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盒马有机菜已占20%!自有品牌“有机鲜”抢占用户心智

重磅!盒马有机菜已占20%!自有品牌“有机鲜”抢占用户心智


3月4日,盒马对外发布旗下主打有机菜的新品牌——盒马有机鲜。据悉,有机菜在上海的销售已经达到盒马整体类目的20%。吃有机菜,正成为许多盒区房用户消费主流。


01

有机蔬菜之难


众所周知,有机蔬菜一直以价格高著称,一般比普通蔬菜贵5倍以上,主要因有机蔬菜土地需要认证需要施有机肥人工除草慢效率低等,成本直线上升。


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持续关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生活水平提升速度明显,人们把“吃好”又向前提了一个档次,关注吃得是不是健康,有机蔬菜也迎来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


重磅!盒马有机菜已占20%!自有品牌“有机鲜”抢占用户心智


2019年发布《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有机产品产值为1666亿元,有机加工类产品产值为1089亿元,有机产业呈现快速、稳步发展态势,未来有机农业与有机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正因如此,不少企业纷纷下场,但只做有机菜的公司,发展可谓歧路坎坷。


就在去年,成都最早开始有机食材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之一,“尚作有机”就深陷困境。早期的尚作可谓野心勃勃,投资建设3000余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打通生产端到销售端,在实操中,却因客户分散冷链物流配送难度大履约成本极高,越做越难,难以见效。


而于2005年成立于上海,采用“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服务模式的多利农庄,同样面临客群单一缺少流量红利。今年1月17日上午,多利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宣布停止运营。下午又立即删除,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因经营不善,多利在找下一轮融资缓解危机。


而盒马在此刻重磅推出自有品牌有机蔬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做好充足准备


02

高科技增效降本


蔬菜品类经营,因链条长、漏点多、损耗高、保质期短、毛利率低等原因,平衡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并不易,保证稳定品质输出难度系数大。


此次,盒马利用其规模效应优势,找到有机源产地进行直采,根据自身的数字化能力现有用户需求预测订单量,做到以销定产,达到精准供应降低损耗目的。


重磅!盒马有机菜已占20%!自有品牌“有机鲜”抢占用户心智


且盒马联手阿里云loT构建“IoT智能蔬菜基地”,“物联网+农业”覆盖追踪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溯各个环节。利用这些抓手,盒马整合升级供应链并将其数字化、可视化、可溯源化,从而确保蔬菜品质最优运输最快消耗最小。这是盒马有机菜价格逐渐“接地气”的秘诀所在。


在全国范围内,截止到2020年2月底,盒马的有机菜基地已扎根江浙沪、云南、山东、河北、福建七个省市,品类涵盖茄果瓜、根茎菜、豆菜、野菜和调料菜

“IoT智能蔬菜基地”+“候鸟式”种植,确保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买到需要又新鲜的有机菜。


03

盒马抢占有机


乘疫情之东风,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格外重视下,目前,有机菜在上海的销售达到了盒马整体类目的20%。同样有“疫”外收获的还有百果园。据悉,2月中下旬,百果园旗下百果心享首先在华南部分城市开通了卖菜通道,包含深圳、中山、惠州等城市,此后推广至上海、苏州、无锡等华东城市,2月29日北京、天津陆续开通。


而伊藤在成都的实践也证明了走“品质”生鲜的道路是走得通的。目前成都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以成交订单计算,估计成都地区共有200万名顾客。伊藤在成都顾客心中植入了深深的品牌影响力,几乎所有了解伊藤的顾客都会脱口而出“伊藤=品质”


消费有机蔬菜的一般都是中高层次、对生活有品质的人群。这一点跟盒马、百果园等高端生鲜店定位的客群契合默契。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品质生活,也让网上买菜教育成本降低甚至趋零。门槛降低,有机菜的商机来临。


重磅!盒马有机菜已占20%!自有品牌“有机鲜”抢占用户心智


但也要冷静看到,有机行业目前还是小众,对后端种植生产企业来说,为保证品质可持续稳定输出,种植品种有限,直面c端并不是明智选择,势必要找到平台。对于平台来说,具备整合有机供应链,保障有机菜供应品质的能力。


当然,部分企业试图以纯轻模式运营,即所谓的“贴牌”,将品控完全交给供应商,自己只是贴牌做宣传,不真正重视和参与品控过程,难以给顾客交出满意答卷,也会被逐渐淘汰。


可以预见,盒马走有机自有品牌,一旦形成规模,便能使得盒马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新鲜”“送货快”等这些

美团买菜、京东到家等都能做到的维度上,而更能将“品质”、“有机”等健康相关标签植入用户心智,那时候或许其他平台类、资本类电商将越来越难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