稱他們為偉大,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